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作品介紹 莊尉慈 7960617 劉佳芸 7960636 江念諭 7960630 王怡文 7960648
全家福
作品名称:大家庭系列 尺寸:160×200cm 年代:2006质地:布面 油画
作品名称:大家庭系列 尺寸:100×80cm 年代:2000 质地:布面 油画
作品名称:大家庭系列 年代:1995 质地:布面 油画 作品名称:大家庭系列 年代:1995 质地:布面 油画
作品名称:大家庭系列——兄妹 尺寸:80×100cm 年代:2002 质地:布面 油画
全家福 「傷痕美術」的出現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它表明中國藝術開始突破「文革美術」 單一的創作模式和「假、大、空」的情感表現,重新建構新時期的藝術方向。 張曉剛的自述:「我的藝術感覺總是以某種『內心獨白』的方式流淌出來。『大家庭』系列的人物造像來自三個方向,一是自己家中的老照片,父母年輕時的形象跟自己與其他家族成員形象之間的某種相似關係,如一縷無形的絲線牽動了心底對 於『血緣』這個意識的顫動;二是西方繪畫透視法的影響;三是老照片中每個人物的衣著服飾單調的雷同性,加強了一致化的視覺。」論者謂「老照片在張曉剛眼中 意外的揭示了整個家庭、社會、民族、國家裡面某種微妙而曖昧的、無法言說的東西。」「張曉剛敏感地捕捉到了文革時代的中國創傷:畫布上,中國人的臉上有令人傷痛的表情,表情背後是一個家庭的心理創傷,家庭的背後,則是一個傷痕累累的國家的故事。」
這幅畫有著“全家福”系列作品的典型特紉。畫面用一種曖昧的灰調子傳達老照片的黑白效果,模糊的人物形象像是保存不佳的失真,女孩的面目似曾相識,臉上帶著與年齡不相稱的世故的警覺,眼睛裏閃爍著猶疑的光。而臉頰上的黃色光斑以及領巾的鮮紅,仿佛對照片的修飾,既增添了畫面的視覺性,又使其意蘊更趨狡雜。 這一系列作品,以單調的色調,矯飾的光影,來描繪那些面目雷同神情拘謹但又擺出明顯被攝姿態的人物,而毫無來由的色塊與紅線,既像是老照片上的疵點,卻也 無形中增添了超現實的氣氛。它們無疑是對特定時代意識形態壓制人的個性的批判,但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乃至所謂的個性解放的商業文化氛圍中,都以不同的方式 在模塑著社會成員的行為與心理,因此他的反思具有某些普遍意義,這也是這一系列作品引發持久關注的原因吧。 藝術家是這樣表述的:“在那些標非化的‘全家福’中,打動我的除 了那些歷史背景之外,正是那種被模式化的‘修飾感’。其中包含著中國俗文化長期以來所特有的審美意識,比如模糊性、‘充滿詩意’的中性化美感等等。另外, 家庭照這一類本應屬於‘私密性’的符號,卻同時也被標非化、意識形態化了。正如我們在現實中體會到的那樣,我們的確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之中。在這個‘ 家’裏,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去面對各式各樣的‘血緣’關係—親情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在各式各樣的‘遺傳’下,‘集體主義’的觀念實際上已深化在我們的 意識中,形成了某種難以擺脫的情結。在這個標非化和‘私密性’集結在一處的‘家’裏,我們相互制約,相互消解,又相互依存。這種曖昧的家庭關係,成為我所 想表達的一個主題。”
张晓刚 墨色质地:布面 作品尺寸:150x188.5cm 创作年代:约1993 其他说明:1912.24万
前提 張曉剛在畫這作品的時後還在摸索他自己的風格,他直到後來的大家庭系列才真正確定了自我風格。 但這幅天安門在香港佳士得卻被以逾兩千萬的高價拍賣出去。 畫面分析 畫面中鮮黃色的天安門非常顯眼,像是一個發光體,讓人無法忽視。 而廣場的石地板紋路密密麻麻的,全都向天安門匯集,而天安門被安排在畫面中央的位置 所有焦點又全都匯集到天安門上了。 天空與地板相同都是藍色,卻呈現完全不同的感覺, 天空是淡淡的藍色,還有一些白雲,顯得柔軟溫暖而簡單。 而地板是深藍色,遍布著縱橫向的紋路,以及一些更深色的色塊,整個地板是沉重而複雜的。
張曉剛 生生息息 布面油畫 100×80cm 1987年 估價:rmb 7,000,000-9,000,000
我們在這裏看到的這張《生生息息》是屬於張曉剛1980年代中期創作的一系列組畫中的一件。 這件作品誕生之時,正是中國藝壇風起雲湧的“85’美術新潮”時期。張曉剛作為85’運動的當事人, 積極參與並組織了 中國西南地區的美術新風潮運動,他策劃舉辦了數次影響深遠的“新具象畫展”,成為當時著名的 “西南藝術群體”的領袖人物。對於張曉剛個人來說,這一時期也是張曉剛藝術生涯中的一個創作高峰期和決定其風格形成的重要階段。85’運動成就了包括張曉剛在內的一批中國當代藝術的先行者,當然,新潮美術運動的精神也內化在了他們後來藝術生涯以及個人風格形成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中了。所以,如果需要從
藝術史的角度去探究這類藝術家個人風格形成過程的話,那麼他們85’前後創作的作品無疑是我們不能錯過的重要分析物件。 現在提到張曉剛,似乎必然和他的“大家庭”風格聯繫在一起,這反倒容易讓人忽視一個道理,即藝術家的創作道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他的作品風格完全成熟之前,他必然嘗試過多種多樣的藝術創作手段。在當代中國具有廣泛知名度的藝術家中,張曉剛更是一位獨具特色而又不斷演變的油畫家。從張曉剛登上中國畫壇到今天,他的風格走過了幾個重要的階段。從1977年張曉剛還在四川美術學院讀書的時候開始,他就以西南鄉土題材繪畫引起了畫壇的注意。更為重要的是,在當時全國眾多的鄉土題材中,以他為首的一批西南畫家在鄉土題材繪畫中流露出來的表現主義對於當時的中國畫壇來說,無疑是具有引領性意義的。85’後期,張曉剛的作品中出現了明顯而有意識的超現實主義傾向。之後,自1989年起,張曉剛繪畫中的表現主義元素被突然誇大和強化。在經歷了充滿神秘色彩的超現實主義與表現主義之後,以1993年在四川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經驗”畫展為起點,張曉剛的創作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也是其藝術風格成熟的階段,即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老照片”式的歷史影像風格。在張曉剛不同幾個階段的風格轉換中,其實是存在著一些內在不變的元素的,通過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們就可以大概的把握這些共同特徵。
《生生息息》這張畫屬於張曉剛85’前後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從這張《生生息息》的畫面中,我們直觀感覺到的是一種徘徊在存在與消亡、現實與幻夢之間的超驗性。灰褐色的山石背景和平塗的藍色天空、帶有樣式性的人物形象,還有那些沒有景深的樹木以及難以解讀的幾何形體和動物頭像,等等。畫面中的一切元素都籠罩在一種既幽暗而又絢麗的色彩氛圍中,整張作品充滿了神秘性、象徵性和超驗性的意象。張曉剛曾經把他在這一階段的創作稱為“彼岸時期”,從他的這一命名中,我們能夠強烈的感受到藝術家對於生命本質的認知以及對於死亡的超脫。這一階段的作品即承繼了藝術家前一階段的藝術探索,同時它也孕育了其後藝術風格的發展,我們在這張油畫中不難看出貫穿張曉剛繪畫始終的一些重要的共同元素,所以這張作品可以作為一個例證用以體現張曉剛繪畫的風格傳承。
作為張曉剛藝術創作生涯中的一個階段性代表作品,《生生息息》站在了作者從鄉土現實主義轉向超現實主義繼而走向歷史影像過程的重要節點上。畫家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啟蒙時期,透過繪畫的形式,闡述了對人和生命本質的探索和感驗。受鄉土現實主義的慣性影響,《生生息息》的畫面中仍然還體現出原始古樸、粗野而又抒情的繪畫風格,但從這張作品看,藝術家在當時已經帶有強烈的探索生命本原和生存意義的意識,畫面呈現出強烈的主觀色彩,表明作者已經開始在有意識地尋找理性之外的一種生命訴求,開始找尋一種超越生命的思維角度,因而畫面不可避免的散發著某種神秘氣息。從藝術家對藝術的主觀積極介入的角度上講,《生生息息》已經從思想上和邏輯上預示了張曉剛後來作品風格轉變的種種可能。藝術家這一路走下來,雖然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作品風格也有多樣性的轉變,但有一點並沒很大的改變,那就是他對生命存在意義的思考和追問。不管張曉剛的這種思考是從個人角度還是從社會的角度,他的藝術中體現的都是一種內心獨白式的語境,在這種冥想沉思和孤獨自語中,張曉剛走向了超越生命的彼岸之思。
如果我們熟悉張曉剛不同階段的創作,我們會發現,張曉剛藝術創作前後階段的話語方式在這張作品中都有所體現。首先, 張曉剛畫畫一直比較喜歡以線的方式來造型,它不太經常在空間維度上過分強調,所以張曉剛的繪畫因此更多地體現為線性塑型基礎上的平繪式特徵,這一特徵我們從這張油畫中不難觀察到。這種造型語言在他的鄉土題材已經有所表現,後來到九十年代的平面式的歷史影像中更是被加以發展了,這裏的《生生息息》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風格史的駐足點。有學者更進一步指出,以線造型的畫法實質是源自中國書畫傳統的,容易傾向於平面化,而平面化則可以和作為後現代起點的波普繪畫相通。這樣一來,其實就表明了張曉剛繪畫中天生的當代屬性。其次,我們在這件作品的情緒方面,特別是人物處理中,感覺到的是一種漠然的陰鬱氣質。有人認為,張曉剛似乎永遠也畫不出陽光明媚的畫來,他甚至不會畫帶有表情的人。這其實是一種性格特質決定的作品情境,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藝術作品永遠是陰性和憂鬱的。這張畫中人物漠然的眼神與後來的《血緣大家庭》系列、《同志》以及《記憶與失憶》等系列很顯然是有著共性特徵的:單眼皮的眼睛,眼仁碩大而顯得微微凸起,冷漠而警覺,神態遊移。作品中人物這種特有的大而無神的眼神,既可看作是一種呆滯,又可以看作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表白,這使我們在張曉剛後來的歷史影像作品中找到了和他早期的意象化語言的聯繫——一種夢境般的超驗感覺。反過來說,我們在這張早期作品中其實已經可以多少讀出張曉剛後來風格的必然推程。只不過藝術家將這種意象的處理更進一步深入到了歷史影像之中。
作品名称:同志系列 尺寸:39×54.5cm 年代:2002 质地:炭笔油画纸本
作品名称:大家庭系列:三位同志 尺寸:150×180cm 年代:1994 质地:布面 油画
在同志系列裡,可以看到從大家庭之後的轉變.張曉剛說,這個系列裡,他畫的是一個人,這一個人就是全部的人. 一貫的手法,人物的輪廓線被塗擦,只留下模糊過渡的陰影,不具有邊緣線.這樣的表現流露出的是一種抑制的情感 我想張曉剛所說的一個人指的是他在畫中所表現出的中國大時代下人民的普遍狀態.在社會主義底下,人民不需要有創造力或是其他特別突出的情感,於是這些都被抹滅了,唯一依稀可以窺視到他們真正靈魂的那雙眼睛,卻又如此的空洞無依..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ailleurs-art/article?mid=79&prev=94&next=68&page=1&sc=1#yartcmt http://www.china-gallery.com/hk/yssy/news_wskys.asp?id=9746&other=466 http://ww2.99ys.com/ar/dongtai_one.aspx?ID=587 http://www.chinaoilpaintings.com/html/picture.php?id=3261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8-02/28/content_7686669.htm http://new.artzinechina.com/display_vol_aid108_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