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笑傲高考 杭州二中 王彩芳. 什么是考试? 知识水平展现 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试技能 应试心理 从应试者角度,考试就是将自己的 给主考看。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苯酚 酚与醇概念的对比: 酚 —— 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 化合物。 醇 —— 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结 合着的羟基的化合物。 芳香醇 —— 羟基跟苯环侧链相 连的化合物。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课.
199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盐类水解.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盐类的水解.
原从水中来, 不敢水中行。 人人都要我, 无我食不成。 (打一物质)
省质检考前指导.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8.5 化学肥料.
欢迎各位老师!.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P60-61 要求: 1、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 “ ” 2、觉得有疑问的画上 “?”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酸碱盐复习之 物质的鉴别与鉴定.
海水制碱 新都中学.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碱.
专题12 化学实验.
芳烃 Aromatic Hydrocarbon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十七章 酚 醌 exit.
2-3 常見的酸與鹼.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一课时.
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 济源市沁园中学 赵志伟.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共2课时).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認識電解質— 阿瑞尼士的電解質解離說.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复习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秦才玉.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分类的定义 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方法 去哪里找浓硫酸? 酸类物质.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課程名稱:電解質與解離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9-1 元素的活性 9-2 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 9-3 粒子觀點 9-4 原子量與分子量 9-5 莫耳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第四章 卤族元素 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临河三中化学教研组 主讲人:兰明.
課程名稱:電解質與解離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课时.
化学扑克.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 材料 生活 世界上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有近百万种 化学 医药 能源 ….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化学实验复习 ——简单实验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3 化學計量.
高三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考题解题策略.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考纲展示] 1.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萃取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考纲展示] 1.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萃取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考点一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考点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考 点 一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 化或除杂。

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1.如图1,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________。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______________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_______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 缘低于___________,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 __________,玻璃棒轻靠____________处,漏斗下端紧靠 ___________。②若滤液浑浊,需____________________。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 固体与液体 滤纸 漏斗边缘 玻璃棒 三层滤纸 烧杯内壁 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2.结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 变化影响________的固态溶质,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 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___。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 直接蒸干。 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不大 蒸发溶剂 蒸发结晶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3.如图3,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_______。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 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 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分液

4.如图4,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 适用范围:__________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5.如图5,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_________。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 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蒸馏 沸点 升华

名师点拨 (1)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 (2)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3)可溶性固体溶质与溶剂混合物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 (4)互不混溶的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 (5)易溶于水,但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

(高考改编组合题)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2014·高考安徽卷改编)用分液漏斗、烧杯、蒸馏水分离 Br2和CCl4的混合物 B.(2014·高考福建卷)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2014·高考福建卷)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2014·高考福建卷)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D

[解析] A.Br2易溶于CCl4中,加水不能萃取溴,不能采取分液方法分离,故A错误;B [解析] A.Br2易溶于CCl4中,加水不能萃取溴,不能采取分液方法分离,故A错误;B.NH4Cl受热易分解,在蒸干NH4Cl溶液过程中即发生分解,故B错误;C.酒精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应该用先加CaO后蒸馏的方法除去水分,故C错误;D.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故D正确。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实验中,所 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D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从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化合物的性质、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角度分析解决问题。A项,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I2虽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与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乙醇不能作萃取剂。B项,乙醇与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它们相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式分离。C项,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结晶法,原理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体,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D项,丁醇与乙醚相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醚蒸出,使丁醇与乙醚分开。

⊙题组一 混合物分离的物理方法 1.(教材改编)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 是( ) A.乙酸和水 B.溴和苯 C.水和四氯化碳 D.酒精和浓硫酸 解析:乙酸易溶于水,溴易溶于苯,酒精与浓硫酸也可混 溶,故均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C

D

解析: A是蒸馏操作装置,B是渗析操作装置,C是过滤操作装置,都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D选项是溶液配制的操 作,不属于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题组二 分离、提纯的装置和操作 A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 A项,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二者会分层,可以用分液法分离,选择③,A项错误;B项,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选择③,B项正确;C项,⑤可以用作洗气瓶,可用于氯化亚铁溶液吸收氯气,C项正确;D项,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选择①和②,D项正确。

D

解析:根据每个操作前后混合物的类型选择分离方式。①操作是针对加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之后的分层液体而进行的,故为分液;所得甲溶液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液,故②为蒸馏;乙酸钠加入硫酸后得到乙酸和硫酸钠溶液,故③为蒸馏。

[反思归纳] 熟记常见物质分离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过滤中的“3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中的“2注意”:玻璃棒搅拌和利用余热蒸干。 (3)萃取分液中的“4步操作”:加萃取剂—振荡放气—静置分层—分液。 (4)蒸馏中的“3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却水的进出方向,加沸石防暴沸。

考 点 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沉淀 气体

酸性KMnO4 热的铜粉

NaOH溶液

阳 阴

名师点拨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原则——“两不”和“两易” 两不: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两易:①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②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恢复原来的组成状态)。 (2)注意事项 ①除杂试剂须过量。②过量试剂须除尽。③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B

2.(2015·四川自贡高三模拟)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C.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C

解析:二氧化碳中通入适量氧气,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将氧气和氮气通过炽热的铜粉,氧气与铜粉反应而除去;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石英即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 滤,这样就可以除掉石英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氯化钙时引入杂质Ca2+。

1.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A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知识。HNO3溶液中混有H2SO4时,加入氯化钡使得硝酸中又混入了HCl杂质,应加入硝酸钡溶液然后过滤,A错;SO2有还原性,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硫酸除去,B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但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一般用结晶或重结晶法分离,C对;乙酸具有酸性,其能和氧化钙反应,但乙醇不能,故加足量氧化钙蒸馏可以分离两者,D对。

C 解析:C项中,加入Cu会发生反应:Cu+2FeCl3===CuCl2 +2FeCl2,引入新杂质Cu2+,故错误。

[反思归纳] 不同状态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固­固混合分离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或重结晶)。 (2)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盐析、蒸发。 (3)液­液混合分离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4)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液化。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