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登革熱防治 護理師 洪君萍 2007 / 12 /31. 什麼是登革熱  登革熱在 ?? 年前就有了 。  早期登革熱叫???  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依 登革熱病毒的抗原性可分為一、二、三、 四型。 200 年前 斷骨熱 天狗熱.
Advertisements

大雅區衛生所. 1. 疾病簡介 2. 病原及傳染途徑 3. 傳播媒介 4. 臨床症狀 5. 病媒蚊孳生源 6. 可能感染登革熱原因? 7. 感染登革熱如何處置? 8. 防治登革熱困難點 9. 預防因應 10. 結論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斑蚊類 身體黑色 腳有白斑.
全華家政月刊 2015 年 9 月號. 新聞  登革熱恐進高峰 開學防蚊大作戰 全國中小學開學日,學生回到校園,鑑於以往高雄市曾 發生登革熱校園群聚感染事件,疾管署特別提醒,久未 清理的校園可能已經產生不少孳生源,若未及時清除, 恐提高染病風險。 疾管署統計,去年全國登革熱累計約一萬五千例,十九.
大寮區衛生所 謝世豪 講師 登革熱社區衛教. 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 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  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不會由 人直接傳染給人。  可分為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  典型登革病毒依其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重 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熱,若.
傳染病防治 登革熱 (dengue fever) ◆ 登革熱知多少 登革熱 (dengue fever)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 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登革熱的種類 A. 典型登革熱 (dengue fever) A. 小孩與老人罹患率相對低於成人 B. 症狀雖然劇烈,但致死率幾乎是零.
傳染病防治衛教宣導 議題:腸病毒防治 登革熱防治 地點:音樂教室 對象:永樂全校教職員.
資料及圖片剪輯自 食物環境衛生署及衛生署網頁
登革熱防治 后里區衛生所 岩雪樺 2015/9/18 后里區衛生所岩雪樺.
登革熱 報告人:6619詹婷詒.
親師座談會 之 登革熱暨腸病毒宣導.
臺北市立大學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黃基森博士
登革熱防治簡介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製作.
認識及預防 登革熱 衞生署港島區辦事處 吳東尼醫生.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登革熱防治 嘉義市東區衛生所提供.
大綱 無敵殺手─蚊子 報告者:沈玟君 • 一、研究動機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器材 • 四、研究過程 • 五、研究心得
可怕的 腸病毒 黃彥云
腸病毒 蔡宇恆.
登革熱防治 疾病管制署 林智暉 博士.
登革熱面面觀 製作人:
登革熱 防治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病 毒 性 肝 炎.
登革熱防治簡介 環境衛生管理科 100年4月20日.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諾羅病毒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登革熱 組別: 第六組 組員: 4A21b903 歐陽柏任 4A 劉育慈 4A 黃靖雯 4A1A0104 謝佳竣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登革熱病媒蚊的發生與防治 杜 武 俊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登革熱 (天狗熱、斷骨熱) 由蚊子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病.
登革熱防治 護理人員的小叮嚀 院址:8014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
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過了這段期間以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例如以前曾得到過第Ⅰ型登革熱,雖不會再得到第Ⅰ型登革熱,但之後仍有可能還會得到第Ⅱ、Ⅲ、Ⅳ型等三型的登革熱。
腸病毒 介紹及防治方法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竹縣衛生局、東元綜合醫院關心您!!.
病毒!病毒!快快走! 5年2班 24號 李竑昱.
香港常見的傳染性疾病  中四丙生物科 〈專題研習〉.
問問蚊---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又稱斷骨熱,是蚊子所傳播 的熱帶或亞熱帶的傳染性疾病。 在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或白線
高雄市政府登革熱防治 國高中篇 內容摘自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腸病毒71型輕症及重症病例持續增加,疫情仍具威脅 國際重要疫情資訊 more 國際旅遊資訊 more
個人衛生宣導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認識登革熱 大潭國小 健康中心.
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登革熱 報告人:替代役 賴柏元.
登革熱防治 目錄 1.登革熱簡介 2.登革熱預防 3.抗登革熱日 4.登革熱傳播 5.資料來源.
登革熱面面觀 班級:五年二班 報告人:莊明儒/李柏宏.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登革熱面面觀 作者
認識登革熱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 主講者:莊淑勤技士.
淺 談 登 革 熱 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
認 識 登 革 熱 學生事務處 關心您的健康.
淺 談 登 革 熱 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
常見的傳染病.
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認識登革熱(天狗熱).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登革熱大爆發.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預防登革熱.
書報討論 高雄市登革熱爆發.
登革熱會斷骨?.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故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宣導.
~護理部關心您~ 如何防範登革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傳播方式: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這些病媒蚊喜歡棲息於室外或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積水的地方。一天內蚊子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大雨過後易孳生病媒蚊,每週定期清除積水容器及廢棄容器 日期:2012/05/15 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概況
預防登革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傳播方式: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 腳上有白斑。這些病媒蚊喜歡棲息於室外或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積水的地方。一天內蚊子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期中考認識與防治登革熱企畫案 介紹登革熱 登革熱症狀 登革熱的帶原者 認識病原(病毒)與認識媒介蚊子 蚊子習性與生活史
登革熱大解密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製作.
簡報內容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登革熱(天狗熱)防治 書報討論 系所:化材系 指導老師:吳瑞泰.
登革熱 防治 家庭醫學科 陳鏡任醫師.
登革熱大解密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登革熱

登革熱簡介 典型登革熱其學名 Dengue fever,俗名「天狗熱」或「斷骨熱」,係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兩種病媒蚊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疾,依血清抗原性分為 1、2、3、4型,均具感染致病力。病毒必須藉由病媒蚊叮咬才能從人傳給人。 病患從開始發燒的前一天直到退燒,此期間都具有病毒傳染力,此為登革熱病患之病毒血症期 (viremia)。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8~15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登革熱病毒的宿主有哪些 目前已知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類、靈長類、與斑蚊等三種。靈長類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其病毒血症期比人類短,約為1-2天。人類是唯一能有臨床症狀的宿主,嚴重程度可由無症狀到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熱的感染方式(依序發生) 登革熱病毒,只能存於人、猴及病媒蚊體內。 登革熱病媒蚊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 病毒必須藉由病媒蚊叮咬才能傳給人 。 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從開始發燒的前一天直到退燒都具有傳染力)8至15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有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健康人,病毒在病媒蚊體內經過8至12天的成長後,便可以傳給他人,期間可能長達數個月,依此循環,直到這隻蚊子死掉。

典型登革熱症狀 發燒(39°C至40°C)或惡寒 皮膚出疹併有四肢痠痛 肌肉痛 前額頭痛 後眼窩痛 腹部痛 背痛 骨頭痛(斷骨熱和登革熱名稱的來源) 可能有嘔吐和昏暈現象 如果持續發高燒請立即到醫院就醫。值得一提的是某些病患並不會出現上述的症狀。(一切因個人體質而有所不同)

出血登革熱的臨床症狀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腸胃道出血 、子宮出血 、血尿和恢復期疹等。 兩者最大不同點乃在於後者有血漿滲出的現象,臨床上會出現腹水和助膜腔積水,這是典型登革熱較為少見之症狀。當出血性登革熱之血漿滲出量很多時,病人會呈現休克現象,即為登革熱休克症候群。此時病人皮膚濕冷、四肢冰涼、坐立不安、脈博微弱、脈博壓變小(<20 mmHg)。這種低血容性的休克若沒及早診斷出來並予以適當輸液療法的話,則有生命危險。出血性登革熱發生血漿滲出的時間,大約是發燒將要退的時候,或是燒退之後24至48小時,這段間若病人皮膚濕冷、四肢冰涼或坐立不安時,即要帶病人就醫。

治療方法 主要療法:輔助性治法,視病情而定。 其他輔助: 支援血壓,要有足夠的水 血小板偏低,輸入血小板 病人開始大量出血,必須立刻輸入血漿 偏方:木瓜葉子

防範方法 part1 近年來登革熱的流行似乎有擴大的趨勢,這都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原因: 至今預防登革熱病毒感染的疫苗仍未研發成功 以人類目前醫學知識,尚未能完全暸解登革熱症的機制。 貧窮國家的人民生活環境未能改善,將使人類無法有效控制瘟疫。 隨著全球化的時代來臨,人類的流動更加快和多,使得病毒擴散得更快。 全球暖化造成蚊蚋分布區的擴大。

防範方法 part2 以上這些因素都使防範登革熱症無法完善。 因為沒有疫苗,清除病媒蚊孳生源與及早偵測疫情為防治登革熱的首要工作,以防病毒擴散。如果曾前往登革熱疫區,而懷疑自己得到登革熱症,則應趕快前往就醫,並主動告知曾前往登革熱疫區,以及早偵測疫情,並於發病後五天內,不要被登革熱病媒蚊叮咬,以防病毒擴散。 此外,透過基因改造使攜帶登革熱病毒的病媒蚊後代一生下來就死掉,目前正在研究的方法之一。由於只有雌蚊叮咬人類,透過大量釋放這種基因改造的雄蚊,他們具有與野生雄蚊相同的交配能力,與雌蚊交配後使下一代在成為成蟲之前死亡。預計這項技術通過持續釋放大量雄蚊將可能殺死幾乎全部攜帶登革熱病毒的蚊子

病媒蚊孳生源(人工容器) 花瓶及花盆底盤 水桶、陶甕及水泥槽 料罐、便當盒、塑膠杯、鐵罐、鍋、碗等 大型廢棄物:輪胎、傢具、冰箱、洗衣機等電器 室外暫不使用之器具:鳥籠內飲水皿、塑膠椅、水族箱及手推車等器具 使用中之器具:老式電冰箱、飲水機及烘碗機下之水盤,會積水,建議經常倒水一次 塑膠布或不透水帆布遮雨時所形成的孳生源 各樓之地下室和能容水的空間若積水,則可孳生大量病媒蚊,所以需特別注意,尤其是未完工的建築物

病媒蚊孳生源(天然容器) 樹洞、竹筒、大型樹葉等 停滯不流的水

台灣登革熱概況 由於1988年台灣登革熱大流行造成確定病例4,389名,行政院衛生署遂與環保署於該年底聯合成立「登革熱防治中心」,並訂定防治計畫,督導各級政府積極辦理各項防治工作。此外,為落實登革熱防治成果,避免出血性或休克型病例發生,衛生署訂定「登革熱防治中程計畫」,並於1990年4月實施。並於1994年研訂「登革熱防治第二期中程計畫」,以保持防治成果。

2001年登革熱病例持續發生且跨年,因而導致2002年的大流行,該年登革熱的確定病例有5,388例,其中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病例數高達240例,導致死亡數有21例。此次主要流行於高雄縣市、屏東縣及臺南縣市,為自1987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流行。

2010年南台灣地區本土登革熱感染人數持續增加。依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數據顯示,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已逾1100例,並擴及五縣市,因應疫情,行政院於10/21日成立「登革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籌督導各項防治作為。 近年來,由於交通便利,各國往來旅客逐年增加,台灣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亦有逐年增加之趨勢,登革熱病毒入侵台灣風險也與之遽增,目前台灣防治登革熱的策略主要可分為平時防治策略及緊急防治策略,概略如下

平時防治策略 衛教宣導:加強一般民眾對於登革熱的認知,並使醫師提高警覺,及時通報可疑案例。 社區動員:以村裡為單位,定期巡視,清除孳生源。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各級單位與民眾平時應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防止病媒蚊孳生,為登革熱防治之根本。 病媒蚊密度調查:定期監測病媒蚊密度,若密度異常增加,通知相關單位進行孳生源清除工作。

地毯式孳生源清除 成蟲化學防治:殺死帶病毒之成蚊,快速切斷傳染環,但須謹慎評估是否需要噴藥、噴藥時機、噴藥次數、噴藥範圍等相關條件,不可貿然施行,減少病媒蚊產生抗藥性。 緊急防治策略 加強衛教宣導、社區動員、孳生源清除及病媒蚊密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