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藝術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課文‧注釋 課文
課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段落大意 第一段:說明讀書的樂趣在於能跳脫現實牢籠,轉換心境。 段析:以「讀書是樂趣」為綱領,透過對比方式,顯現讀書開啟新視界,最後以出門旅行之喻總收撇開俗世、悠遊書中世界所帶來的心理變化,深化讀書幸福之感。
讀書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認的一種樂趣,極為無福享受此種樂趣的人所羨慕。凡是沒有讀書癖好的人,就時間和空間而言,簡直是等於幽囚在周遭的環境裡邊。他的一生完全落於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他只有和少數幾個朋友或熟人接觸談天的機會,他祇能看見眼前的景物,他沒有逃出這所牢獄的法子。但在他拿起一本書時,他已立刻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書,則他便已得到了一個和一位最善談者接觸的機會。這位善談者引領他走進另外一個國界,或另外一個時代,或向他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他討論一個他從來不知道的生活問題。
一個人在每天二十四小時中,能有兩小時的工夫撇開一切俗世煩擾,而走到另一個世界去遊覽一番,這種幸福自然是被無形牢獄所拘囚的人們所極羨慕的。這種環境的變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於出門旅行。
段落大意 第二段:說明讀書能使讀者跳脫世外,成為深思熟慮的旁觀者。 段析:首先以「思考和熟慮」敘述讀書之益,其次藉成為旁觀者清明審事的位置期許讀者,末句以讀報紙作為對照,說明讀書在於旁觀者清,沉思體悟書意,擁有值得回味的省思。
但讀書的益處還不祇這一些,讀者常會被攜帶到一個思考和熟慮的世界裡邊去。即使是一篇描寫實事的文章,但躬親其事和從書中讀到事情的經過,其間也有很大的不同點。因為這種實事一經描寫到書中之後便成為一幅景物,而讀者便成為一個脫身是非,真正的旁觀者了。所以真正有益的讀書,便是能引領我們進到這個沉思境界的讀書,而不是單單去知道一些事實經過的讀書。人們往往耗費許多時間去讀新聞紙,我以為這不能算是讀書。因為一般的新聞紙讀者,他們的目的不過是要從而得知一些毫無回味價值的事實經過罷了。
段落大意 第三段:引黃山谷之言,說明讀書的目地在陶冶氣質, 而不在求知。 段析:提出讀書的目的只為「言語有味」,談吐有風韻、富風味,自然面目可愛。作為對比的是以求知為目的、以心智進步為目的之讀書,並舉例為證,闡明無所為而讀,不為求知而讀,才能領會個中樂趣。再者唯有出乎自願、源於適性的寫意的讀書之道,方能達到與作者心靈相契的境界。
據我的意見,宋朝蘇東坡的好友詩人黃山谷所說的話,實在是一個讀書目標的最佳公式。他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當然是人如讀書即會有風韻、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唯一目標。惟有抱著這個目標去讀書,方可稱為知道讀書之術。一個人並不是為了要使心智進步而讀書,因為讀書之時如懷著這個念頭,則讀書的一切樂趣便完全喪失了。犯這一類毛病的人必在自己的心中說,我必須讀莎士比亞,我必須讀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我必須讀艾略特博士(Dr. Eliot)的全部著作,以便我可以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我以為這個人永遠不會成為有學問者,他必在某天的晚上出於勉強的去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放下書時,將好像是從一個噩夢中甦醒的一般。其實呢,他除了可說一聲已經讀過這本書之外,並未得到什麼益處。凡是以出於勉強的態度去讀書的人,都是些不懂讀書藝術的人。這類抱著求知目標而讀書,其實等於一個參議員在發表意見之前的閱讀舊案和報告書,這是在搜尋公事上的資料,而不得謂之讀書。
段落大意 第四段:說明面目可愛是出自思想所致,語言有味是因讀出味道。 段析:在總結上段重點之後,分別說明要達到「面目可愛」、「言語有味」,端在於讀書內攝的思想體悟。
因此,必須是意在為培植面目的可愛和語言的有味而讀書,照著黃山谷的說法,方可算做真正的讀書。這個所謂「面目可愛」,不是由花粉胭脂所妝成的面目,而是由思想力所華飾的面目。至於怎樣可以「語言有味」,這全在他的書是怎樣的讀法。一個讀者如能從書中得到它的味道,他便會在談吐中顯露出來。他的談吐如有味,則他的著作中便也自然會富有滋味。
段落大意 第五段:說明讀書貴於擇其所嗜而讀,並強調所讀的書必須配合個人能力、智力與興趣。 段析:承上段說明如何得到讀書之樂,以「味道」與「識力」作為此段主要觀點,展開「擇其所嗜而讀」、 「在一定的時期裡讀一定的書」的論述,並以「世上沒有人人必讀的書」,卻有「在某種環境、時代中方可讀的書」作為點睛之語。
因此,我以為味道乃是讀書的關鍵,而這個味道因此也必然是各有所嗜的,如人對於食物一般。最合衛生的吃食方法終是擇其所嗜而吃,方能保證其必然消化,讀書也和吃食相同。所以世上並無一個人所必須讀的書,世上並沒有人人必讀的書,但有必須在某一時間,必須在某一地點,必須在某種環境之中,必須在某一時代方可以讀的書。世上即使有人人必讀的書如聖經,但讀它必應有一定的時期。當一個人的思想和經驗尚沒有達到可讀一本名著的相當時期時,他即使勉強去讀,也必覺得其味甚劣。
孔子說,五十讀《易》。他的意思就是說,四十五歲時還不能讀。一個人沒有到識力成熟的時候,絕不能領略論語中孔子話語中淡淡的滋味,和他的已成熟的智慧。
段落大意 第六段:敘述重讀一本書,可以從而得到新的領會與樂趣。 段析:以「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部書,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為綱,說明在不同情境或年齡重讀著作,會因為個人閱歷而豐富滋味。
再者,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部書,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例如我們在和一位作家談過一次後,或看見過他的面目後,再去讀他的著作,必會覺到更多的領略。又如在和一位作家反目之後,再去讀他的著作,也會得到另一種的滋味。一個人在四十歲時讀易經所得的滋味,必和在五十歲人生閱歷更豐富時讀它所得的滋味不同。所以將一本書重讀一遍,也是有益的。並也可以從而得到新的樂趣。
段落大意 第七段:強調讀者的領悟力與經驗,影響對作品的接受程度。 段析:舉程頤所述,說明能否從書中體會深意與個人悟性和經驗有關,回應前段強調識力的重要性。
所以讀書是一件涉及兩方面的事情:一在作者,一在讀者。作者固然對讀者做了不少的貢獻,但讀者也能藉著他自己的悟性和經驗,從書中悟會出同量的收穫。宋代某大儒在提到論語時說,讀論語的人很多很多,有些人讀了之後,一無所得。有些人對其中某一二句略感興趣,但有些人則會在讀了之後,手舞足蹈起來。
段落大意 第八段:找到與自己性情相近的作家,享受靈魂轉世精神相契,是讀書至美的境界。 段析:在這段敘述中,作者採取說故事閒談的筆調,歷述中外文士與作者交會時靈光閃動的至樂。旁徵博引中閃爍林語堂獨特的風采與色澤,洞悉人情世態的智慧,而天真與固執、坦率與誠懇的敘述,更見潛伏於他生命裡的熱與光,博學與深思。
我以為一個人能發現他所愛好的作家,實在是他的智力進展裡邊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世上原有所謂性情相近這件事,所以一個人必須從古今中外的作家去找尋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人。因思想和感覺的相同,竟會在書頁上會面時完全融洽和諧,如面對著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國語文中,我們稱這種精神的融洽為「靈魂的轉世」;例如蘇東坡乃是莊周或陶淵明轉世,袁中郎乃是蘇東坡轉世之類。蘇東坡曾說,當他初次讀莊子時,他覺得他幼時的思想和見地正和這書中所論者完全相同。
當袁中郎於某夜偶然抽到一本詩集,而發現一位同時代的不出名作家徐文長時,他會不知不覺地從床上跳起來,叫起他的朋友,兩人共讀共叫,甚至僮僕都被驚醒。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描摹她第一次讀盧梭,稱之為一次觸電。尼采(Nietzsche)於初讀叔本華(Schopenhauer)時也有同樣的感覺。他自會覺得某一個作家恰稱自己的愛好,他會覺得這作家的筆法、心胸、見地、思態都是合式的。
於是他對這作家的著作即能字字領略、句句理會,並因為兩人之間有一種精神上的融洽,所以一切都能融會貫通。他已中了那作家的魔術,他也願意中這魔術,不久之後,他的音容笑貌也會變得和那作家的音容笑貌一模一樣了。如此,他實已浸沉在深切愛好那作家之中,而能從這類書籍裡邊得到滋養他的靈魂的資料。不過數年之後,這魔法會漸漸退去,他對這個愛人會漸漸覺得有些厭倦。於是他便會去找尋新的文字愛人,等到他有過三四個這類愛人,把他們的作品完全吞吸之後,他自己便也成為一位作家了。
段落大意 第九段: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讀書之樂。 段析:先提出「隨時隨地可讀書」的重點,繼而舉例以證,末筆舉不讀書的理由,雖未正面評論,卻隱約可見其不以為然。
一個人覺得想讀書時,隨時隨地可讀。一個人倘懂得讀書的享受,則不論在學校裡邊或學校外邊都可以讀,即在學校裡邊也不致妨礙他的興趣。曾國藩在家書中答覆他的弟弟想到京師讀書以求深造時說:「苟能發憤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憤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宋代大儒歐陽脩自承最佳的寫作時候乃是「三上」:即枕上、馬上和廁上。
清代學者顧千里當夏天時,常「裸而讀經」,即以此得名。反之,一個人如若不願意讀書,則一年四季之中也自有不能讀書的理由: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來真迅速,一年容易又春天。」
段落大意 第十段:讀書的藝術在於隨興自適,心謀目往而神授。 段析:以提問引出讀書之樂全在自動,收筆於「寫意」二字,不僅是讀書藝術之所在,也正是作者生活態度與為學態度,本文敘述方式亦顯現這般隨興的意趣。
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讀書藝術呢?簡單的答語就是:隨手拿過一本書,想讀時,便讀一下子。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金聖嘆以為在雪夜裡關緊了門讀一本禁書乃是人生至樂之一。所以最適宜的閱讀方式就是須出於寫意。
課文‧注釋 注釋
幽囚:囚禁,在此有拘限之意。幽,拘禁。 圈禁:在此有牽絆、限制之意。 「三日不讀書」三句:語出黃庭堅〈與宋子茂書〉。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Sophocles,496~406B.C.),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其所著《伊底帕斯》被認為是整個古希臘戲劇的典範。 索福克勒斯
艾略特:托馬斯.史滕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美國詩人、評論家, 後入籍英國,一九四八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荒原》為其最著名的詩作。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敘述丹麥王為妃及弟所害,王子哈姆雷特蓄志復仇,因疑慮不決,終歸失敗,並慘遭殺害。 艾略特
五十讀《易》:語出《論語‧述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四十五歲時還不能讀:此句意謂四十五歲時讀《易經》,還不能充分的體會與理解。 識力:識別事物的能力。 宋代某大儒:指程頤。
徐文長:即徐渭(西元一五二一~一五九三年),字文長,號青藤老人,明代浙江紹興(今浙江省紹興市)人,以詩文書畫著名,有《徐文長全集》傳世。 喬治‧艾略特: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本名瑪麗.安.埃文斯(Mary Ann Evans),英國女小說家,著有《弗羅斯河上的磨房》、《米德爾馬奇》等書。 盧梭: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國著名教育學家、思想家及文學家,主張人權平等,崇尚自然,著有《愛彌兒》、《懺悔錄》等書。 盧梭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 l h e lm N i e t z s c h e ,1844~1900),德國哲學家,著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書。 叔本華: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是人生悲觀主義者,著有《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等書。 思態:想法、心態。 尼采 叔本華
合式:此指與其感情、思想模式契合。 負薪牧豕:從事砍柴、養豬的工作。 顧千里:顧千里(西元一七七○~一八三九年),原名廣圻(音ㄑㄧˊ),字千里,清代著名藏書家。 金聖嘆:金聖嘆(西元一六○八~一六六一年),名采,字聖嘆,明末清初文評家,曾評點《水滸傳》、 《西廂記》等書。 寫意:本指中國畫的一種畫法。不求工細形似,而以簡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的神態,以表達意境,抒發作者的情趣。此指隨著個人喜好而閱讀。
問題與討論
問題討論 1.林語堂抱持什麼樣的讀書態度? 2.讀書的樂趣完全喪失,你對此有何看法? 3.喬治‧艾略特描摹第一次讀盧梭的著作有如觸電般的感覺,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
一、林語堂著述豐富,實源於讀書之博,從本文中可見他抱持什麼樣的讀書態度? 答: 1.擇其所嗜而讀:找尋和自己性情相近的書或作者作品,才能讀出味道,也能完全融洽於其中。 2.擇其時而讀:世上並無一個人所必須讀的書,但卻有必須在某一時間,必須在某一地點,必須在某種環境之中,必須在某一時代方可以讀的書。 3.溫故知新: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部書,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因此重讀書不但有益,並可以從而得到新的樂趣。 4.隨時隨地可讀:隨手拿過一本書,想讀時便讀,不想讀便止,如此隨心所欲地讀,自願地讀,便是人生至樂。
二、作者認為讀書若只是為了要使心智進步,則讀書的樂趣將完全喪失,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 讀書固然是為求得知識,然而如果以此為唯一目標,便無法放寬心情,隨著文字遨遊。然而讀書自能拓展見聞,充實深度,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言:「讀書能使人快樂、優雅,培養自己的能力。判斷和處理事情的時候,就可以發揮從書中學得的智慧。」這說法與林語堂無所為而為的讀書態度看似矛盾,實則殊途同歸,因為要領會讀書的箇中樂趣,則必須無所為而為地縱情於書海之中,方能領會讀書旨趣。讀書日久,體會愈深,世間事理自然豁然貫通,知識淵博,更不待言。
三、喬治‧艾略特描摹第一次讀盧梭的著作有如觸電般的感覺,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請以「觸動我心靈的書」為題,敘說閱讀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