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源遠流長 第一章 史前與歷史初期的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一、臺灣島的形成 1.臺灣島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萬年前的喜馬 拉雅造山運動和六百多萬年前的蓬萊造山運動兩次 板塊推擠中,凸出海面形成島嶼。 2.第四冰河期: (1)六萬年前的第四冰河期是最後一次的冰河時期,原 本位在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海溝因此露出海免, 臺灣也就和歐亞陸塊連接在一起。 (2)因氣候變冷,許多動物紛紛由北向南遷移,尋找較 為溫暖的地方。長濱文化人和左鎮人,也就是這個 時期自華南來到臺灣最早的居民。 3.到了大約距今一萬八千年到一萬年左右冰河時期結 束,地球回暖、水分回流大海、海平面上升,臺灣 再度和歐亞陸塊分隔而成為獨立的島嶼。
冰河時期的臺灣與中國大陸
一、臺灣島的形成 4.臺灣有人類活動的遺存,則始自三至五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濱文化。 5.漫長的臺灣史前時期,一直到十七世紀初葉荷蘭人、西班牙人來到臺灣,才告結束。但荷西在臺前後不過三十八年(1624-1662),就被明朝的末代將軍鄭成功所驅離;鄭氏政權在臺灣則又延續了二十二年(1662-1683)的時間。
二、台灣考古學 1.臺灣有確切文獻紀錄的歷史時期,是開始於十七世紀初期,也就是西方海外殖民國家來到臺灣的時代,至今不過三百多年的時間;此前的歷史稱為「史前史」。 2.對於臺灣史前歷史與文化的了解,就是透過考古學的研究。
二、台灣考古學 3.考古發現 (1)臺灣考古學的興起: 最早是在日治時期的1896 年,學者在臺北芝山岩、圓山等地發現史前遺址。 (2)戰後: 民國53 年(1964 年)的大坌坑遺址 民國57 年(1968 年)的八仙洞遺址 民國69 年(1980 年)的卑南遺址 民國80 年(1991 年)的十三行遺址等發掘
三、臺灣史前文化的分期及代表文化 1.臺灣考古發掘及調查的遺址,屬於史前時期的部分,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二千多處,分布情形大致如左圖所示:
三、臺灣史前文化的分期及代表文化 2.透過考古學家的研究與推斷,依據這些史前遺址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將史前文化分為五個時期:
台灣舊石器晚期的遺址 (一)起源 時值第四冰河期晚期,臺灣與大陸相連,人類為追蹤狩獵動物,由華南來到臺灣,進而定居台灣。 (三)時間:約距今五萬年到七千年前 長濱文化:距今約五萬年到三萬年前 網形文化:確實年代尚未測定
舊石器時代 (三)文化特徵: 主要依靠採集、漁獵為生 已知用火 不懂得畜牧和農耕 用打製法製成石器 居住在海邊的洞穴 (四)遺址分布: 長濱文化:臺灣東部及恆春半島海岸地帶 網形文化:西海岸中北部丘陵台地
長濱文化 (臺灣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史前遺址) 長濱文化的石器 長濱文化的八仙洞遺址
網形文化 網形文化(臺中縣月湖遺址出土) 說明臺灣最早的史前文化,扁橢圓形礪石,從單面兩 邊打剝而成,於一端交會形成可以使用的刃部,除為 舊石器時代代表性器物,亦具對稱性美感。
舊石器時代 (五)人類化石:左鎮人 發現地:臺南縣左鎮鄉菜寮溪 年代:距今約三萬年到二萬年前 發現遺物:人類的頭骨與牙齒化石 重要性:目前所發現年代最早的人類化石
左鎮人頭骨及牙齒化石
臺灣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分佈 長濱文化:距今約5萬至5千年間。 網形文化:分佈於西海岸中北部丘陵台地。 左鎮人:距今約2~3萬年前。
新石器時代 (一)起源 約距今一萬年前,第四冰河期結束,海水全面上升,臺灣逐漸脫離中國大陸成為孤島。 (二)分期 新石器時代 早期 中期 晚期
新石器時代 (三)特徵 (1)早期 代表性文化:大坌坑文化 年代:距今約7000到5000年前 生活方式: 磨製石器 燒製陶器(粗繩紋陶文化) 種植根莖類作物 已知定居 新石器時代三大特徵
製陶過程
大坌坑文化
新石器時代 (三)特徵 (2)中期 代表性文化:臺北的圓山文化、芝山岩 文化、臺中清水的牛罵頭文化、臺 南仁德的牛稠子文化。 代表性文化:臺北的圓山文化、芝山岩 文化、臺中清水的牛罵頭文化、臺 南仁德的牛稠子文化。 年代:距今約5000到3500年前 生活特徵: 開始栽種稻米、小米等作物 有社會組織與特殊墓葬方式 製陶技術提升,陶器上有細紋(細繩紋陶文化)
新石器時代 d)圓山文化─貝塚 為遠古先民撈捕河湖、海洋魚貝之佐證。 e)牛稠子文化─臺灣最早發現栽種稻米之記錄。 圓山貝塚 圓山文化的石器
牛罵頭遺址 牛罵頭文化以臺中縣清水鎮的牛罵頭遺址命 名,距今約4500~3500年前,是目前新石器 時代中期臺灣中部地區的代表,也是確知的 最早一層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
圓山貝塚出土的烏蜆 (新石器時代中期) 貝塚為圓山文化的最大特 色,貝殼種類有烏蜆、牡 蠣、九孔螺…等等,這些 種類多半屬於半淡半鹹水 圓山貝塚出土的烏蜆 (新石器時代中期) 貝塚為圓山文化的最大特 色,貝殼種類有烏蜆、牡 蠣、九孔螺…等等,這些 種類多半屬於半淡半鹹水 性的貝類,可驗證圓山時 期臺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 湖泊。
芝山岩出土的炭化稻穀 (新石器時代中期) 芝山岩文化遺址位於臺北 士林芝山岩附近。是首處 被發現的臺灣史前時代遺 址。保存了許多有機質遺 物,如木製器具、繩索、 稻穀及植物種子等。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遺址發掘的情形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文化出土的遺物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文化漁獵生活復原圖
新石器時代 (三)特徵 (3)晚期 代表性文化:北部植物園文化、中部的 營埔文化、南部的大湖文化、東部的 卑南文化與麒麟文化。 代表性文化:北部植物園文化、中部的 營埔文化、南部的大湖文化、東部的 卑南文化與麒麟文化。 年代:距今約3500到2000年前 生活特徵: 普遍出現稻米等穀類作物的栽種 聚落人口變多,分布由海岸向內陸伸展。
新石器時代 (三)特徵 (3)晚期 文化特徵: 有陪葬品的出現。 有貧富分化及社會地位的分級。 交通能力強。
卑南文化 人形玉玦
卑南文化石板棺(新石器時代晚期) 卑南遺址是目前臺 灣所發現最大的史 前聚落,出土了許 多石板棺以及棺內 精美的陪葬品,是 環太平洋與東南亞 地區規模最大的石 板棺墓葬群址。
植物園文化的主要器物
金屬器時代 年代:距今約2300年以前 代表文化: 北部:十三行文化(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2000B.C~500B.C)
金屬器時代 生活特徵: 鐵器的使用,使得農耕效率大幅提升。 農業的進步,帶動聚落規模的擴大。 為了爭奪生活資源,聚落之間出現戰爭。 文化特徵: 文物中出現中國銅錢,顯示有可能與中國大陸有交易往來。 有豐富的玉器出土。 宗教信仰。
番仔園文化的陶片(鐵器時代) 番仔園文化主要發現在 臺中縣大甲鎮,距今約 在一千五百年前。此文 化曾發現鐵刀,陶器以 印紋灰黑陶為主,石器 則明顯減少。
十三行文化(鐵器時代) 十三行遺址以製造鐵器聞名,但出土之鐵器大 多鏽蝕,而器型不明,但隱約可知鐵器為十三 行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可能用來作武器、 箭頭、刀身等。
金屬器時代—喪葬習俗 埋葬方式 顯示 側身屈肢葬 近似臺灣原住民喪葬習俗 無頭葬 聚落族群間有戰爭 或獵人頭行為 俯身直肢葬 十三行文化 側身屈肢葬 近似臺灣原住民喪葬習俗 無頭葬 聚落族群間有戰爭 或獵人頭行為 番仔園文化 俯身直肢葬 死者頭部覆蓋陶罐 與卑南文化類似 靜浦 文化 石板棺直肢葬 晚期改為坐姿屈肢葬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屈身葬
番仔園文化的俯身葬
蔦松文化的陶器復原圖
蔦松遺址出土的鳥狀器被考古學者推測為祭祀用器具
五、史前文化的關連和延續 1.臺灣史前文化之間的關係呈現一種交錯斷續的現象。 (1)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和長濱文化有過一段同時存在的時期,但兩種文化的內容和類型卻找不到可以相繫的共同點。 (2)因此考古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應是由外地移入的一種新文化。 (3)接續大坌坑文化之後的各種文化,一般相信,其中有些是從大坌坑的基礎發展衍化而成;有些則是由鄰近地區陸續移入,或是與這些地區交流互動、彼此影響所產生。
五、史前文化的關連和延續 2.史前文化與各地區的原住民文化之間應有一定的關連。 (1)「圓山文化人」拔齒的習慣,可見於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及部分平埔族。 (2)「十三行文化」所擁有的幾何印紋陶器,持續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及蘭陽地區的噶瑪蘭族使用到近代。 (3)靜浦文化→阿美族
拔牙(鑿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