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胎儿窘迫 重点内容 ①定义; ②病因; ③病理生理; ④诊断依据; ⑤处理原则。. 一、定义:胎儿在宫内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 多发在临产后,也可见于妊娠晚期。 二、病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1) 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 ①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妊高征等 ②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维生素 B 维生素 B 族 维生素 B 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 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 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 补充。 维生素 B 族包括 B 1 、 B 2 、 B 3 (烟酸)、 B 5 (泛酸)、 B 6 、 B 11 (叶酸)、 B 12 (钴胺素)。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柴胡 Bupleuri Radix. [ 来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习 称 “ 北柴胡 ” ( 硬柴胡) 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习称 “ 南柴 胡 ” ( 红柴胡 ) 的干燥根。
实验五. 根及根茎类 -4 ( 1 )掌握当归、柴胡( 2 种)、龙胆、天麻、白 术、苍术的组织构造特征 ( 2 )掌握当归、龙胆、黄芩、柴胡、天麻、白术 粉末特征 ( 3 )掌握当归等 10 味药材性状鉴别点 实验目的.
柴胡 Bupleuri Radix [ 来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习称 “ 北柴胡 ” ( 硬柴胡) 狭叶柴胡 B.scorzoneri 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 习称 “ 南柴胡 ” ( 红柴胡 ) 。
柴 胡 Radix Bupleuri. 【历史】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上品。 【来源】 伞形科植物 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 干燥根。
- --- 小儿肺炎 护理 1338 班 儿科角色扮演. 成员分工: 欧阳婷:患儿父亲 杨倩:患儿母亲 胡倩:患儿奶奶 周丽慧:医生 陈莉:护士 1 杨晨:护士 2 许芳:旁白.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药用植物 茎内部构造.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茎木类和皮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一、性状鉴别 藤类中药外形呈藤本状,多扭曲不直;质坚硬;断面皮部窄,木部宽,木部多可见密布小孔(导管孔),常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髓部明显,有的髓部偏斜或有空洞。 二、显微鉴别 藤类中药除按一般茎类显微鉴别方法进行观察鉴别外,还要注意藤类与一般茎类的不同之处。木质部次生射线形成明显的车辐状纹理(习称“车轮纹”
植物学实验 Botany expertment 七
黄 连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名称、历史传说、基原鉴定、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 三、优劣问题:传统评价、化学成分、药典指标
第一节 排尿护理.
6. 容积和容积单位.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叶 概 述 蓼大青叶 大 青 叶 番 泻 叶.
何首乌.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蓼 科Polygonaceae.
实验九: 牛黄解毒片的分析.
何首乌(Fleeceflower Root)
药用植物学实验.
抗病毒及其他抗感染药.
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体检和健康检查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10年6月9日 北京.
川乌 附子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名称求真、药用历史、基原鉴定、产地采制 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草乌
5.4.脂类的测定 概述 脂类的测定方法 索氏提取法 酸水解法 罗紫-哥特里法
补骨脂 来 源 豆科植物 补骨脂 干燥成熟果实 Fructus Psoraleae 破故纸 返 回 来源 来源 历史 沿革 采收 加工 产区
典型的吗啡半合成衍生物.
维生素A.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中药材常见伪品 -根及根茎类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张继 北京天坛西里2号, 办公室电话: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乌拉尔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inflata Bat.
甘草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生药教研室.
药植与生药学实验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别.
黄 芪 Radix Astragali 教学重点 历史 来源 原植物形态 性状鉴定 产地采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实验设计中的因变量检测 乐清中学 霍晓珍.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罂粟科 Papaveraceae.
柴胡 Bupleuri Radix 来源 理化 产地 成分 柴胡 采收 显微 性状.
丁 香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马来、印尼及东非沿岸国家。.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第九章 生物碱.
导尿术.
实验四:显微化学、荧光鉴别及微量升华鉴别方法
实验二 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顶芽 节 节间 种皮 茎 根 侧根 主根 根尖及分生组织 子叶 叶.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 一、含义: 主要指以木本植物的茎或茎的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入药的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两类:
实验四 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乙素的提取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概述] 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 单叶互生,叶有时盾状,无托叶。
川乌 Radix Aconiti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主根(母根)。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节 维生素C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根及根茎类生药 生药学(第六版) 李建宽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积累经验 利用经验
实验三:植物根和茎外形、初生及次生结构的观察
芸香科 Rutaceae [概述] 灌木或乔木,稀草本。 叶或果实上常有透明油点,多含挥发油。 叶互生或对生,复叶或单身复叶。
实验六: 肌苷的分析.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黄连 Rhizoma Coptidis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
臺中高級工業學校107學年 【學號電繡】說明.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苋科 Amaranthaceae [概述] 多为草本。 花常两性;单被,花被片3~5,干膜质,花下常有1干膜质苞片及2小苞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 第二节 根及根茎类生药(二)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 高建平教授

牛膝 Rh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来源】   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1.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河南武涉、沁阳等地。为四大怀药之一。 【功效】   生用散淤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性状鉴别】 ①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粗,长30cm~60cm。直径0 【性状鉴别】   ①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粗,长30cm~60cm。直径0.2cm~1cm。   ②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及侧根痕。   ③质硬脆,受潮变柔韧,易折断。   ④断面淡黄色,角质样,有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⑤气微,味微甜涩。   以根长、肉肥、皮细、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栓内层较窄。   ③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维管束外韧型,束间形成层除最外轮有的明显外,向内各轮均不明显;木质部有导管、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   ④中央有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二原型。   少数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黄 连 Rhizoma Coptidis

【来源】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来源】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1. 的干燥根茎。药材依次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产地】   味连主产于四川石柱县。湖北西部、陕西、甘肃等地亦产。主为栽培品,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   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   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性状鉴别】 味连  ① 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习称鸡爪黄连单枝长3cm~6cm,直径3mm~7mm.        ② 表面黄褐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细瘦、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杆”,上部残留棕色鳞叶或叶柄残基。 ③ 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红棕色,有时空心。 ④ 气微,味极苦。

雅连 多单枝,略呈圆柱形,长4cm~8cm,直径0.5cm~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 多为单枝,较细小,长2cm~5cm,直径2mm~4mm。表面棕黄色。有“过桥”,折断面较平坦,黄棕色。

【显微鉴别】 味连根茎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皮层较宽,有石细胞散在、单个 或成群,黄色,可见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  ③中柱鞘纤维束木化,或伴有石细胞。  ④维管束外韧型,断续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射线宽窄不一。  ⑤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雅连与味连相似,但髓部尚有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的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粉末:味连黄棕色或黄色。   ①石细胞为类方形、类圆形、类长方形或近多角形,直径25μm~64μm,长至102mm,黄色,壁厚,壁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黄色,纺锤形或梭形,长136μm~185μm,直径27μm~37μm,壁厚。   ③木纤维较细长,壁较薄,有稀疏点状纹孔。   ④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有纹孔。   ⑤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细胞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壁微波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   ⑥导管为网纹或孔纹,短节状

【成分】   三种黄连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berberine),呈盐酸盐存在,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云连无)、巴马亭、药根碱。此外,尚含木兰碱及阿魏酸等。

【理化鉴别】  ① 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② 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上清液1ml,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检查小檗碱) ③ 取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加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加热结晶消失并显红色(小檗红碱)

川乌 Radix Aconiti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根)。 【产地】  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 【功效】 有大毒。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性状鉴别】 ①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存的茎基,长2cm~7. 5cm,直径1 【性状鉴别】   ①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存的茎基,长2cm~7.5cm,直径1.5cm~4cm。   ②外表棕褐色,皱缩不平,有瘤状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   ③质坚实,不易折断。   ④横切面粉白色或浅灰黄色,粉质,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形成层)。   ⑤气微,味辛辣而麻舌。   以饱满、质坚实,断面色白有粉性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①后生皮层为黄色木栓化细胞(皮层细胞木栓化形成)。 ②皮层细胞切向延长,偶有石细胞,类长方形,胞腔较大;内皮层明显。 ③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 ④形成层常呈多角形环。 ⑤木质部导管位于形成层内侧,多单列或略呈“V”字形排列。 ⑥髓部明显。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皮层有时可见根迹维管束。

乌头 乌头碱(人致死量3~4mg),双酯型 水解 苯甲酰乌头胺,单酯型,毒性 1/250 水解 乌头胺,毒性 1/2000 【成分】   根含生物碱及乌头多糖(aconitan)。总生物碱为0.82%~1.56%,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及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花碱等。

【理化鉴别】   1.取川乌粉末2g,加1O%碳酸钠湿润均匀,加苯冷浸过夜,滤取苯液并用2%盐酸提出苯中的生物碱,于酸水中加浓氨水使生物碱沉淀,用乙醚提取总碱,点样。吸附剂为碱性氧化铝(pH为9.5,过200目筛)加石膏及水(6∶1∶8)铺板,120~140℃活化1小时。展开剂为乙醚:石油醚(10∶1),展距 16cm。以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为对照品。 显色剂用碘蒸气熏,斑点均显棕色,应与对照品对应。    2.取本品粉末加亚铁氰化钾颗粒少许,加甲酸1滴,产生绿色。(检查生物碱)

附子 Radix Aconiti Preparata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侧根(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   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种植。

【采收加工】   夏至至立秋间采挖,摘取子根,除去泥土、须根,习称“泥附子”,再按大小分类,进行加工:    盐附子  选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主含氯化镁)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时为止。

黑顺片 选择大、中个头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约5m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黄糖及菜油制成)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 白附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3mm的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

【性状鉴别】 盐附子   ①呈圆锥形,长4cm~7cm,直径3cm~5cm。   ②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   ③质重而坚硬,难折断,受潮则变软。   ④横切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并有食盐结晶。   ⑤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 ①为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 7cm~5cm,宽0 黑顺片   ①为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cm~5cm,宽0.9cm~3cm,厚2mm~5mm。   ②表面黑褐色,切开面暗黄色,油润光泽,略透明,并有纵向脉纹(导管)。   ③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   ④气微,味淡。 白附片   形状、气味与黑顺片相同,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

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 【来 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商品】有“杭白芍”、“白芍”两类。杭白芍主产于浙江,白芍主产于安徽亳州(亳芍)、四川(商品为川芍),销全国并出口。习惯认为杭白芍质量最佳,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功 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主 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四大怀药: 浙八味: 生地 山药 牛膝 菊花 玄参 元胡 白术 白芍 温郁金 浙贝母 麦冬 杭菊 东北:人参 鹿茸 华北:黄芪 党参 玄参 元胡 白术 白芍 温郁金 浙贝母 麦冬 杭菊 东北:人参 鹿茸 华北:黄芪 党参 西北:大黄 甘草

【性状鉴别】    ①呈圆柱形,长5cm~18cm,直径 1cm~3cm。  ②表面浅红棕色或类白色,光滑,隐约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残留棕褐色的外皮。  ③质坚实,不易折断。  ④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⑤气微,味微苦而酸。  以根粗、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   ①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②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1μm~35μm,有的一个细胞含2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   ③木纤维长梭形,直径15μm~40μm,壁厚。   ④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直径20μm~65μm。

【成分】   芍药根含多量芍药甙(paeonif1orin),经加工为白芍后,含量显著减少,约在1%以下。并含少量羟基芍药甙(oxypaeonif1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1orin)及苯甲酸、鞣质、β-谷甾醇、挥发油等。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横切面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色,以形成层及木薄壁细胞部分较为显著(鞣质)。 3. 取粉末0 【理化鉴别】   1.取本品横切面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色,以形成层及木薄壁细胞部分较为显著(鞣质)。   3.取粉末0.5g,加乙醇5ml,冷浸24小时,过滤,取滤液点样。吸附剂为硅胶G, 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4∶1),展距18cm。 显色剂用10%的硫酸溶液,喷雾后加热,芍药甙斑点显紫色。

延胡索 Rhizoma Corydalis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 Wang的干燥块茎。 【产地】   主要产于浙江东阳、磐安。 【功效】   理气止痛,活血散瘀。

【性状鉴别】    ① 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3cm~2cm。   ② 表面灰黄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略凹陷,有茎痕,基部稍凹陷呈脐状;或呈圆锥状突起。   ③ 质坚而脆,碎断面黄色,角质样。   ④ 气微,味苦。   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发亮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绿黄色。   ① 薄壁细胞中充满糊化的淀粉团块。   ② 皮层厚壁细胞长条形,壁木化、稍厚,具细密纹孔。   ③ 石细胞(来自茎痕处的皮层中)类多角形、长圆形或长多角形,长88μm~160μm。   ④ 导管多为螺纹,少数网纹。

【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有:d-紫堇碱(延胡索甲素)、dl-四氢巴马亭(延胡索乙素)、原鸦片碱(延胡索丙素)、l-四氢黄连碱(延胡索丁素)、dl-四氢黄连碱(延胡索戊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己素)、d-紫堇鳞茎碱(延胡索庚素)、d-海罂粟碱、α-别隐品碱等。   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理化鉴别】  1.取粉末2g,加0.25mo1/L硫酸溶液20ml,振摇片刻,滤过。取滤液2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ml与1%三氯化铁溶液0.3ml的混合液,即显深绿色,渐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的深蓝色沉淀。另取滤液2ml,加重铬酸钾试液1滴,即生成黄色沉淀。  2.取本品粗粉,加氨水及苯提取,供点样用,取延胡索乙素为对照品,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正已烷-氯仿-甲醇-二乙胺(10∶6∶1∶1滴)展开,碘熏蒸后,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样品与对照品相同位置显黄绿色荧光斑点。 

防 己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来源】为防己科石蟾蜍(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干燥根。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片状,屈曲不直,形似猪大肠。 表面淡灰黄色,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横向皮孔样突起长2.5cm。 断面平坦,灰白色,粉性,木部占大部分,导管束作放射状排列,呈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车轮纹”。

【化学成分】 含异喹啉生物碱类:主要为粉防已碱(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demethyl tetrandrine),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等。

板蓝根 Radix Isatidis 【来 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干燥根。 【功 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 治】: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

黄芪 Rhadix Astragali 【来源】 为豆科植物 【来源】   为豆科植物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及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此外,吉林、甘肃、河北、陕西、辽宁等省亦产。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 【性状鉴别】   ①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10cm~90cm,直径1cm~3.5cm。   ②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③质硬略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④气微,味微甜。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厚角细胞,切向延长。  ②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射线外侧弯曲,有裂隙。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  ⑤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

粉末:淡黄色。   ①韧皮纤维细长,长约600μm~1600μm~3400μm;木纤维,长约500μm~1500μm~2000μm,壁厚。   ②导管为网纹或具缘纹孔,偶有螺纹,直径至170μm。   ③石细胞较少,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壁甚厚,少数较薄。   ④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   ⑤淀粉粒多为单粒,偶见2~3分粒组成的复粒。

【成分】   主为黄芪甲甙,并含乙甙和丙甙,乙酰黄芪皂甙等;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等及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21种)及14种微量元素等,其中含量高者为铁、锰、锌、铷等。有些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理化鉴别】 取上项水溶液lml,于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加5%α一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O.5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检查糖、多糖)

甘草 Radix lycyrrhizae 【来源】: 1.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2.光果甘草G.glabra L. 3.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产地】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以内蒙伊盟的杭旗一带、巴盟的橙口及甘肃、宁夏的阿拉善旗一带所产品质最优。   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主产新疆和甘肃。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趁鲜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性状鉴别】 ①根呈圆柱形,长30cm~120cm,直径0 【性状鉴别】    ①根呈圆柱形,长30cm~120cm,直径0.6cm~3cm。  ②外皮松紧不等,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  ③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④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⑤气微,味甜而特殊。

药材甘草横切面图

粉末:淡棕黄色。   ①纤维成束,直径8μm~14μm,壁厚;晶鞘纤维易察见,草酸钙方晶大至30μm。   ②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直径至160μm,稀有网纹导管。   ③淀粉粒多为单粒,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μm~12μm~20μm,脐点点状。   ④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   ⑤棕色块状物,形状不一。

【成分】   1.根及根茎含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甘草酸水解后产生二分子葡萄糖醛酸和一分子18β-甘草次酸。尚含甘草次酸甲酯、甘草内酯等。   2.甘草尚含黄酮类化合物30多个,主要有: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甙元等。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少量,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溶液数滴,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甘草甜素反应)。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