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雅俗共赏话元曲 广州七中 曾霞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一、诵读感知说内容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双调·拨不断》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正宫·醉太平·无题》 ——描绘了景色秀美的山间暮景图 ——否定功名霸业,批判现实社会 ——借天台山的险寒写人心险恶 ——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世俗丑恶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正宫•端正好】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二、赏析品鉴探风格 讨论:在艺术风格上,元曲雅俗兼容,这四首曲是如何体现这种“既通俗又高雅”的特点的?
“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要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
“诗者,歌也! 词者,诗之余也! 曲者,词之俗体也! ”
三、 词曲本一家,鉴赏殊途归 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③ ,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为什么?
2、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 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这两首曲中,你更喜欢哪首曲的结尾?为什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2、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 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这两首曲中,你更喜欢哪首曲的结尾?为什么?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声声慢(下阕)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声声慢(下阕) 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元曲正是以它通俗的语言、广泛的题材、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以及嬉笑怒骂、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等向我们展示着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