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情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 一、健康( health ) 健康至少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二、疾病( disease )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
Advertisements

學校日簡報 ~ 608 ( 六下 ) 歡迎各位家長! 報告者:黃怡萍老師. 主題一 : 滿滿的感謝 一年多來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與鼓勵,使班 務運作順利,親師生溝通良好;六年級下 學期是貴子弟國小生涯的最後一階段,時 間雖然短暫,但老師也擬定最後衝刺的目 標,希望親師生三方持續合作,讓我們愉 快的度過每一天。
請按左鍵換頁 為人的藝術 ~善緣貴人多~ 廣結善緣 1. 有什麼觀念,就有什麼行為; 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習慣; 有什麼習慣,就有什麼性格; 有什麼性格,就有什麼命運。 2. 對長輩謙虛是本分,對平輩謙虛是修養, 對 晚輩謙虛是高貴,對所有人謙虛是安全。 3. 廣結善緣,圓融的人際關係( EQ ):
本文摘自商周第 974 期〈正面思考的威力〉 商周數位學院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第 974 期〈正面思考的威力〉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 powerpoint 2000.
憂鬱症 - 如何做好壓力調適 主講人 陳嘉惠. 「我最喜歡 blue 的顏色,它總給 我海闊天空、心曠神怡的感覺。 以前我是個快樂活潑的開心果,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 …… ,我的天空蒙上了一片灰暗,心 情也跟著憂鬱起來,我的生活覺 得沒有價值,沒有未來,徬徨空 虛,不知該如何是好。難道這就 是憂鬱症嗎?
成 功 季羡林 广东顺德龙江中学 田乃林. 季羡林 (1911-) 语言学教育家和梵文学者。山东 清平 ( 今临清 ) 人。 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 系。 1941 年获德国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亚东南业研究所所.
年轻护士的培养.
打造活动品牌 推动队建发展 杨浦区少先队总辅导员 章希苓.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幼小課程統合與銜接 楊朝祥 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当代校长素质与领导艺术 ——《新时期中小学校长自身建设》专题研究 齐鲁师范学院 研究员 李甲奎.
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 ——《教育大国的崛起》第一章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丁东全
機關改制(含員工權益保障)業務簡介 報告人:王奐寅 100年6月24日.
追求阳光心态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吴洪明.
考試擇A法. 考試擇A法 溫習篇 方法1 父母出題子女答 父母出題子女答 好處 減壓 捉題目 控制時間 溫習是否足夠.
第五屆兩岸青少年教育研討會 臺灣地區基礎 (國民)教育發展與改革:現況、理念與研究成果分享
5A 陳幸瑜(1) 朱栢霖(9) 林彩兒(16) 岑樂謙(22) 温頌嫻(28) 溫鎔而(29)
教師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所 陳聰文教授.
養生與保健 郭點傳師慈悲.
歡迎來到十二星座ㄉ家族.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校学生心里健康教育.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學校經驗分享: 學生成長的支援
主講者:林妙容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第七章 发动机冷却系 第一节 冷却系的组成及水路
推動校園生命教育 體驗活動之融入教學設計 舊社國小 莊麗卿 父母學四堂課.
教师应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之三)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钱锡安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教育.
國中小教師甄試相關事宜 心理的準備 甄試日期 甄試方式 甄試內容 正式教師與代課教師差別 相關問題 關起門來說的問題 結語.
校 長 翁世盟 家長會長 蔡宏奕 教師會長 葉蕙境 敬上
情緒 什麼是 EQ 呢? 從英文原文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來看,它是一種「情緒智力」,為了避免與大家印象中的智力或智商(IQ)相混淆,又將它譯為「情緒商數」 ,指的是管理情緒的能力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所著的「情緒智商」一書中,將情緒定義為「感覺、特定的想法、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和相關的行為傾向.
課程內容 態度決定高度 履歷及面試重點提要 履歷 面試服裝及注意事項 性向分析 性向分析測驗.
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南京医科大学无锡精神卫生中心 王国强
主題: 如何提升孩子的EQ 講者:司徙麗蘋姑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學年開始的工作 第四組 4950U01蔡麗雯 4950U002陳冠菁 4950U004徐意惠 4950U061吳妙茵 4950U071楊惠珺 4960U002林佩儀.
國民小學EQ教育課程 《EQ學園─好人氣養成班》
公主的月亮 最近看了一本友人劉清彥譯的書〔公主的月亮〕,極有趣味。 這個難題由一個生病的小公主提出,她嬌憨的告訴疼她的國王,
公主的月亮 最近看了一本友人劉清彥譯的書〔公主的月亮〕,極有趣味。 這個難題由一個生病的小公主提出,她嬌憨的告訴疼她的國王,
主讲人:高亚兵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為人的藝術 ~善緣貴人多~ 請按左鍵換頁.
為人的藝術 ~善緣貴人多~ 請按左鍵換頁.
EQ劇場 ~ 李爾王.
重性精神病患者 管理服务规范.
桃園縣壽山國小 學校簡介 給孩子快樂的一片天
--主講:束義正 明新科大幼保/通識講師 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
情商管理与沟通技巧.
高階文官學習地圖 價值倫理 (V) 人格特質 (P) 共通核心職能 (G) 管理核心職能 (M) 方案附件2 30 廉正(V1) 自我學習
用教学实践解读课程标准.
美好的一天 報告者:吳怡賢 日期:97/06/17.
職場成功80%靠EQ 財團法人康寧醫院 執行長暨院長 陳國團.
正向思考在大學院校師生互動之運用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所王以仁教授
奈塞IQ测验与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的研究:30%的结果变异,也只能说明约1/4的社会地位的变异和1/6的收入的变异。
EQ與情緒管理.
班級經營 情緒管理 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陳彥欣 戴伊辰.
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面試的準備 1.
學生輔導管教「心」方法 劉福鎔 時間:2013/06/04.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第974期〈正面思考的威力〉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沙田聖本篤堂 家庭牧民小組 簡介. 沙田聖本篤堂 家庭牧民小組 簡介 成立過程: 2000年教區會議期間,甘寶維神父邀請數對活躍於堂區夫婦商討籌辦家庭牧民小組的可行性 2000/01年間舉辦數次「家事談論會」凝聚有意投身服務人士,小組開始成型.
世界風俗及文化 3C Daniel Wong (15) 3.
神的形象 余創豪 2/24/2019.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自強里親師座談會 導師:鄭惠敏老師
100學年度上學期 月亮班課程規劃.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資訊年代青年自學才能拓展計劃 (S計劃)
生物與醫學的心理學 張利中 東海大學宗教所 副教授.
智慧與恩典 2015年12月5/6日 香港聖經教會.
班級經營--實務:疑難雜症 組員: 周雅文 李桂枝 顏純郁 黃福裕 戴曉真
美好的一天 報告者:吳怡賢 日期:97/06/17.
10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初校務會議 學務處報告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健康的情緒

情緒是什麼? 提及情緒,很多人便道出──「喜、怒、哀、樂」四個字,除此之外,你對情緒的認識有又多少?何以我們要對它作了解? 自從1995年美國心理學作家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出版「EQ」(情緒智商) 一書後,情緒這個範疇開始為一般人所關注;事實上,心理學和醫學界對情緒的分析,已有百多年的研究,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觀點和解釋,要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並不容易。

我們試從一些心理學家的論述中,解釋情緒的定義:丹尼爾.高曼 (1995) 在「EQ」一書把情緒定為「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行為傾向。」 Lazarus (2000) 指出「情緒是我們因外在或內在環境轉變而產生的生理上、主觀意識上和行動傾向上的反應。」 台灣學者張春興(1989)解釋「情緒是受到某種剌激所產生的身心激動狀態,此狀態包含複雜的情感性反應,與生理的變化。」

一個函蓋性的詞語,代表各種不同的情感; 一個心理歷程,涉及我們的精神變化; 一個訊息傳遞者,把我們對外在環境和事情 綜觀不同的定義,情緒可以是…… 一個函蓋性的詞語,代表各種不同的情感; 一個心理歷程,涉及我們的精神變化; 一個訊息傳遞者,把我們對外在環境和事情 的主觀理解,演繹出來。 一個會影響我們行為、思想、生理和心理的狀態; 行為上: 哈哈大笑、哭泣、愁眉深鎖、擁抱、打人等。 思想上: 把失戀看成被拋棄,自我價值下降; 被人讚賞會顯得信心十足,對自己和前境也樂觀起來。 生理上: 緊張或生氣時,會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心理上: 收到好消息會覺得高興; 遇到意外會產生害怕及擔心的感覺。

對情緒的誤解? 誤解一:有情緒等如「脾氣臭」、「不理智」和「不快樂」 誤解二:現實環境是決定情緒的最大因素 情緒只是一種對外在事物的個人反應,本身並 無好壞之分。思想模式和處理情緒的形式是否 恰當才是關鍵。 誤解二:現實環境是決定情緒的最大因素 外在環境只是其中一項,有研究發現人的快樂, 與財富和生活水平並不成正比;我們的思考方法 和價值觀等,才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

誤解三:人傾向樂天或悲觀,全是天生的 誤解四:負面事情定會帶來負面情緒 誤解五:有情緒不要壓抑,要盡情發洩出來 大部份情緒是與生俱來,但很多情緒反應及表達的方式,卻是後天學習的。學習處理多變的情緒,比天生的傾向更重要。 誤解四:負面事情定會帶來負面情緒 絕非必然!還要視乎個人的理解和思想的轉化,例如考試失敗令人感到沮喪,但亦可給自己檢討,下次作好準備;慣性的負面思想,會發展出悲觀和抑鬱的情緒,對自己造成傷害。 誤解五:有情緒不要壓抑,要盡情發洩出來 情緒是需要表達的,但要適中、懂得控制,「情緒管理」便是學習察覺和接納情緒,允許自己有情緒,然後透過適當的方法表達及抒發出來。過份的壓抑或發洩,皆會造成負面影響。

情緒是如何產生? 從生理角度的解釋 從心理角度的解釋

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情緒不只是一種內心表達,它跟我們的生活實在是息息相關,明白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便曉得我們要好好管理情緒,亦等同於管理我們的人生。 生存的警號 情緒就好像人心裡的響鬧,對外在環境產生反應,提醒我們作出應變。例如遇上火警,人內心會產生恐懼,傳達我們需要逃離現場的訊息。 學習和工作的能源 愉快輕鬆的心情讓我們更專注和對事物產生興趣,提高學習和工作的動機,相反負面情緒令人變得心不在焉,精神不振,思考混亂,做事較易出錯。

溝通的橋樑 情緒幫助我們與人溝通,例如透過面部表情表達出訊息,讓別人知道你當時的感受。情緒既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亦能破壞彼此的關係。情緒無分國界、文化和宗教,我們能透過表情、動作和文字等,讓別人了解我們。

生理健康的指標 1) 任何情緒皆會令人產生生理變化和反應,如心跳加速、肌    肉拉緊和影響腺體分泌等,長期處於某一類情緒狀態,便    會引起生理問題,如過度興奮或焦慮會引致失眠,緊張會    產生胃痛和偏頭痛等。 2) 不少醫學研究發現,情緒與免疫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曾    面情緒的影響,當人看過輕鬆有實驗研究正電影片段,相    比看到傷感情節時,心臟血管回復正常運作的速度會較快;    而情緒亦會帶動某些細胞增加,提高免疫系統的能力。相    反,不少疾病和負面的情緒有關的,例如壓 抑憤怒的女性較容易患上乳癌;壓力下釋放 出來的荷爾蒙,亦證明會影響我們的免疫力 和身體健康。

怎樣才擁有『健康的情緒』? 何謂健康情緒?是否等如時常快樂?人總有情緒起伏之時,只強求快樂,並不完全符合健康的情緒。雖然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解釋何謂健康的情緒,但根據學者分析,綜觀一個擁有健康情緒的人,通常會有以下的特徵: 1) 懂得察覺自己的情緒,透過思想行為、生理和與人相處等去了解情緒狀況; 2) 有信心處理自己的情緒,有能力控制和調節情緒;

3) 思想正面,抱樂觀和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視逆境或困難為磨練多於苦難; 4) 學會洞悉別人的情緒,有同理心,能易地而處,容易寬恕別人; 5) 推己及人,享受生命之餘,亦樂於助人,讓其他人感受到和諧與愛。

一個抗鬱的年代 於二零零四年三月份發表的「中西區青少年健康調查」發現,近3000名學生中,兩成小學生及三成中學生有抑鬱症狀,指標高於國際標準。近年類似的調查,在香港屢見不鮮,反映情緒病的問題備受關注;加上不少人面對經濟和人際關係壓力的影響,受情緒困擾,卻沒有及早求助。根據醫院管理局早前的資料顯示,全港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新症,由1997年5,029宗急升至2001年11,227宗,升幅高達123%,可見香港人面對情緒病或處理情緒健康方面,已經亮起紅燈。   「病向淺中醫」的道理無人不曉,但可惜的是,不少人察覺不到情緒病的病徵,或一般人把病徵視為個人的缺點(如焦慮誤以為膽小,易哭的人就是懦弱),因而耽誤求醫的時間,加重了病情的嚴重性,甚至直到自殺不遂才知道自己患了情緒病。

外地研究指出,情緒病患者於接受適當的治療後,成功康復的機會接近80-90%。若果大家能及早發現問題,悲劇便可減少。 社會大眾應該提升對情緒健康的關注。除了要正確認識情緒病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情緒病的最佳方法。並且,我們需從根本著手,培養正面的情緒和樂觀積極的思想。 前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Martin Seligman倡議一門新的心理學概念和研究: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他呼籲同行正視心理學界的情況,過去心理學善於處理心理問題及精神病,但並未能引導人過充實、愉快和有意義的生活;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則以研究個人長處、建立正面情緒和積極思維為重點。

他曾做過一項研究,比較曾參加樂觀訓練課程的學生與沒有參加的學生,數年後,前者出現抑鬱症的比率,較後者少一半,這正是加強正面心理元素的顯注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疾病所帶來的全球的損失」〈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亦明確指出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排名第二的重要疾病。似乎我們正處於抗鬱的年代,如果學生接受了樂觀訓練,家長學會如何發掘子女的潛能,成年人能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和人生意義、培養欣賞的心,這樣就如同為每個人注下心理疫苗,免致情緒問題來臨時,束手無策。

情緒病病人家人朋友可以做的事 接納了解的態度 - 要多學習認識情緒病方面的知識 用愛心去幫助病者 2. 情感上的支援 -要明白情緒病者會孤立自己、覺得無助、別人不了解 耐心的聆聽、不要批評、太早教導和給予忠告 嘗試從病者角度去看問題

3. 鼓勵 -鼓勵病者面對自己的問題給予希望 提出樂觀的看法:「問題是可以解決。」 「情緒病是可以得到治療;情況是可以改變的。」 4. 勸喻病人尋求協助 -看醫生、社工或心理學家、輔導員 輕微的情緒病不一定要藥物治療,心理輔導和治 療可能效果更佳。幫助病者了解自己和改善情況, 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別人的支援,去解決問題。 5. 陪伴病者 -協助病者尋求令自己開心、輕鬆愉快的活動,例如散步、朋友的聚會,看電影,運動等。

完 6. 不要指責病者「懶惰」、「不負責任」 -關懷、給予希望、但不要給予病者太大壓力。強迫病者做他們未能做到的事情。 - 學習平衡點:耐性觀察病者轉變 + 給予適當的鼓勵。 7. 親友自己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健康 -幫助情緒病病人是件不容易的事,幫助者往往自己的情緒也易被影響,因而產生沮喪內疚、憤怒、壓力大、無助 - 要清楚界線:我們的角色是關懷者和扶持者,痊癒是要靠病者自己的努力。 - 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保持樂觀、希望、情緒平衡、若失控的話自己可以要暫時放開。善待自己,為自己保留一些空間,注意自己生活的愉快感和滿足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