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臺灣 第二節 荷西統治及鄭氏政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訪台灣歷史博物館 了解台灣的發展史 設計者:海佃國小蘇美惠. 動動腦時間 1. 你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從哪裡來的嗎? 2. 身為台灣人,你知道台灣的歷史從何時開 始呢? 要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首先要對台灣歷 史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喔!因此我們將簡單 的介紹台灣的發展史,要聽仔細囉!
Advertisements

鄭氏下的台灣. 顏思齊 *萬曆 40 年( 1612 年)顏思齊遭宦家欺辱, 怒殺其僕,逃亡日本,以裁縫為業,兼營 中日間海上貿易。(廣結豪傑、與鄭芝龍 拜把兄弟) *天啟四年( 1624 年)不滿日本德川幕府的 統治,參與日本人民的反抗鬥爭。不幸事 泄,逃亡。 * 1624 年,在台灣笨港(今北港)靠岸。
組員:陳翊芳 方琇瑩 謝艾樺 呂清堯 吳宇澤 許志豪 翁翌軒
第二單元 荷西殖民與明鄭統治 課程前導動畫.
臺灣地理地勢的轉變 成立東印度公司 背景 大航海時代 :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海權爭奪 時間 明世宗(1557)葡萄牙占澳門-最早 各國進占 明穆宗(1571)西班牙占呂宋島馬尼拉 -「海上絲路」by美洲白銀 明神宗(1602)荷蘭占印尼巴達維亞 成立東印度公司 :臺灣成西太平洋航運樞紐,兵家必爭.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台灣史前史.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老師 製作 台灣歷史與文化.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 鄭氏王朝的興亡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喫茶講古 捧一掬茶香 遙想台灣四百年.
鄭成功 李季衡.
臺灣地理地勢的轉變 以前- 初民文化、長期停滯 十六世紀中葉 以後- 海權爭奪、戰略地位改變.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第一章 從史前到大航海時代.
歷史經驗─經驗歷史 社會學習領域 桃園縣海湖國小/周世欽.
鄭成功對台灣的影響.
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成功家族 陳貞如老師.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開啟
出發吧!微笑台灣 稻江護家 / 韓京倫.
臺灣史的分期及特色 報告人:洪健榮.
中國現代史 東方技術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陳春蓮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 背景 荷西競逐臺灣時=中國明清交替際 1644明亡&1662南明(福/魯/唐/桂王)亡by吳三桂 1.本名:鄭森(國姓爺)from父海盜鄭芝龍 2.受封:a.唐王賜姓朱名成功=招討大將軍 b.桂王:延平郡王 鄭成功 受挫 攻清失敗:1659年-退守廈門&金門 攻取臺灣:為長期抗清據點.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台南五妃廟 50305洪嘉誠 50317李宗賢 50324簡淑惠 50327楊衡婷 50334蕭茗研 50336李紀紝.
資料來源:影響台灣100件大事 (玉山社 星月書房)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第二章 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大洲國中 黃春滿.
世界的結合-傳統科學技術的時代 鄰近區域互動:1.人力 2.獸力 中國輸出商品:1.絲綢 2.瓷器 3.茶葉等 中國商人以陸運方式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鄭氏時期的經營 第 3 章 ■鄭成功、鄭經與鄭克塽三代的興衰 ■漢人典章制度在台灣建立的過程 ■鄭氏在台灣推動土地拓墾的過程與貢獻
香港的經濟發展.
1-1 臺 灣 我 的 家 鄰國 範圍 鄰海 形狀 地理 位置 北韓 釣魚臺列嶼 韓國 日本 馬祖 金門 澎湖群島 龜山島 本 島 東海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2-2 明鄭時期的開發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天災人禍不斷。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滿洲人趁勢興起,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清朝時期。明朝滅亡之後,許多明朝臣民從事「反清復明」的工作。鄭成功為取得反清的根據地,決定驅逐占領臺灣的荷蘭人。
第三章晚清台灣(上).
◎台灣的名稱演變與由來 ◎大航海時代下的台灣 ◎荷蘭人據台 ◎西班牙在台灣
柬埔寨 U 王詩惠.
國姓爺-鄭成功 組員:吳佳樺 01    李育珊 03    林詩婕 05    魏婉庭 21.
[鄭氏攻臺]學習模組簡報 在臺漢人聚落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Anping Fort 安平古堡.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 凝視與再現:移民社會與多元認同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明代的版圖.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第四單元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1.來到福爾摩沙的紅毛人 2.臺灣的明鄭王朝.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經濟學 學經濟.
◎附錄~女真崛起 vs.南明勢力 ◎鄭成功生平事蹟 ◎明鄭王朝經營台灣 ◎明鄭滅亡
台語的源由.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第一節 近代歐洲的興起 第二節 近代早期經濟與社會的變化 第三節 近代早期的思想與學術.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一個歷史城市的誕生 ~ 台南府城 ~ 〈鳳凰城〉.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孔廟文化園區 泮宮坊.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國際競爭下的臺灣 一、海商在臺澎的活動 二、荷蘭、西班牙在臺灣的競逐 三、荷蘭統治下的臺灣.
第三章 臺灣文化教育發展.
地名由來 九戶人家: 物品送達分成九份 九十口灶煉樟腦油: 十口灶為一「份」 採金史 凱達蘭族 清光緒十六年 (1890) 日據時期:藤田組、田中組 顏雲年:「三級租包制」 台陽礦業公司 (1948~1971)
后里鄉的地理位置.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早期臺灣 第二節 荷西統治及鄭氏政權

學習重點 國際勢力在臺灣海域的競逐 荷蘭、西班牙在臺灣的統治 鄭氏政權在臺灣的統治 荷蘭、西班牙及鄭氏政權與臺灣原住民的關係

國際勢力在臺灣海域的競逐 海洋臺灣的崛起 (一)地理位置的重要: 東亞海域的樞紐 1.16、17世紀成西方 國家競逐的目標 (一)地理位置的重要: 東亞海域的樞紐 1.16、17世紀成西方 國家競逐的目標 2.16世紀葡萄牙稱臺 灣為「Formosa」 3.荷蘭、西班牙相繼 占領臺灣 十七世紀歐洲人再東亞貿易的相關位置

(二)原住民、漢人、日本人的活動: 1.十七世紀的臺灣: A.進入世界史的開端 B.捲入國際競爭的開始 2.原住民的活動-與漢人、日本人有貿易往來 A.北部的馬賽人:擅於航海、貿易 B.南部的西拉雅人

3.漢人的活動 ( 澎湖早期的歷史發展 ) A.唐末:已有漢人定居 B.元代:正式把澎湖劃入版圖-設「巡檢司」 C.明代: a.明初-行海禁,一度「墟澎」→澎湖 成海上走私貿易的中心 b.明末-加重澎湖防務→海上走私貿易 轉移至臺灣本島→臺灣成為海 盜的巢穴

4.日本人的活動 A.日本海盜與漁民常出沒在臺灣北部海域 B.日本官方曾想將臺灣納為勢力範圍 a.16世紀—豐臣秀吉派人招諭臺灣的高山國 ,無功而返 b.17世紀—德川家康兩度遣使來臺,仍無結果 C.日人在臺灣的活動終止:德川幕府採行 「鎖國政策」

朱 印 狀 日本 德川家康為取締海盜,發行出海貿易許可證---朱印狀,凡領有此證的船舶稱為「朱印船」,藉以與海盜有所區隔。

荷蘭的統治 (一)荷蘭入據臺灣 1.兩度進犯澎湖→為明將沈有容所退 2.在明廷默許下轉入臺灣38年(1624~1661) A.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行統治 B.以大員為中心—建兩城 a.熱 蘭 遮 城—行政中心 b.普羅民遮城—商務中心 C.北上趕走西班牙(1642)

(二)荷蘭的統治策略 1.政策上-鎮壓、安撫、教化交互運用 A.曾以武力鎮壓臺灣中部的大肚番王 B.後大肚番王與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服從 2.統治上 A.採「地方會議」制--各社選出長老, 每年集會 B.以「新港文書」教化原住民(西拉雅族) C.設學校,教荷蘭文--成效不佳

新港文書 又稱「番仔契」,今臺南一帶原住民社群所留傳下的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文書。

3.以漢人協助統治 A.移自大陸東南,協助開墾-種植稻米、甘蔗 B.承包原住民村社的買賣、交易-「贌社制」 C.包稅統理到臺灣捕漁的大陸漁船 D.反荷-「郭懷一事件」-1652年 a.背景:因甘蔗減產,荷人又加重徵收人頭稅 b.荷人利用原住民鎮壓,漢人死傷不少

荷蘭時期的社會與經濟 農業拓墾 1.引入中國漢人勞力與耕作技術 2.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土地 、牛隻、農具、種子與 水利設施 2.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土地 、牛隻、農具、種子與 水利設施 3.漢人承租「王田」耕作

2.三次與鄭芝龍簽訂商約-由鄭氏供應中國 貨品 3.由臺灣輸出-蔗糖、稻米、鹿角、鹿皮 4.轉售中國物品-絲絹、瓷器、藥材 從事轉口貿易 1.主要貿易國-日本、中國 2.三次與鄭芝龍簽訂商約-由鄭氏供應中國 貨品 3.由臺灣輸出-蔗糖、稻米、鹿角、鹿皮 4.轉售中國物品-絲絹、瓷器、藥材 5.與日本發生糾紛-「濱田彌兵衛事件」 A.要求日本商人繳貨物輸出稅 B.後來荷蘭屈服示好,日本重開荷蘭在 平戶之商館

荷蘭時代臺灣轉口貿易示意圖

西班牙在北臺灣的統治 1.活動範圍:今基隆、淡水、宜蘭一帶 2.建兩城:A.基隆-聖薩爾瓦多城 B.淡水-聖多明哥城 3.目的:向中國、日本貿易與傳教 4.發展不順利 A.原住民反抗-殺害西班牙神父--1636年 B.西班牙士兵水土不服 C.菲律賓伊斯蘭教徒反抗-重心移回菲律賓 5.1642年為荷蘭所逐

鄭成功建立漢人政權 鄭成功 1.本名:鄭森(國姓爺) 2.受封:A.唐王:賜姓「朱」,名「成功」 B.桂王:「延平王 」 3.攻清失敗/1659年-退守廈門 4.攻取臺灣-為長期抗清據點 A.何斌獻策 B.登陸臺南鹿耳門-1661年

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1. 設東都明京(今臺南) 2.改稱 A.熱 蘭 遮 城-安平鎮 B.普羅民遮城-承天府 3.設「一府二縣」 A.承天府 B.天興縣、萬年縣 4.職官:沿襲明制

鄭氏政權的治理與經營 (一)內部經營 1.行「軍屯」-解決糧食不足 A.營盤田:駐防各地營丁所開墾 B.官田:承襲荷蘭時期的「王田」 C.文武官田:鄭氏宗室、文武官員等招徠 佃農開墾之土地 2.引進漢人文化 A.建孔廟、設學校--「全臺首學」 B.沈光文教化於高雄、臺南

全臺首學 陳永華建議鄭經建孔廟,並於旁 設有明倫堂,做為收授學子的學 校,遂有「全臺首學」之稱。

沈光文畫像 沈光文號斯庵,明末浙江人, 某次搭船前往泉州時,遇到颱 風而漂流到臺灣,後因作詩諷 刺鄭經,惹出殺身之危,而逃 往羅漢門,教授原住民漢文; 成立臺灣最早的詩社「東吟社」 ,死後葬於臺南縣 善化鎮。

(二)對外關係 1.與日本、呂宋貿易-與日本關係最密切 A.銷往日本:蔗糖、鹿皮、絲綢 、藥材 B.自日本輸入:軍事物資 2.拉攏英國 C.東印度公司設立安平商館 D.向英國購買武器

(三)敗亡 1.曾出兵攻清 (三藩之役期間)-與三藩 意見不合退守臺灣 2.數度與清談判不成 3.敗亡 A.鄭經過世,鄭克塽繼位,馮錫範掌權 B.清廷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臺-1683年

大天后宮 位於臺南市 天后里,又稱臺南大媽 祖廟,原為明朝宗室寧靖王 朱術桂 府邸,鄭氏降清後,施琅奏請康熙 將其改建為媽祖廟,並加封天妃為 天后,稱為天后宮。

開元寺 位於臺南市開元里,原名「北園別館」,建於1680年,是鄭經 在臺灣的行館,和安養母親董氏的地方,1690年改為佛寺。

五妃廟 左圖為廟,右圖為墓, 寧靖王妃子墓--位於臺南市 是廟墓合一的特殊建築 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於明 亡後,隨鄭軍來臺,鄭氏降清後,與其妃子們自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