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若按底物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若按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常常有些反应是几种反应类型的综合:
Advertisements

8.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八章 卤代烃 一、分类 饱和卤代烃(卤代烷) 一元卤代烃 卤代烃 不饱和卤代烃 二元卤代烃 卤代烃 卤代芳烃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十章 羧 酸及其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s.
第十二章 羧 酸 (carboxylic acid).
第八章 羧酸和取代酸 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的产物称为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酸酐、酯、酰胺等)。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六章 卤代烃 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 2. 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
第七章 卤代烃 ——卤代烷 exit.
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作为有机化学向生命科学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近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生命科学的所有前沿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A.酰卤 B.酸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有机化学2 小班讨论课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掌握:羧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酸性以及酸性强弱与整个分子结构的关系;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 酸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1羧酸的分类 据R来分: 饱和、不饱和 脂肪族、芳香族 据羧基的数目分:一元、多元.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第十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
Chapter 5: Rearrangement Reaction
第十二章 羧 酸 学习要求: 1、掌握羧基的结构和羧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2007年考研辅导(有机化学) 朱传方
第九章 生物碱.
第十章 卤 代 烃 (8学时) 10.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法 10.2 卤代烃的制法 10.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和碳酸衍生物.
第三章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习题 练习 习题 退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常指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本章仅讨论胺、酰胺、含氮杂环等。
含氮化合物.
Compounds of Containing Nitrogen
第十二章 醛、酮、醌 7-8学时 本科有机化学教案.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第五章 卤代烷.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卤代烷的性质 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第四节 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 第五节 几种重要的卤代烃
第8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很多生物利用某些代谢途径,产生一些对生物的生存和健康并非必要的化合物,即次生代谢产物,也称为天然产物。但在很多情况下,天然产物在保证特定的生物能继续生存方面有重要的功能和显著的活性,它们增强这些生物的竞争性。正由于天然产物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物功能和生理活性,所以通常也称为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2019/1/3.
第十二章 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12单元 羧酸、取代羧酸 引 言 羧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自然界中羧酸的典型代表。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十六章 双官能团化合物 (Difunctional Compounds)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乙 酸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乙 酸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温故知新 写出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 乙醛 乙酸 反应发生在醛基上,醛基氧化成羧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有机化学习题课 专题部分 网上教学课件.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第6章 醛、酮、醌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9 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nitro-compound), 胺(amine), 酰胺(amide)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 总称为含氮化合物.
第十二章 羧酸.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s) 一. 羧酸的结构、命名及物理性质 (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s) 羧酸的官能团: 羧基 分类: 按羧基数目分:一元,二元,三元,多元酸 按烃基类型分:脂肪酸,芳香酸,饱和酸,不饱和酸 羧基的结构: 由于p–π共轭,羧基碳的正电性减弱,不易发生典型的亲核加成,不象醛、酮中的羰基,但共轭使-OH上氢的酸性增强。

羧基负离子的结构: 命名:常见的酸由它的来源命名: 例: 蚁 酸 醋 酸 硬 脂 酸 月 桂 酸 系统命名: 6-甲基-2-乙基庚酸

5-氯-3-戊烯酸 3-硝基苯甲酸 (间硝基苯甲酸) 4-氯苯甲酸 (对氯苯甲酸) 二酸: 丙二酸 丁二酸 己二酸 邻苯二甲酸 反-1,2-环己二酸

物理性质: 羧酸是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烃类含氧衍生物中沸点最高的化合物。 例:甲酸 M=46 b.p. 101℃ 乙醇 M= 46 b.p. 78℃ 因为: 二缔合体 例: b.p. 7.9 56 97 141

IR: νO-H 2500 ~4000cm-1 强而宽的吸收峰 νC=O 1720 ~1690cm-1 形成缔合体波长红移 νC-O 1315 ~1280cm-1 宽峰 1HNMR: 10~13ppm 9~10ppm 2.0~2.5ppm

二. 羧酸的反应 (Reac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 ①羧基中氢的反应 ②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 ③羧基中脱羧的反应 ④羧基中羰基的还原 ⑤羧基α-H的卤代反应 1.羧基中氢的反应 1). 酸性 羧酸具有酸性,能与NaOH、Na2CO3、NaHCO3反应生成盐。

较稳定 负电荷分散在两个电负性较强的氧上,使体系能量降低。

诱导效应的影响: 定义:诱导效应一般以氢为比较标准,如果电子偏向 取代基,这个取代基是吸电子的,具有吸电子 的诱导效应,用-I(Inductive effect)表示; -I 效应 标准 +I 效应 例: -I 效应

若以乙酸作为母体化合物,将取代乙酸的离解常数大小按顺序排列,得各基团的诱导效应顺序是: 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I 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I 效应。 例:

诱导效应沿σ键传递,电子逐渐向氯偏移,传递到4个碳以后,几乎无影响。诱导效应具有加和性。 例: 二元酸的pka1与pka2 4.27 5.70 5.64 5.41 pka2 1.27 2.85 4.21 4.34 pka1 HOOCCOOH HOOCCH2COOH HOOC(CH2)2COOH HOOC(CH2)3COOH

解释:二元酸的pka1小于pka2。 具有-I 效应 具有+I 效应 共轭效应的影响: 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若能降低共轭体系的电子密度,则这些基团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C)。 如: 均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 这些基团 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若能增高共轭体系的电子密度,则这些基团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C)。

羧基负离子对羧基有诱导效应还有场效应,结果使羧基上的氢不易离去。 如: 这些基团 均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 例: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场效应的影响: 场效应是一种空间的静电作用。 场效应 羧基负离子对羧基有诱导效应还有场效应,结果使羧基上的氢不易离去。 诱导效应 场效应与诱导效应通常方向一致。

例:按酸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吸电子诱导作用大 给电子共轭作用大 吸电子诱导作用中 吸电子诱导作用小 氢键效应吸电子作用大 给电子共轭作用小 给电子共轭作用大 > > 解: pka 4.20 pka 4.08 pka 4.57 pka 2.98

例:按酸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解: > > > > 结论:(1)电子效应的影响:吸电子取代基使酸性增大, 给电子取代基使酸性减小。 (2)分子内的氢键使羧酸的酸性增强。

2). 羧酸的盐与卤代烷反应生成酯 + 用伯卤代烷,制备特殊酯。 3). 羧酸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酯 过程: 用于特殊酯的合成。

2. 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 羧基中羟基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得羧酸衍生物。 酯(被烷氧基取代) 酰卤(被卤素取代) 酸酐(被酰氧基取代) 酰胺(被氨基取代) 1). 生成酯

可逆反应,要提高产率采取两种方法使平衡右移: ① 一种原料过量,在此乙醇过量,使平衡右移。 ② 将生成的水蒸出,使平衡右移。 2). 生成酰氯 羧酸与PCl3,PCl5,SOCl2作用得酰氯。 用于制低沸点的酰氯,因H3PO3的沸点是200℃。 用于制高沸点的酰氯,因POCl3的沸点是107℃。 用于制各种酰氯。

注意: (1) 反应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2) 产物酰卤通常都通过蒸馏方法提纯,所以试剂、 副产物与产物的沸点要有较大的差别。 (3) 反应机制与醇的卤代类似。

3). 生成酸酐

注意:已二酸、庚二酸(失羧、失水) ~300℃ 失水要加失水剂:Ag2O, P2O5, POCl3, 乙酰氯, 乙酸酐等。 失羧要加碱:Ba(OH)2, Ca(OH)2 等。

4). 生成酰胺和腈 苯甲酰胺 苯甲腈 3. 羧基中脱羧的反应 当羧基的α-C上有吸电子基团时,容易进行脱羧反应。 例:

1). 科尔伯(H. Kolbe)反应 指羧酸的碱金属盐电解生成烃的反应。 用于制备结构特殊的烃。 例: 机理: 阳极

2). 汉斯狄克(H. Hunsdiecker)反应 用于制备特殊结构而且少一个碳原子的溴代烃。 例: (1-甲环己基)乙酸银 1-甲基-1-溴甲基环己烷 机理: 要求在无水条件下操作,而制备无水银盐较困难,产率也不理想。改进方法如下:

3). 克利斯脱(S. T. Cristol)反应 4. 羧基中羰基的还原 注意:双键不受影响。

5. 羧基α-H的卤代反应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C. Hell -J. Volhard -N. D. Zelinsky) 具有α-H的羧酸在催化量的红磷或三溴化磷存在下与溴发生反应,得到α-溴代酸。 由于P-π共轭,羧基碳的正电性减弱,不象醛、酮中的羰基那样活泼,所以羧酸的α-H溴代需要红磷催化。

机理:

α-溴代酸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是制备其它α-取代酸的母体。

注意: α-氯代酸也可用此法制备,而α-碘代酸不行。

三. 羧酸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 1. 氧化法 伯醇氧化 醛氧化 环酮的氧化 烃的氧化

卤仿反应制备少一个碳的羧酸 2. 腈化物的水解 腈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羧酸,腈由伯卤代烷与氰化钾发生SN2反应制备。

例: 注意 不反应 反应速率太慢 用来从伯卤代烷制备增长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3. 格氏试剂法 (干冰) 用来从卤代烷(伯、仲、叔)制备增长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练习:1. 从RCOOH合成RCH2COOH。 2. 从RCH2COOH合成RCOOH。 3. 从苯合成2-(4-异丁基苯基)丙酸。 1. 2.

3.

1.物态 二元羧酸都是固态晶体,熔点比相近分子量的一元羧酸高得多。 四. 二元羧酸 物理性质 1.物态 二元羧酸都是固态晶体,熔点比相近分子量的一元羧酸高得多。 2.溶解度 比相应的一元酸大,易溶于乙醇,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1.具有羧酸的通性 对酸性而言 pKa1 > pKa2

2.二元羧酸受热反应的规律 (1) 乙二酸、丙二酸受热脱羧生成一元酸。

(2)丁二酸、戊二酸受热脱水(不脱羧)生成环状酸酐。

(3)己二酸、庚二酸受热既脱水又脱羧生成环酮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