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国际贸易实务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de by Quhaiqun Zhangyaqiong.
Advertisements

GMP 和我们息息相关 2006 年 8 月 11 日. 首先和大家探讨几个问题 什么是质量? 我们想把一个产品销售出去的基本条 件?
授課教師: 第 7 章 消費者態度. 2/38 大綱 前言: 態度的意義與特性 態度的功能 態度的 ABC 要素與效果層級 態度形成:多屬性態度模式 態度變遷的相關理論.
关于金诚同达 金诚同达创立于1992年,是中国乃至亚洲居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综合律师事务所。拥有超过300名具有不同业务专长的律师,金诚同达在法律事务的各个领域内均能够提供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包括: 秉持“力求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综合服务,寻求最妥善且增值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促使客户利益得到实现”的服务理念,金诚同达的服务得到了客户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 蒼 蠅 王 》 Lord of the Flies 威 廉 · 高 汀 William Golding.
台北市蘭雅國小教職員 危機處理暨基本心肺復甦術(CPR)課程
認 識 聖 經.
柏拉圖與理想國 第七講 知識說.
从自律学习观点谈班级经营的技巧与实务 林明煌 国立嘉义大学.
晨祷晚告 诗篇3,4,5,6.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 Import & Export Practice
第十章 需要与情感.
引题 1、“我喜欢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 “我最讨厌那些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 人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是怎样形成的?
第 五 項 修 練 學 習 型 組 織 的 藝 術 與 實 務.
药 学 基 础 中药药物分析部分 学生:06级药事管理专业 教师:崔兰冲 长春中医药大学.
“优良药房工作规范” (2005版) 起草中的思考 汇报
學作『是』主門徒 徒一8,太七13 ~27 馬太四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 主讲教师:曾祥辉.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 簡介 農糧署南區分署嘉義辦事處 林宜昕.
扬起绿色教育的风帆—— 山东省网上环境教育项目介绍 主讲人:蔡丽霞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山东省网上环境教育培训.
从药害事件看GMP的重要性 ——我国药品管理现状的思考.
Fan2 nao3 dou4 ji3 lian3 po4 tong4 you2 yan4 la4 烦烦烦 烦人 / 麻烦 恼恼恼 烦恼 痘痘痘 青春痘 挤挤挤 挤痘子 脸脸脸 脸蛋 / 小花脸 破破破 挤破 / 洗破 痛痛痛 头痛 / 牙痛 油油油 油油的 / 花生油 验验验 经验 辣辣辣 太辣 /
指導老師:楊富龍 老師 學生: 劉協政 鍾華今 楊雅婷 陳怡欣
科学道德及其相关问题 西华大学 谢应光.
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及其借鉴与启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卢祖洵
商务英语 负责人:余苏 主持人:陶霄.
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主講者 張念雪.
消費者行為期末報告-第九組 大學生的畢業旅行
平衡計分卡的導入與建置.
音樂鑑賞的藝術 主講人:鄭志敏.
數位學習教學策略之初探 作 者:蔡瑜珍 (台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所博士研究生).
工程倫理- 以工程、醫學、商業等個案解讀 專業倫理施行法則 6 周卓煇 著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學童午餐國產CAS鮮榨柳橙汁宣導 農糧署東區分署運銷加工課.
同性婚姻的檢討 性文化學會同性戀關注小組.
傳播技藝: 從心智、身體到玩物 傳播研究的新方向
全港性系統評估 中三級中國語文 說話能力主考員工作坊.
南独秀 安徽工程大学 市场营销专业.
如何促進團體協約之協商與簽訂 韓仕賢/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秘書長 2015/8/4 桃園市 總工會.
教學理論專題研究 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
Create natural beauty to enjoy life
食品安全知多少 製作者:5416陳昱翔 你知道哪個是黑心食品嗎? 下一頁.
任課教師:丁文生教授 研究生:郭郁芳(M991F302)
动态创意 Dynamic Idea 广州美术学院 视觉与动漫设计学院 品牌广告设计教研室 焦剑.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陆全贵 Mobile: 年7月27日
104年教學醫院評鑑改版重點 104年5月3日 分領域委員共識.
婚姻與性 Marriage and Sex 二零零七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 調查報告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PHILOSOPHY OF RELIGION
課程介紹 PBL教學-工作與安全 黃富昌 南亞技術學院 環境與安全衛生中心 主任 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 教育部
天氣冷、天氣熱.
欢迎各位 Nice to Meet U.
愛的真諦 The Essence of Love
----谈谈《人月神话》在创业中的一点启示
台灣網站分級與兒少上網安全.
建立合一的团契 腓立比书2:1-13.
Safety Respect Practice Innovation
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
Flight Attendant Interview
旅行社典範經營模式之分析:以顧客信賴感建立為核心
與口才有約-優質表達高手 1.抓住人心 2.克服緊張 3.平時訓練 4.事前準備 5.身體語言 6.聲音語調 7.內容結構 8.不斷學習
諾富特東薈城酒店 - Essence「糖果屋」主題限定週末下午茶自助餐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 年度 新生輔導日及家長會
開發義工新力軍: 義工動員與招募.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處長 王保進教授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處長 王保進教授
*心理學的使命 *心理學的發展 *心理學的領域 *心理學的觀點 *心理學的方法 *科技整合
國中生敵意認知、生氣經驗與生氣因應模式之研究
翁嘉盛校友 校友獎項分類:工商菁英類 畢業系別:國際貿易學系 入學年度:1975年 推薦單位: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一、科学的实践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三、认识的本质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五、实事求是的方法

一、科学的实践观 (一)实践的本质 (二)实践的特征 (三)实践的具体形式

实践(Practice, Practise,Praxis)

(一)实践的本质 1.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1) 马克思: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感性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2)恩格斯:“对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试验和工业”。 1.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的构成要素 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客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手段:物质工具、智能工具

(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3)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3.实践的功能 改造客体 改造主体

(二)实践的特征 1、直接现实性(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三)实践的具体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社会政治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 虚拟实践                           

(四)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请解剖虾

(四)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三是反馈和调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农业牧业:天文历法 丈量土地等:九章算术 战争:孙子兵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自然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发展 物质财富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 认识和改造世界 精神财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几个标准 实践标准 实用标准 众人标准 以我为准 权威标准 亚里斯多德 孔子

实践(prictice)标准 主体 客体 (1)真理的本性 中介性 动态性 (2)实践的特点 直接现实性 客观效果 实践 众人意见 以我为准 权威标准 实用标准 主体 客观效果 实践 中介性 (2)实践的特点 动态性 客体 直接现实性

(1)先验论与反映论:回忆说(柏拉图),天赋观念说(笛卡尔)//蜡块说(亚里士多德),白板说(洛克)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三、认识的本质 1、哲学史上对认识的不同理解 (1)先验论与反映论:回忆说(柏拉图),天赋观念说(笛卡尔)//蜡块说(亚里士多德),白板说(洛克)

反映论是主张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观念上对客体的反映,人的全部知识都来源于这种反映活动,并对认识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作出唯物主义解释的一种认识理论。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先验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理论。一般主张在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无法通过经验获得理念世界的知识,而只能通过某种先天的形式或手段获得。 反映论是主张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观念上对客体的反映,人的全部知识都来源于这种反映活动,并对认识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作出唯物主义解释的一种认识理论。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1、哲学史上对认识的不同理解 (2)能动唯心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感觉之外不可知(休谟),自在之物不可知(康德)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1、哲学史上对认识的不同理解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感觉之外不可知(休谟),自在之物不可知(康德)

可知论是哲学认识论中主张客观世界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在观念上能够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把握,达到与认识客体的一致的观点。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可知论是哲学认识论中主张客观世界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在观念上能够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把握,达到与认识客体的一致的观点。 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认识理论。

能动唯心论: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过程,比较好地揭示了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能动唯心论: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过程,比较好地揭示了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2两条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二)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cognition ) 2两条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3、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 实践论 反映论 辩证法

认识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cquaintance ) 4、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摹写、反映的特性 能动、创造的特性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中文别名:鼻涕虫   形态特征:蛞蝓为雌雄同体,无外壳,无足,身体裸露,触角2对,体白色、浅黄色、暗灰色、淡黄褐色或黄褐色。 为害症状:喜阴暗潮湿,白天多在暗处石缝、砖缝、草堆或枯枝烂叶中藏匿潜伏,黄昏后出来觅食,主要为害段木栽培的香菇、木耳等。凡有蛞蝓爬过的菇木和地下,都留有薄膜状印迹。 防治方法:在菇场地面上撒一薄层石灰或五氯酚钠消灭虫源。夏季多发季节可采取药物诱杀,常用药物是300倍液多聚乙醛、50克蔗糖、300克5%砒酸混合,拌人炒香的豆饼粉400克,制成毒饵,撒在菇(耳)场。也可以用5%的食盐水或700倍液的氨水喷洒蛞蝓经常出没处。 常用药剂: 五氯酚钠                                                                                                                                                       

四、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1)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the seedtime of acquaintance ) 四、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1)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感性认识与理论认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四、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the seedtime of acquaintance ) 四、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这个科学发现过程体现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四、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循环性(不断反复)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the seedtime of acquaintance ) 四、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循环性(不断反复) (2)上升性(无限发展)

造成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这个科学发现过程体现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实践——认识——实践……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反对“左” 或右的错误思想

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五、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核心: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大付荐书台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