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實驗研究法 指導教授:張淑怡 報告者:林慧美 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數數 8. 認識 100 以內的數 讓孩子仔細觀察表格,並說 出以下規律: 每行有 ___ 個數,前一個比 後一個少 ___ ; 每列有 ___ 個數;下一個比 上一個多 ___ ; 右斜看發現下一個數比上一 個數多 ___; 左斜看發現上一個數比下一 個數少 ___ ; 數一數,一位數有 ___.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因果性研究設計:實驗 「研究人員做愈多實驗,愈能提升行銷研究與行 銷效益。精心設計的實驗必定是科學的鐵證。」 Larry Gibson, Senior Associate, Eric Marder and Associates, Minneapolis, MN.
企業研究方法 準實驗研究. 自我介紹 家鄉:台中 家鄉:台中 畢業學校:淡江國企系 (TK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畢業學校:淡江國企系 (TK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社團:淡江國企女籃、中友會行政長 社團:淡江國企女籃、中友會行政長 實習經驗:立大化工、元太有機.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準實驗研究 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 -林誠光 報告人:吳佳真 指導老師:任維廉 教授.
行銷研究 單元二 行銷研究的程序.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樣本空間與事件 餘事件:不在A中的樣本所構成的事件,即A′.
研究設計(Research Design)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篇四 回溯性研究 回溯性研究(retrospective research)包括歷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與事後回溯研究(ex post facto research)或因果比較研究(causal comparative research)。
Regression for binary outcomes
2-3 基本數位邏輯處理※.
REGRESSION FOR ORDINAL OUTCOMES 「順序尺度依變項」的迴歸模型
課程九 迴歸與相關2.
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一) 邱皓政,2005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Pull-down assay (His-Tag or GST-Tag)
第玖章 實驗研究法 一、實驗研究法的概念 二、實驗設計的類型 三、實驗設計範例.
CHAPTER 8 研究的一般性設計.
實驗設計 邱皓政,量化研究方法(一),2005,雙葉 任課教授 任維廉 教授
第十一章 相關研究法.
大調音階 李金桂 製作.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Topic Introduction—RMI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第十章 順序資料之假設檢定 10.1 順序資料檢定概論 10.2 符號檢定 10.3 符號秩檢定(成對樣本檢定)
搭配頁數 P.35 比例式 1.比的前項、後項與比值:    .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體育學系暨體育研究所 高明峰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How to design a writing task with designated genre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MicroSim pspice.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Database Management Exercise 1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教育統計學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Measurement Theory and Method
二項分配-Binomial 伯努利試驗(Bernoulli Trial) 每一次試驗皆僅有兩種可能結果,不是成功(S),就是失敗(F)。
事後回溯研究法 黃冠翔、鄭十維、張效齊.
第十四章名義資料的數字 描述:關連測量 © Copyright 版權所有: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本光碟內容僅提供教師於教學上使用,非經本公司許可,禁止複製 (給學生)。感謝老師的配合。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10328: Coin Tos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楊志強博士 研究設計的重要概念 楊志強博士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及其圖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一 可靠度問題.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研 究 方 法 論 量化研究方法(二) 作者:邱皓政 非實驗設計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生科背景學生就業力講演系列 (4) 講題:臨床試驗的推手:生科人可以做的比你想像得多
醫療影像圖檔處理與投影顯示 Project L 指導教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鄭為民老師 組員 Java 3D組 - 郭慈芬、李亭瑩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3章 實驗研究法 指導教授:張淑怡 報告者:林慧美 1

目標 簡要描述實驗研究法的目的 描述作實驗的基本步驟 描述實驗研究法與教育研究法不同之處 說明隨機分派與隨機選取之不同,並說明兩者個別的重要性 解釋何謂「變項的操弄」,並描述三種操弄變項的方法 分辨各實驗設計間的優缺點,並以圖解方法表示各個實驗設計 指出不同實驗設計對內部效度可能產生的威脅 2

解釋實驗設計中控制內部效度的威脅之三種方法 解釋在實驗研究中,如何使用配對,以使各組在各方面相等 簡要描述多因子與平衡對抗的實驗設計的目的,並以圖解表示這種設計 簡要描述時間系列設計的目的,並以圖解表示這種設計 簡要描述實驗研究中可能產生的對內部效度的威脅 指認文獻中看到的實驗研究 3

實驗研究的獨特性p378 (一)它是唯一企圖直接影響變項的研究法 (二)它是檢定因果關係假設的最佳方法 (三)它是由研究者操弄自變項,決定對誰施以怎樣的實驗處理,之後再觀察或測量接受不同實驗處理的群體之間的異同 (四)它能讓研究者決定「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4

正式的實驗研究包括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將至少兩種情況或至少兩種實驗處理加以比較,以評估這些情況或實驗處理的效應 P379 第一,將至少兩種情況或至少兩種實驗處理加以比較,以評估這些情況或實驗處理的效應 第二,研究者直接操弄自變項,有計畫地改變自變項,以了解它們對於結果的影響 5

實驗研究法的主要特點 (一)各群體的比較 一項實驗通常有兩組實驗對象,一個是實驗組,一個是控制組(比較組)。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控制組則沒有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比較組接受另一種實驗處理)P379 6

實驗研究法的主要特點 (二)自變項的操弄P380 研究者全權決定自變項的內涵,並決定哪一組要接受那一種內容 在實驗研究中建立自變項的方式有3種 1.對照兩種以上的類別 2.是否使某種實驗處理或情況發生 3.不同程度的實驗處理 7

實驗研究法的主要特點 (三)隨機化P381 隨機分派:參加實驗的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被分派到各組去,包括實驗組和比較組 使用隨機分派時,有三點值得注意: 1.隨機分派應該在實驗開始前做完 2.隨機分派是將學生分派到各組去的過程 3.使用隨機分派使研究者能從研究的初始就形成「相似的」實驗組與比較組。所謂「相似」,表示這些組在任何變項的差異純屬機運。 8

外在變項的控制 做實驗研究的研究者會盡力控制研究對象所有可能影響結果的變項,除了實驗處理不同外,還會盡力使各組的研究對象在其它的變項都相似。 9

外在變項的控制 他們控制其他可能會影響結果的變項常見的方法:P382 隨機化 使某變項保持相同 將變項融入研究設計中 配對 將研究對象作為自身的對照(控制) 共變數分析(ANCOVA) 10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1)一組且只測量一次的設計P383 只有一個組,這個組接受實驗處理後,研究者加以觀察,評估實驗處理的效應。 圖示如下: 一組只測量一次的設計 -------------------------------- X O 實驗處理 觀察 (依變項) --------------------------------- 缺點:沒有控制組的對照,無法得知所得到的結果O,是否的確是因為實驗處理X而產生。見圖例13.1(P384) 11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2)單一組前測後側的設計P385 只有一個組,這一組在實驗處理前後,都受到研究者的觀察測量。 圖示如下: 單一組前測後測的設計 -------------------------------------------------- O X O 前測 實驗處理 後測 ----------------------------------------------------- 缺點:無法控制九種對內部效度的威脅,使這些威脅都可能產生任何改變的原因。見圖例13.2(P385) 改善方式:加入一個比較組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3)靜態團體比較的設計P385 原本已經存在、且在實驗中不拆散的團體,稱靜態團體 兩個靜態團體分別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再比較兩團體的差異 圖示如下: 靜態團體比較的設計 -------------------------------------------------- X1 O -------------------------- X2 O ----------------------------------------------------- 缺點:無法避免研究對象耗損及地點的威脅,而且研究對象的特質可能差異很大。見圖例13.3(P386)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品質低落的實驗設計 (4)靜態團體前測後測的設計P386 兩團體都先施以前測,分析資料時,研究者將每個人的後測分數減去其前測分數,就能分析此「進步分數」或改變 圖示如下: 靜態團體前測後測的設計 -------------------------------------------------- O X1 O O X2 O ----------------------------------------------------- 缺點:前測分數高者,通常進步也比較多。可見研究對象的特質還是一項威脅。而前測的施用也可能產生測驗的威脅。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基要條件是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派到不同的組內。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基要條件是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派到不同的組內。 隨機分派昰控制研究對象特質威脅的有效方法,而內部效度則是教育研究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一)隨機化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P387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一)隨機化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P387 包含兩組,且兩組都經由隨機分派而來,一組獲得實驗處理,另ㄧ組則無,而後兩組再接受依變項的後測 圖示如下: 隨機化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 -------------------------------------------------- 實驗組 R X1 O --------------------------------- 對照組 R X2 O -----------------------------------------------------

(一)隨機化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 R代表經過隨機分派研究對象到不同組 X代表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 O代表觀察或測量依變項 優點 經過隨機分派,研究對象的特質、成熟及統計的回歸所構成的威脅,都控制得很好;如果每一組至少40人,也許是所有實驗設計中最好的一種。

(一)隨機化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 缺點 圖例13.4(P388) 1.耗損:可能實驗組退出的人數比率高於比較組,影響後測結果 2.研究對象態度的威脅(霍桑效應) 3.研究的施行、資料蒐集者的偏誤、地點、歷史的威脅 圖例13.4(P388)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二)隨機化前測後測的控制組設計P388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二)隨機化前測後測的控制組設計P388 本設計增加使用前測。使用兩組,且兩組都在相同時段經過兩次的觀察或測量,第一次測量作為前測,第二次測量作為後測,兩組的形成也是利用隨機分派 圖示如下: 隨機化前測後測的控制組設計 -------------------------------------------------- 實驗組 R O X1 O ------------------------------------ 對照組 R O X2 O -----------------------------------------------------

(二)隨機化前測後測的控制組設計 前測的缺點P389 前測的好處 圖例13.5(P389) 前測可能會使實驗組的研究對象警覺,而在後測的表現比較佳。 前測的好處 它能讓研究者確認是否隨機分派真的使兩組相似,如果兩組人數少於30人時,前測尤其需要。 圖例13.5(P389)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三)隨機化所羅門四組設計P389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三)隨機化所羅門四組設計P389 這是一種企圖消除前測效應的設計。這種設計共有四組,其中兩組接受前測,兩組則否。接受前測的其中一組及沒有接受前測的其中一組都接受實驗處理,另兩組則否。最後這四組都接受後測。

(三)隨機化所羅門四組設計 圖示如下: 隨機化所羅門四組設計 -------------------------------------------------- 實驗組 R O X1 O ----------------------------------- 比較組 R O X2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組 R X1 O 比較組 R X2 O ---------------------------------------------------

(三)隨機化所羅門四組設計 「隨機化所羅門四組設計」融合了「前測後測控制組設計」與「只有後測控制組設計」。前兩組代表「前測後測控制組設計」,後兩組代表「只有後測控制組設計」。 優點:最能控制內部效度威脅 缺點:需要比較大的樣本,研究者需要投注大量的精神與力氣。 圖例13.6(p390)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四)隨機分派並配對P391 實驗研究法中的團體設計 真正的實驗設計 (四)隨機分派並配對P391 為了使實驗各組相似的可能性增高,可依據某些變項作為條件,將研究對象配對,配好的每一對中的一位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另一位則到控制組。 這種方法可與「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或「前測後測的控制組設計」合用。

(四)隨機分派並配對 圖示如下: 隨機化只有後測的控制組設計,使用配對 -------------------------------------------------- 實驗組 Mr X1 O --------------------------------- 對照組 Mr X2 O -----------------------------------------------------

(四)隨機分派並配對 圖示如下: 隨機化前測後測的控制組設計,使用配對 -------------------------------------------------- 實驗組 O Mr X1 O -------------------------------- 對照組 O Mr X2 O ----------------------------------------------------- 符號Mr 代表配對後的兩人被隨機分派到不同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

(四)隨機分派並配對 配對有兩種方式: a.機械式的配對或b.統計上的配對 兩者都需要有每一位研究對象據以配對的所有變項上的數值

a.機械式的配對P391 機械式的配對是將在變項上的數值相近的兩位研究對象配成對的過程。見圖例13.7(P392) 兩個問題限制機械性配對的用處: 1.很難找到在不少變項上都類似的人,因此原始的樣本要很大。 2.某些人無法找到其他人與之配對,必須從研究對象名單中除去。如此,即使在配對前是隨機樣本,最後真正使用的將不再是隨機樣本。

b.統計上的配對P392 統計上的配對不會捨棄任何研究對象,也不限制配對變項的個數 每位研究對象的依變項都會有一個預測值。每位研究對象在依變項的預測值與實際分數之間的差異,就用以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之間的差異 實驗開始時,樣本就被隨機分派到兩組去,待實驗完成,所有的資料蒐集完成後,才以統計的方法做調整。

b.統計上的配對P393 弱點:它必須預設依變項與所有用以預測的變項(配對變項)之間都是線性(直線)關係,不能是其他的曲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