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Dr. Mei-Hua Chen
重 點 摘 要 1 1 2 3 4 5 6 7 企業組織的型態 公司的目標 股價與內涵價值 財務新趨勢 企業倫理 代理關係 財務在企業內的角色
Invisible hand Invisible hand – Adam Smith (1776) in a free market, an individual pursuing his own self-interest tends to also promote the good of his community as a whole through a principle that he called “the invisible hand”. Profit maximization is the proper goal for a business. Free enterprise system is best for society 但時代不同了, 看不見的手所堅持的企業經營的目標還適用嗎?
企業組織的型態 獨資(數量-佔80%) 合夥 企業組織 公司(銷售額-佔80%)
Proprietorship 獨資: 一人所獨有 缺點: 優點: 較難取得大額資金 所有人對企業債務負無限 清償責任 無法永續經營 設立手續簡單,成本低廉 受政府管制極少 不課徵公司所得稅
Partnership 合 夥:兩人或少數人共同經營 特點: 合夥的優缺點與獨資相似 每一位合夥人都要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不以出資額 為限。
Corporation 公司: 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法律團體 缺點: 優點: 股東有重複課稅的問題 (台灣實施兩稅合一) 設立公司的程序較繁複, 申請的時間較久,成本較 高。 可永續經營 所有權容易轉移 有限清償責任 籌資容易
Corporation 公司: 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法律團體 特點: 公司是三種組織裡面可以將公司價值最大化的一種,基於下列 幾項理由: 股東負有限清償責任(limited liability ) ,降低了投資人的風險,企業價值愈高。 公司的價值來自成長的機會(growth opportunities),公司較容易吸引大量的資金,所以成長的機會較大,價值較高。 資產價值來自流動性(liquidity),同樣的資產,流動性較高的價值自然較高。所謂的流動性是資產變現的速度和容易程度。投資公司的股票其流動性遠大於投資獨資或者合夥,因此公司組織的價值較高。 (P. 5)
財務管理的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 特點: 股東購買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的所有者,是為了未來能 夠獲得財務報酬。而股東僱請管理者經營公司,管理者既 然是為了股東的財富努力,就該採用會提高股東財富的策 略,故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應該和公司的目標、管理者的目 標一致─使股東財富最大化。 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即是在追求股價的最大化。 對於股 東來說,和他們切身利益最為直接有關係的就是公司股票 的價值,當公司有任何的消息,最先反映的就是公司的股 價,它反映了公司的風險和報酬。
全體股東財富的市價為整體持有股數x每股市價。 財務管理的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 Stockholder wealth maximization = maximizing the price of the firm’s common stock 企業是否盡到社會責任? 股價極大化與社會福利 企業倫理 以公開發行的公司為討論的對象(追求股東財富的最大化)。 特點: 全體股東財富的市價為整體持有股數x每股市價。 MV = N x P0
影響股價的因素 影響股價的因素 預計發給股東的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發生的時點 外在因素 (經濟景氣, 911, 次級房貸) 現金流量的風險性 外在因素 (經濟景氣, 911, 次級房貸) 外在因素 (經濟景氣, 911, 次級房貸) 外在條件的變動及投資人的反應 影響股價的因素 外在條件的變動及投資人的反應
內涵價值與股票價格 內涵價值與股票價格 如果一張股票的市場價值等於其內涵價值,則如下一頁的圖1-1中的第四部份所示,我們說該股票是屬於均衡狀態(in equilibrium),也就是沒有基本面的差異(fundamental imbalance),股價維持均衡。 當然,市場價值可以不同於內涵價值,但當資訊不斷被揭露出來時,這兩個價值應該趨於一致。
內涵價值與股票價格 內涵價值與股票價格 內涵價值是一個長期(long-term)的概念。它會忠實反應一家公司的錯誤行為(如安隆公司的虛擬盈餘),也會反應一家公司的正確作為(如奇異公司為保護環境所做的努力)。 內涵價值最大化是要使得長期的平均市場價格最大,但不是眼前某一時點的市場價格最大。故經理人必須專注於長期的公司價值
內涵價值與股票價格的決定因子(圖1-1) 市場均衡是指在既定價格下, 人們願意購買的數量 等於人們願意出售的數量 14
內涵價值與股票價格的決定因子
財務管理的新趨勢 1 2 3 種種的弊案現象 已帶給商業界許 多改變。可預見 未來的公開財務 報表會比以前更 正確、更令人信 賴。 全球化的經營管理增加。全球化趨勢將持續,而抗拒這項趨勢的公司將很難在21世紀與人競爭。 3 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改進。這項技術改變促進了全球化,也改變了財務管理的運作。(e-business, 資訊傳遞的速度)
財務管理的新趨勢企業倫理議題 企業倫理(business ethics)可以被定義為一家公司對待員工 、顧客、社區和股東的態度及行為。高標準的倫理行為是要 一家公司能以誠信態度善待與之往來的任何團體或個人。 過去幾年來倫理的墮落引起了一連串破產事件,尤其是安隆 、世界通信和安德信會計師事務所的垮台,正是企業不遵守 倫理而招致迅速垮台的最好例證。 這些醜聞不單是害了這些公司,也造成了其他公司及整個產 業的致命性傷害。這樣的醜聞造成許多投資者對企業失去信 心而離開股市,這樣連帶地害其他企業不容易在股票市場上 籌資,以支應他們追求成長、創造工作機會和促進經濟發 展。 17
Sarbanes-Oxley Act-沙賓法案 因應會計和違反倫理的醜聞, 美國2002年通過沙賓法案以規定企業行為. 保護檢舉人及舉發主管的低階員工, 若因員工舉發公司而受不當處罰, 公司必須讓該員工復職, 補償薪資和損害賠償.
代理關係 2. 股東與債權人之間 代理關係產生於某人委託他人,並授與決策權 限,由代理人為其執行事務. 公司裡存在兩種代理關係: 1. 股東與管理者之間 2. 股東與債權人之間
股東與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 管理者不願意努力經營公司,因為他努力的結果最後都歸股東所有。 為了管理買下(MBO)或融資買下(LBO)的目的,管理者蓄意壓低公司股價。 極大化公司規模,而非極大化股東財富。 補貼性消費(Perquisites):管理者為自己購置豪華的公司配車;利用交際的名目以公司的錢加入高級俱樂部供自己休閒…等。
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代理關係 管理者的自利動機. 下列因素可影響管理者的行為: 薪資獎勵制度 股東的直接干預 解僱的威脅 接管的威脅
薪資獎勵計劃 讓管理者的績效和公司的績效連結,使管理者的誘因和股東的誘因是一致的,並可為公司留住人才。例如:豐厚的年收入、紅利獎金、股票紅利計劃、股票選擇權。
股東直接干預 因為大公司的股權通常相當分散,小股東無法干 預公司管理者的經營,但由於保險公司、共同基 金、退休基金各種機構投資人的盛行,他們能夠 集合小額投資人的資金來對公司產生影響力,代 替股東來監督公司,選出可監督公司的外部董事 ,對於管理者的行為有直接影響的作用。
解僱的威脅 如同直接股東干預的方法,股東也可以聯合起來對績效不彰的管理者造成威脅。
接管的威脅 這是一種來自公司股東以外的力量當公司因管理者的經營不當,造成股價被嚴重低估時 ,就可能被corporate raider惡意接管(hostile takeover)。
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代理關係 股東透過管理者,採取有利股價極大化卻不利債權人之行為。(舉債發股利) 長期而言,這些行為將會增加舉債成本並增加債權人風險。
財務部門在企業組織中的地位 不同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同 財務經理與會計經理的差異 董事會 生產副總經理 總經理 行銷副總經理 財務副總經理 1.管理現金及有價證券 2.計畫公司的資本結構 3.管理公司的退休基金 4.風險管理 信用經理 財務經理 會計經理 資本預算主任 存貨經理 稅務部門 財務會計 成本會計
預測與規劃 重大投資與融資決策 財務人員的執掌 協調與控制 資本市場事務的處理 風險管理 28
兩稅合一 兩稅合一是消除營利所得重覆課稅現象 其基本精神是將公司所繳納之營利事業所得稅,伴隨盈餘分配或股利發放的管道分配予股東,由股東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予以抵減,以避免一稅兩課的弊端。 現行兩稅合一制度的特色是採行雙軌並行稅制,也就是說當公司進行盈餘分配時,股東是可以採扣抵法來計算個人綜合所得稅款的;然若是公司未進行盈餘分配,公司則應就未分配盈餘部份另外繳納10%營利事業所得稅。
盈餘極大化是否有意義 會計指標受歡迎的原因: 容易瞭解 根據標準的會計準則計算 可反映產生現金流量的潛力 股價極大化與盈餘極大化不同
股價極大化與社會福利 盈餘極大化是否有意義 講求效率,低成本的工廠以最低的成本生產高品質的財貨與勞務; 股價極大化在產品發展方面必須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企業為了獲利,必須發展新技術、新產品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股價極大化必須要有具效率且殷勤的服務、適當的商品存貨與位置適中的企業據點。這些都是促成銷售的必要條件,而銷售又是創造利潤的必要條件。因此,那些提高公司股價的舉動,也能夠增加社會福利。
倫理的定義 「行為的標準,或是合乎道德行為。」而企業倫理,可視為企業對其員工、顧客、社區和股東的態度舉止,高標準的倫理行為需要公司以公平且誠實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團體。
企業倫理 多數經理人員相信企業道德與長期獲利間存在正相關。舉例來說, Chase Bank曾指出道德行為可以增加獲利能力因為: (1)避免罰款與法律成本; (2)建立大眾的信賴; (3)吸引因為讚賞、認同此政策的客戶之事業; (4)吸引並維持最高胸襟的員工; (5)維持企業在其經營社會內的經濟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