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胎儿窘迫 重点内容 ①定义; ②病因; ③病理生理; ④诊断依据; ⑤处理原则。. 一、定义:胎儿在宫内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 多发在临产后,也可见于妊娠晚期。 二、病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1) 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 ①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妊高征等 ②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
Advertisements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掌握妊高征的概述 临床表现及 分类 护理措施 2. 了解妊高征的病因 病理 3. 熟悉妊高征的处理原则.
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刘勇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刘勇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急性肾功衰竭. 病例一 男, 36 岁,以 复合性损伤 36 小时、少尿 24 小 时收住院 查体: p 112 BP 86/50 mmHg 急性病容, 神志恍惚, 颜面浮肿, 两肺少量干湿鸣, 心律 112 次 / 分, 腹膨隆, 腹膜刺激征 (+), 见切口, 肠鸣音弱. 骨盆挤 压试验 (+).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第三部分:食疗和药膳的应用 第一节 药膳的辨证选用 第二节 药膳美容 第三节 常见病药膳食疗. 第一节 药膳的辨证选用 一、体质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二、常见体质的调养要点.
醫用氧氣及活力氧氣百 點之介紹 藥師 邱建強. 慢性肺阻塞張先生的故事 常來藥局領藥住台中的COPD患者張先生,日前接到 在台北 30 年老朋友的娶媳婦喜帖,非常想去參加,可是 十分猶豫,害怕外出時間過長造成血氧過低有危險。後 來藥局幫他準備小容量氧氣,讓他順利出遠門完成心事! 之後張先生便常帶著小型氧氣與家人出門旅遊,大大的.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慢阻肺的防治 呼吸科 简小云. u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COPD ) u 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 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 COPD )。特点 :气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新生儿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病史回顾 相关知识介绍 护理诊断 出院指导 病 史 回 顾病 史 回 顾.
西医二附院 肺功能的评估 (pulmonary function analyser). Clinic Center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FRH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1 第二篇 内科常见疾病. 2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 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 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 易感染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 性,并引起气道狭窄。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 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手足外科护理查房 断指再植 吴桂英.
实训11:球面软镜的复查 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 王海英.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第4节 血压的评估 及 护理 陈荣芝.
中药鉴定学实验.
病例讨论.
呼吸系统常见病 制作: 张 颖.
第 五 章 重症病人的监护.
第五章 呼 吸.
内容纲要: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缺氧的防治原则
呼 吸 衰 竭.
Hello !.
术前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病研究所 蔡映云.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动脉血气分析.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33讲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
项目: 心肺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HAMUVTON-C2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河西急诊科 杨 娟.
第四章 血 液.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
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体检和健康检查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10年6月9日 北京.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厚厚的气体包围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为大气层。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Respiratory Monitoring 肖 峰
防治高血压 护理新举措.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科> <杨赛>
临 床 病 例.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组长:张宋欧 组员:张建鸿 徐金炜 邹佳军 周星航 王柯威 Ppt制作:徐金炜 邹佳军 张宋欧 资料查询:周星航 王柯威 资料整合:张建鸿.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何侃教授.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在此幻灯片插入公司的徽标 从“插入”菜单 选择图片 找到徽标文件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第三章 外科病人 的体液失调 Fluids and Electrolytes Disorder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试验 何应金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多层建筑:一般认为8层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建筑。 多层、高层结构体系一般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体系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 04级临床(9)班 严丹丹 郑锦标 王晓云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
麵食類的烹調.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第二节 授课者 厦门三中 武永红 高一(7)班.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沧州医专病理教研室 张玉华.
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急救中心 单仁飞.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 王绍斌.
兰洼桑椹果 石人洼西瓜 礼河大樱桃 奎门的草莓.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常用的指标及其意义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Pulmonary ventilatio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 √ 习题 1.下列情况引起负误差,且为系统误差的是: (1)砝码锈蚀; (2)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篇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意义:对呼吸生理功能状况作出质与量 的评估 明确 肺功能障碍的程度与类型 观察 肺功能损害的可复性 探索 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判断疗效、疾病的康复 劳动力鉴定,评估胸、腹部大手术的 耐受性

第一节 肺容积检查 4 种基础肺容积:潮气、补吸气、补 呼气、残气容积 4 种基础肺容量:深吸气量、肺活量、 功能残气量、肺总 量

容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所出现 的呼吸气量变化。 肺容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 所组成。 1. 潮气容积(VT): 一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气量,正常约 500ml。 大小主要取决于膈肌功能与 运动。

2. 补呼气容积(ERV)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 正常男约1603±492ml、女约1126±338ml。 3. 补吸气容积(IRV):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4. 深吸气量(IC): 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1C=VT+1RV,1C 应占肺活量(VC) 的2/3~4/5,为补呼气容积2倍。正常男 性2617±548ml,女性1070 ±381ml, 影响1C的主要因素是吸气肌力。

5. 肺活量(VC): 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VC=1C+ERV 右肺活量占全肺活量的55%,左肺约占45% 正常男 4217± 690ml,女性 3105±452ml, 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

意义:VC表示肺最大扩张和最大收缩的呼吸 幅度 ↓:见于胸廓/肺活动受限或减弱情况 如胸廓与脊柱畸形 胸膜疾病(胸膜肥厚、积液、气胸) 肺疾病(肺不张、肺水肿、肺间质 纤维化) 呼吸肌功能障碍 高度肥胖

6. 功能残气量(FRC):FRC=RV+ERV 仍有足够气量,继续进行气体交换(弥散呼 吸)

7. 肺总量(TLC):TLC=VC+RV 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全部气量。 意义: TLC ↓ 见于限制性疾病 ↑ 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RV ↑ 提示肺内充气过度,如肺气肿 ↓ 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病

第二节 通气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又称动态肺容积,是在 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 和流速。

(一)肺通气量 1.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 男6663±200ml 女4217±160ml 异常 >10000ml 示通气过度 2. 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 男104±2.71L 女82.5±2.17L 判定:实测值/预计值%,<80% 为降低 ·

意义: 1)MVV↓: 见于①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 ②呼吸肌力降低; ③肺实质/肺间质疾病。 2)通气储备功能考核: 正常应>95%,<86%储备不佳, 60 %~70 %为气急阈 ·

(二)用力肺活量(时间肺活量,FVC) FVC是深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用力、 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FEV1.0是最大吸气至TLC位、第一秒 钟内用力呼出的气量,应用最广; FEV1.0/FVC%简称一秒率,正常, 无论男女,均应>80%。 意义:气道阻塞疾病如重症慢支、阻塞 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时 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

(三)临床应用 1. 通气功能的判定 (1)肺功能不全 肺功能不全分级 VC或MVV实/预% FEV1.0/FVC% 基本正常 轻度减退 显著减退 严重减退 呼吸衰竭 >80 90~71 70~51 50~21 ≤20 >70 70~61 60~41 ≤40

(2)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阻塞性 限制性 混合性 FEV1.0/FVC% MVV VC 气速指数 ↓↓ N*或↓ <1.0 >1.0 ↓ =1.0

说明:通气功能主要反映气道内径>2.0mm 的大气道情况,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以流速 ( FEV1.0/FVC% ) 降低为主,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肺容量(如VC) 减少为主。

2. 阻塞性肺气肿的判定 肺功能不全分级 RV/TLC(%) 平均肺泡氮浓度*(%) 无肺气肿 轻度肺气肿 中度肺气肿 重度肺气肿 ≤35 36~45 46~55 ≥56 2.47 4.43 6.15 8.40 *指呼吸纯氧7分钟末测得的呼气氮浓度

3. 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判定 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 诊断 (1)通气改善率:简称一秒率改善率。 方法:测完一秒率后,给病人吸入 沙丁胺醇0.2mg后 15~20 分 钟,重测 FEV1.0 / FAC% (试前24小时停用支气管扩 张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 算:

改善率>15%为阳性,15%~24% 为轻度可逆,25%~40%和>40%为中 度和高度可逆。 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率应>15%, 用药后测得值-用药前测得值 通气改善率= ×100% 用药前测得值 改善率>15%为阳性,15%~24% 为轻度可逆,25%~40%和>40%为中 度和高度可逆。 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率应>15%, 慢性阻塞性肺病改善率则不明显。

(2)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波动率或日 变异率 方法:用微型峰流速仪于每日清晨及下 午(或黄昏)测PEF,连测一周 后计算 ≥20%示气道阻塞为可逆性,利于支气 管哮喘的诊断。

4.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物理、化学药物 或生物因子刺的收缩反应,气道反应性增高 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 本试验通常用组胺或乙酰甲胆碱做刺激剂, 试前24小时停用支气管扩张药。

测定:先测FEV1.0值,尔后通过雾化吸入刺 激剂,由低浓度、低剂量开始逐渐增 加吸入浓度和剂量,直至FEV1.0较基 础值降低≥20%时终止。 判定:以使FEV1.0降低20%所需药物累积量 (PD20FEV1.0),组胺<7.8μmol、 乙酰甲胆碱 < 12.8μmol,有意义, 示气道反应性增高。

第三节 小气道功能检查 概念:小气道是指在吸气状态下气道内径 ≤2.0mm的细支气管(相当于第 6 级支气管分支以下)、包括全部细 第三节 小气道功能检查 概念:小气道是指在吸气状态下气道内径 ≤2.0mm的细支气管(相当于第 6 级支气管分支以下)、包括全部细 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是许多慢 性阻塞性肺病早期最易受累的部位。 其数量多、总横截面大(>100cm2)、 气流速度慢、阻力小,仅占气道总 阻力的20%以下。当其发生病变时 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常用

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又不能敏感地发现;当出 现临床症状和大气道阻力增加时,病变已有 较大进展。 小气道功能属于区域性肺功能中的一种。 检查方法,常用者有闭合容积(原称闭 合气量,CV )、最大呼气流量一容积曲线 (MEFV、V-V曲线) 和频率依赖性肺顺应 性(FDC),后者是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

第四节 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测定 血液气体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机体气体(氧、 二氧化碳) 代谢与酸碱平衡状况。其标本采 第四节 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测定 血液气体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机体气体(氧、 二氧化碳) 代谢与酸碱平衡状况。其标本采 集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采血部位(桡动脉、 肱动脉、股动脉),严格隔绝空气,在海平 面大气压(760mmHg、101.3kPa)、安静状 态下,排除心内及大血管之间的异常分流状 况下,采集肝素抗凝血主即送检;吸氧者如 病情允许应停吸30分钟,否则应标明给氧浓 度与流量。

一、血气分析指标 1.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人动脉血中溶解的氧量约3ml, PaO2为95~100mmHg, 意义: PaO2是判断机体无缺氧最有价 值的指标。一般<80mmHg,为 低氧血症,<60mmHg,即为呼 吸衰竭,<50mmHg有发绀表 现。

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指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 合氧的百分数,一般每克Hb约合1.34ml 氧。正常SaO2 95%~98%,说明在正常 情况下,即使动脉血中Hb也并非全部合 氧,而有一小部分变性Hb(如高铁Hb)。 意义: SaO2反映动脉血含氧情况,对判 断有无缺氧不如PaO2敏感。

SaO2与PaO2 相关,随PaO2 增加SaO2升高, 但不是正相关,两者呈S形曲线,称氧合Hb 解离曲线(ODC),分为平坦段和陡直段两 部分、PaO2 在60mmHg以上,曲线平坦, 在此段即使PaO2 有大幅度变化, SaO2的增 减变化很少,除非PaO2 降至57mmHg, SaO2仍接近90%。 PaO2 在此以下,曲线陡 直, PaO2 稍降, SaO2即明显减少。

在正常情况下PaO2 40mmHg,相当SaO275% 始终保持在90%,由此稍降,即出现严重缺 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3. 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 P(A-a)O2 ): 是反映肺换气(摄氧)功能的指标,能较 早地反映肺部氧摄取情况,较 PaO2 更敏 感。 正常约为15~20mmHg,随年龄增加而增 大,但上限不超过30mmHg。

4.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 压力。 正常 35~45mmHg。平均 40mmHg。 CO2为有氧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血液运输 至肺排出。 CO2在血中存在有三种形式: 物理溶解(其所产生气体张力即PaCO2)、 化学结合(HCO3-)、水合形成碳酸 (H2CO3)。

意义:①结合Pa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 度, PaO2<60mmHg、 PaO2正常/ 降低,为Ⅰ型呼衰;PaCO2<60mmHg, PaCO2>50mmHg,为Ⅱ型呼衰,肺 性脑病时PaCO2一般应>70mmHg; ②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aCO2>50mmHg, 提示呼吸性酸中 毒; PaCO2<35mmHg,提示呼吸性 碱中毒;

③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反应,代谢性 酸中毒时,经肺代偿后PaCO2降低,代谢性 碱中毒经肺代偿后, PaCO2升高; ④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PaCO2↑,提示肺泡 通气不足; PaCO2↓,提示肺泡通气过度。

5. 碳酸氢( HCO3- ): 是反映机体酸碱代谢的指标。包括实际碳  酸氢(AB)和标准碳酸氢(SB)。 AB是指隔绝空气的动脉血标本,在 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聚HCO3-实际含量, 正常范围22~27mmol/L,平均24mmol/L SB是动脉血在38℃、PaCO240mmHg、 SaO2100%条件,所测得的HCO3-含量; 正常AB=SB。

意义: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 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 响,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调节,被认 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 AB 则受呼吸性和代谢性双重因素影 响,AB升高,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 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的代偿反 应。

呼吸性酸中毒,肾参与代偿反应(发病 3~5天后)后,HCO3-↑,AB>SB;呼吸 性碱中毒时,肾参与代偿反应后, HCO3-↓, AB<SB。 代谢性酸中毒时, HCO3- ↓, AB ↓=SB ↓ 。 代谢性碱中毒时, HCO3- ↑ , AB ↑=SB ↑ 。

6. 剩余碱(BE) 是在标准条件(38℃、PaCO2 40mmHg、 SaO2 100%)下,将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 时所消耗酸或碱的量,表示全血/血浆中碱 储备增加/减少的情况。 正常范围±2.3mmol/L。 意义:与SB大致相同,由于测定时排除了呼 吸性因素的影响,故其变化主要反映 代谢性因素的变化。

7. 动脉血pH值 是动脉血浆中氧离子浓度[H+]的负对数值, 反映血液的酸碱度。 正常范围:7.35~7.40,平均7.40; 相应〔 H+ 〕为35~45nmol/L, 均值为40nmol/L。

意义:pH是判断酸碱平衡调节中机体代偿程 度最重要指标。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存在酸 血症; 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存在碱 pH 7.35~7.45可能无酸碱失衡,或有 代偿性酸碱失衡或复合性酸碱失衡。

附: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是静脉血标本在室温下分离血浆后与含 5.5% CO2的气体,或PCO2 400mmHg、 PO2 100mmHg的正常人肺泡气平衡后, 测得的血浆中所含CO2总量再减去物理 溶解的CO2。 正常范围: 50~70Vol%(22~31mmol/L) 平均60Vol%(27mmol/L)

意义:CO2-CP主要反映血中呈结合状态存 在的CO2,即HCO3-,因此对判断代 谢性酸碱失衡很有意义,而对判断呼 吸性酸碱失衡价值不大,亦不敏感 。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1. 确定呼吸衰竭的类型与程度。 呼吸衰竭病情分级 指 标 轻 度 中 度 重 度 PaO2(mmHg) 指 标 轻 度 中 度 重 度 PaO2(mmHg) PaCO2(mmHg) SaO2(%) 意 识 发 绀 <60 >50 >80 清楚 无 <50 >70 80~40 嗜睡、谵语、半昏迷 +~++ <40 >90 昏迷 + + +

2. 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程度 主要依据:①血气分析指标(pH、 PaCO2、HCO3-)的变化。 ②根据pH、PaCO2制成酸 碱平衡诊断卡(见图); ③ 预计代偿公式(见表)。

常用单纯性酸碱失衡的预计代偿公式

为避免判断失误,必须结合: ①临床资料(诊断、发病时间、临床表现、 治疗经过及结果); ②血电解质检查和③阴离子间隙(AG)。 AG:是协助判断代谢性酸中毒和各种复合 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AG=Na+-(Cl-+HCO3-) 正常范围8~16mmol/L 一般,AG>30mmol/L,肯定有酸中毒; 20~30mmol/L时,酸中毒可能性很大; 17~19mmol/L,只有少数(29%)有酸 中毒。酸碱中毒的程度,主要看pH改变。

3. 协助疾病的临床诊断: 如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栓塞时,PaO2↓、PaCO2↓、P(A-a)O2↓, 如三项均正常,则不利于肺栓塞的诊断。 ARDS时, PaO2↓、氧合指数( PaO2/ FiO2 ,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 200mmHg。(如<300mmHg则为急性肺损伤) 4. 指导氧疗与机械通气治疗(上机指征、监 测、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