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潔 中文四 溫桂君 衛政三 林 邕 社會三 葉曉蒨 中文四 (依報告順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人權與法治教育宣導 嘉義市民族國小 學務處. 民國 62 年,通過「兒童福利法」,適法性根據。 民國 82 年,修訂兒童福利法,擴大兒童保護工作。 民國 84 年,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民國 87 年,「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受虐兒童。 民國 88 年,兒童局成立,專責機關層級提升。
1 兒童福利政策與法令 -- 兒童福利與兒童權利 授課教師 曾惠蓮. 2 社會福利與兒童福利 社會福利包含社會保險、社會 救助及福利服務。 主要對象為兒童、少年、婦女、 老人、身心障礙等特殊人群。 兒童福利是福利服務的範疇。兒童福利是社會福利的次領域。
協康會 於 1963 年成立 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早期訓練, 並為這些兒童的家庭提供支援服務 屬下有 26 個服務單位,為逾 1,600 名 兒童及逾 1,800 個家庭提供服務.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中央政府因應少子女化各項措施一覽表 年齡 項目 結婚 懷孕 生產 結婚生子 津貼及補助 托育及教育 賦稅優惠 醫療補助 子女保險
壹、兒少保護個案相關法令 一、個案內涵(一)法令禁止兒少從事之行為
性別平等與兒少福利法 高雄少年法院庭長 陳美燕.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兒少保護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介紹 台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黃靖容 社工師.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兒童及少年相關法規講座 法律扶助基金會花蓮分會 蔡雲卿律師.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內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主任 張 必 宜
課程名稱:家庭支持與社會資源 指導老師:王立杰 組員:1A3I0034許慧亭 1A3I0037曹雪珍 1A3I0040蔡依庭
建造執照申請流程 附件7 收件 查核協檢項目? 不收件 協審 行政審查 決行 起造人 建築師
財法系學生主要考試種類與科目-普考類 一、法院書記官 (高中畢業即可報考)
剪斷臍帶剪斷的一剎那....
兒童及少年保護.
兒少保護的法規、通報、因應與調查機制 花蓮縣中城國小校長 董政欽
兒少保護、家庭暴力、 性侵害暨性騷擾、目睹兒童 的通報與輔導
您知道勞工在何種情形下得自請退休嗎? 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需在同一事業單位: 工作滿十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 工作二十五年以上
認識非營利組織報告 指導老師:邱子恆老師 組別:第一組 兒童福利 組員:B 林泊含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如有任何問題,請洽詢服務專線: 轉2217 廖翊均小姐】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志工招募與募款帳號 國立嘉義特殊教育學校歡迎您.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兒少保護、家庭暴力 性騷擾及性侵害宣導與通報
睦鄰組織運動.
家長教育 之 電子學習.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新竹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專輔人員 駐校社工師 鄧詩蓉
Web Service 1.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授課老師:楊維邦教授 組長:劉秋良 成員:李政均、郭瀚文、鄒震耀
學前兒童簡易發展 篩檢評估量表 小組成員: 張雅涵 張瑞恩 王雅琴 張馨方
經濟學 學經濟.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年度第1學期 生物學與性別平等關係 講義下載網址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7971.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宣導 主講人:黃坤永校長 日期:
馬偕醫學院 圖書館
NASA 二階.
著作權法、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 授課教師:周 天 日 期: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人員訓練 103年度7-9月份 一般培訓課程/補充課程 指導單位\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課程內容及名稱 時間 活動 活動流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十大兒童基本人權 進學國小 廖勝能.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基隆市立碇內國中 資訊組長 陳俊榮老師.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共廿七條) 條數 花費時間(月) 年份 1~10 權利法案 對州政府的訴訟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兒少保護通報處理流程介紹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陳秀婷/張美慧 社工督導員 2012/10/19.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朱育潔 中文四 溫桂君 衛政三 林 邕 社會三 葉曉蒨 中文四 (依報告順序)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朱育潔 中文四 溫桂君 衛政三 林 邕 社會三 葉曉蒨 中文四 (依報告順序)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壹、政策背景 貳、制定過程 參、關鍵演出者 肆、社福團體的觀點 伍、政策制定後的影響 陸、條文內容~重要議題 柒、教師應知道的事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壹、政策背景 貳、制定過程 朱育潔 中文四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政策背景 兒童權利公約 1924年,國際聯盟通過「日內瓦宣言」即所謂的「兒童權利宣言」。 18歲以下兒童 所有國家的男女都應承認人類負有提供兒童最好的東西之義務。同時不分種族、國籍或信仰的差別,讓所有兒童在下列各種事項中,都能獲得保障,並承認這些事項為自己的義務 1989 通過「兒童權利公約」共54條,並對各締約國具有法令的約束力。 1999年中 已有191國政府認可 ,台灣因被排擠在聯合國之外,亦未能加入。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政策背景 兒童福利法 少年福利法 民國92將「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合併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民國62年制定、民國93廢止 12歲以下兒童 少年福利法 民國79年制定、93年廢止 12~18歲之未成年人 民國92將「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合併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國內兒福工作新里程碑 一、整合兒童福利與少年福利法 二、保障兒童少年之身分權益 三、充實對兒童少年保護措施 四、加強初期預防與支持家庭之福利服務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兒童福利聯盟修法委員會修法歷程 修法委員分組:法條組、學術組、實務組 討論議題分類:緊急安置、一般安置、親權與監護權、棄嬰戶籍登記、兒童少年(外國籍、無國籍、國籍不明)之保護、親職教育輔導、強制性保護、一般性保護、非行兒少防治 86年~91年 共召開61次修法會議 88年~ 91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歷經八個版本的修訂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立法院修法歷程 2002.4 周清玉與秦慧珠委員各自完成連署,並將「兒少法」送入立法院 2002.4 周清玉與秦慧珠委員各自完成連署,並將「兒少法」送入立法院 2002.12.25 立法院衛環社福委員會第一次審查「兒少法修正草案」 2003.3.19  立法院衛環社福委員會初審通過「兒少法」 2003.4.29  立法院二讀通過「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2003.5.2  立法院三讀通過「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兒少法修法聯盟修法歷程 91.9.26 成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法聯盟」 91.10.7 發動籲請立法院優先審查兒少法之萬人連署行動 91.9.26  成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法聯盟」 91.10.7  發動籲請立法院優先審查兒少法之萬人連署行動 91.10.25 ~ 91.3.18  數度拜會立院黨團、衛環社福委員會召委與委員、兩次協商會議、兩次聯盟會議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問題之流 政策之流 政治之流 兒福法與少福法以12歲為分野,常造成兒童滿12歲時,原先的安置、輔導必須中斷 兩法內容雷同。 兒童與少年的需求與問題,難以12歲劃分。 兒福法與少福法以12歲為分野,常造成兒童滿12歲時,原先的安置、輔導必須中斷 政策之流 87.09.10 內政部社會司會議結論:「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之修一以修正為宜。」 88.11.20 內政部成立兒童局,積極草案研擬 89.01.27~91.06.2 內政部法規委員會→行政院→立法院 負責審查委員會: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 政治之流 為符合國際保護兒童人權的潮流,加上社會變遷速度加快,青少年犯罪率提高,兒童受虐案件層出不窮,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和討論。 避免同一種福利而有兩套法律、預算、人力,為節省資源因而將兩法合一。 社會大眾對於福利權益意識的普遍覺醒,民間出現許多保障福利的團體。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參、關鍵演出者 肆、社福團體的觀點 ~訪問馮燕教授 參、關鍵演出者 肆、社福團體的觀點 ~訪問馮燕教授 溫桂君 衛政三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關鍵演出者 立委各自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送入立法院(政黨協商): 行政院版提出對案(朝野協商):過於保守 楊麗環(國,教師出身) :兒福聯盟未通過的初版 周清玉(民,社工出身) :修改「電腦遊戲」用詞 秦慧珠(親,身心障礙兒童家屬) :兒福聯盟版,增加「兒童身分」內容 台聯黨團? 行政院版提出對案(朝野協商):過於保守 立委的提案與民間版本差異不大;主要貢獻在於將兒少修正法案送進優先審查法案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關鍵演出者 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第一次審查「兒少法修正草案」: 內政部兒童局:結局未卜? 逐條審,兒福聯盟參與逐條討論說明 內政部兒童局立場相似,主計、會計單位作難 創新重要的內容,例如:出生通報、建立收出養資料中心、設置學校社工師、保障非婚生子女權益等 。 內政部兒童局:結局未卜? 根據行政院組織新架構,業務整併歸屬於衛生及社會安全部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社福團體的觀點 理念: 兒福聯盟參與修法 看見許多社會現象中兒童受到傷害,兒童福利未受到保護等不幸的事件都是由於制度的不合理。 八十六年起,修法籌備會議 五十四次的修法會議,四個會期的朝野協商和審議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兒福聯盟之倡導 參與保護兒童福利的方式: 體制內:擔任委員、顧問、對政策、現象評估研究,提出對現象的批判與建議。 體制外: 成立兒福聯盟,其成員有:法官、醫師、律師、學者… 先修正典章制度,再成立永久性組織,監督其執行,為不利兒童之現象發聲。 提供服務輸送:未婚懷孕、收出養、高風險家庭服務…,個別案例等。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兒福聯盟之倡導 行動的助力與阻力: 助力(社會文化影響) : 阻力(政治與社會影響): 少者懷之,兒童是弱小的 應該愛護孩子、孩子是國家未來主人翁 相較於其他福利工作,兒童工作比較沒有利害衝突;其他福利對象容易責怪當事人。 阻力(政治與社會影響): 政府永遠沒錢、沒人? 兒童沒有選票! 社會觀念:兒童也是需要被尊重的個體。 彰化身心障礙父親攜三子女投水溝自殺。。兒童不是父母的財產、附屬品,是獨立的個體,其生命權應當受到尊重及保護。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伍、政策制定後的影響 92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林 邕 社會三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預防性服務,強調對家庭支持功能 加重了父母對於兒童及少年的教養責任 。 要求政府應給予父母與家庭足夠的協助 。 第十九條特別規定地方政府有義務自行辦理或是鼓勵、輔導、委託民間機構辦理兒童福利措施。 福利措施大致可分為「特殊性」以及「一般性」兩種。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預防性服務,強調對家庭支持功能 一般性: ‧對象:全體兒童少年及其家庭 。 ‧服務項目:童托育服務、課後照顧服務、諮詢輔導服務、親職教育、休閒娛樂及文化活動、其他兒童及少年及其家庭之服務等等。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預防性服務,強調對家庭支持功能 特殊性: ‧當兒童發生早產、重病、發展遲緩等情形時,除了父 母應負擔起照顧兒童的職責外,政府也應提供協助與 支持 。 ‧十九條明訂,政府應建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通報系統, 並提供早期療育服務;對於早產兒、重病兒童及少年 與發展遲緩兒童之扶養義務人無力支付醫療費用之補 助。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新法對身分權益的影響 ‧設立收養資料中心,保存出養人、收養人、被收養兒 童少年的身份健康資料,形成收養制度,由社服機構辦理收養。 ‧收養資料應永久保存,使被收養人在若干年後可追述 原生家庭背景。 ‧收養是法律行為,以前只做登記,92年後,社工員要 做調查。 ‧新法要求法院在認可收養時,應調查出養之必要,儘 量使兒童與少年在原生家庭中成長。新法也要求法院 在認可或駁回收養之聲請時,應以書面通知主管機關。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出版品分級制度 ‧第27條: 出版品、電腦軟體、電腦網路應予分級; 其他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物品經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應予分級者,亦同。 前項物品列為限制級者,禁止對兒童及少年 為租售、散布、播送或公然陳列。 第一項物品之分級辦法,由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定之。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合併兒童與少年福利規範 原來只對兒童周延保護的法律可適用少年。 修訂前的兒童福利法適用於未滿十二歲之人,少年福 利法適用於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不過因為 兩法修法的時間有落差,使得少年福利法在緊急安置、 親職教育等許多相關規定上有無法銜接的現象。新修 訂的兒童與少年福利法一體規定兒童與少年適用相同 的保護福利措施。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隱私權 ‧第46條規定「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電 腦網路或其他媒體不得報導或記載遭受第三十 條或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各款行為兒童及少年之 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因此例如 吳憶樺事件、性騷擾等等不幸事件,對當事人 不得報導、敘述,鏡頭應馬賽克處理。此外應 保護個人資訊,否則新聞局及兒童局應處罰。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陸、條文內容~重要議題 葉曉蒨 中文四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 1條 ~ 第12條 第二章 身分權益 第13條 ~ 第18條 第三章 福利措施 第19條 ~ 第25條 第一章 總 則 第 1條 ~ 第12條 第二章 身分權益 第13條 ~ 第18條 第三章 福利措施 第19條 ~ 第25條 第四章 保護措施 第26條 ~ 第49條 第五章 福利機構 第50條 ~ 第53條 第六章 罰 則 第54條 ~ 第68條 第七章 附 則 第69條 ~ 第75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胎兒與新生兒童 胎兒出生後七日內,接生人應通報戶政及衛生單位,保障孩子的身分權益 (第13、54條) 兒童及孕婦應優先獲得照顧。交通及醫療等公、民營事業應提供兒童及孕婦優先照顧措施(第24條) 任何人不得強迫、引誘或以其他方式使孕婦為有害胎兒發育之行為。違反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第31、59條) 政府應辦理兒童托育服務(第19條) 政府應對兒童及少年及其家庭提供諮詢輔導服務 政府應對兒童及少年及其父母辦理親職教育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收出養兒童及少年 法院認可收養案件,於認可收養前,應命主管機關或兒少機構進行訪視調查與建議,並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決定(第14條) 收養認可前,收養人可與孩子先共同生活一段時間 中央主管機關應自行或委託設立收養資料中心,保存出養人、收養人及被收養兒童少年的身份、健康資料 (第17條) 父母或監護人因故無法對兒童少年盡扶養義務時,於收養前,得委託收出養機構代覓適當收養人(第18條) 政府對於未婚懷孕或分娩遭遇困難之婦嬰,應予以適當安置與協助(第19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發展遲緩兒童 政府應建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通報系統,並提供早期療育服務(第19條) 家有疑似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少年之父母、監護人得向警政機關申請建立孩子之指紋資料(第21條) 地方主管機關於接獲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或身心障礙兒童及少年之通報時,應建檔管理,並提供或轉介適當服務 (第22條) 政府對發展遲緩兒童,按需要給予早期療育醫療、就學等特殊照顧(第23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早產、重病兒童及少年 政府及公私立機構、團體對於需要保護、救助、輔導、治療、早期療育、身心障礙重建及其他特殊協助之兒童及少年,應提供所需服務及措施(第4條) 政府協助早產兒、重病兒童及少年之扶養義務人,補助無力支付之醫療費用(第19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家境貧困兒童及少年 政府對無力撫育其未滿十二歲子女或被監護人者,予以家庭生活扶助或醫療補助(第19條) 政府對無謀生能力或在學之少年,無扶養義務人或扶養義務人無力維持其生活者,予以生活扶助或醫療補助 兒童少年因家庭重大變故無法正常生活於家庭者,其父母、監護人、利害關係人或機構得向主管機關申請安置或補助(第41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受虐兒童及少年 任何人對於兒童及少年不得有遺棄、身心虐待或其他有害其身心健全發展之行為(第30條) 專業人員知悉兒童及少年有遭受身心虐待、其他傷害或有保護安置必要之情形時,應於24小時內向地方主管機關通報,地方主管機關接獲通報後,應立即處理並於四日內提出調查報告(第34條) 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照顧、遭身心虐待或其他迫害而有立即安置保護之必要時,地方主管機關應給予緊急保護、安置或其他必要處置(第36條) 在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中,媒體及文書禁止揭露兒童及少年的身份資訊(第46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一般兒童及少年 政府應設專責單位,主動規劃兒童少年福利相關措施;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亦有具體的權責劃分,以防互相推諉責任(第9條) 政府應提供兒童及少年適當的休閒、娛樂及文化活動 (第19條) 由各直轄、縣市政府指定所屬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紓解雙薪家庭的托育問題(第9、19條) 政府規劃實施三歲以下兒童醫療照顧措施,必要時並得補助其費用(第20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一般兒童及少年 教育及勞工主管機關對於年滿十五歲,且有進修或就業意願之少年,應視其性向及志願,輔導其進修、接受職業訓練或就業(第25條) 媒體分級(出版品、電腦軟體、電腦網路)制度保護孩子免於接觸不當的色情暴力資訊(第27條) 兒童之照顧者不得使兒童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對於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少年,亦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照顧(第32條) 政府應訂定托育、早期療育、安置教養、心理輔導家庭諮詢及其他兒少福利機構之設置標準,讓孩子使用服務時更有保障(第50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柒、教師應知道的事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教師應該知道的事 兒童少年的福利是父母的責任,還是政府、社會的責任?(第5條) 兒童課後照顧是學校的事? (第19條) 兒童課後照顧是教育主管機關的責任;學校體系應提供兒童課後照顧。 提供課後照顧之安親班、課輔班,或私人才藝班等,要符合兒童福利機構水準。(第50-53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教師應知道的事 對受虐兒童或少年,學校有通報責任(第34條): 學校應建立危機處理機制: 罰則:教師應按時通報、配合調查並提供資料,未有正當理由未通報、配合時,應處以罰鍰。學校應受行政處罰。( 第47、64條) 學校應建立危機處理機制: 對於當事人為兒童少年的校園事件應有標準作業流程(含統一發言人);要教育家長以保護兒童為最優先之考量。(第46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教師應知道的事 對於(疑似)發展遲緩及身心障礙兒童(第19、22-23條): 教學使用媒材應注意兒少保護分級(第27條)。 教師有通報責任;學校應建立特殊兒童通報體系 教師應配合早期療育等特殊照顧 教學使用媒材應注意兒少保護分級(第27條)。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

問題與討論 你認為保護未成年的兒童及少年的福利是誰的責任?是父母的?或是政府的責任?這個看法如何影響你作為一個老師,如何教育學生,並與家長互動? 保障兒童人權:父母親基於天職、愛子女、養育、教養子女;而政府要維護的是一個人權的底限,對父母做出要求,以保障兒童生長發展的權利。 聽從父母、師長的話本來都是正當的。但是,當任何人要危害到你的身體、生命安全的時候,那些作為都是不應該的。要教導孩子會求助。 6/8/2005 教育政策與法令學期報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