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 用样本去估计总体回归函数,总要使用特定的方法,而任何估 计参数的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假定条件 一、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 为什么要作基本假定? ●只有具备一定的假定条件,所作出的估计才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 ●模型中有随机扰动项,估计的参数是随机变量,显然参数估计值的分布与扰动项的分布有关,只有对随机扰动的分布作出假定,才能比较方便地确定所估计参数的分布性质,也才可能进行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等统计推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 1.2 、随机事件的概率 1.3 、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 1.4 、伯努利概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宋 晖 – 2013年秋.
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 一般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条件异方差模型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与管理学院.
第二部分:统计推断 Chp6:统计推断概述 Chp7:非参数推断 Chp8:Bootstrap Chp9:参数推断 Chp10:假设检验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一、能线性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 二、多元多项式回归(线性化)
第四章 概率、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第二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篇 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三篇 医学统计学方法 医学统计学方法 实习2 主讲人 陶育纯 医学统计学方法 实习2 主讲人 陶育纯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本讲义可在网址 或 ftp://math.shekou.com 下载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计量经济学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区间估计 Interval Estimation.
统计学期末复习
Y = b0 + b1x + u ch2 简单二元回归 y = b0 + b1x + u 1.
简单回归模型 过原点回归 简单回归模型的定义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 OLS的操作技巧 度量单位和函数形式 OLS估计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第6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统计量 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 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例1 :甲击中的环数; X :乙击中的环数; Y 平较高? 试问哪一个人的射击水 : 的射击水平由下表给出 甲、乙两人射击,他们
计量经济学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二章 回归模型 法、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式及相关性质、对模型的经济意 义检验和统计检验,能应用Eviews软件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与统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1 回归分析概述 §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 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第二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三章:统计信号估计 3.1 问题描述 3.2 随机参量的Bayes估计 3.3 ML估计 3.4 估计量的性质
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 2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 .2 参数 的估计 2 .3 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2 .4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第4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回归分析及回归模型 §2.2 :一元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参数估计值的性质及统计推断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 y = b0 + b1x1 + b2x bkxk + u 计量经济学导论 刘愿.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数据统计与分析 秦 猛 南京大学物理系 手机: 第十讲 数据统计与分析 秦 猛 南京大学物理系 办公室:唐仲英楼A 手机:
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参数的区间估计.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习题 一、概率论 1.已知随机事件A,B,C满足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计算 (1)A,B,C相互独立 (2)A,B独立,A,C互不相容
抽样和抽样分布 基本计算 Sampling & Sampling distribution
第九章 数项级数 §9.1 级数的收敛性 §9.2 正项级数 §9.3 一般项级数.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第六章 自相关.
第五章 异方差.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第三章 两变量线性回归.
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第一部分:概率 产生随机样本:对分布采样 均匀分布 其他分布 伪随机数 很多统计软件包中都有此工具 如在Matlab中:rand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数据统计与分析 秦 猛 南京大学物理系 第11讲 办公室:唐仲英楼A
§5.2 抽样分布   确定统计量的分布——抽样分布,是数理统计的基本问题之一.采用求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的方法可得到抽样分布.由于样本容量一般不止2或 3(甚至还可能是随机的),故计算往往很复杂,有时还需要特殊技巧或特殊工具.   由于正态总体是最常见的总体,故本节介绍的几个抽样分布均对正态总体而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难点:连续变量函数分布与二维连续变量分布
第十五讲 区间估计 本次课讲完区间估计并开始讲授假设检验部分 下次课结束假设检验,并进行全书复习 本次课程后完成作业的后两部分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问题:知道随机变量(总体)的分布类型, 但确切的形式不知道,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参数,这 类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学模型实验课(二) 最小二乘法与直线拟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 用样本去估计总体回归函数,总要使用特定的方法,而任何估 计参数的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假定条件 一、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 为什么要作基本假定? ●只有具备一定的假定条件,所作出的估计才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 ●模型中有随机扰动项,估计的参数是随机变量,显然参数估计值的分布与扰动项的分布有关,只有对随机扰动的分布作出假定,才能比较方便地确定所估计参数的分布性质,也才可能进行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等统计推断。 假定分为:◆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对随机扰动项的假定 1

1.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 例如对于 ●假定模型设定是正确的(变量和模型无设定误差) ●假定解释变量X在重复抽样中取固定值。 ●假定解释变量X是非随机的,或者虽然X是随机的, 但与扰动项u是不相关的。(从变量X角度看是外生的) 注意: 解释变量非随机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中相对 容易满足,经济领域中变量的观测是被动不可控的, X非随机的假定并不一定都满足。 2

2.对随机扰动项u的假定 在给定X的条件下, 的条件期望为零 假定2:同方差假定: 在给定X的条件下, 的条件 方差为某个常数 假定1:零均值假定: 在给定X的条件下,  的条件期望为零 假定2:同方差假定: 在给定X的条件下, 的条件 方差为某个常数 Y X 3

假定4:解释变量 是非随机的,或者虽然 是随 假定3:无自相关假定: 随机扰动项 的逐次值互不相关 随机扰动项 的逐次值互不相关 假定4:解释变量 是非随机的,或者虽然 是随 机的但与扰动项 不相关 (从随机扰动 角度看) 4

假定5:对随机扰动项分布的正态性假定, 即假定 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 即假定 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 (说明:正态性假定并不影响对参数的点估计,所以有时不列入基本假定,但这对确定所估计参数的分布性质是需要的。且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 的分布会趋近于正态分布。所以正态性假定有合理性) 5

在对 的基本假定下 Y 的分布性质 假定1:零均值假定 由于 其中的 和 是非随机的, 是随机变量,因此 其中的 和 是非随机的, 是随机变量,因此 Y是随机变量, 的分布性质决定了 的分布性质。 对 的一些假定可以等价地表示为对 的假定: 假定1:零均值假定 假定2:同方差假定 假定3:无自相关假定 假定5:正态性假定 6

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 ●对于 ,不同的估计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样本回归参数 和 ,所估计的 也就不同。 ●理想的估计结果应使估计的 与真实的 的差(即剩余 )总的来说越小越好 ●因 可正可负,总有 ,所以可以取 最小,即 在观测值Y和X确定时, 的大小决定于 和 。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寻求能使 最小的 和 。 7

2. 正规方程和估计量 取偏导数并令其为0,可得正规方程 用克莱姆法则求解得以观测值表现的OLS估计量: 即 或整理得 8

为表达得更简洁,或者用离差形式的OLS估计量: 容易证明 由正规方程: 注意:其中: 本课程中:大写的 和 均表示观测值; 小写的 和 均表示观测值的离差 而且由 样本回归函数可用离差形式写为 9

3. OLS回归线的数学性质 ●OLS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 ●估计值 的均值等于实际观测 值 的均值 (由OLS第一个正规方程直接得到) ●剩余项 的均值为零 ●OLS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 ●估计值 的均值等于实际观测 值 的均值 (由OLS第一个正规方程直接得到) (由OLS正规方程 两边同除n得到) 10

●被解释变量估计值 与剩余项 不相关 由OLS正规方程有: ●解释变量 与剩余项 不相关

4. 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面临的问题: 参数估计值 参数真实值 ●参数无法直接观测,只能通过样本去估计。样本的获得存 面临的问题: 参数估计值 参数真实值 对参数估计式的优劣需要有评价的标准 为什么呢? ●参数无法直接观测,只能通过样本去估计。样本的获得存 在抽样波动,不同样本的估计结果不一致。 ●估计参数的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的估计结果可能不相同,通过样本估计参数时,估计方法及所确定的估计量不一定完备,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总体参数估计值。 对各种估计方法优劣的比较与选择需要有评价标准。 估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参数估计值应"尽可能地接近"总体参数真实值”。 什么是“尽可能地接近” 原则呢? 用统计语言表述就是: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等 12

(1) 无偏性 前提:重复抽样中估计方法固定、样本数不变、 由重复抽样得到的观测值,可得一系列参数估计 值 , 的分布称为 的抽样分布,其密度 函数记为 概念: 如果 ,则称 是参数 的无偏估计量, 如果 ,则称 是有偏的估计,其偏倚为 (见下页图) 13

概 率 密 度 估计值 偏倚 14

(2)有效性 前提:样本相同、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参数,可以找到若干个不同的无偏估计式 目标: 努力寻求其抽样分布具有最小方差的估计量 目标: 努力寻求其抽样分布具有最小方差的估计量 (见下页图) 既是无偏的同时又具有最小方差特性的估计量,称为最佳(有效)估计量。 15

概 率 密 度 估计值 16

3、渐近性质(大样本性质) 思想:当样本容量较小时,有时很难找到方差最小的无偏估计, 需要考虑样本扩大后的性质(估计方法不变,样本数逐步增大) 一致性: 当样本容量 n 趋于无穷大时,如果估计式 依概率收敛于总体参数的真实值,就称这个估计式 是 的一致估计式。即 或 (渐近无偏估计式是当样本容量变得足够大时其偏倚趋于零的 估计式) (见下页图) 渐近有效性:当样本容量 n 趋于无穷大时,在所有的一致估计 式中,具有最小的渐近方差。 17

概 率 密 度 估计值 图 4 18

4. 分析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 由OLS估计式可以看出 都由可观测的样本值 和 唯一表示。 ● 因存在抽样波动,OLS估计 是随机变量 先明确几点: ● 由OLS估计式可以看出 都由可观测的样本值 和 唯一表示。 ●   因存在抽样波动,OLS估计 是随机变量 ●   OLS估计式是点估计量 19

O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高斯定理 1、 线性特征 是Y的线性函数 2、 无偏特性 可以证明 (证明见教材P33) 2、  无偏特性 可以证明 (证明见教材P33) (注意: 无偏性的证明中用到了基本假定中 零均值等假定) 20

可以证明:在所有的线性无偏估计中,OLS估计 具 有最小方差 3、 有效性 (证明见教材附录2·1) 可以证明:在所有的线性无偏估计中,OLS估计 具 有最小方差 (注意:最小方差性的证明中用到了基本假定中的同方差、无自相关等假 定) 结论(高斯定理): 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