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 3.2 TTL 与非门工作原理 3.3 CMOS 门电路 各种系列门电路的性能比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内容概述 第一节 标准TTL与非门 第二节 其它类型TTL门电路 第三节 ECL逻辑门电路 第四节 I2 L逻辑门电路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第二章 门电路 本章重点及要求: 1、理解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掌握分立元件组成的“与、或、非”门电路;3、理解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4、掌握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5、理解TTL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等参数。 § 2—1 概述 一、逻辑门电路 门电路----能完成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概 述 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4.3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4.4 用PLD实现组合电路
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20.1 脉冲信号 20.2 基本门电路及其组合 20.3 TTL门电路 20.4 CMOS门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第3章 集成逻辑门 1. 二极管 - A K 阴极 阳极 + - 正向 P区 N区 反向 导通区 截止区 PN结 A K 击穿区 + 0.5
Digital Circuitry CMOS Gate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5, 2017.
CMOS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集成电路基础
Digital Circuitry CMOS Gate
第三章 门电路.
第三章 门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 阎石 王红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5, 2017.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2018/12/2.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 西安工程大学 房晔 王晓华 贺小慧
电子技术实验常见问题 提示与解答 电 子 实 验 平 台 2003年 上午11时17分21秒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第四章 门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数字集成电路按其集成度可分为: 按内部有源器件的不同: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第16章 逻辑门电路 16.1 最简单的门电路 16.2 集成TTL门电路 16.3 CMOS逻辑门电路.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2019/1/16.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讲教师:李国国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地.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9, 2018.
數位邏輯與實習 Week 4 曾建勳.
2.5 MOS 门电路 MOS门电路:以MOS管作为开关元件构成的门电路。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2019/2/16.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4.2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4.3 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与冒险.
逻辑门电路.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 与 非 门 或 非 门 异或门 与或非门 与 非 与 与 门 或 门
确定运放工作区的方法:判断电路中有无负反馈。
第 3 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概 述 分立元件门电路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 CMOS 集成逻辑门电路 TTL电路与CMOS电路的接口
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20.1 脉冲信号 20.2 基本门电路及其组合 20.3 TTL门电路 20.4 MOS门电路
第四章 门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数字集成电路按其集成度可分为: 按内部有源器件的不同: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李凤琴 李鹏.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2.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及二极管门电路 2.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反相器门电路 2.3 TTL逻辑门电路
2.4 TTL门电路 返回 TTL与非门 集成门电路电气特性及主要参数 抗饱和TTL与非门
數位邏輯 第1章概 論 1-1數量表示法 1-2數位系統和類比系統 1-3邏輯準位 1-4數位積體電路.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第二章 门电路 本章重点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包括双极型和MOS型)开关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和外特性 TTL电路的外特性及其应用(难点)
3.4 TTL门电路 TTL反相器 1.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输出级
常用数字逻辑门电路的研究.
第六讲 数字集成电路 4.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 退出 TTL数字集成电路
數位邏輯 第8章組合邏輯的應用 8-1可程式邏輯元件 8-2可程式邏輯陣列 8-3可程式的陣列邏輯 8-4商用可程式邏輯元件.
确定运放工作区的方法:判断电路中有无负反馈。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掌握TTL和CMOS与非门主要参数的意义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熟悉数字逻辑实验箱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3.3 TTL 集成逻门 介绍: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主要由双极型三极管组成。由于输出极和输入极都是晶体三极管,所以称: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电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 TTL集成电路特点: 稳定可靠、开关速度高、参数稳定、 电路生产工艺成熟。
第二章 集成门电路 2.1 概述 2.2 TTL 门电路 2.3 CMOS 门电路 2.4 各种集成逻辑们的性 能比较 第2章 上页 下页
第二章 门 电 路 本章的重点: 本章的难点: 1.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包括双极性和MOS型)开关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和外特性。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1 简单加法器电路设计与测试
第9章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9.1 数字电路概述 9.2 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 9.3 逻辑门电路 9.4 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 3.2 TTL 与非门工作原理 3.3 CMOS 门电路 各种系列门电路的性能比较 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各种系列门电路的性能比较 数字集成电路型号的命名法 3.2 TTL 与非门工作原理 TTL与非门的特性与参数 集电极开路(OC)门 三态门 3.3 CMOS 门电路

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一.按工艺结构区分: 1.按工艺区分 TTL电路 HTL电路 双极型 ECL电路 IIL电路 CMOS电路 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54/74系列 一.按工艺结构区分: 54H/74H系列 TTL电路 54LS/74LS系列 HTL电路 54AS/74AS系列 双极型 ECL电路 54ALS/74ALS系列 IIL电路 4000系列 CMOS电路 54HC/74HC系列 1.按工艺区分 MOS型 NMOS电路 54HTC/74HTC系列 PMOS电路 Bi-CMOS型

推拉式输出或CMOS反向器输出 2.按输出结构区分 OC输出或OD输出 三态输出

二、 按集成度分类 逻辑门 触发器 译码器、 数据选择器 加法器、 计数器、 移位寄存器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Small Scale Integration), 每片组件内包含10-100个元件(或10-20个等效门)。 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Medium Scale Integration),每片组件内含100-1000个元件(或20-100个等效门)。 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 每片组件内含1000-100 000个元件(或100-1000个等效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每片组件内含100 000个元件(或1000个以上等效门)。 译码器、 数据选择器 加法器、 计数器、 移位寄存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微处理器、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三.按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分类 1.通用型中规模(MSI),小规模(SSI)集成逻辑件。 * 2.由软件组态的大规模(LSI ),超大规模(VLSI)集成逻辑器件,如微处理器、单片机、通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 全定制 3.专用集成电路ASIC。 * 半定制 PROM PLD PLA PAL GAL CPLD FPGA

各种系列门电路的性能比较

实际开关为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以及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 开关控制 3.6V ucc 1 高电平下限 1.8V Vo V1 低电平上限 0.8V S 0V 实际开关为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以及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 VI控制开关S的断、通情况。 S断开,VO为高电平;S接通,VO为低电平。

二极管门电路 F=ABC F=A+B+C

3.2 TTL门电路 1.TTL与非门电路 多发射极晶体管T1 的等效电路

工作原理 A B C A 结果:VF = 5-UBE3-UBE4 B C F = 1 设:A=0 B=C=1 则: VA = 0.3V VB1 = 0.3+0.7 =1V 0.3V 3.6V A 拉电流 B C VB2 = 0.3V T3 T4 导通 所以:T2 T5 截止 A 结果:VF = 5-UBE3-UBE4  5-0.7-0.7= 3.6V B DA导通 C F = 1

设:A = B = C =1 即:VA = VB= VC =3.6V T1集电结正偏 VB1= +UBE5=2.1V 0.7 UBE2 + VF =0.3V T1集电结正偏 3.6V 灌电流 VB1= +UBE5=2.1V 0.7 UBE2 + 输入悬空时相当于1 则:T2 T5 饱和 VB3=UCE2+UBE5=0.3+0.7=1V T3 导通 ,T4 截止 DA 、DB 、DC 截 止 VF = 0.3V , F = 0

1、电压传输特性 AB段截止区 0V≤Ui<0.6V BC段线形区 0.6<Ui<1.3V CD段转折区 Uo(V) A B 3.6 Uc2 2.7 Ic2 C Ui B C BC接高电平 D E Ui 0.3 0.8 UT 1.8 Uoff Uon AB段截止区 0V≤Ui<0.6V Uoff----关门电平 BC段线形区 0.6<Ui<1.3V CD段转折区 1.3≤Ui <1.4V Uon---开门电平 DE段饱和区 1.4V≤Ui UT---阈值电压

1、电压传输特性 1输出 1输入 0输入 0输出 Uo(V) 3.6 2.7 D E Ui 0.3 0.8 1.8 Uoff Uon A B 3.6 2.7 C 5V 5V 1输出 0输出 1输入 0输入 UOH,min 3V UNH D E Ui 1.8V 0.3 UIH,min 0.8 1.8 Uoff Uon UIL,max 0.8V UNL Uoff----关门电平 0.3V UOL,max 0V 0V Uon---开门电平

2、输入负载特性 1 Ui ≤Uoff Roff=0.7kΩ 1 & Ui≥Uon F Ron=2kΩ R

3、输入特性 & ~ F Ui>UT时的Ii 典型值为10μA I- I+ Ui ① 输入短路电流IiS 典型值约为-1.5mA。 Ui>7V后 T1的ce结将发生击穿 ② 输入漏电流IiH Ui>UT时的Ii 典型值为10μA 当Ui<-1V时 T1的be结可能烧毁

4、输出特性 ① 与非门处于开态时,输出低电平 灌电流增大,使V5脱离饱和 UOL将很快增加 为了保证UOL≤0.35V 应使IL≤25mA T5饱和 IL灌电流 ① 与非门处于开态时,输出低电平 灌电流增大,使V5脱离饱和 UOL将很快增加 为了保证UOL≤0.35V 应使IL≤25mA

4、输出特性 ② 与非门处于关态时,输出高电平 拉电流IL<5mA时 T3、V4处于射随器状态 当IL>5mA时,T3进入深饱和 T5截止,T3微饱和,T4导通 ② 与非门处于关态时,输出高电平 拉电流IL<5mA时 T3、V4处于射随器状态 IL 当IL>5mA时,T3进入深饱和 由于IR5≈IL UOH=UCC-Uces3-Ube4-ILR5 负载电流IL≤14mA, 允许的最小负载电阻RL约为170Ω

5. 扇入系数和扇出系数 扇出系数NO是指一个门能驱动同类型门的个数。当TTL门的某个输入端为低电平时, 其输入电流约等于IIS(输入短路电流);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 输入电流为IIH(输入漏电流)。而IIS比IIH大得多,因此按最坏的情况考虑,当测出输出端为低电平时允许灌入的最大负载电流ILmax后,则可求出驱动门的扇出系数NO:

6. 平均延迟时间tpd 输出电压由高电平跳变为 低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称 为导通延迟时间tPHL, 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的 传输延迟时间 称为截止延迟时间tPLH

74S系列 肖脱基系列 将Ubc限制在0.3V左右 Uo(V) A B 3.6 肖特基 抗饱和三极管 2.7 D E 0.3 0.8 UT 1.8 有源泄放网络

集电极开路门 集电极开路门又称OC(Open Collector)门 图 3-13 OC门电路

集电极开路门 V5截止 输出端接地 电流过大 烧坏V5

普通与非门输出直接相接 输出高电平V5截止 门1 IL从截止门的V4管流到导通门的V5管 IL Uo 输出低电平V4截止 门2

F=AB ·CD Ucc IL 1 RL IoL IoH IoL IoH F 1 RL的选取 输出高电平时, RL F=AB ·CD IoL IoH IoL IoH F 1 RL的选取 输出高电平时, 不低于输出高电平的最小值UOHmin; 输出低电平时, 不高于输出低电平的最大值UOLmax

集电极开路门 线与功能

集电极开路门 Ucc IRL Uo IoH IiH IiH IoH IoH IiH

集电极开路门 IRL=nIOL- mIiL RLmin=(Ucc-OLmax)/IRL Ucc 3.6V IRL Uo IoL IiL

用OC门构成锯齿波发生器 1 UCC RL Ui 1 1 1 + - C

TTL三态与非门 EN = 0 时 二极管 D 截止 D F = AB 1V EN = 1时 1V VB1 = 1V T2 T5截止

TTL三态门 三态与门 三态与非门 三态非门

三态门 e F 0 b 1 a 线或(Wired-OR) F=ae+be Question F=?

用三态门实现双向传输 D0 D1 G1 G2 EN=1时 G1工作 G2高阻 数据从D0 D1 EN=0时 G2工作 G1高阻

三态门应用于总线 Bus CPU 1 1 Display Printer keys 0 0 三态门接于总线,可实现数据或信号的轮流传送

3.3 CMOS 门电路 TTL门电路由晶体管组成,属双极型门电路,MOS 门电路由场效应管组成,属单极型门电路,MOS 门电路是目前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NMOS电路 PMOS电路 CMOS电路 MOS门电路分类

CMOS 门电路是一种互补对 称场效应管集成电路 1. CMOS 反相器 1 F = A 设:A = 0 则:T2 导通 T1 截止 P沟道 互补对称结构 F = 1 设:A = 1 则:T1 导通 T2 截止 1 1 F = 0 N沟道 F = A 该电路具有反相器的功能。

2. CMOS “与非”门电路 负载管和驱动管串联 设:A = 1,B = 1 则:T1 T2 导通 T3 T4 截止 F = 0 1 1 P 沟道负载管并联 则:T1 T2 导通 T3 T4 截止 F = 0 1 设:A = 0,B = 1 (不全为 1) 则:T2 T3 导通 T1 T4 截止 1 N 沟道 驱动管 串联 F = 1 F = A B 1 负载管和驱动管串联

3. CMOS “或非”门电路 设:A = 0,B = 0 1 则:T3 T4 导通,T1 T2 截止 F =1 设:A = 0,B =1 1 则:T3 T4 导通,T1 T2 截止 F =1 P 沟道 负载管 串联 设:A = 0,B =1 (输入不全为零时) 1 则:T2 T3 导通 T1 T4截止 F =0 N 沟道 驱动管 并联 F = A+B 驱动管与负载管串联

注意: 注意:上述分析表明,MOS “与非”门的输入端越多,串联的驱动管越多,导通时的总电阻就愈大,输出低电平值将会因输入端的增多而提高,对于MOS “或非”门因驱动管并联,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MOS门电路中 “或非”门用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