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 法(凑微分法) 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问题 解决方法 利用复合函数,设置中间变量. 过程令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Advertisements

总纲 分绪论、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基本构件、)、砖混结构、结构抗震部分。
第七章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本章要点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工作特性;两种不同的受压破坏特征及由此划分成的两类偏心受压构件,两类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 结构侧移和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内力 两类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性及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九章 混凝土构件变形\裂缝及延性、耐久性
第5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变形和裂缝极限状态限值规定。 2.理解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基本假定、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原理。 3.掌握轴心受拉构件抗裂度计算方法。
第十二章 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第 二 讲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了解
教学情境四:建筑结构抗震 任务1、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 任务2、砌体结构抗震.
钢筋构造 11G101.
梁构件分类 框架梁等03G101-1 KL、WKL、KZL、L、JZL、XL 基础梁04G101-3 JZL、JCL
多层厂房毕业设计 四、结构设计 (一)结构方案,结构布置图 1、结构方案 ▲结构平面布置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钢筋平法施工疑问解答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泉港海晶大厦及盐湖城项目经理部.
梁 钢筋讲解 《11G101-1》之梁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手工引入到软件、接受软件、接触软件,体验软件、检验软件、认可软件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一、张拉控制应力scon
结构抗震设计 第4章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第三章 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一节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探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王亚军
模块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 分类: 混凝土结构 配筋混凝土 配置受力钢筋、钢骨、钢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配置预应力钢筋形成预应力) 素混凝土——无钢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 本书主要讲述配置受力钢筋为特点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2章 楼盖和楼梯 教材作者:梁兴文 课件制作:丁怡洁 课件审查:梁兴文.
任务三 某多层工业房屋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 复习提纲 OK.
混凝土结构 主讲: 鲍鹏玲.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第10章) 皖西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进入.
§13.6 变形计算 预加力引起的上挠度δpe(反拱) PCB挠度由偏心预加力Np引起上挠度和外荷载所产生的下挠度组成。
第15讲 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板的设计 楼面和屋面结构的布置方案与设计 楼面和屋面结构的类型与布置原则
沈阳工业大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第1章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力学性能 学习目标: 1.了解钢筋的强度和变形、级别、品种,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结构教研室 2005年8月.
§2.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 粘结力的定义 定义:当钢筋于混凝土之间产生相对变形(滑移),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交界面上产生沿钢筋轴线方向的相互作用力,此作用力称为粘结力。
第三章 筏形基础 设计计算:地基计算、内力分析、强度计算、以及构造要求等。 荷载准永久组合 非抗震设防 非抗震设计整体倾斜.
贵州省凯里市某办公楼设计 姓名:赵家顺 学号: 班级:土木(2)班 指导教师:白晓冬 设计结构:框架结构 设计内容:
第章 9 钢筋混凝多层与高层结构 思考题.
第1章 梁板结构设计 ● 1.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 1.2 双向板肋梁楼盖 ● 1.3 无 梁 楼 盖 ● 1.4 装配式楼盖
钢筋砼条形基础特点 及适用范围、构造要求.
第二节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步骤 二、单向板的概念: 三、结构平面设置: 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基本受力构件 结构受力分析 §3- 2. 弯曲变形 横梁 悬臂梁 ▲ 受力特征: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
第二章 建筑结构材料 第 二 讲 教学目标: 1. 理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 2. 掌握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指标及变形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专业德语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德语表达 浙江科技学院 金韶霞.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第八章 受扭构件的 受力性能与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变角空 间桁架计算模型、受扭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3.1 习 题(第三章)
第4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5受扭构件的强度计算 提 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 开裂扭矩的计算,各种截面的受扭抵抗矩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配筋特点和构造要求
单元10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受弯构件板和梁的构造要求。 (2)理解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分析的过程及结论。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梁兴文 王社良 李晓文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九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 宽度验算与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CONCRETE STRUCTURE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 4 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教材作者:王社良 课件制作:黄 炜、丁怡洁 课件审查:李晓文.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多跨静定梁 主讲教师:戴萍.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思考题 计算题.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7.1 概述 剪力墙侧向刚度大 、承载能力大、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实体墙: 整体墙
第五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 承载力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 受力性能与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剪跨比的概念、斜截面受剪的三种破坏 形态以及腹筋对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的响;
本章重点 了解配筋率对受弯构件破坏特征的影响和 适筋受弯构件在各个阶段的受力特点; 掌握建筑工程和公路桥梁工程中单筋矩形
结构施工图识读——框架扁梁制图规则及识读
钢筋翻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0 绪论 1 建筑结构计算基本原则 2 建筑结构材料 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4 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 5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7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截面形状和尺寸 截面上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轴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构件称为受弯构件。梁(beam)和板(slab/board)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 梁的截面形式主要有矩形、T形、倒T形、L形、Ⅰ形、十字形、花篮形等 板的截面形式一般为矩形、空心板、槽形板等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 按刚度要求,根据经验,梁和板的截面高度h不宜小于右表所列数值。 梁、板截面高跨比h/l0参考值 构件种类 h/l0 梁 整体肋形梁 主梁 简支梁 1/12 连续梁 1/15 悬臂梁 1/6 次梁 1/20 1/25 1/8 矩形截面独立梁 板 单向板 1/35~1/40 双向板 1/40~1/50 悬臂板 1/10~1/12 无梁楼板 有柱帽 1/32~1/40 无柱帽 1/30~1/35 注:表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当l0≥9m时,表中数值宜乘以1.2。 按刚度要求,根据经验,梁和板的截面高度h不宜小于右表所列数值。 高宽比h/b: 矩形截面梁 2~3.5, T形截面梁 2.5~4。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板最小厚度 按构造要求,现浇板的厚度不应小于下表3.1.2的数值。 现浇板的厚度一般取为10mm的倍数,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通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等,构成梁的钢筋骨架,有时还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及拉筋等。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单筋截面和双筋截面 ① 纵向受力钢筋 前者指只在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后者指同时在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 ① 纵向受力钢筋 梁纵筋常用直径 d =12~25mm 板受力钢筋常用直径 d =6~12mm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② 架立钢筋 ③ 弯起钢筋 架立钢筋的最小直径(mm) 梁跨(m) <4 4~6 >6 最小直径(mm) 8 10 12 ③ 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在跨中是纵向受力钢筋的一部分,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弯矩较小处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即作为受剪钢筋的一部分。 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高h>800mm时可采用60°。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④ 箍筋 箍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并通过绑扎或焊接把其他钢筋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骨架。 箍筋的形式 可分为开口式和封闭式两种 箍筋的肢数,当梁的宽度b≤150mm时,可采用单肢; 当b≤400mm,且一层内的 纵向受压钢筋不多于4根时, 采用双肢箍筋。 当b>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梁中一层内的纵向受拉钢筋多于5根时,宜采用复合箍筋。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箍筋的弯制过程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⑤ 纵向构造钢筋及拉筋 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亦称腰筋),并用拉筋固定。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⑤ 纵向构造钢筋及拉筋 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板的配筋 (1)受力钢筋 (Tensioned bar) (2)分布钢筋    (Spread bar) 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作用,一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二是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到受力钢筋上去;三是防止温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的裂缝。 当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 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300mm。 板的受力钢筋间距通常不宜小于70mm。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板的配筋 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绑扎板钢筋→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主要作用,一是保护钢筋不致锈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二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三是在火灾等情况下,避免钢筋过早软化。 实际工程中,一类环境中梁、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为: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梁30mm,板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时,梁25mm,板15mm。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构造要求-弯钩、锚固与连接 确保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构造措施: 保证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 保证受力钢筋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光面钢筋端部设置弯钩, 绑扎钢筋的接头保证足够的搭接长度 并且在搭接范围内加密箍筋等。 普通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计算式: 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α 钢筋 类型 光面 钢筋 带肋 钢筋 刻痕 钢丝 螺旋肋 钢丝 三股 钢绞线 七股 钢绞线 α 0.16 0.14 0.19 0.13 0.17

(a)末端带135º弯钩;(b)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c)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焊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弯钩、锚固与连接 按前式计算得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但经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计算值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 ①对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当直径大于25mm时乘以系数1.1,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乘以系数0.8; ②对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钢筋乘以系数1.25; ③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乘以系数1.1;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纵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可取乘0.7的系数。 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构造要求 (a)末端带135º弯钩;(b)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c)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焊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弯钩、锚固与连接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弯钩、锚固与连接 ll=ζla≥300mm 钢筋的连接形式分为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直径大于28mm的受拉钢筋及直径大于32mm的受压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机械连接 ll=ζla≥300mm 焊接后的钢筋接头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构造要求-弯钩、锚固与连接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长度范围内的搭接接头均属同一连接区段 ↑受拉钢筋搭接处箍筋加密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两种截面的破坏 一是由M引起,破坏截面与构件的纵轴线垂直,为沿正截面破坏; 二是由M和V共同引起,破坏截面是倾斜的,为沿斜截面破坏。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适筋梁 超筋梁 少筋梁 ρmin ≤ρ≤ρmax ρ>ρmax ρ<ρmin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三种梁的破坏特征 ① 适筋梁 配置适量纵向受力钢筋的梁称为适筋梁。 特征:有明显的三个阶段   属于:“延性破坏” 第Ⅰ阶段(弹性工作阶段)   加载→开裂   开裂弯矩Mcr 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   开裂→屈服   屈服弯矩My 第Ⅲ阶段(破坏阶段)   屈服→压碎   极限弯矩Mu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三种梁的破坏特征 Ⅰa阶段的应力状态是抗裂验算的依据。 Ⅱ 阶段的应力状态是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Ⅲa阶段的应力状态作为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M≤Mcr M≤My M≤Mu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三种梁的破坏特征 ② 超筋梁 ③ 少筋梁 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 最大配筋率的梁为超筋梁。 特征: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破坏时,钢筋尚未屈服。 属于:“脆性破坏” ③ 少筋梁 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 的梁为少筋梁。 特征:一裂就坏 属于:“脆性破坏”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效矩形应力图 等效原则 按照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大小不变、 等效原则  按照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大小不变、       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作用点不变的原则。 混凝土等级 ≤C50 C55 C55~C80 C80 0.8 0.79 中间 0.74 1.0 0.99 插值 0.94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界限配筋梁 不超筋 超筋 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适筋梁的破坏—受拉钢筋屈服后混凝土压碎; 超筋梁的破坏—混凝土压碎时,受拉钢筋尚未屈服; 界限配筋梁的破坏—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混凝土压碎。 不超筋 超筋 钢筋级别 ≤C50  C80 HPB235 0.614  -- HRB335 0.550   0.493 HRB400 RRB400 0.518  0.46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小配筋率 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截面最小配筋率 例如:现有一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配置HRB335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为( )? 0.214%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受力类型 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压构件 全部纵向钢筋 0.6 一侧纵向钢筋 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 轴心受拉一侧的受拉钢筋 ,且不小于0.2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 截面高度 :h 截面有效高度 :h0 受压区高度 : 相对受压区 高度: 界限相对 受压区高度: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适用条件 防止超筋的条件: 防止少筋的条件: 单筋矩形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计算式: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思 考 题 : 练 习 : 1、根据等效矩形应力图,推导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思 考 题 : 3.2 钢筋混凝土梁和板中通常配置哪几种钢筋?各起何作用? 3.4 梁中箍筋有哪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箍筋肢数、    间距有何规定? 3.5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什么?室内正常环境中梁、板的    保护层厚度一般取为多少? 3.6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确定?受压钢筋    锚固长度为何小于la,又有哪些要求? 练 习 : 1、根据等效矩形应力图,推导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2、写出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设计 己知:弯矩设计值M,混凝土强度等级fc,钢筋级别fy, 构件截面尺寸b×h 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 计算步骤如下: 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0 h0=h-as ②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并判断是否属超筋梁 若x≤ξbh0,则不属超筋梁。 否则为超筋梁,应加大截面尺寸, 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 ③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s,并判断是否属少筋梁。 若As≥ρmin bh,则不属少筋梁。 否则为少筋梁,应取As=ρminbh。 ④选配钢筋

④判断截面是否安全 若M≤Mu,则截面安全。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复核 己知:构件截面尺寸b×h,钢筋截面面积As,混凝土强度等级fc,钢筋 级别fy ,弯矩设计值M 求:复核截面是否安全 、弯矩承载力Mu= ? 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0 计算步骤如下: ②判断梁的类型 ③计算截面受弯承载力Mu 适筋梁  超筋梁 对少筋梁,应将其受弯承载力降低使用(已建成工程)或修改设计。 ④判断截面是否安全 若M≤Mu,则截面安全。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框图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T形截面 T形截面受弯构件在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广,除独立T形梁(图a)外,槽形板(图b)、空心板(图c)以及现浇肋形楼盖中的主梁和次梁的跨中截面(图dⅠ-Ⅰ截面)也按T形梁计算。 翼缘位于受拉区的T形截面梁,当受拉区开裂后,翼缘就不起作用了, 因此(图dⅡ-Ⅱ截面)应按b×h的矩形截面计算。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翼缘计算宽度 翼缘计算宽度,用bf’表示, 其值取下表中各项的最小值。 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 项次 考虑情况 T形截面、I形截面 倒L形截面 肋形梁 肋形板 独立梁 1 按计算跨度l0考虑 l0/3 l0/6 2 按梁(纵肋)净距sn考虑 b+sn — b+sn/2 3 按翼缘高度hf'考虑 hf'/h0≥0.1 b+12hf' 0.1>hf'/h0≥0.05 b+6hf' b+5hf' hf'/h0<0.05 b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T形截面分类 根据中和轴位置不同, 将T形截面分为两类 第一类、第二类T形截面的鉴别条件: 截面复核时: 截面设计时: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一类T形截面 其承载力与截面 尺寸为bf’×h 矩形截面梁完全相同。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二类T形截面 腹板部分 翼缘 部分 可将受压区面积 分为两部分: 1、腹板(b×x) 2、翼缘(bf’-b)×hf’ 腹板部分 翼缘 部分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二类T形截面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防止超筋的条件: 防止少筋的条件: 判 断 提 示 第一类T形截面: 判 断 提 示    第一类T形截面: 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小, 配筋率较低,不易出现 超筋现象,因此 防止超筋 无须判断 防止少筋 必须判断 第二类T形截面: 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大, 配筋率较高,不易出现 少筋现象,因此 防止超筋 必须判断 防止少筋 无须判断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设计 已知:构件截面尺寸b×h,混凝土强度等级fc、钢筋强度等级fy、弯矩设计值M。 求: 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计算步骤如下: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设计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设计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练习: 3.1钢筋混凝土矩形梁的某截面承受弯矩设计值M=100kN·m,b×h=200×500mm,采用C20级混凝土,HRB335级钢筋。试求该截面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 3.2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b×h =200×450mm,计算跨度6m,承受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恒荷载8kN/m(不含自重),活荷载6kN/m,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0.7。采用C25级混凝土,HRB400级钢筋。试求纵向钢筋的数量。 3.3某办公楼矩形截面简支楼面梁,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8kN/m(不含自重),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5kN/m,计算跨度6m,采用C25级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纵向钢筋的数量。 3.4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b×h=200×450mm,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90kN·m,所配纵向受拉钢筋为4 16,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试复核该梁是否安全。 3.6某T形截面独立梁,截面如习题图3.1所示。采用C30级混凝土,HRB400级钢筋。承受弯矩设计值115kN·m,计算翼缘宽度b'f=600mm。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 3.7某T形截面独立梁,承受弯矩设计值610kN·m。其余条件同习题3.6。试求纵向钢筋数量。 3.8已知某T形截面简支独立梁截面如习题图3.2所示。梁的计算跨度6m,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不含自重)14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5kN/m,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0.7,采用C30级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试求纵向钢筋的数量。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配置腹筋来保证, 梁在弯矩M和剪力V共同作用下的主应力迹线,其中实线为主拉应力迹线,虚线为主压应力迹线。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配置腹筋来保证, 斜截面受弯承载力—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取决于配箍率ρsv和剪跨比λ。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剪破坏的三种形态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1) 斜压破坏 (2) 剪压破坏 (3) 斜拉破坏 破坏前提:剪跨比较小(λ<1),      箍筋配置过多,配箍率ρsv较大 (2) 剪压破坏 破坏前提:剪跨比适中(λ=1~3),      箍筋配置适量,配箍率ρsv适量 (3) 斜拉破坏 破坏前提:剪跨比较大(λ>3),      箍筋配置过少,配箍率ρsv较小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剪破坏三种形态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1)斜压破坏 破坏前提: λ<1,ρsv较大 破坏特征:   首先在梁腹出现若干条较陡的平行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斜裂缝将梁腹分割成若干斜向的混凝土短柱,最后由于混凝土短柱达到极限抗压强度而破坏。 钢筋情况:   箍筋应力未不到屈服强度 破坏性质:属于脆性破坏 防止斜压破坏:   通过控制梁的最小截面尺寸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剪破坏三种形态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2)剪压破坏 破坏前提:λ=1~3,ρsv适量 破坏特征:   截面出现多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延伸最长,开展最宽的斜裂缝,称为“临界斜裂缝”,与此裂缝相交的箍筋达到屈服强度,最后,剪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而破坏。 钢筋情况:   箍筋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性质:脆性不如斜拉      和斜压明显 防止剪压破坏:   通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置适量腹筋。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剪破坏三种形态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斜拉破坏 破坏前提:λ>3,ρsv较小 破坏特征:   一旦梁腹出现一条斜裂缝,就很快形成为“临界斜裂缝”,与其相交的箍筋随即屈服,梁将沿斜裂缝裂成两部分。即使不裂成两部分,也将因临界斜裂缝的宽度过大而不能继续使用。 钢筋情况:   箍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甚至拉断 破坏性质:属于脆性破坏 防止斜拉破坏: 通过控制最小配箍率。

Vu =Vc+Vsv + Vsb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组成

Vcs =Vc+Vsv Vu =Vcs + Vsb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 Vcs =Vc+Vsv 以Vcs表示混凝土+箍筋的总受剪承载力 Vu =Vcs + Vsb 于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仅配箍筋的受弯构件 对矩形、T形及I形截面一般受弯构件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适用条件 s──箍筋间距; 基本公式适用条件: 1)防止斜压──最小截面尺寸(上限)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Asv =nAsv1,其中n为箍筋肢数,Asv1 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箍筋间距; fy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当λ<1.4时,取 λ=1.4;当 λ>3 时,取λ=3。 基本公式适用条件: 1)防止斜压──最小截面尺寸(上限) 当hw/b≤4.0(厚腹梁,即一般梁)时 当hw/b≥6.0(薄腹梁)时 当4.0<hw/b<6.0时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适用条件 基本公式适用条件: 2) 防止斜拉──最小配箍率(下限) 斜截面计算位置: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步骤 已知:剪力设计值V,截面尺寸b×h,混凝土强度等级ft,箍筋级别fyv, 纵向受力钢筋的级别和数量As 求:腹筋数量Asv/S 计算步骤如下: (1)复核截面尺寸 一般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 的要求,否则,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2)确定是否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当满足下式条件时,可按构造配置箍筋,否则,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或 (3)确定腹筋数量 仅配箍筋时 或 求出Asv/S的值后,根据构造要求选定肢数n和直径d,求出间距s, 或者根据构造要求选定n、s,然后求出d。 (4)验算配箍率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纵筋锚固 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 1)梁 下部纵筋伸入支座锚固长度las可比基本锚固长度la略小 简支支座的钢筋锚固长度las 锚 固 条 件 V≤0.7ftbh0 V>0.7ftbh0 钢筋类型 光面钢筋(带弯钩) 5d 15d 带肋钢筋 12d C25及以下混凝土, 跨边有集中力作用 注:①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②跨边有集中力作用,是指混凝土梁的简支支座跨边1.5h范围内 有集中力作用,且其对支座截面所产生剪力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纵筋锚固 锚固长度不足时的措施 纵筋端部弯起锚固 纵筋端部加焊锚固钢板 纵筋端部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 锚固长度不足时的措施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悬臂梁构造 2)板 悬臂梁纵筋的弯起与截断 简支板或连续板简支端下部纵向受力钢筋 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5d 悬臂梁纵筋的弯起与截断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位置 小组协作思考题: 练 习: 3.1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有哪几种形态?破坏特征各是什么?以哪种破坏形态作为计算的依据?如何防止斜压和斜拉破坏? 3.12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练  习: 3.9某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h =250×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由均布荷载引起的支座边缘剪力设计值为71kN,as=40mm,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试求箍筋数量。 3.10某办公楼楼面梁采用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h =200×550mm,净跨度5.76m,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16kN/m(含自重),均布活载标准值8.4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已配置纵向受力钢筋6 18(排两排),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试按要求计算腹筋数量: (1)只配箍筋; (2)同时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点击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