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I Economic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商用微積分 CHAPTER3 微分. 3.1 微分基本公式 ( 求導法則 ) 3.2 乘積公式及商公式 3.3 鏈規則 3.4 經濟上的邊際函數 3.5 高階導函數 3.6 隱微分及相關變化率 3.7 微分 第 3 章公式 第 3 章復習題.
Advertisements

因果图. 因果图 因果图的适用范围 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 组合,可使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 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 来设计测试用例,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 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 况。 因果图的适用范围 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
1 第十章 CH10 分配理論 所得分配涉及一國的貧富差距與社會公平,深受各國 政府重視,也是近年來的熱門議題,本章從分配的意義與 所得分配的種類談起,再介紹三種常見所得分配不均度的 測量指標,有助於讀者瞭解所得分配的概念。 10-1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10-2 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
第七章 求职方法和技巧 (二) 主讲人:谭琳. 第一节 自荐 一、目前常见的自荐种类 1 .口头自荐 1 .口头自荐 2 .书面自荐 2 .书面自荐 3 .广告自荐 3 .广告自荐 4 .学校推荐 4 .学校推荐 5 .他人推荐 5 .他人推荐.
你愛美食嗎?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在廚房熱火朝天忙活了好一陣,好不容易美味佳餚端上桌,卻絲毫沒了胃口。難道真的是像大家開玩笑說的,都是在做飯時“偷吃”飽啦?經常有一些人在烹飪過後卻沒有食欲,出現嗅覺遲鈍、口渴、頭暈,眼、鼻、喉受刺激的症狀,國外把這種現象稱為“醉油綜合征”。
龙狮文化系列讲座 龙狮文化 主讲:黄益苏 中南大学体育部 中南大学文化素质选修课教案 主讲:黄益苏.
团结奋进,一马当先 ——化工研13-1班亮剑党支部 汇报人:罗 云 2017年2月28日.
Chapter 3 Elasticity and Demand
運輸經濟學 第二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概念.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
2015年度工作情况汇报 ——力学 2015年12月.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 Demand-Supply 一、需求 二、供给 三、市场均衡 四、经济模型 五、弹性 六、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015年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系.
鉴赏诗歌的形象.
家庭與婚姻 組員名單:鄭會成(2) 吳天雄(7) 鄭曉娜(10) 黃海瑩(34) 葉頌秋(41).
基于新理念、新技术的“翻转课堂” 孟世敏 武夷学院数字学习协同创新中心 东方潜能脑认知结构成像实验室 武夷学院“数字学习协同创新中心”
形体训练与形象塑造.
經濟學100 第一章 無所不在的經濟學.
第三章 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弹性
消費行為筆筆看 【消費習慣比較-早餐與飲料】
顶碗少年.
密室逃脫在教學上的應用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團 林蓉姿.
粥 点击翻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不動產估價.
我的早年生活 温斯顿 . 丘吉尔 chemlihua.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王元智.
“体育与健康”课程介绍 尹 林 教授.
Demand and Supply : Elasticity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及其有关概念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修改意见 发展规划处 二0一一年二月.
本章內容要點: 偏好與無異曲線 理性選擇的基本公設 無異曲線的特性 消費者最適選擇應滿足的條件 以無異曲線分析法導出需求曲線
五、消費者的選擇 效用與價值 邊際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分析法.
知识模块二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主讲人:白韬喆.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計數效用 效用:賦予滿足程度一定的單位(效用),用來測度人們進行消費時滿足(快樂)程度的高低
第3讲 消费者行为分析 1、效用(Utility) 2、偏好(Preference)
消費者偏好與效用概念.
第 3 章 彈性 陳映君 3.1 需求的價格彈性之意義 3.2 衡量需求的價格彈性 3.3 直線型需求曲線上各點的彈性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考核方法: 出勤:10% 作业:20% 考试:70%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基督教 宣道會 南港堂 主日服事注意要項 ◆ 聚會程序與時間 ◆ 講員 ◆ 領會同工 ◆ 領敬拜同工 ◆ 司琴同工 ◆ 放投影片同工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基本概念 2011年11月.
第3章 李嘉图模型、相互需求与国际贸易 3.1 李嘉图模型 3.2 李嘉图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3.3 相互需求方程式
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 課程名稱:管理經濟學 MANAGERIAL 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教学时数:64课时 主讲教师:杨为燕.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边际效用分析 3.2 无差异曲线分析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钱胡风 2019/2/24.
第三章 效用论 两种方法分析: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选择:三个基本问题 稀缺性资源 人们的福利 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 需求 供给.
彈性及其應用 東華書局製作.
二、供給,需求與市場平衡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均衡的變動 價格彈性.
需求與需求法則 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 供給與供給法則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2-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供給與供給法則 2-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何謂效用與消費者行為。 應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分析消費者的效用。 說明無異曲線之意義與其特性。 應用效用極大的觀念來分析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區別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與總剩餘。 理解何謂價值的矛盾。
吸毒的禍害 華德學校 5A 陳家韻 (3).
效用函數 需求決策是家庭在預算限制下追求效用極大所推導出的。
童话故事:  七颗钻石.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彈性的意義與衡量 瞭解需求的價格彈性 瞭解供給的價格彈性 瞭解需求的所得彈性 瞭解需求的交叉彈性 瞭解價格彈性的應用
Economics Project 從日常生活看經濟.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019/5/20.
第二讲: 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2019/7/23.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四章 利率的結構與資訊內涵 授課老師:_____.
農產配銷商業務電子化 指導老師:林則孟、陳飛龍 教授 梁予怡 林于婷 李文駒 蘇芳裕.
消費者行為的研究 主題一 MU與TU 主題二 消費者剩餘.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tuì)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經濟學 I Economic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需要與供給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第四章 生產理論 第五章 成本理論 第六章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收益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需要與供給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第四章 生產理論 第五章 成本理論 第六章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收益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第九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學習目標 經濟學的重要性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經濟學的意義與發展 經濟學的範圍與研究方法 資源配置與生產可能曲線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學習目標 經濟學的重要性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經濟學的意義與發展 經濟學的範圍與研究方法 資源配置與生產可能曲線 經濟制度簡介

第一章 架構 緒 論 經濟知識的重要性 經濟學的意義及重要基本概念 經濟財、自由財 生產財、消費財 必需財、奢侈財 經濟問題 第一章 架構 緒 論 經濟知識的重要性 經濟學的意義及重要基本概念 經濟財、自由財 生產財、消費財 必需財、奢侈財 經濟問題 產生:無窮慾望、多種用途 解決:資源有效配置(機會成本、生產可能曲線)

經濟學的發展 古典學派 新古典學派 凱因斯學派 反古典學派 歷史學派 邊際效用學派 現代經濟學派 貨幣學派 供給面經濟學派 理性預期學派 緒 論 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 經濟學的種類 實證經濟學、規範經濟學 控制經濟制度 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制度 混合經濟制度

表1-1 最近十年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 年別 (季) 經濟 成長率 ($) 國內 生產毛額 (十億元) 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 (美元) 貿易 表1-1 最近十年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 年別 (季) 經濟 成長率 ($) 國內 生產毛額 (十億元) 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 (美元) 貿易 總額 (億美元) 出超 金額 消費者物價年增率 (%)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23 5.39 7.55 6.76 6.32 6.54 6.03 5.67 6.77 4.83 3,939 4,307 4,811 5,338 5,875 6,376 6,892 7,478 8,131 8,747 7,626 8,111 8,982 10,470 10,852 11,597 12,396 12.838 13,918 12,040 1,186 1,219 1,390 1,535 1,622 1,784 2,152 2,183 2,365 2,154 140 125 133 95 77 136 59 4.42 4.12 3.63 4.46 2.94 4.09 3.68 3.07 0.90 1.68

1-4 經濟學的範圍及研究方法 研究經濟學所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如下: 充分了解名詞、定義及法則的意義 消除偏見或成見 不可以偏概全 1-4 經濟學的範圍及研究方法 研究經濟學所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如下: 充分了解名詞、定義及法則的意義 消除偏見或成見 不可以偏概全 明辨因果關係 了解全盤的理論結構

表1-3 三種經濟制度之比較表 經濟制度 控制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制度 混合經濟制度 實施地區 蘇俄、中共、匈牙利、波蘭 表1-3 三種經濟制度之比較表 經濟制度 控制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制度 混合經濟制度 實施地區 蘇俄、中共、匈牙利、波蘭 美、加、澳、日、其他大部分西歐國 瑞士、瑞典、挪威、丹麥、中華民國 基本假設 由國家決定最有利的經濟政策 由經濟單位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政策 經濟單位可選擇最有利的政策,但政府有干涉之權,以改善個別經濟單位的選擇 特色 生產資源由國家所有,企業由政府所經營 私有財產 經濟自由 價格機能 承認私有財產 尊重就業自由 重視分工與交換 資本大量使用與技術 不斷進步政府經職能增加 解決 經濟方法 由中央訂定經濟計畫;資源與所得的分配由政府決定;為實施計畫,僅少部分經濟活動依賴價格機能 政府訂定經濟計劃,實施基本統制經濟,其他則依價格機能解決基本問題

1-3 經濟學的意義與成立 亞當斯密 國富論 經濟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1-3 經濟學的意義與成立 經濟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年英國學者 出版「 」後,經濟學才正式成為一個有系統的社會科學。在這兩百多年來,經濟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1776 亞當斯密 國富論 古典學派時期 (1776 ~ 1848 ) 反古典學派時期 (1848 ~1890 ) 新古典學派時期 (1890 ~ 1936 ) 凱因斯學派時期 (1936 ~ 1970 ) 現代經濟學派時期 (1970 年以後)

第二章 需要與供給 第二章 學習目標 供需的意義與法則 需要(供給)變動與需要量(供給量)變動的差異 第二章 需要與供給 第二章 學習目標 供需的意義與法則 需要(供給)變動與需要量(供給量)變動的差異 供需彈性的意義、衡量方法、決定因素及用途 市場均衡的決定,供需變動對市場均衡影響 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限價、課稅和補貼,所產生的影響

第二章 架構 需要 與 供給 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 意義 表示方法 種類 需要法則 需要彈性 必需財、奢侈財 判斷兩財貨關係 生產財、消費財 第二章 架構 需要 與 供給 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 意義 表示方法 種類 需要法則 需要彈性 必需財、奢侈財 判斷兩財貨關係 生產財、消費財 判斷財貨性質 經濟財、自由財 測定方法 決定因素

需要 與 供給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意義 表示方法 種類 供給法則 供給彈性 測定方法 決定因素 均衡價格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均衡數量 限價 上限 下限 政府對市場均衡的干預 課稅 補貼

2-2 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 需要變動 (changes in demand) 需要的變動 整條需要曲線 圖2-3 需要變動 2-2 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 需要變動 (changes in demand) 「 」係指一種物品的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他情況發生變動,使需要變動的情形。 亦即在一定價格下,需要量的增減,或在一定需要量下,價格之上漲或下跌,在圖形上乃是指 位置向右上方或左下方移動的一種變動。 需要的變動 整條需要曲線 圖2-3 需要變動

2-2 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 需要量變動 (changes in quality demand) 需要量的變動 點與點間 2-2 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 需要量變動 (changes in quality demand) 「 」係指若其他情形不變,一種物品之本身價格發生變動,導致需要量變動之情形。 亦即物品本身價格之上升或下跌,使需要量減少或增加之現象,此為需要法則之表現。 在圖形上乃是在同一條需要曲線上 上下移動的一種變動。 需要量的變動 點與點間 圖2-4 需要量變動

2-4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供給量變動 (changes in quality supply) 點與點間 圖2-7 供給量變動 2-4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供給量變動 (changes in quality supply) 「供給量的變動」係指若其他情形不變,一種物品之本身價格發生變動,導致供給量變動之情形。 亦即物品本身價格之上升或下跌,使供給量減少或增加之現象,此為供給法則之表現。 在圖形上乃是在同一條供給曲線上 上下移動的一種變動。 點與點間 圖2-7 供給量變動

2-4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供給變動 (changes in supply) 上方或下平行移動 圖2-8 供給變動 2-4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供給變動 (changes in supply) 「供給變動」係指某一種物品之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他情況發生變動,使供給變動的情形。 亦即在一定價格下,供給量的增減,或在一定供給量下,價格之上漲或下跌,在圖形上乃是指整條供給曲線位置向 的一種變動。 上方或下平行移動 圖2-8 供給變動

2-5 需要彈性 所謂「需要的價格彈性」,是指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對某財貨之需要量變動,相對於其價格變動之敏感度,即需要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之相對比率。 需要彈性的測定方式可分為二種 弧彈性 ( arc elasticity ) 點彈性 ( point elasticity )

1.弧彈性(平均彈性) 式中 Q1:原來的需要量 Q2:變動後的需要量 P1:原來的價格 P2:變動的價格 △Q:需要量的變動量

2.點彈性 需要量的增減量 原需要量 價格的增減量 原價格

表2-6 價格變動與支出變動之關係 彈性係數 富於彈性 Ed > 1 單一彈性 Ed = 1 缺乏彈性 Ed < 1 P 總支出 總支出不變 價格與總支出關係 反向變動 兩者無關 同向變動

2-5 需要彈性 需要的交叉彈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簡稱 Exy) 2-5 需要彈性 需要的交叉彈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簡稱 Exy) 交叉彈性是衡量一財貨價格變動對另外一財貨需要量變動的敏感程度,又稱 ,係指在其他情況不變下,某一種物品(如Y)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物品(X)需要量變動的彈性; 即一種財貨之需要量隨另一種相關財貨價格變動而發生的相對反應程度。至於需要交叉彈性係數之計算與需要價格彈性係數之方法構同(點彈性及弧彈性) 偏彈性 (partial elasticity)

2-5 需要彈性 x 財 貨 需 要 量 變 動 的 百 分 比 y 財 貨 價 格 變 動 的 百 分 比 需要交叉彈性公式如下: 2-5 需要彈性 需要交叉彈性公式如下: 需要交叉彈性(EI) x 財 貨 需 要 量 變 動 的 百 分 比 = y 財 貨 價 格 變 動 的 百 分 比

2-5 需要彈性 需要的所得彈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簡稱EI) 所得彈性 需要量變化 所得變化 2-5 需要彈性 需要的所得彈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簡稱EI) 又稱 ,係指在其他情況不變下, 對 的敏感性或反應程度。 亦即需要量變動百分比占所得變動百分比之比率。 至於需要所得彈性係數之計算與需要價格彈性係數之方法相同點彈性及弧彈性。 所得彈性 需要量變化 所得變化

2-5 需要彈性 需要所得彈性公式如下: 需要所得彈性(EI)= 需要量變動的百分比 所得變動的百分比 EI= EI:需要所得彈性 2-5 需要彈性 需要所得彈性公式如下: 需要所得彈性(EI)= 需要量變動的百分比 所得變動的百分比 EI= EI:需要所得彈性 Q:需要量 △Q :需要之變動量 M:貨幣所得 △M:貨幣所得之變動量

2. Q1:變動前之需要量 Q2:變動後之需要量 M1:變動前之貨幣所得 M2:變動後之貨幣所得

2-6 供給彈性 供給彈性的類型 表2-17 供給彈性 私立新興高級中學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給不變、需要變動之影響 圖 2-19 (a) 需 要 減 少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給不變、需要變動之影響 圖 2-19 (a) 需 要 增 加 圖 2-19 (a) 需 要 減 少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給變動、需要不變之影響 1. 供 給 增 加 2. 供 給 減 少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給變動、需要不變之影響 1. 供 給 增 加 2. 供 給 減 少 圖 2-19 (a) 供 給 增 加 圖 2-19 (a) 供 給 減 少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 之影響(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1. 供 需 同 時 增 加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 之影響(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1. 供 需 同 時 增 加 圖2-21 供 需 同 時 增 加 的 三 種 情 形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影響 (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2. 供 需 同 時 減 少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影響 (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2. 供 需 同 時 減 少 圖2-22 供 需 同 時 減 少 的 三 種 情 形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影響 (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3. 供 給 減 少、需 要 增 加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影響 (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3. 供 給 減 少、需 要 增 加 圖2-23 供 給 減 少、需 要 增 加 的 三 種 情 形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影響 (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4. 供 給 增 加、需 要 減 少 2-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供需變動的影響 供需同時變動影響 (令供需曲線皆為正常型態) 4. 供 給 增 加、需 要 減 少 圖2-24 供 給 增 加、需 要 減 少 的 三 種 情 形

2-8 政府對市場均衡價格的干預 限價 價格上限-限於均衡價格下 圖2-26 價 格 上 限

2-8 政府對市場均衡價格的干預 限價 價格下限-限於均衡價格上 圖2-27 價 格 下 限

2-8 政府對市場均衡價格的干預 課稅 圖2-28 課 稅 的 效 果 私立新興高級中學

2-8 政府對市場均衡價格的干預 補貼 圖2-29 補 貼 的 效 果 私立新興高級中學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第三章 學習目標 消費與效用的意義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意義及二者關係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及價值的矛盾 第三章 消費行為的研究 第三章 學習目標 消費與效用的意義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意義及二者關係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及價值的矛盾 以「邊際效用分析法」及「無異曲線分析法」來說明如何達到「消費者均衡」 消費者剩餘 家庭消費定律 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第三章 架構 消費與效用的意義 邊際效用(MU)與總效用(TU) 邊際效用分析法 (計數效用分析法)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消費行為的研究 第三章 架構 消費與效用的意義 邊際效用(MU)與總效用(TU) 邊際效用分析法 (計數效用分析法)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消費行為的研究 消費者均衡:MU均等法則 價值的矛盾 無異曲線的意義及特性 預算線 消費者均衡:無異曲線與預算線相切 無異曲線分析法 (序列效用分析法)

消費者剩餘的意義、計算及圖示 消費行為的研究 恩格爾法則 家庭消費定律 恩格爾係數 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3-1 消費 財貨的種類 財貨的種類 經濟財 自由財 生產財 消費財 奢侈財 便利財 必需財 表 3-1 財 貨 的 種 類 3-1 消費 財貨的種類 財貨的種類 自由財 經濟財 消費財 生產財 必需財 便利財 奢侈財 表 3-1 財 貨 的 種 類 私立新興高級中學

3-2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關係 現將TU與MU之關係用圖3-1說明之: 當TU上升(或增加)時,MU>0 3-2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關係 現將TU與MU之關係用圖3-1說明之: 當TU上升(或增加)時,MU>0 當TU達到最高時,MU=0 當TU下降(或減少)時,MU<0,在消費者可自由丟棄時之假設下,不會消費至此 由TU曲線導出MU曲線,而MU曲線起先遞增,而後遞減,最後為零,甚至為負數;而一般之經濟分析,只就MU曲線負斜率的部分予以討論

3-2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圖 3-1 TU 與 MU 私立新興高級中學

3-2 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價值的矛盾 由於古典學派的學者 未能將總效用與邊際效用加以區分,才產生價值與價格的矛盾,一種財貨之價格是由邊際效用所決定,而其價值則由總效用決定。 圖 3-2 水和鑽石的矛盾

3-3 消費者均衡 無異曲線 等效用曲線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3-3 消費者均衡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所謂「 」 ( )又稱「 」,係指在一定的貨幣所得下,讓消費者獲得相同滿足程度的財貨組合的軌跡曲線。 無異曲線 indifference curve 等效用曲線 圖 3-3 無異曲線

3-3 消費者均衡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任二條無異曲線 不能相交 圖 3-6 無異曲線不能相交

3-3 消費者均衡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凸向原點 邊際替代率 無異曲線 (convex to origin) 3-3 消費者均衡 無異曲線的意義與特性 無異曲線 (convex to origin) (marginal of substitution,簡稱 MRS)係指為維持同一效用水準,當增加一個單位 x 財貨的消費時,須放棄 y 財貨的數量,即 y 減少的數量對 x 增加數量之比。 凸向原點 邊際替代率 圖 3-7 邊際替代率遞減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