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Jianliang 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理论概念:总供给和总需求 统计概念: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 总产出和总收入是度量总供给的统计指标 总支出是度量总需求的统计指标 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分别对应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 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
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习惯用Y表示总产出,用AS(Aggregate Supply)表示总供给 Y = YD + T 习惯用AE(Aggregate Expenditure)表示总支出,用AD(Aggregate Demand)表示总需求 AE = C + I + G + NX 古典学派认为,供给能创造自己的需求,总供给是经济中的占主导地位的变量,价格水平能够灵活调整,使得总需求达到与总供给相等的水平。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才是主导性的经济变量,价格不能灵活调整而具有黏性,总需求决定总供给,进而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Y = AE 二部门经济:Y = C + I 三部门经济:Y = C + I + G 四部门经济:Y = C + I + G + NX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S = I 二部门经济:S = I 三部门经济:S + (T – G) = I 四部门经济:S + (T – G) + (M – X) = I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支出与消费函数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财产状况、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消费信贷状况和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等 凯恩斯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家庭可支配收入,并且认为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 “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疑。一般而论,人们当其收入增加时,将会增加其消费支出,但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将小于其收入的增加量。随着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小,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消费支出与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 MPC=△C/△Y或dC/dY 0<MPC<1,MPC↓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 APC↓ APC>MPC
消费支出与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a:自发性消费 b·Y :诱导性消费 a>0 0<b<1 边际消费倾向 MPC=b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a+bY)/Y=a/Y+b APC↓ APC>MPC
储蓄与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MPS=△S/△Y或dS/dY 0<MPS<1,MPS↑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 APS↑ APS<MPS
储蓄与储蓄函数 线性储蓄函数 -a:自发性储蓄 (1-b ) ·Y :诱导性储蓄 -a<0 0<(1-b)<1 边际储蓄倾向 MPS=1-b 0<(1-b)<1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a+(1-b)Y)/Y=-a/Y+(1-b) APS↑ APS<MPS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关系 C+S=YD MPC+MPS=1 APC+APS=1 C、S C=a+bY E O Y C、S Y0 a C=a+bY E b 45° -a S=-a+(1-b)Y 1-b
投资支出与投资函数 投资的概念及几点区别 广义与狭义的投资、储蓄 投资、储蓄的总额 与净额 投资、储蓄的流量与存量 It=Kt-Kt-1 Kt=ΣIi 计划与实现的投资、储蓄
投资支出与投资函数 假定投资是一固定常数 O Y I I=I0 I0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国民收入 模型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国民收入 图形 O Y C、I Y1 C+I a C=a+bY Y0 E0 Y2 I=I0 I0 E1’ E1 E2’ 非意愿存货投资 C+I AS1 a C=a+bY Y0 E0 AD1=C1+I0 E2 E2’ Y2 AS0 AD0=C0+I0 非意愿存货负投资 AD2=C2+I0 45° AS2 I=I0 I0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国民收入 模型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国民收入 图形 S、I S=-a+(1-b)Y E0 I0 I=I0 O Y2 Y0 Y1 Y -a E1’ E2 E1 非意愿存货投资 Y0 E0 Y2 E2 E2’ I=I0 I0 非意愿存货负投资
乘数原理 由来与涵义 乘数原理又称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指在一个“有效需求不足”的社会里,如果某个需求部门有一个较小的变动,该变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中的其他部门,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在各个部门都发生变动,这个变动总和就是乘数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对乘数效应的通俗表达。
乘数原理 作用机制 例:假设△I=100,b=0.8 △Y △C 第一轮 100 0.8×100=80 第二轮 80 0.8×80=64 第三轮 64 0.8×64=51.2 …
乘数原理 作用机制(续) 更一般地 △Y △C 第一轮 △I b△I 第二轮 b2△I 第三轮 b3△I …
乘数原理 图形 C+I2 O Y AE E2 Y2 C+I1 E ’ ΔI ΔY-ΔI E1 Y1 b E0 ΔY 45° ΔI ΔY
乘数原理 前提条件 闲置经济资源,即剩余生产能力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收入 主要来自税收 一般地,T=T0+t·Y,其中t为边际税率,0<t<1 如 T=40+0.2Y 变型:若仅考虑所得税,则 T=t·Y,如 T=0.2Y 若仅考虑总量税,则 T=T0 ,如 T=40 支出 包括政府购买支出G和政府转移支付TR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模型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图形 C、I、G C+I+G C=(a-bT0)+b(1-t)Y E0 a-bT0 O Y0 Y AS0 AD0=C0+I0+G0 45°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正常失业:自然失业,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 不正常失业:周期性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指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手段) 政府购买支出G ΔAD = ΔG :直接、同向 政府转移支付TR ΔAD = b·ΔTR :间接、同向 税收T ΔAD = –b·ΔT :间接、反向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或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定义: 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也就是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特点,政府的一些收入和支出制度本身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有助于经济的稳定,能在经济繁荣时自动防止过度膨胀,经济衰退时自动防止过度萧条。 类型及作用机制: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尤其是所得税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权衡性财政政策 又称补偿性财政政策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消除经济波动,需要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更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 “逆经济风向行事”:反周期、削峰填谷 总需求过低或不足导致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这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总需求过高或过度导致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以抑制过热的经济势头,这被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例:假设△G=100,b=0.8 ,t=0.2 △Y △YD △C 第一轮 100 (1-0.2) ×100=80 0.8×80=64 第二轮 64 (1-0.2) ×64=51.2 0.8×51.2=40.96 第三轮 40.96 (1-0.2) ×40.96=32.768 0.8×32.768=26.2144 …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续) 更一般地 △Y △YD △C 第一轮 △G (1-t) △ G b(1-t) △ G 第二轮 b(1-t) 2△ G b2(1-t) 2△ G 第三轮 b2(1-t) 3△ G b3(1-t) 3△ G …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图形 C+I+G2 O Y AE E2 Y2 C+I+G1 E ’ E1 Y1 E0 ΔG ΔY-ΔG b(1-t) E0 ΔY 45° ΔG ΔY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例:假设△TR=100,b=0.8 ,t=0.2 △Y △YD △C 第一轮 0.8×100 (1-0.2) ×80=64 0.8×64=51.2 第二轮 51.2 (1-0.2) ×51.2=40.96 0.8×40.96=32.768 第三轮 32.768 (1-0.2) ×32.768=26.2144 0.8×26.2144=20.97152 …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续) 更一般地 △Y △YD △C 第一轮 b△TR b(1-t) △ TR 第二轮 b2 (1-t) 2△ TR b3 (1-t) 2△ TR 第三轮 b3 (1-t) 3△ TR b4(1-t) 3△ TR …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乘数比较1
财政政策的效果(性能):乘数效应 乘数比较2 以投资乘数为例: 二部门经济条件下 三部门经济条件下 从二部门经济到三部门经济,乘数效应变小的原因:漏出增加了
平衡预算与功能财政 平衡预算思想 年度平衡预算 周期平衡预算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功能财政思想 权衡性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出口与进口 出口 主要影响因素 外国收入水平Yf 国内外价格比P/Pf 汇率E等 出口函数可表述为 X=X(Yf,P/Pf,E)
出口与进口 进口 主要影响因素 本国收入水平Y 国内外价格比P/Pf 汇率E等 进口函数可表述为 M=M(Y,P/Pf,E) 不考虑价格因素与外汇市场, 可简化为M=M0+m·Y,其中M0为自主性进口, M0 >0,m为边际进口倾向,0<m<1,如M=20+0.05Y
出口与进口 净出口 NX=X-M=X0-M0-m·Y 图形 X、M M=M0+mY X0 X=X0 X0-M0 M0 Y O Y0 E X=X0 X0 X0-M0 NX=X0-M0-mY 贸易收支顺差(出超)TB>0 贸易收支逆差(入超)TB<0 贸易收支平衡TB=0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模型
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即出口乘数 … △Y △YD △C △M △C-△M 第一轮 △X (1-t) △ X b(1-t) △ X (b(1-t)-m)△X 第二轮 (1-t) (b(1-t)-m)△X b(1-t) (b(1-t)-m)△X m(b(1-t)-m)△X (b(1-t)-m) 2△X 第三轮 (1-t) (b(1-t)-m)2△X b(1-t) (b(1-t)-m)2△X m(b(1-t)-m)2△X (b(1-t)-m) 3△X … 留意每轮收入变化后的漏出。如第一轮收入增加ΔX后,税收会相应增加tΔX,储蓄会相应增加(1-b)(1-t)ΔX,进口会相应增加mΔX,这样增加的总收入ΔX中一共漏出了(tΔX+(1-b)(1-t)ΔX+mΔX),真正构成接下来对新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产生需求的只有ΔX-(tΔX+(1-b)(1-t)ΔX+mΔX)=(b(1-t)-m)ΔX,这就是第二轮社会总需求增加额,进而构成第二轮产出或收入增加额。
对外贸易乘数 乘数比较 以投资乘数为例: 二部门经济条件下 三部门经济条件下 四部门经济条件下 从二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到四部门经济,乘数效应逐渐变小的原因:漏出
进出口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来自内部需求的外生支出的变化 以投资为例 来自外部需求的外生支出的变化 即出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