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要素 (一) 生產要素可以分為原始投入(primary input)和中間投入 (intermediate input)兩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節 國民所得的概念 第二節 國民所得會計 第三節 名目國民所得與實質國民所得 第四節 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十三章 國 民 所 得.
Advertisements

1 第十章 CH10 分配理論 所得分配涉及一國的貧富差距與社會公平,深受各國 政府重視,也是近年來的熱門議題,本章從分配的意義與 所得分配的種類談起,再介紹三種常見所得分配不均度的 測量指標,有助於讀者瞭解所得分配的概念。 10-1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10-2 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九十六學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文科 -哈利波特番外篇-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所得分配及其不均度測量 個人所得來源的管道 及其差異原因 1.
前三章討論供給、需求與均衡。 本章從消費者選擇, 解釋負斜率需求線。 第6、7兩章則從生產者的行為, 導出正斜率的供給線。
10 勞動市場分析.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提示语、广告词 颁奖词、衔接语 感谢信、通告启事 图文转换
以無異曲線分析物價指數作為COL指標, 有高估或低估的現象。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您知道勞工在何種情形下得自請退休嗎? 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需在同一事業單位: 工作滿十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 工作二十五年以上
第十章 分配理論 10-1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10-2 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 10-3 所得分配與社會福利
所得分配的意義 所得分配的種類 功能性所得分配 個人所得分配 「為誰生產」是基本的經濟問題之一,也就是「如何分配」的問題。經濟學所討論的「分配」(distribution)指「將生產活動的成果分給參與生產的經濟成員之經濟行為。」 所得分配的種類 功能性所得分配.
廠商概論 廠商在要素市場中雇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企 業能力),用以生產產品,並將產品在產品市場中銷售。
消費、儲蓄與投資 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
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戴文标 公共经济学 第2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章 資金成本.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14.
Notes appear on slides 4, 6, 65, and 67.
本章內容要點: 成本與廠商決策 短期的成本結構 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關係 長期的成本結構 規模經濟 等產量曲線與成本分析.
26 總合供需均衡 本章首先由勞動市場推導 AS 線; 再與 AD 結合作 AD-AS 均衡分析。 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對失業的看法不同。
經濟學 I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7 生產者的選擇 前章分析需求線背後的消費者行為, 本章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 並導出供給線。 生產者行為可分三個步驟來討論:
廠商概論 廠商在要素市場中雇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企 業能力),用以生產產品,並將產品在產品市場中銷售。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16 國民所得的意義與衡量 討論總體經濟的問題與對策, 必須有衡量總體經濟活動的具體指標。國民所得是用來測度總體經濟活動的量標。
6 生產者決策的基礎 本章及下一章則要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從追求利潤最大的行為。對生產者行為的了解,可分為三個步驟: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09
生產要素市場 Copyright © 2008 Cengage Learning.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 虧損的三種情形 簡報是否有重複? 1.
學習目標 知道生產要素市場的特性。 描述邊際生產力。 說明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知道勞動市場供需與工資的關係 OBJECTIVES.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積分的商業應用 不定積分的商業應用 1. 邊際成本函數  2. 邊際收益函數  3. 邊際利潤函數  4. 若已知 
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十六、總合供需均衡 或避市場均衡與利率之決定 利率與商品市場均衡 總合需求線 勞動市場均衡與總合供給線 凱因斯寵何供需模型之均衡分析
第五章 無異曲線與消費者選擇 授課老師 簡立賢老師.
Chapter 18 The Markets for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資管二乙經濟學 第一章: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第 1 章 緒 論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Chapter 7: The Wage Structure
公衛一經濟學 第一章: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弦切角 弦 B O 為夾 的弦切角 切線 A C 切點 顧震宇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學習目標 知道生產要素市場的特性 描述邊際生產力 知道勞動市場供需與工資的關係 知道基本工資、外勞引進對勞動者的影響 OBJECTIVES.
第十章 證券投資組合.
獨占性競爭 17.
經濟學100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第五篇 分配理论 第十一章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2019/4/25.
圖解經濟學 第二篇 個體經濟活動.
生產要素 (一) 生產要素可以分為原始投入(primary input)和中間投入(intermediate input)兩種。
影響消費的變數 (一) 消費需求除了受當期實質所得的影響之外,預期的實質可支配 所得、物價水準與實質利率水準也會影響實質消費需求:
效用函數 需求決策是家庭在預算限制下追求效用極大所推導出的。
效用函數 需求決策是家庭在預算限制下追求效用極大所推導出的。
17 國民所得與經濟福利 本章將首先介紹物價指數的衡量方法,並用以計算平均每人實質國民所得; 再說明國民所得作為福利指標的失。
影響消費的變數 (一) 本期消費除了是當期實質所得的函數之外,預期的實質可支配所得、物價水準與實質利率水準也會影響實質消費需求:
第 3 章 彈 性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兩點之間 的距離及平面圖形的面積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產要素 (一) 生產要素可以分為原始投入(primary input)和中間投入 (intermediate input)兩種。 原始投入是指未經加工的生產要素,是任何生產活動的最基本 元素,無法再分解或還原的生產要素。 中間投入是指由原始投入加工而成,用於生產的中間過程者。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生產要素 (二) 生產工具概稱為資本,自工業革命到二十世紀中葉間即屬資本 累積之經濟發展史,而自二十世紀後,除實體資本(physical capital)外,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亦急速累積。 企業能力則是整合各種生產要素,創造出產品的能力。又稱為 無形的生產要素。 企業在將產品銷售收入支付勞動、土地、資本的報酬之後若有 剩餘則歸企業主,故企業能力之報酬即為一種剩餘求償權 (residual claims)。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勞動生產力 在其他生產要素數量不變下, 勞動的邊際生產力遞減,這是 報酬遞減法則。 邊際產值(VMP)= 產品價 格(P)× 邊際產量(MP)。 邊際產量即為邊際生產力。 在最適雇用量下:邊際產量 (MP)= 工資率∕產品價格= W∕P。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最適雇用量的決定 使利潤極大化的勞動雇用量是當 勞動的單位成本等於邊際產值時。 故 MP 即為廠商之勞動需求線。 此分析除適用於勞動外,亦適用 於其他生產要素。 此分析之適用須假設生產者面對 完全競爭的商品及要素市場,因 此商品與要素的價格均為固定不 變。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影響勞動需求的因素 影響勞動需求的因素: 勞動需求與勞動產值間息息相關。 勞動產值 = 產品價格 × 邊際生產力。 商品價格:邊際生產力固定下,商品價格愈高,勞動需求愈 大。 其他生產要素:一般而言,當商品價格固定下,和勞動搭配 的生產要素愈多,勞動的邊際產量愈大,勞動需求也愈多。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勞動供給 (一) 在圖 8.2 中,橫軸是休閒的天數,縱軸是消費。 圖中 A 表示一年當中每天都休閒而不工作。B 則表示 365 天均工作,假設工資率為 1,000 元,商品價格為 P,則全年消費為 365,000/P 單位。 因此: 消費 = 1,000*(365 - X)/P = (365,000 - 1,000X)/P 真正影響勞動供給量的是 W/P 。稱為「實質工資率」,以小寫的 w 代表之:w = W/P。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勞動供給 (二) 我們可以把消費與休閒當成兩種「商 品」看待,繪出勞動者的無異曲線。 無異曲線和 AB 直線相切點,就是勞 動者的最佳抉擇。 當工資率為1,000 時,無異曲線 U0 和 AB 直線相切於 E0 點。此時休 閒天數是 D0、工作天數是 (365 - D0 ) 。 假設工資率提高為 1,200 元,此時選擇 組合線變為 AC。無異曲線 U1 和 AC 相切於 E1 點。 E1 相應的休閒天數減為 D1 天、工 作天數變成 (365 - D1) 天,較工資 率為 1,000 元時提高了。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當工資率提高時,對個人的選擇產生兩項效果: 第一是工資率提高以後,休閒的機會成本增加了;機會成本 的增加驅使每個人減少休閒,這種效果稱為替代效果 (substitution effect)。 第二是工資率提高以後,相同的工作天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每個人都感覺自己較以前富有,因此可以少工作多休閒,這 種效果即是所得效果 (income effect)。 替代效果令人多工作、所得效果令人少工作,因此工資率上升 是否會提高工作意願,端視兩種效果孰大孰小而定。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勞動供給曲線的導出 圖 8.3 的縱軸是 W/P,橫軸是人天數; 人天數就是願意工作的人數乘以每 人願意工作的天數。 保留工資率:當實質工資低於保留 工資率時,沒有人願意工作,這個 工資率稱為 (reservation wage)。也 就是圖中的 w0 。 圖 8.3 亦顯示:當工資率在較低水準 時,工資率上升則勞動供給量增加; 但當工資率到達 w1 的水準之後;工 資率上升反而造成勞動供給量減少, 產生後彎 (backward bending)。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影響勞動供給的因素 工資率是休閒的機會成本,當工資率上升時,休閒的成本增加, 因此工作的意願提高,此稱為替代效果。但工資率上升時,可 享受較高的所得,所得效果可能使休閒的需求增加,因而工作 意願減少。工資率上升是否會提高工作意願,視替代效果和所 得效果大小而定。一般而言,勞動供給曲線會後彎。 影響勞動供給的因素: 非工作所得 — 非工作所得多,工作意願降低。 教育 — 教育是一種投資;受教育必須放棄工作機會。 所得稅 — 所得稅使淨工資下降,產生替代和所得效果。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勞動市場的供需 勞動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勞動市場的均衡。 失業是指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可能有兩種原因: 失業者只是尚未找到理想的雇主。 W/P=w 勞動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勞動市場的均衡。 失業是指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可能有兩種原因: 失業者只是尚未找到理想的雇主。 根本沒有工作機會。如圖 8.4,當工 資率變為 w1 時,此時會有 L2–L1 的勞 動量沒有工作機會。 勞工之間工資的差異原因: 勞工本身的工作能力和經驗不同, 工作條件 (環境、時段) 不同造成補償 性差異 (compensation differential)。 w1 w0 E0 S D L0 L2 L1 勞動量 (人天) 圖 8.4 勞動市場的均衡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土地的供需 (一) 一個國家的土地供給總量不變。但就一個國家裡的各種經濟活 動而言,土地的供給卻是可以變動的。 一個國家的土地供給總量不變。但就一個國家裡的各種經濟活 動而言,土地的供給卻是可以變動的。 土地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土地的價格。 土地和資本 (廠房及機器設備) 一樣可永續使用。因此土地作為 生產要素,其價格也應該用租賃成本的觀念來了解。 土地的價格是在一特定時間內使用每單位土地的成本,一般習 稱地租。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土地的供需 (二) 市場均衡時的地租為 m0,土地的供給量永遠是 T0。 經濟租是指任何高於要素機會成本的報酬。 全國的土地雖然供給不變,但對某一產業而言,土地的供給是可變的。 故利用土地邊際產值較高之產業其需求線可能如 D1 所示,較原先的 D0 為高。此時該產業可以支付的地租為m1。 地租 (元) S T0 E1 D1 E0 D0 m1 m0 土地量 (平方公尺) 圖 8.5 土地的供給的與需求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要素報酬的分配 勞工薪資+資本報酬+地租 +企業利潤+政府稅收=企 業總收益。表中之資本報酬 包含地租和企業利潤。 人們因持有生產要素而由生 產中獲得報酬。所得是否平 均,主要決定於生產要素的 持有是否平均。除少數例外, 一般而言,每個人的勞動稟 賦相當平均而資本分配則相 當不平均。 粗略而言,薪資所得在國民 所得中所佔的比率愈高,所 得分配可能愈平均。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所得分配 (一) 所得分配的衡量以家計單位的可支配所得為計算基準,而非以 個人為計算基礎。所得分配有兩種基本衡量指標: 層級所得比:最常見的切割方法為分成五級 吉尼係數 層級所得比:所得最高的 20% 家庭的每戶平均所得除以所得最 低的 20% 家庭的每戶平均所得。 指標越高,所得不均度越高。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所得分配 (二) 羅倫茲曲線 (Lorenz curve): 橫軸為依所得由低至高排列之 累計戶數 縱軸為其對應之累計所得 如果一個社會裡的每個家庭所得 均相同,那麼 20% 的家戶累計所 得即占全社會所得的 20%…依此 類推。羅倫茲曲線就變成 OE 這 條對角線。 OE 可視為是所得分 配「絕對平均」的線, 羅倫茲曲線和 OE 愈靠近則表示 所得分配愈平均。 圖 8.6 羅倫茲曲線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吉尼係數 (Gini Coefficient) 吉尼係數:是用來衡量羅倫茲曲 線和對角線距離的遠近。 吉尼係數 = 從圖 8.7 的建構可以看出吉尼係 數必定介於 0 與 1 之間。 吉尼係數等於 0 表示所得分配是 絕對的平均;吉尼係數等於 1 (當 1 戶人家占有全社會的所得時), 表示所得分配是絕對的不平均。 圖 8.6 羅倫茲曲線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台灣家庭所得分配狀況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要素需求* 商品市場不完全競爭時: 邊際產出收益(MRP)= 邊際收益(MR)× 邊際產量(MP)。 當邊際產出收益(MRP)= 工資率(W)時可知最適雇用水準。 商品市場完全競爭時,MRP = VMP。 若放棄要素市場與商品市場為完全競爭之假設,則生產者雇用 生產要素的原則為: 邊際產出收益(MRP)= 邊際要素成本(MFC)。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

End of Chapter 8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8 生產要素的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