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内容: 1、原子物理学的性质 2、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3、元素说的诞生 4、该教程的内容 5、参考书目及考试内容
1 原子物理学的性质 原子物理学是物理系和原子核科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它既是普通物理学的最后一部分,又可看作学习近代物理的开始。 原子是物质结构的微小单元。原子物理学狭义地讲,主要研究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及有关问题;广义地说,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一门科学。
2、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原子”(ato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意思是“不可分割的”。 关于物质结构,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科学家中一直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物质不可能被无限分割,即任何物体都是由最小单元组成的(具有具有初步的量子思想)。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16世纪后:伽利略(Galileo.Galilei)、笛卡尔 (Rene Descartes)、玻意尔(Robert Boyle)、牛顿(Isaac Newton) 中国古代:墨家:端:体之无序最前者也; 儒家:《中庸》: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无内。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首次把atom译为莫破,Atom Theory译为莫破质点论。
一派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可无限分割下去。这种思想在欧洲中世纪占有优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阿那萨古腊(Anaxagras)。战国:公孙龙: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支持物质连续性的学说。(毛粒子)
3、元素说的诞生 古希腊的四元素学说 四元素说是古希腊关于世界的物质组成的学说。最早来源于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这四种元素是土、气、水、火。后来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将四元素形象化,用几何图形描述四元素。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认为组成天体的元素与地球不同,是纯粹的“以太”,是第五元素。 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五行最早来源于《尚书。洪范》(尚书现存28篇,洪范为其第11篇,内容是周武王与箕子谈话的内容。) 中国五行学说 五行最早来源于《尚书。洪范》(尚书现存28篇,洪范为其第11篇,内容是周武王与箕子谈话的内容。) 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物质观 。
4 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共有10章,前八章以阐述原子结构为中心内容(主要内容),以关于光谱、电磁现象、X射线等方面的实验事实和有关规律为依据逐步揭示原子结构的情况。第9、10、两章扼要地介绍了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知识(实为原子核物理问题简介)。第3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以简例说明量子力学处理问题的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原子物理学更是如此,通过原子物理学的学习,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家们怎样根据实验规律,提出理论假说,再经更精细实验,补充理论假说,进尔完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由于该特点,你可能会觉得原子物理学没有以前学的其它课程的条理性好,这其实也正是原子物理学的美丽所在。
5 参考书目和考试内容 杨福家 原子物理学 高教出版社 褚圣麟 原子物理学 高教出版社 考试时以褚先生版原子物理学为主,总评成绩=卷面成绩80+平时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