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MOS器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版图设计实 例. 主要内容 1. CMOS 门电路 2. CMOS RAM 单元及阵列 3. CMOS D 触发器 4. CMOS 放大器 5. 双极集成电路.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内容概述 第一节 标准TTL与非门 第二节 其它类型TTL门电路 第三节 ECL逻辑门电路 第四节 I2 L逻辑门电路
指導老師 陳美利 夜二技 英三甲 697c0005林佳瑄 697c0011羅 琳 697c0036程鈴雄
2015级 选 课 培 训.
第三章 传感器应用技术.
第三章 场效应管放大器 3.1 场效应管 3.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绝缘栅场效应管 结型场效应管 效应管放大器的静态偏置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 河北科技大学网络中心 2000/4/10.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怎样预防传染病 长江路小学 苏文华.
徵收苗栗市福全段147、1588及文心段10、11地號等4筆土地之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王志功 东南大学 无线电系 2004年.
焊接技术 电子电路的焊接、组装与调试在电子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任何一个电子产品都是由设计→焊接→组装→调试形成的,而焊接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最基本环节,调试则是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最关键环节。
讲 义 大家好!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在局会计科和各业务科室的安排下,我给各位简要介绍支付中心的工作职能和集中支付的业务流程。这样使我们之间沟通更融洽,便于我们为预算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下面我主要从三方面介绍集中支付业务,一是网上支付系统,二是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及规定等,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一支笔” “一支笔”--仅指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本 单位的经费进行审核审批。
第十三章 現代科技簡介 13-1 物理與醫療 13-2 超導體 13-3 半導體 13-4 人造光源 13-5 奈米科技.
2.1 歷史簡述 金氧半導體 (CMOS) 電晶體的操作,被當成是一種理想的開關。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影响的分析 卢梦骁 陈东来 吴海通 Page  1.
主要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器 2.多级放大器的偶合方式 3.组容耦合多级放大器 4.运算放大器电路基础
7.2 其他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 共基极放大电 多级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半导体三极管 1.4 场效应管.
2017年9月12日4时43分 词学家的词韵与音韵学家的词韵 鲁国尧. 2017年9月12日4时43分 词学家的词韵与音韵学家的词韵 鲁国尧.
第二章 门电路 本章重点及要求: 1、理解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掌握分立元件组成的“与、或、非”门电路;3、理解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4、掌握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5、理解TTL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等参数。 § 2—1 概述 一、逻辑门电路 门电路----能完成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选课网址:(必须用谷歌浏览器) 选课时间:星期天上午10点之后
Chapter 6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及相關元件
Semiconductor Physics
大安高工 電子科 張 洧 資料提供 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陳伯奇教授
第10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征,为后面将要讨论的放大电路、逻辑电路等内容打下基础 。
第五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节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 特殊二极管 第四节 晶体管 第五节 场效应晶体管
What is “the lightly doped drain transistor”? To explain and discuss.
Semiconductor Devices
數位邏輯與電子學 陳鍾誠 2005年5月16日.
Chapter 7 單載子場效電晶體(FET)
實驗七 電晶體BJT特性 實驗目的 學習量測並描繪電晶體的集極特性曲線。 學習使用萬用電表測量電晶體的hFE值及判斷電晶體的腳位。
實驗十三 接面場效電晶體特性(JFET) 實驗目的 學習量測並描繪接面場效電晶體(JFET)的汲極特性曲線。
媒质 4.1 半导体物理基础 导体:对电信号有良好的导通性,如绝大多数金属,电解液,以及电离气体。
金屬_半導體接觸理論 場效電晶體FET.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第六版) 安顺学院 方凯飞.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二章 MOS器件物理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第四章 CMOS电路与逻辑设计 MOS晶体管 MOS的物理结构 CMOS版图与设计规则 基本CMOS逻辑门 基本门版图设计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姚恒
用ISE对P沟VDMOS进行 仿真设计 西安卫光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 刘鹏 Dept. ISEE Zhejiang University Source: 补充讲义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数模混合设计课题组 基于Hspice的二级运放 设计与仿真 Page  1.
光电子技术学课件之十五: ——第五章光电成像系统 (1)
第7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7.3 模拟开关与采样-保持(S/H)电路 7.1 数/模(D/A)转换器 7.2 模/数(A/D)转换器
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20.1 脉冲信号 20.2 基本门电路及其组合 20.3 TTL门电路 20.4 MOS门电路
中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報告人:資訊工程學系 許慶賢 系主任.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2.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及二极管门电路 2.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反相器门电路 2.3 TTL逻辑门电路
第五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OS)场效应管
微信商城系统操作说明 色卡会智能门店.
第三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1 结型场效应管 3.2 绝缘栅场效应管 3.3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3.4 场效应管的特点
第三章 场效应管放大器 结型场效应管(JFET)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JFET的特性曲线
第八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 波形变换电路 脉冲产生电路 施密特触发器 集成定时器 小结.
長者自務學習計劃運作模式 高秀群女士 黃燕卿女士 顧佩君女士 21/12/2005.
谭继廉 靳根明 李占奎 徐瑚珊 李海霞 韩励想 魏计房 戎欣娟 王秀华 卢子伟 张宏斌 王柱生 祖凯玲 鲍志勤 李春艳 龚伟
U3A 第三年齡大學 天主教會的古老生態 源自歐洲天主教會生活習慣 (參加106年教育部推展的自主學習團體得知)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大綱 一.受試者之禮券/禮品所得稅規範 二.範例介紹 三.自主管理 四.財務室提醒.
各类场效应管对比、参数、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性能对比。
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及特性曲线(1) 西电丝绸之路云课堂 孙肖子.
商品摄影选讲课件 ——13电子商务.
RFID 晶片設計 RFID電子標籤之電壓系統電路 6 (Voltage System Circuits of RFID Tag)
基地直发配车指导书 1、配车基础原则 1 2、单产品单客户举例—冰箱 2 3、单产品单客户举例—洗衣机 3 4、多产品单客户举例—多产品 4.
形狀: 結合最優良者為不規則形。 粒度: 顆料之粗細程度,標準篩(100~325mesh,金屬採200)、顯微度量法。 顆粒大小分布: 各標準篩號顆粒之重量百分比分布情形,分布愈均勻愈佳。 流動性: 一定量之金屬粉末通過一定尺寸及形狀之孔口所需的時間,愈少流動性愈佳,易充實模內各部位。
舊約概論 課程介紹:本課程依舊約的歷史進展,介紹舊約時代的文化、政治、社會、經濟及宗教背景,並討論舊約每卷書的內容、寫作的前因後果,並作出詳細大綱。盼望藉此課程讓參與的學員渴慕且勤讀上帝的話語,並遵行上帝的教導,成為生命豐盛的基督徒,來榮神益人。 (詩119:33) 教室:207B 教師:魏耀德、林美慈、陳啟宗.
第9章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9.1 数字电路概述 9.2 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 9.3 逻辑门电路 9.4 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MOS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MOS器件

MOS器件 NMOS管的简化结构

制作在P型衬底上(P-Substrate, 也称bulk或body, 为了区别于源极S, 衬底以B来表示), 两个重掺杂N区形成源区和漏区, 重掺杂多晶硅区(Poly)作为栅极, 一层薄SiO2绝缘层作为栅极与衬底的隔离。 NMOS管的有效作用就发生在栅氧下的衬底表面——导电沟道(Channel)上。 由于源漏结的横向扩散, 栅源和栅漏有一重叠长度为LD, 所以导电沟道有效长度(Leff)将小于版图中所画的导电沟道总长度。 我们将用L表示导电沟道有效总长度Leff, W表示沟道宽度。 宽长比(W/L)和氧化层厚度tox这两个参数对MOS管的性能非常重要。 而MOS技术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在保证电性能参数不下降的前提下, 一代一代地缩小沟道长度L和氧化层厚度tox。

衬底的连接 为了使MOS管的电流只在导电沟道中沿表面流动而不产生垂直于衬底的额外电流, 源区、 漏区以及沟道和衬底间必须形成反偏的PN结隔离, 因此, NMOS管的衬底B必须接到系统的最低电位点(例如“地”), 而PMOS管的衬底B必须要接到系统的最高电位点(例如正电源UDD)。 衬底的连接如图 (a)、 (b)所示。

N阱及PMOS 在互补型CMOS管中, 在同一衬底上制作NMOS管和PMOS管, 因此必须为PMOS管做一个称之为“阱(Well)”的“局部衬底” 。

MOS管常用符号

MOS管的电流电压特性 NMOS管和PMOS管工作在恒流区的转移特性, 其中UTHN(UTHP)为开启电压, 或称阈值电压(Threshold Voltage)。 在半导体物理学中, NMOS的UTHN定义为界面反型层的电子浓度等于P型衬底的多子浓度时的栅极电压。

UTHN与材料、 掺杂浓度、 栅氧化层电容等诸多因素有关。 在器件制造过程中, 还可以通过向沟道区注入杂质, 从而改变氧化层表面附近的衬底掺杂浓度来控制阈值电压的大小。 工作在恒流区的MOS管漏极电流与栅压成平方律关系。

NMOS的输出特性

栅极电压超过阈值电压UTHN后, 开始出现电流且栅压uGS越大, 漏极电流也越大的现象, 体现了栅压对漏极电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漏极电压UDS对漏极电流ID的控制作用基本上分两段, 即线性区(Linear)和饱和区(Saturation)。 为了不和双极型晶体管的饱和区混淆, 我们将MOS管的饱和区称为恒流区, 以表述UDS增大而电流ID基本恒定的特性。 线性区和恒流区是以预夹断点的连线为分界线的(图虚线所示)。 在栅压UGS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UDS从小变大, 沟道将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若 UDS=UGS-UTH 则沟道在漏区边界上被夹断, 因此该点电压称为预夹断电压。

UDS<UGS-UTH管子工作在线性区, 此时UDS增大, ID有明显的增大。

MOS管的电流方程 NMOS在截止区、 线性区、 恒流区的电流方程 UGS<UTHN (截止区) UDS<UGS-UTHN(线性区) UDS>UGS-UTHN(恒流区)

PMOS在截止区、 线性区、 恒流区的电流方程 |UGS|<|UTHP| (截止区) |UDS|<|UGS|-|UTHP| (线性区) |UDS|>|UGS|-|UTHP| (恒流区)

μn——电子迁移率(单位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迁移速度)。 μn≈1300 cm2/s·V μp——空穴迁移率(单位电场作用下空穴的迁移速度)。 μp≈500 cm2/s·V Cox——单位面积栅电容 W/L——沟道宽度和沟道长度之比。

UTHN、 UTHP——开启电压(阈值电压)。 若UDD=5 V, 则 增强型NMOS管:UTHN≈(0.14~0.18)UDD≈0.7 ~0.9 V 增强型PMOS管: UTHP≈-0.16|UDD|≈-0.8 V 耗尽型MOS管: UTH≈-0.8UDD≈-4 V UTH的温度系数大约为: 重掺杂 轻掺杂

λn、 λp——沟道调制系数, 即UDS对沟道长度的影响。 NMOS PMOS 式中, UA为厄尔利电压(Early Voltage)

对于典型的0.5 μm工艺的MOS管, 忽略沟道调制效应, 其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

假定有一NMOS管, W=3 μm, L=2 μm, 在恒流区则有: 若UGS=5 V, 则

MOS管的输出电阻 1. 线性区的输出电阻 根据线性区的电流方程, 当UDS很小(UDS<<2(UGS-UTH))时, 近似有 输出电阻RON为

恒流区的输出电阻 根据恒流区的电流方程有 工作点越低, IDQ越小, 输出电阻越大。

MOS管的跨导gm 恒流区的电流方程在忽略沟道调宽影响时为平方律方程, 即 那么UGS对ID的控制能力参数gm为 在W/L不变的情况下, gm与(UGS-UTH)成线性关系, 与ID的平方根成正比; 在ID不变的情况下, gm与(UGS-UTH)成反比。

gm随电压(UGS-UTH)和漏电流ID的变化关系曲线

沟道尺寸W, L对阈值电压UTH和特征频率fT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人们将沟道长度L>3~4 μm的MOS管称为“长沟道”, 将L<3 μm的MOS管称为“短沟道”, 而将L(W)<1 μm的MOS管的制作工艺称为亚微米工艺。

L、 W尺寸对UTH的影响 在长沟道器件中, 阈值电压UTH与沟道长度L和沟道宽度W的关系不大; 而在短沟道器件中, UTH与L、 W的关系较大。 UTH随着L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W的增大而减小。

MOS管的特征频率fT MOS管的特征频率为 其中, τ为电子在沟道中的渡越时间, 有 L为沟道长度, μn为电子迁移率, E为沟道电场强度(E=UDS/L)。

以上分析表明: ·MOS场效应管的性能与宽长比(W/L)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沟道长度L越小, fT及gm越大, 且集成度越高, 因此, 减小器件尺寸有利于提高器件性能。 ·提高载流子迁移率μ有利于增大fT及gm, NMOS的μn比PMOS的μp大2~4 倍, 所以NMOS管的性能优于PMOS管; ·体效应(衬底调制效应)、 沟道调制效应(λ与UA)和亚阈区均属于二阶效应, 在MOS管参数中应有所反映。

MOS 电 容 用作单片电容器的MOS器件特性 专门使用MOS电容的器件相当于二端器件。 其中 (a)为MOS电容结构, 多晶硅和N+扩散区构成电容器CAB的两极, 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 图 (b)中, Cp为N+区与衬底之间的寄生电容。

单位面积电容Cox为 总的MOS电容为 CAB=Cox·W·L=CoxAG 其中, AG=W·L为MOS电容的面积, tox为氧化层厚度。

MOS管的极间电容和寄生电容 MOS管的极间电容存在于4个端子中的任意两端之间, 这些电容的存在影响了器件和电路的高频交流特性。 这些电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栅极和沟道之间的氧化层电容C1=Cox·AG=Cox·W·L。 (2) 衬底和沟道之间的耗尽层电容C2。 (3) 多晶硅栅与源、 漏之间交叠而形成的电容C3 , C4。 (4) 源、 漏与衬底之间的结电容C5 , C6。

MOS管的栅电容及寄生电容 (a) 结构图; (b) 等效电路

对于栅电容C1, 随着UGS从负向正变化, 其电容的变化规律如图 所示。 当UGS为负时, 将衬底中的空穴吸引到氧化层界面, 我们称此处为“积累区”。 随着UGS负压变小, 界面空穴密度下降, 在氧化层下开始形成耗尽层, 器件进入弱反型状态。 总电容为Cox与Cdep的串联电容, 总电容减小。 随着UGS为正且进一步加大超过UTH时, 器件进入强反型层状态, 导电沟道出现, Cox基本不变。

MOS管小信号等效电路 低频小信号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 一个衬底若不和源极短路, 则存在体效应。 同时考虑沟道调制效应和衬底调制效应(体效应)的低频小信号模型如图 所示。

栅跨导 背栅跨导 式中: γ——体效应系数; UBS——源—衬电位差; 2|φF|——费米能级。 式中: λ——沟道调制系数; UA——厄尔利电压; ID——MOS管工作点电流。 输出电阻

MOS管的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 当频率升高时, 电容容抗减小, 电容效应将会显露出来。 考虑极间电容和寄生电容影响的MOS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