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商業科專題報告 如何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組長:李俊杰 組員:陳志鵬 洪永業 張文威 張家寶 王雲鵬.
Advertisements

人力资源部季度述职报告 公司 LOGO 季度述职报告  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 **** 年 ** 月.
組別 : 第三組 組員 : 黃意芳 (13) 楊詠涵 (19) 陳冠廷 (25) 陳睿婷 (26) 尤韋昀 (29) 陳思妤 (35) 葉庭欣 (37)
組別 : 第三組 組員 : 黃意芳 (13) 楊詠涵 (19) 陳冠廷 (25) 陳睿婷 (26) 尤韋昀 (29) 陳思妤 (35) 葉庭欣 (37)
第八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 劳动关系管理 第二节 劳动合同管理 第三节 劳动争议管理 第四节 劳动关系中的不平等与歧视问 题.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高屏澎東分署 鳳山就業中心 簡報人:黃素貞 助教:許竣能、詹育瑞、曾泰龍 就服員 青年職涯扎根方案 – 認識自己‧求職不卡關 履歷面試技巧分享.
教師手冊閱讀策略探討 台南市復興國中.
第 9章.衡量品牌權益來源:探取顧客的心智集合
徐国庆 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大二進階英文修課說明 編訂日期:98學年第1學期.
台灣新住民子女之多元文化課程建構初探 -以越南籍配偶建構之校本課程為例
政府組織改造法案 介紹與說明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99 年 3月.
Chapter 4 餐飲消費者與餐飲市場 第一節 餐飲消費者的需求 第二節 餐飲市場的調查和預測 第三節 餐飲產品與服務策略.
人員招募與甄選 林佩儀 林彥伶 曾雪玲 古竺豔.
欢迎各位 Nice to Meet U.
第一章 管理的真谛.
歡 迎 光 臨.
第 5 章 網路行銷的策略.
保險金融從業人員 之核心能力探討 103 學年度保險實務專題報告 指導教授:陳美菁主任 考核教授:鍾任傑老師 陳聰賢老師 班級:四保4B班
報 告 大 綱 壹、組織改造背景說明 貳、組織改造的願景與策略 參、組織改造相關法案 肆、現行基準法規範下的組織型態與架構
无砟轨道轨距、水平调整 主讲教师:程建红、方筠、苗兰弟 2016年5月.
Ch10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3/e.中山大學企管系 著.前程文化 出版.
機械設計期中報告 組別:第十組 組長:張正諺 組員:吳柏辰 林軒邑 黃炳豪 游俊燁 蘇鈺城.
林森國小一年8班班親會 葉宛婷老師 103年9月19日 晚上7:00-8:30 地點:108教室.
百萬小學堂 百萬小學堂 Song Song Song 音樂… 許你一個奇蹟 友松製作.
剑桥学子——刘静怡 主持人:刘诗瑶 制作人:杨奕萱.
第二章 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
為何採用標準參照? 測驗目的與基測與特招考試不同-非升學考試 作為學力監控機制以協助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順利達成
多元評量與評量案例分享 Multiple assessment
訓練需求評估 紀信光.
左手微博 右手微信 互联网思维 微营销 企业微营销 SOLUTION 网络营销 SOLUTION 右手微信 微营销 线上引爆 客服系统
青年職涯扎根方案 – 認識自己‧求職不卡關 履歷面試技巧分享
医院在管理上经常思考的几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医院工作流程对医院经营战略形成有效的支持? 医院应该怎样将职能科室与医疗科室做有效的沟通及协作?
第4章 表的创建与使用.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教育学 教学微课9.
数学学科 数据使用及教学建议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7年天津中小学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政治学导论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管理概论.
节目检测系统及 中心资源库管理.
蔡一郎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第二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以標準參照的評量促進教育發展- 標準化成就測驗實作與討論 (概念篇)
聲音 講解/陳記住老師 謹向圖中人物表達謝意….
96學年度新進教師研習會 教務處報告 楊昌彪 中山大學副教務長 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噪音與振動 令人感到不舒適 造成生理與心理上危害的聲音—噪音 振動—聲音 聲音—空氣中壓力之變化—正弦波 音量—音壓之強弱—分貝 dB
作业效率分析 1. Performance 概念 2. PAC 3. 作业效率改善方案.
多元評量策略與實務 苗栗縣閩南語輔導團 報告人:鄭月蓮輔導員.
以事業層級策略 建立競爭優勢 C-3b 第三組 組員名單 企四B 黃慧卿 企四B 謝伊婷
探索會計專業的出路               班級:四會一乙 學號: 姓名:鄧煜琪.
突破績效的人才管理.
國內後期中等教育入學方式沿革 高中聯招時期 多元入學方案創建時期 國中基測實施時期 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時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時期.
課程宗旨 消費者 營商 環境 會計 管理 個人 理財 僱員 投資者 企業家 擔當消費者、投資者、僱員或企業家時具有的基本商業知識、技能和態度.
第一章 总论 主讲老师:玥玥(孙冰).
107學年度赴境外姊妹校 交換生留學說明會 國際暨兩岸事務處 2018年10月29日.
Microsoft Access 第四組 周執中.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 阎石 王红
反毒、反黑、反霸凌 ~建構友善的校園.
文化與知性之旅 以九份與周邊景點文化旅遊分析 黃健軒( ) 王道宏( ) 李建熙( )
大二進階英文修課說明 編訂日期:98學年第1學期.
疑問句的形成.
談判–原理與實務 5/e.張國忠著.前程文化 出版
敞開心唱詩歌&心靈點滴分享 ~~唱詩分享社~~
冰 蓄 冷 系 统 Engineered for flexibility and performance.™ 科技营造自然.
以標準參照的評量促進教育發展-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關鍵配套
突破績效的人才管理 簡仁傑 標竿學院 2001年12月11日.
第一章 商業通路與管理.
台灣之行為藝術初探 Performance Art in Taiwan
认 识 KPI.
健康生活產業概論-勇闖創業路 5.2.1善用慈濟資源.提升職涯就業力.
敞開心唱詩歌&心靈點滴分享 ~~唱詩分享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08

補救教學之內涵 一、補救教學之內涵 補救教學係指協助未達到教學目標或學習有困難之學習低成就者,針對其學習困難與原因,依據個別的需求,設計一系列的學習補救措施,實施額外教學時間,幫助學習者有效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換言之,補救教學屬於事後的幫助,旨在協助未達到教學目標之低成就學習者,在診斷其學習具有困難後,針對其困難與障礙,設計一系列的補救措施,採用「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歷程,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並提昇其學習效能,以達成到設定的學習水平。 二、需要補救教學之對象 需要接受補救教學的對象:低成就學生。 三、補救教學之目標 達成「基本學習內容」的各年級通過標準。

低成就學生的特徵 一、學業表現 二、平時表現 (1)低成就學生往往測驗與學業成績較差。 (2)在閱讀與數學程度比一般同儕低。 (3)有學業方面的挫折經驗。 (4)作業無法正常繳交,會使用藉口推託或是直接抄襲。 二、平時表現 (1)低成就學生依賴心較重,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注意。 (2)容易分心,但對於本身有興趣的科目,具有優異的理解力,甚至會出現固著的行為。 (3)在社會性的適應較無法融入。 (4)缺乏毅力與恆心。 (5)不喜歡學校與作業。 (6)偏低的出席率。 (7)家庭的支持較少。

標準設定方法流程 舉行標準設定的專家座談會: 針對國英數三科,邀請6階段(即: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年級、8年級、9年級六個階段)各15名負責補救教學教師,擔任學科專家,參與標準設定的專家座談會議。共需舉行6階段x 3科=18場次的座談會,邀請270名教師參與。 採用各科10302~10402各四卷的篩選及成長測驗試題。命題依據:國教署公布的國英數三科「基本學習內容」。 採用Angoff 的 yes/no二元計分法設定各科「絕對通過標準」。 確定「表現水準描述語」(performance level descriptions, PLD)。 舉行評量架構的專家諮詢座談會。

標準設定技術-- Angoff 的yes/no方法

Angoff 的yes/no方法(續)

二至八年級國英數各卷的通過標準的平均數。

標準設定結果 各年級的通過標準,大部分會隨著年級數遞增而降低。 各年級學生通過標準之決定: 四年級以下:設定在篩選/成長測驗的80%(20題)答對率為通過標準。 五、六年級:設定在篩選/成長測驗的72%(18題)答對率為通過標準。 七年級以上:設定在篩選/成長測驗的60%(15題)答對率為通過標準。 所根據的學理基礎,即是認為年齡愈低的低成就學生,如能及早投入資源(包括:時間、師資、教材教法、設備等)進行補救教學,其效果愈好。故,要求其達到較高的通過標準,以便奠定往後學習的良好基本能力。

各年級篩選/成長測驗之組卷: PLD之描述: 四年級以下:設定以試題平均難度為 .80,作為各科組卷標準依據。 20題難度應在0.8以上;3題難度在0.6-0.8之間;2題難度在0.6以下。 五、六年級:設定以試題平均難度為 .72,作為各科組卷標準依據。 18題難度應在0.72以上;5題難度在0.6-0.72之間;2題難度在0.6以下。 七年級以上:設定以試題平均難度為 .60,作為各科組卷標準依據。 15題難度應在0.6以上;7題難度在0.5-0.6之間;3題難度在0.5以下。 以上無論哪個年級,最難的題目,都不要挑選難度在0.3以下的題目。 PLD之描述: 凡已達通過標準者,即表示該學生在篩選/成長測驗上的表現,已達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上的基本學習程度要求;亦即表示,該學生不需接受補救教學,該學生已達補救教學的成效。 凡未達通過標準者,即表示該學生在篩選/成長測驗上的表現,未達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上的基本學習程度要求;亦即表示,該學生需要接受補救教學,該學生未達補救教學的成效。

初步的相關問卷發現 近年來,國內針對補救教學的研究發現,許多老師認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程度差異太大,是當今教學上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如果教師們都能夠瞭解低成就學生的學習特質,也許會有助於思考採行何種補救教學策略,來幫助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長。 在標準設定會議問卷結果發現,教師們有39.5%的教師選擇「完全同意」,其次是24.2%的教師選擇「有點同意」,針對這些經過補教教學後仍沒有起色的低成就學生,將補救教學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經費),轉向投資培育這些低成就學生的其他強項智能(如:空間、音樂、藝術與健體等學習領域)。

補救成效—學生觀點 學生問卷的實徵性研究成果: 1.低成就學生愈早接受補救教學,效果愈好。 2.補救教學學生在「自我歸因、目標管理、學習動機管理」等因素上,皆偏向正向。 3.學生認為補教教學的個別化教學程度高,且相當滿意整體教學歷程及成效。故整體而言,補教教學是成功的。 4.補教教學的成敗在於個別化教學程度,它確實有發揮功用,可彌補一般大班教學的不足。 5. 影響補教教學的學習滿意度和學習成效的主要因素,皆是個別化教學程度。

補救成效—教師觀點 教師問卷的質性研究成果: 1.認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程度差異太大,是當今教學上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2.支持教育部的補救教學政策,同意補救教學確實能幫助學生學習的看法。支持「放學後時段」進行補救教學,而開班人數建議為3人,且單科補救教學時數以平均每週3堂課為宜。 3.學生樂於參與補救教學課程,且學習認真,在課後也較不抗拒原課程與更有信心。 4.補救教學可以帶給學生溫暖,教學相處融洽且學習氣氛良好,學生也能勇於向老師提問。 5.當已盡力實施補救教學但仍成果不彰時,贊成將補教教學時間改成多元智能學習社團,讓學生探索自我。

補救成效—我的補充觀點 研究者的心得建議: 1.一對一的補救教學(即愈是個別化教學程度)效果最好,但成本、代價也高。 2.補救的時間要夠長,單科一週至少三堂課進行補救,可能是必要的時間付出。 3.寒暑假期間,也要持續進行補救。 4.除了學科(即學術性向科目:國英數)以外,教師同時進行品格教育、性向探索活動、給予持續鼓勵與勉勵的支持性力量,是絕對必要的。

敬請指教!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