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宣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Advertisements

登革熱防治 護理師 洪君萍 2007 / 12 /31. 什麼是登革熱  登革熱在 ?? 年前就有了 。  早期登革熱叫???  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依 登革熱病毒的抗原性可分為一、二、三、 四型。 200 年前 斷骨熱 天狗熱.
大雅區衛生所. 1. 疾病簡介 2. 病原及傳染途徑 3. 傳播媒介 4. 臨床症狀 5. 病媒蚊孳生源 6. 可能感染登革熱原因? 7. 感染登革熱如何處置? 8. 防治登革熱困難點 9. 預防因應 10. 結論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斑蚊類 身體黑色 腳有白斑.
全華家政月刊 2015 年 9 月號. 新聞  登革熱恐進高峰 開學防蚊大作戰 全國中小學開學日,學生回到校園,鑑於以往高雄市曾 發生登革熱校園群聚感染事件,疾管署特別提醒,久未 清理的校園可能已經產生不少孳生源,若未及時清除, 恐提高染病風險。 疾管署統計,去年全國登革熱累計約一萬五千例,十九.
大寮區衛生所 謝世豪 講師 登革熱社區衛教. 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 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  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不會由 人直接傳染給人。  可分為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  典型登革病毒依其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重 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熱,若.
傳染病防治 登革熱 (dengue fever) ◆ 登革熱知多少 登革熱 (dengue fever)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 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登革熱的種類 A. 典型登革熱 (dengue fever) A. 小孩與老人罹患率相對低於成人 B. 症狀雖然劇烈,但致死率幾乎是零.
傳染病防治衛教宣導 議題:腸病毒防治 登革熱防治 地點:音樂教室 對象:永樂全校教職員.
資料及圖片剪輯自 食物環境衛生署及衛生署網頁
登革熱防治 后里區衛生所 岩雪樺 2015/9/18 后里區衛生所岩雪樺.
登革熱 報告人:6619詹婷詒.
親師座談會 之 登革熱暨腸病毒宣導.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中 國 大 節 慶 陳淑貞.
釣魚台事件 屬於我們的保「釣」運動將持續進行!.
修辭解析 作者:謝佩陵 指導老師:沈老師.
大紅燈籠高高掛 從電影藝術談微觀權力作用 組員: 陳思潓 蘇惠瑄
登革熱防治簡介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製作.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奈米科技概論報告 第十二組 備長碳 組員: 4A 葉啟宏 4A 楊弘義 4A 鄭丞軒.
登革熱防治 嘉義市東區衛生所提供.
可怕的 腸病毒 黃彥云
國 立 羅 東 高 中 歷 史 報 告 人物:余清芳 班 級:一年九班 座 號:七號 姓 名:賴婉瑜.
登革熱防治 疾病管制署 林智暉 博士.
登革熱面面觀 製作人:
病 毒 性 肝 炎.
登革熱 組別: 第六組 組員: 4A21b903 歐陽柏任 4A 劉育慈 4A 黃靖雯 4A1A0104 謝佳竣
登革熱病媒蚊的發生與防治 杜 武 俊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登革熱 (天狗熱、斷骨熱) 由蚊子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病.
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過了這段期間以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例如以前曾得到過第Ⅰ型登革熱,雖不會再得到第Ⅰ型登革熱,但之後仍有可能還會得到第Ⅱ、Ⅲ、Ⅳ型等三型的登革熱。
没错,他们就是 中国最具活力和创富能力大的群体之一——
小組成員: 吳雅玲 金若涵 林昭志 指導老師:陳人維 老師
病毒!病毒!快快走! 5年2班 24號 李竑昱.
問問蚊---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又稱斷骨熱,是蚊子所傳播 的熱帶或亞熱帶的傳染性疾病。 在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或白線
高雄市政府登革熱防治 國高中篇 內容摘自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個人衛生宣導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認識登革熱 大潭國小 健康中心.
登革熱 報告人:替代役 賴柏元.
登革熱面面觀 班級:五年二班 報告人:莊明儒/李柏宏.
登革熱面面觀 作者
訓儉示康 司馬光.
認識登革熱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 主講者:莊淑勤技士.
淺 談 登 革 熱 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
認 識 登 革 熱 學生事務處 關心您的健康.
淺 談 登 革 熱 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
常見的傳染病.
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認識登革熱(天狗熱).
Diabete.
登革熱大爆發.
四書期末報告-論語 述而篇第四 國三甲 黃瀞儀 指導教授:胡瀚平 105年5月18日.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專題習研電腦科-西藏民族的服飾 西藏長袍、僧衣、西藏的頭飾 中二班朱惠掦製作.
登革熱災害與防治.
預防登革熱.
書報討論 高雄市登革熱爆發.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故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詩經 蔡柳金.
訓儉示康 司馬光.
~護理部關心您~ 如何防範登革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傳播方式: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這些病媒蚊喜歡棲息於室外或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積水的地方。一天內蚊子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大雨過後易孳生病媒蚊,每週定期清除積水容器及廢棄容器 日期:2012/05/15 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概況
預防登革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傳播方式: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 腳上有白斑。這些病媒蚊喜歡棲息於室外或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積水的地方。一天內蚊子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登革熱.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登革熱大解密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製作.
登革熱(天狗熱)防治 書報討論 系所:化材系 指導老師:吳瑞泰.
不一樣的房子.
登革熱 防治 家庭醫學科 陳鏡任醫師.
組 別:第六組 指導教官:李子夏 組 員: 童偉政 廖嘉威 蔡文凱
登革熱大解密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登革熱宣導

登革熱介紹 登革熱(dengue fever)又稱天狗熱或骨痛病, 以斑蚊為傳播媒介感染人類的傳染性熱病,病 原體為濾過性病毒,病毒有四種血清型,而每 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 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

登革熱分類 典型登革熱(即俗稱的登革熱) : 此型較不具危險性,死亡率甚低,多為初次感 染者。患者會出現突發性高燒(39至40℃) 、惡 寒、前額及後眼窩的劇痛、肌肉痛,再經2至 4天全身皮膚出疹,疹子由軀體開始向臉及手 腳蔓延,整個病程約七天可結束,大部份病人 可完全痊癒。

出血性登革熱: 這是最可怕的一型,喜犯八歲以下的小孩。多 由於兩次以上重複感染,造成全身血管的大量 出血,臨床症狀上除了高燒、頭痛、肌肉痛、 惡心、嘔吐、全身倦怠外,常伴隨流鼻血、吐 血、血便、血尿、子宮出血及胸腹部積水。常 引起心肺衰竭及休克死亡,而其出血時間通常 在發燒將退時才發生,所以常引起家長及醫師 的疏忽,不可輕忽。

登革熱的病媒蚊 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 共同特色 腳上都有黑白相 間的斑蚊,又叫 做「花腳蚊」 外觀特色 胸部對測有一對彎曲的 外觀特色 白線,中間有兩條縱線 外觀特色 胸部背面有一條白線

孳生源病媒蚊的環境 人為建築 公園中的假山假水要隨時維持水的流通,不可以廢棄變成死水

使用中的器具 暫不使用的器具,應倒置,以不積水為原則

種花、種菜、養水生植物 在室外不使用花盆底盤

廢棄物 隨手丟棄的飲料罐、便當盒、塑膠及保麗龍製品、廢棄家 具、洗衣精等電器用品,皆可成為登革熱病媒蚊的最愛

傳播方式 登革病毒並不會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 動而傳染,而是透過病媒蚊在叮吮了帶有登革 病毒的人體血液後,登革病毒進入蚊體體腔, 又進入蚊子的唾液線,當牠再叮吮其他人體之 後,就會將登革病毒帶到另一個人的身體體內, 使得另一個健康的人也會受到登革熱的感染。

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 在登革熱的潛伏期間病人血液中存有登革病毒 (這時期稱作病毒血症期),是病毒是最容易 傳染的時候。如果感染者在這個時期被斑蚊叮 咬,那麼這隻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而這個病 毒在蚊體內經過8-12天的增長繁殖,這隻斑蚊 就會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發病症狀 突發性的高燒(≧38℃), 頭痛 後眼窩痛 肌肉痛 關節痛 出疹

預防方法: 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巡」─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 「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治療方法 如果發現疑似感染登革熱之患者,通報地方衛 生主管機關。 患者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且病 房應加裝紗窗、紗門、 或噴灑殺成蚊藥,病人 應睡在蚊帳內。防疫單位應進行強制附近的孳 生源清除工作。 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感 染登革熱的患者,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 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登革熱的死亡率 典型登革熱:小孩子與老人罹患率較成年人低; 致死率低於1%。 出血型登革熱:罹患率以未滿一歲的嬰兒及二 至八歲的小孩最高;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可 達15~50%以上。

資料來源 http://tsw.hhups.tp.edu.tw/tyhsuan/3-02.HTM http://wwwu.tsgh.ndmctsgh.edu.tw/fam/%E7%99 %BB%E9%9D%A9%E7%86%B1.htm http://www.gles.cyc.edu.tw/modules/tadnews/inde x.php?nsn=1423 https://tw.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 ;_ylt=A8tUwY6mEitVN34AD0Jr1gt.?p=%E7%99% BB%E9%9D%A9%E7%86%B1%E4%BB%8B%E7% B4%B9&fr=yfp-t-900-tw&fr2=piv-web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