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藝術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崇拜即將開始, 請大家安靜片刻, 預備心靈敬拜上帝。. 循理會恩成堂主日崇拜 連結修剪結果子 ── 在光中照見自己 主席:陳翠怡 講員:陳鳳雲姑娘 講題:照亮我們的真光 經文:約 1 ︰ 1-18 [ 聚會時,請將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
Advertisements

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实务技能 —— 澄清. 学习结束后,你将: ◇ 理解 “ 澄清 ”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 ◇ 掌握 “ 澄清 ” 的适用情况及基本步骤 ◇ 能正确使用 “ 澄清 ” 得到清楚、具体、深入的信息 目标 第 2 页.
第七講 荀子. 荀子時代與稷下學派 荀卿(約周郝王二年 313BC -秦始皇九年 235BC ),名 況,字卿,趙國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 荀子曾經遊歷燕國,可惜卻沒有受到燕王的賞識,而 後荀卿遊學齊稜下學宮,後來勸諫齊閔王無效,離齊 到楚。齊襄王( 283BC.
《公路纵断面设计》 —— 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道桥系 二○○七年五月.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 .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 — 定 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 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
展览空间设计. 一、概述: 1 、 “ 展示 ” 的定义: 以综合物、人、场等要素 最佳空间关系为手段,以传 达特定信息为目的的展览、 演示活动。
香港明愛扶幼及學前教育服務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故事之旅
第一讲 什么是哲学.
聖經人物 聖母瑪利亞 Hail Mary.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周 剑 QQ:
第三章 审美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新解说
餐旅會計學 Ch2 借貸法則.
慢活 In Praise of Slow 「快」與「快活」已經落伍; 我們要開始「慢」與「慢活」 翻譯成18種語言全球熱賣
歷史上的法理學 楊智傑.
走近科学家.
华发网络教育资源云平台 走近科学家.
第四課 1 公共利益 彰化高中
第四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 (一)外汇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巴克禮博士的生平 1.巴克禮博士 對府城的貢獻 2.巴克禮博士 的獻身契.
一个年轻国家的成长 美国史专题复习(上).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斯達爾夫人的文學論與論德國 報告人:吳雪連、林依璇.
《哈姆雷特》鉴赏 HAMLET.
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 美國景氣循環變化歷程 景氣循環面面觀 景氣循環分析的介紹 總體經濟學 chapter 8 景氣循環.
2.2.1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第一节 工频X线机 第二节 中、高频X线机 第三节 医用X线电视系统 第四节 诊断用X线机
2010年11月6日 Solomon & Jean新居感恩禮拜
第十一課 談友誼 梁實秋.
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工作介绍 人力资源市场与人员调配处 郭俊霞 2014年12月.
製作人:50627 卡哇依的Kitty等你來和他做麻吉!
我的最愛 三麗鷗家族.
第三課 人與人權 彰化高中 ˙人 是什麼…? ˙人權是什麼… ?
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一.
第八章 南极洲.
公民與社會(第三冊) 政府與民主政治.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媒體教學資源運用策略 第2044期國教輔導團健康與體育輔導員進階培育班.
第一冊第一課 自 己 的 路 陳之藩.
第八章 股票价格指数 王玉霞 证券投资学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第8章 股票价格指数.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輔導 組別:第一組 組員:15陳彥如 D 涂瓊文 D 張瑋真 D
大陸產業分析 課程說明會.
第十章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10-1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
20世纪文学(三) 第三节 后 期 象 征 主 义.
錫 安 學 青 團 契 主 日 講 台 從聖經人物身上學榜樣 挪 亞 (Noah) 何 志 宏 老師 2011年6月12日.
台灣歷史與文化 乙未割台與台人武裝抗日.
第7章 表單的使用介面 7-1 表單的基礎 7-2 使用精靈建立表單 7-3 表單視窗的檢視模式 7-4 表單的基本使用
冷静应对不确定局面
席可
国际讲演会80区域L区 初级作业工作坊 作业八-助势添威
悲觀主義及其超越 吳豐維 文化大學哲學系.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意義.
當代法政思潮報告-盧梭 指導老師:邵維慶 經管一甲第五組 組長: 羅 雨 雯 組員: 葉 奕 晴 廖 羿 雯 林 書 愉 魏 翊 如
生涯楷模 資一1 6號 林源森.
第五学习主题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9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标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 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小组成员.
總體經濟一般化分析架構: IS-LM 模型與 AD-AS 模型
健康看待死亡 高雄班/施芳雅
日本 想知道日本有哪些好玩、有趣的地方嗎?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看我做的簡報吧~~ 作者:五年二班 張舒婷.
第二章 霸权稳定论和新现实主义 本讲在阐述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内涵、政策主张的基础上,分析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的相互关系。
第十一講:盧梭「社會契約」(一)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暢銷書《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作者最新力作!
我已經看見了主 約翰20:13-18.
啾4 i 尼 → Kitty 六年丙班 23號 楊雅云製作.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十四講:Politics (1)
                                                                                                                                                                                                                                  
一、引言 二、外交的起源 三、中世纪外交 四、近代外交
由慈悲喜捨談慈濟教育的理念、使命與實踐 簡報人:慈濟技術學院 羅文瑞 校長.
數學重量本質概念 蔡佩珊 張育瑄.
Hamlet 第三幕 簡珮涵.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主讲: 吴昊 序号: 肖滟琳 组号:[ 周宇 一八年十一月制
1.1 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當我們把一個不讀書者和一個讀書者的生活上的差異比較一下,這一點便很容易明白。 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他的生活是機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幾個朋友和相識者接觸談話,他只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他在這個監獄裡是逃不出去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讀書的藝術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課文‧注釋 課文

課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段落大意 第一段:說明讀書的樂趣在於能跳脫現實牢籠,轉換心境。 段析:以「讀書是樂趣」為綱領,透過對比方式,顯現讀書開啟新視界,最後以出門旅行之喻總收撇開俗世、悠遊書中世界所帶來的心理變化,深化讀書幸福之感。

  讀書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認的一種樂趣,極為無福享受此種樂趣的人所羨慕。凡是沒有讀書癖好的人,就時間和空間而言,簡直是等於幽囚在周遭的環境裡邊。他的一生完全落於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他只有和少數幾個朋友或熟人接觸談天的機會,他祇能看見眼前的景物,他沒有逃出這所牢獄的法子。但在他拿起一本書時,他已立刻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書,則他便已得到了一個和一位最善談者接觸的機會。這位善談者引領他走進另外一個國界,或另外一個時代,或向他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他討論一個他從來不知道的生活問題。

一個人在每天二十四小時中,能有兩小時的工夫撇開一切俗世煩擾,而走到另一個世界去遊覽一番,這種幸福自然是被無形牢獄所拘囚的人們所極羨慕的。這種環境的變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於出門旅行。

段落大意 第二段:說明讀書能使讀者跳脫世外,成為深思熟慮的旁觀者。 段析:首先以「思考和熟慮」敘述讀書之益,其次藉成為旁觀者清明審事的位置期許讀者,末句以讀報紙作為對照,說明讀書在於旁觀者清,沉思體悟書意,擁有值得回味的省思。

  但讀書的益處還不祇這一些,讀者常會被攜帶到一個思考和熟慮的世界裡邊去。即使是一篇描寫實事的文章,但躬親其事和從書中讀到事情的經過,其間也有很大的不同點。因為這種實事一經描寫到書中之後便成為一幅景物,而讀者便成為一個脫身是非,真正的旁觀者了。所以真正有益的讀書,便是能引領我們進到這個沉思境界的讀書,而不是單單去知道一些事實經過的讀書。人們往往耗費許多時間去讀新聞紙,我以為這不能算是讀書。因為一般的新聞紙讀者,他們的目的不過是要從而得知一些毫無回味價值的事實經過罷了。

段落大意 第三段:引黃山谷之言,說明讀書的目地在陶冶氣質, 而不在求知。 段析:提出讀書的目的只為「言語有味」,談吐有風韻、富風味,自然面目可愛。作為對比的是以求知為目的、以心智進步為目的之讀書,並舉例為證,闡明無所為而讀,不為求知而讀,才能領會個中樂趣。再者唯有出乎自願、源於適性的寫意的讀書之道,方能達到與作者心靈相契的境界。

  據我的意見,宋朝蘇東坡的好友詩人黃山谷所說的話,實在是一個讀書目標的最佳公式。他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當然是人如讀書即會有風韻、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唯一目標。惟有抱著這個目標去讀書,方可稱為知道讀書之術。一個人並不是為了要使心智進步而讀書,因為讀書之時如懷著這個念頭,則讀書的一切樂趣便完全喪失了。犯這一類毛病的人必在自己的心中說,我必須讀莎士比亞,我必須讀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我必須讀艾略特博士(Dr. Eliot)的全部著作,以便我可以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我以為這個人永遠不會成為有學問者,他必在某天的晚上出於勉強的去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放下書時,將好像是從一個噩夢中甦醒的一般。其實呢,他除了可說一聲已經讀過這本書之外,並未得到什麼益處。凡是以出於勉強的態度去讀書的人,都是些不懂讀書藝術的人。這類抱著求知目標而讀書,其實等於一個參議員在發表意見之前的閱讀舊案和報告書,這是在搜尋公事上的資料,而不得謂之讀書。

段落大意 第四段:說明面目可愛是出自思想所致,語言有味是因讀出味道。 段析:在總結上段重點之後,分別說明要達到「面目可愛」、「言語有味」,端在於讀書內攝的思想體悟。

  因此,必須是意在為培植面目的可愛和語言的有味而讀書,照著黃山谷的說法,方可算做真正的讀書。這個所謂「面目可愛」,不是由花粉胭脂所妝成的面目,而是由思想力所華飾的面目。至於怎樣可以「語言有味」,這全在他的書是怎樣的讀法。一個讀者如能從書中得到它的味道,他便會在談吐中顯露出來。他的談吐如有味,則他的著作中便也自然會富有滋味。

段落大意 第五段:說明讀書貴於擇其所嗜而讀,並強調所讀的書必須配合個人能力、智力與興趣。 段析:承上段說明如何得到讀書之樂,以「味道」與「識力」作為此段主要觀點,展開「擇其所嗜而讀」、 「在一定的時期裡讀一定的書」的論述,並以「世上沒有人人必讀的書」,卻有「在某種環境、時代中方可讀的書」作為點睛之語。

  因此,我以為味道乃是讀書的關鍵,而這個味道因此也必然是各有所嗜的,如人對於食物一般。最合衛生的吃食方法終是擇其所嗜而吃,方能保證其必然消化,讀書也和吃食相同。所以世上並無一個人所必須讀的書,世上並沒有人人必讀的書,但有必須在某一時間,必須在某一地點,必須在某種環境之中,必須在某一時代方可以讀的書。世上即使有人人必讀的書如聖經,但讀它必應有一定的時期。當一個人的思想和經驗尚沒有達到可讀一本名著的相當時期時,他即使勉強去讀,也必覺得其味甚劣。

孔子說,五十讀《易》。他的意思就是說,四十五歲時還不能讀。一個人沒有到識力成熟的時候,絕不能領略論語中孔子話語中淡淡的滋味,和他的已成熟的智慧。

段落大意 第六段:敘述重讀一本書,可以從而得到新的領會與樂趣。 段析:以「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部書,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為綱,說明在不同情境或年齡重讀著作,會因為個人閱歷而豐富滋味。

  再者,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部書,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例如我們在和一位作家談過一次後,或看見過他的面目後,再去讀他的著作,必會覺到更多的領略。又如在和一位作家反目之後,再去讀他的著作,也會得到另一種的滋味。一個人在四十歲時讀易經所得的滋味,必和在五十歲人生閱歷更豐富時讀它所得的滋味不同。所以將一本書重讀一遍,也是有益的。並也可以從而得到新的樂趣。

段落大意 第七段:強調讀者的領悟力與經驗,影響對作品的接受程度。 段析:舉程頤所述,說明能否從書中體會深意與個人悟性和經驗有關,回應前段強調識力的重要性。

所以讀書是一件涉及兩方面的事情:一在作者,一在讀者。作者固然對讀者做了不少的貢獻,但讀者也能藉著他自己的悟性和經驗,從書中悟會出同量的收穫。宋代某大儒在提到論語時說,讀論語的人很多很多,有些人讀了之後,一無所得。有些人對其中某一二句略感興趣,但有些人則會在讀了之後,手舞足蹈起來。

段落大意 第八段:找到與自己性情相近的作家,享受靈魂轉世精神相契,是讀書至美的境界。 段析:在這段敘述中,作者採取說故事閒談的筆調,歷述中外文士與作者交會時靈光閃動的至樂。旁徵博引中閃爍林語堂獨特的風采與色澤,洞悉人情世態的智慧,而天真與固執、坦率與誠懇的敘述,更見潛伏於他生命裡的熱與光,博學與深思。

我以為一個人能發現他所愛好的作家,實在是他的智力進展裡邊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世上原有所謂性情相近這件事,所以一個人必須從古今中外的作家去找尋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人。因思想和感覺的相同,竟會在書頁上會面時完全融洽和諧,如面對著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國語文中,我們稱這種精神的融洽為「靈魂的轉世」;例如蘇東坡乃是莊周或陶淵明轉世,袁中郎乃是蘇東坡轉世之類。蘇東坡曾說,當他初次讀莊子時,他覺得他幼時的思想和見地正和這書中所論者完全相同。

當袁中郎於某夜偶然抽到一本詩集,而發現一位同時代的不出名作家徐文長時,他會不知不覺地從床上跳起來,叫起他的朋友,兩人共讀共叫,甚至僮僕都被驚醒。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描摹她第一次讀盧梭,稱之為一次觸電。尼采(Nietzsche)於初讀叔本華(Schopenhauer)時也有同樣的感覺。他自會覺得某一個作家恰稱自己的愛好,他會覺得這作家的筆法、心胸、見地、思態都是合式的。

於是他對這作家的著作即能字字領略、句句理會,並因為兩人之間有一種精神上的融洽,所以一切都能融會貫通。他已中了那作家的魔術,他也願意中這魔術,不久之後,他的音容笑貌也會變得和那作家的音容笑貌一模一樣了。如此,他實已浸沉在深切愛好那作家之中,而能從這類書籍裡邊得到滋養他的靈魂的資料。不過數年之後,這魔法會漸漸退去,他對這個愛人會漸漸覺得有些厭倦。於是他便會去找尋新的文字愛人,等到他有過三四個這類愛人,把他們的作品完全吞吸之後,他自己便也成為一位作家了。

段落大意 第九段: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讀書之樂。 段析:先提出「隨時隨地可讀書」的重點,繼而舉例以證,末筆舉不讀書的理由,雖未正面評論,卻隱約可見其不以為然。

  一個人覺得想讀書時,隨時隨地可讀。一個人倘懂得讀書的享受,則不論在學校裡邊或學校外邊都可以讀,即在學校裡邊也不致妨礙他的興趣。曾國藩在家書中答覆他的弟弟想到京師讀書以求深造時說:「苟能發憤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憤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宋代大儒歐陽脩自承最佳的寫作時候乃是「三上」:即枕上、馬上和廁上。

清代學者顧千里當夏天時,常「裸而讀經」,即以此得名。反之,一個人如若不願意讀書,則一年四季之中也自有不能讀書的理由: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來真迅速,一年容易又春天。」

段落大意 第十段:讀書的藝術在於隨興自適,心謀目往而神授。 段析:以提問引出讀書之樂全在自動,收筆於「寫意」二字,不僅是讀書藝術之所在,也正是作者生活態度與為學態度,本文敘述方式亦顯現這般隨興的意趣。

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讀書藝術呢?簡單的答語就是:隨手拿過一本書,想讀時,便讀一下子。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金聖嘆以為在雪夜裡關緊了門讀一本禁書乃是人生至樂之一。所以最適宜的閱讀方式就是須出於寫意。

課文‧注釋 注釋

幽囚:囚禁,在此有拘限之意。幽,拘禁。 圈禁:在此有牽絆、限制之意。 「三日不讀書」三句:語出黃庭堅〈與宋子茂書〉。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Sophocles,496~406B.C.),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其所著《伊底帕斯》被認為是整個古希臘戲劇的典範。 索福克勒斯

艾略特:托馬斯.史滕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美國詩人、評論家, 後入籍英國,一九四八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荒原》為其最著名的詩作。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敘述丹麥王為妃及弟所害,王子哈姆雷特蓄志復仇,因疑慮不決,終歸失敗,並慘遭殺害。 艾略特

五十讀《易》:語出《論語‧述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四十五歲時還不能讀:此句意謂四十五歲時讀《易經》,還不能充分的體會與理解。 識力:識別事物的能力。 宋代某大儒:指程頤。

徐文長:即徐渭(西元一五二一~一五九三年),字文長,號青藤老人,明代浙江紹興(今浙江省紹興市)人,以詩文書畫著名,有《徐文長全集》傳世。 喬治‧艾略特: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本名瑪麗.安.埃文斯(Mary Ann Evans),英國女小說家,著有《弗羅斯河上的磨房》、《米德爾馬奇》等書。 盧梭: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國著名教育學家、思想家及文學家,主張人權平等,崇尚自然,著有《愛彌兒》、《懺悔錄》等書。 盧梭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 l h e lm N i e t z s c h e ,1844~1900),德國哲學家,著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書。 叔本華: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是人生悲觀主義者,著有《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等書。 思態:想法、心態。 尼采 叔本華

合式:此指與其感情、思想模式契合。 負薪牧豕:從事砍柴、養豬的工作。 顧千里:顧千里(西元一七七○~一八三九年),原名廣圻(音ㄑㄧˊ),字千里,清代著名藏書家。 金聖嘆:金聖嘆(西元一六○八~一六六一年),名采,字聖嘆,明末清初文評家,曾評點《水滸傳》、 《西廂記》等書。 寫意:本指中國畫的一種畫法。不求工細形似,而以簡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的神態,以表達意境,抒發作者的情趣。此指隨著個人喜好而閱讀。

問題與討論

問題討論 1.林語堂抱持什麼樣的讀書態度? 2.讀書的樂趣完全喪失,你對此有何看法? 3.喬治‧艾略特描摹第一次讀盧梭的著作有如觸電般的感覺,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

一、林語堂著述豐富,實源於讀書之博,從本文中可見他抱持什麼樣的讀書態度? 答: 1.擇其所嗜而讀:找尋和自己性情相近的書或作者作品,才能讀出味道,也能完全融洽於其中。 2.擇其時而讀:世上並無一個人所必須讀的書,但卻有必須在某一時間,必須在某一地點,必須在某種環境之中,必須在某一時代方可以讀的書。 3.溫故知新: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部書,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因此重讀書不但有益,並可以從而得到新的樂趣。 4.隨時隨地可讀:隨手拿過一本書,想讀時便讀,不想讀便止,如此隨心所欲地讀,自願地讀,便是人生至樂。

二、作者認為讀書若只是為了要使心智進步,則讀書的樂趣將完全喪失,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 讀書固然是為求得知識,然而如果以此為唯一目標,便無法放寬心情,隨著文字遨遊。然而讀書自能拓展見聞,充實深度,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言:「讀書能使人快樂、優雅,培養自己的能力。判斷和處理事情的時候,就可以發揮從書中學得的智慧。」這說法與林語堂無所為而為的讀書態度看似矛盾,實則殊途同歸,因為要領會讀書的箇中樂趣,則必須無所為而為地縱情於書海之中,方能領會讀書旨趣。讀書日久,體會愈深,世間事理自然豁然貫通,知識淵博,更不待言。

三、喬治‧艾略特描摹第一次讀盧梭的著作有如觸電般的感覺,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請以「觸動我心靈的書」為題,敘說閱讀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