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Advertisements

周围型肺癌 CT 征象 分 析 攀钢密地医院放射科. 周围型肺癌: 系指发生于段及 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原发性 支气管肺癌的 1/4 ,以腺癌多见。 其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吸烟、 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 射、饮食与营养等。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 因素之一。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
展望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文化之旅 故宮密碼的故事 —.
我们向往新的飞翔 青岛顺兴路小学.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第 十 章 天氣與氣候.
104年度 委託技術服務履約管理 黃志中 (分機:8216) 104年12月28日.
学习情境三 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与施工 桥梁墩台的构造.
盲杖与盲杖技巧.
建筑设计基础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
热烈欢迎 各位同仁和专家莅临指导! 班级:高一(1)班 2007年10月17日.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厚厚的气体包围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为大气层。
地質篇 Unit_02_岩石.
以 天 空 为 友 以 大 众 为 天 尹 洁
现代屋顶绿化简介.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生态环境不断遭 受破坏,营造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为主旨的 绿色生态型城市,已成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 发展趋势。目前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绿地 的发展受到限制,有学者提出了向 “ 第五面 ” (即城市屋顶)索取绿色的设想,屋顶绿化的 概念应运而生。
節能減碳救地球 環保素食更健康 承富實業有限公司 陳純純 營養師.
認識健康體位: BMI:    維持18.5~24 腰圍: 男性:<90公分    女性:<80公分.
第三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级及应用.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危害辨識、分析講解及實作演練.
歌仔戲 與 歌舞伎 4a 張淇惠 4a11b025 許巧嬑 4a 倪曼凌 4a1c0004 楊長梵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作者:陈永刚.
动画分镜头技巧 梁思平.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肺结核.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钳加工技术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数控教研组.
文學與生活-期末報告 赤壁之戰 組員名單 : 4A2L0031 王柔之 4A2L0033 劉兆偉 4A0L0063 謝商裕
102年度路平專案執行情形 簡報單位:工務處養護工程科 簡 報 人:楊 松 樺 簡報日期:103年4月1日.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郑宝田.
現代文明的最重要特徵之一, 是犧牲未來換取今天的享受。
经济法 富国?富民? 税法篇.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大氣候 謝曉淇 5A(23).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后果: 阈值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第四课时 常见天气系统 阜宁一中 姚亚林.
第二节救生艇种类及性能 一、救生艇的分类 缺点:没有支架和顶棚,人员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一)、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1、开敞式救生艇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认识正比例的量 执教者:朱勤.
温故知新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哪些? 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第四章 封建制度的确立-----战国时代(前476-前221年)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第九讲 中高纬度海气相互作用 周天军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思考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二零零七年九月.
因太阳辐射强,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形成高温 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Climate System
災害性天氣之探究─ 颱風 文賢國小 李同立老師.
主題:踏出宣教路 使12:11 彼得醒悟過來,說:「我現在真知道主差遣 他的使者,救我脫離希律的手和猶太百姓一
氣候變遷與水文量之量化 關係探討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係 指導教授:謝平城 教授 學 生:邱建源.
成龍 Jackie chan ——永远的中国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探究加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氣象報告經常會出現天氣圖,天氣圖是氣象人員預報天氣的重要依據,現在,讓我 們來認識天氣圖上幾個常見的符號吧!
概念的学习 刘福球
涉江采芙蓉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 余波.
廣翅蠟蟬.
例題:某人由地面同時向空中拋出 A、B 兩球,A 球之初速為 vA,仰角為 θA,B 球則為 vB 及 θB,且 θA > θB。設兩球在同一水平面內運動,而且所達到的最大高度也相同,則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vA > vB (B) A 球之水平射程較 B 遠 (C) 兩球同時到達最高點.
弹簧模型中的能量问题.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两人同心,才能同行。 狮子因抓到猎物,才会在林中咆哮。 少壮狮子抓到东西,才会从洞中发声。 因为有机槛,雀鸟才会陷在网罗里。
長度與面積 【授課篇】 適用年級:1-6年級 設計者:MRI團隊.
這個距離可以是直線的長度,也可以是曲線的長度。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3. 活动:降落伞比赛.
美丽的旋转.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 沈信廷
第一節 全球環境與碳循環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途徑與影響 第三節 抑制全球暖化的對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0讲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录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水循环是否加速? 蒸发悖论的原因分析 近百年中国降水格局的变化 未来百年东亚夏季风降水和季风预测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1)温度变化 温度越高,大气的持水能力越强(C-C定律),全球和许多流域降水量可能增加,但同时蒸发量也增加。这使气候的变率增加,即有更强的降水和更多的干旱,从而使水循环加速。 温度升高可使降水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使一个季节(如冬季)降水增加,另一个季节(如夏季)降水减少,从而导致季节流量对全年流量的比例失调,目前是冬季的流量对全球流量比在增加。

(2)降水变化 气候变化中影响水资源的直接因子,降水变率增大,分布更不均匀,同时强降水强度增加。暴雨洪涝与干旱的频率与强度增大。 人类活动对20世纪全球降水的变化影响可以检测出来,结果表明:对于40-70°N纬带(北半球中高纬,降水增加62mm/世纪)。人类活动对降水增加的作用占其50~85%(5~95%不确定性),对北半球副热带和热带的干旱化(0~30°N,减少98mm/世纪)为20~40%,对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降水增加(0-30°S,82mm/世纪)为75-12%。

(c) (a) (a) 1901至2005年间(a),(单位:%/100年)和1979至2005年间(b),(单位:%/10年)陆地上年降水量的线性趋势分布。灰色区域表示尚无足够多的数据计算出可信的趋势。(c)1900至2005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的时间序列。距平变化相对于1961至1990年的平均值。平滑曲线表示不同数据集的年代际变化。 (b) 图1

图2 右图:观测的每10°纬带平均的年降水量(细黑线)和50个模拟的集合降水曲线(细兰线),直的虚黑与红线,分别是趋势线。 左图:绿(或黄)色区是观测和模式的降水增加区,灰色区表明观测和模拟不一致区域(取自Xuebin,Zhang,2007)

近百年(1905-2001)中国年降水长期变化 Long-term chang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China (normalized) for the past 100 years (1905-2001) and number of rain gauge stations. 图3 图3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2006

近五十年(1956-2002)中国年降水长期变化 Long-term chang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China (nomalized) for the past 50 years (1956-2002) 图4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2006

(3)海平面上升 扩大地下水与河口区盐渍化的面积,造成沿岸区淡水供应减少,含水层和河口淡水量的过度减小或撤退,使海平面上升的作用加剧,可引起更强的盐渍化和咸潮。

(4)蒸散发变化 温度,日照,大气温度和风速可影响潜在蒸散发,它部分抵消降水增加的效应,而使河川水量减少,进一步加剧降水减少对地表水的影响。目前小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而实际蒸散发主要表现为增加,它们差异原因尚未充分了解,但都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水循环是否加速?

全球变暖将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图5 Bengtson,1998

(a) 1988-2004年可降水(整层水汽)的线性趋势(%/10年)。(b)全球海洋区域可降水量平均的距平时间序列及相应的线性趋势。(c)表征全球平均(80°N到80°S)的对流层上层水汽增加的情况,距平相对于1982至2004年的平均值,虚线表示亮温的线性趋势(单位:°C/10年)。 对流层上层平均温度偏差(T2-T12) 图6

华南 长江 华北 中国东部区域夏季平均大气可降水量的比较 (单位:kg/m2) 图7 柳艳菊

标准化的东亚夏季风区可降水变化曲线(1948-2005) 图8

蒸发悖论的原因分析

在世界许多地点,蒸发皿测量的蒸发量减少。中国地区也是减少的。其平均变化速率是-34 在世界许多地点,蒸发皿测量的蒸发量减少。中国地区也是减少的。其平均变化速率是-34.5mm(10年)-1。应该指出,蒸发皿蒸发量不代表实际蒸发,实际蒸发量在气候变暖条件下是增加的。气象台用于测量蒸发的小型蒸发皿测得的蒸发量在湿润弱风气候条件下与实际蒸发量比较接近,但在干旱气候或干旱季节天气条件下,由于蒸发皿中水体少、日晒和风吹会使蒸发量值显著偏大。蒸发皿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变化趋势的不一致已成为目前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关注问题,这被称作蒸发悖论。

国内外都有很多分析和讨论(IPCC,2007)。总的来说与全球变暗现象有密切关系。地面蒸发决定于两个关键因子,一是地表收到的太阳辐射,它是蒸发过程中的有效能量;第二是地表湿度,这在海洋不是问题,但在陆地上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蒸发皿蒸发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潜在蒸发量,即当地面是完全潮湿情况下的蒸发量。正如上面所说,在许多干旱地区,这是不能满足的。实际蒸发量除了边界层通量观测之外,一般不是由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用总体公式计算得到或作为地面水分方程的余差得到。所以解释上两种蒸发量矛盾或蒸发悖论的一个关键是大气环流和水圈循环的变化。由于云量和降水的增加,减少了用于实际和潜在蒸发的太阳辐射,但增加了地表土壤的湿度,结果使实际蒸散发逐步接近潜在蒸散发。

在1950和1960年代初在世界许多地方都观测云和降水的增加。一方面它确实减少了这些地点用于蒸散发的太阳辐射(全球变暗),同时,降水的增加也使土壤湿度增加,以此增加实际蒸散发。一方面,增加的云量可使温室效应增加,减少地表的射出长波辐射,结果地面净辐射可能变得很小或甚至变正(增加)。这两个原因都可能导致蒸散发增加。在过去40-50年间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得到实际蒸发量表现为增加趋势,而蒸发皿蒸发是减少的。

因而最后的结果是: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实际蒸散量增加,而蒸发皿蒸发量则减少。两者都与大气环流和相关的天气现象有关。但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仍遗留的一个问题是云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与气溶胶的变化有关。在污染明显的城区变暗现象十分显著。前面已经指出,气溶胶的增加有利于使液态水重新分布在更多更小的云滴上,这使云反射、散射作用加大,云变亮,减少了降水的潜力,也可能改变云的生命期(增加),致使长期降水减少。气溶胶的增加也使晴空下地面的直接辐射减少,这可能是解释两种蒸发量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

近百年中国降水格局的变化 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 从1970年代末中国降水带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夏季主要雨带由华北1950-1970年代,逐渐南移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根本改变了中国降水分布的格局,使北方出现了长达20多年的长期干旱。

(a) (b) 长江 华北 (c) (d) 华南 梅雨季 换英国已发表的图 图9123年(1880-2003)中国东部分区降水的变化

表1中国东部不同分区夏季降水的主要周期 分区 A时段(123年) B时段(54年) 华南 4, 14*, 30*, 80* 2*, 7, 30* 长江中下游 2*, 7*, 20*, 40* 2*, 7,14, 40* 华北 3, 9, 18*, 40*, 80 3*, 9, 18 长江中下游5站 (121年) 2, 7, 12, 40*, 80* 2, 7*, 12, 40* *代表超过50%信度

表2中国东部三个地区夏季降水的突变点检验 方法 华南 长江中下游 华北 梅雨期长江中下游5站 Running Test 1980, 1992 1978 1965, 1979 Yamamoto et al., (1986) 1979 1964, 1980 1980 Mann-Kendall (1945; 1975) 1993 1982 1975 所有的突变点都超过95%的信度

中国不同时段,夏季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布的变化。(阴影区是正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 1951-1978 1979-1992 1993-2004 中国不同时段,夏季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布的变化。(阴影区是正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 图10

近40年中国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分布 (Xu et al.,2006) 图11

(a)(c): EOF1;(b)(d): EOF2 时间系数 空间分布 (d) (c) 中国降水的EOF分析 (a)(c): EOF1,(b)(d): EOF2 中国夏季降水的EOF分析(1951-2004) (a)(c): EOF1;(b)(d): EOF2 图12

1951-2004中国东部(107.5-130°E)平均夏季异常降水纬度-时间剖面图。 单位: mm 图13

1870-2003东亚季风指数长期变化(IPCC,2007) 图14

Long-term 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index 主要是由于亚洲季风减弱所致 ERA (a) NCEP (b) Long-term 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index 图15

图16 850 hPa平均经向风纬度时间剖面图 (unit: ms-1)。 阴影区是异常南风。

1955-2004 异常夏季水汽输送(a)和水汽汇 (Q2) (b)纬度-时间剖面图。(地面到300hPa输送总量)。 单位: Kgm-1g-1 (a) 和10-5Kgm-1s-1 (b). 图17

青藏高原50个台站冬春季雪深时间变化曲线。 (a) 春季;(b) 冬季;(c) EOF 1 模态时间系数. Unit: mm. 图18

(a) (b) 高原冬春雪深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 高原冬春雪深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 (a)冬天 ;(b)春天 图19

(a) 冬季, (b) 春季. 平方方差分别是35.77% and 40.46% ,相关系数分别是0.97 and 0.96. 图20夏季降水和高原雪深的SVD分析 (a) 冬季, (b) 春季. 平方方差分别是35.77% and 40.46% ,相关系数分别是0.97 and 0.96.

(a) (b) 图21(a) 1951-2004 热带中东太平洋(160°E-100°W, 10°S-10°N) 海表温度异常的时间序列。实线是线性趋势。 (b) Mann-Kendall 中东太平洋SSTA检验 (160°E-100°W, 10°S-10°N)。粗水平线是显著性α=0.05临界线 。

(a) (b) 改王遵亚 图22(a) SSTA 年代际变化的经向时间剖面图。 (unit:℃) (b) 850 hPa 纬向风 (unit: ms-1), 10°S-10°N平均。 阴影区为正值区。 吐6

图23 季风减弱和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示意图 (a) (b) Indian Ocean Q1 Pacific Ocean Snowfall Rain belt Summer monsoon Q1 Indian Ocean Pacific Ocean Rain belt Summer monsoon Snowfall 图23 季风减弱和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示意图 (a) 夏季风强盛期;(b) 季风减弱期

为什么亚洲与东亚的夏季风减弱,从而造成中国降水分布格局的变化呢?研究表明: (1)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变化是一个主要原因,即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自1978年末以来,明显增温使厄尔尼诺事件更频繁的发生。其中1978年与1992年有两次强烈增温事件。这恰好对应于中国雨带的两次南移。(2)另一个原因是1978年前后高原冬春积雪明显增加使高原以及高原的加热(热源)减弱。这两个因素都减小了夏季海陆温差。从而减弱了亚洲夏季风的驱动力。

由上可看:中国东部格局的明显变化,直接原因是海洋与陆面过程或高原积雪的变化,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正好相反,前面指出:气候变暖使30°N以北降水增加,30°N以南降水减少。因而在中国近60年的降水由南旱北涝转为南涝北旱的大格局变化中,自然的气候脉动可能起主导作用。中国123年资料的分析表明,60-80年周期循环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循环从50年代初开始,是否即将结束,到2010-2020年,多雨带再回到北方。这需要加强研究和预测,另外,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什么时期能更强的表现出来,如果两者在2010-2020年同位相叠加,则可大大增加未来降水预测的信度。

未来百年东亚夏季降水和季风预测

2010-2099降水变化百分率 中国东部 华南 长江中下游 华北 图24

2010-2099中国东部降水变化百分率EOF分析结果 图25 图29

2010-2099中国东部各区降水变化趋势 图26

2010-2099中国东部降水时间-纬度剖面 图27

表3 经滑动T检验计算分析得到的各模式在东亚各区的降水突然增加年份(空格“-”表示降水不存在突然增加或突然增加不显著) 模式名字 华南 长江流域 华北 东亚 1 CGCM3.1(T47) - 2072 2 CGCM3.1(T63) 2070 2054 2040 3 CNRM-CM3 2078 4 CSIRO 5 GFDL-CM2.0 6 GFDL-CM2.1 2031,2070 2069 7 GISS-EH 2046,2066 2044,2074 8 GISS-ER 2032 2063 2048 2066 9 FGOALS-g1.0 2056 10 INM-CM3.0 2058 11 IPSL-CM4 2051 12 MIROC3.2(medres) 2071 2049 13 MIROC3.2(hires) 2081 2057 14 ECHAM5/MPI-OM 2046 15 MRI-CGCM2.3.2 2029,2049 2050 2052 16 CCSM3 2042 2043 17 PCM 2065 2083 18 UKMO-HadCM3 19 UKMO_hadgem1 2047 2024,2047

2010-2019 2030-2039 2080-2099 降水变化百分率 图28

2010-2099南亚和东亚夏季风指数演变 (郭其蕴:实线, 施能等:虚线) (Lu and Chan) (Webster and Yang:实线, Wang and Fang:虚线) (郭其蕴:实线, 施能等:虚线) (Lu and Chan) 图29

2010-2099东亚风场变化时间-纬度剖面 850hPa 100hPa 图30

2010-2019 2030-2039 2080-2099 850hPa 风场变化 图31

2010-2019 2030-2039 2080-2099 整层水汽含量变化 图32

2010-2099东亚整层水汽含量变化时间-纬度剖面 图33

2010-2099东亚850hPa水汽输送变化 时间-纬度剖面 图34

2010-2019 2030-2039 2080-2099 850hPa水汽 输送场变化 图35

850hPa风场变化 850hPa水汽输送场变化 图36

结论 (基于SRES A1B情景) 降水:华南到华北的降水将会增加,并存在阶段性变化,以2040s年代末为分界点,在此之前降水的增加量较小,而在2040s年代末之后降水明显增加。 降水型:将以多雨型为主,即华南到华北降水变化一致并将处于正位相,其他降水型对总方差的贡献较小。 夏季风:东亚夏季风环流将要加强,2040s后出现阶段性加强。在低层,这主要是由于西太平洋-南海的反气旋环流北侧的西南风加强所引起,而在高层,则主要是由于南亚上空异常反气旋东侧东北气流加强的结果。

结论 (基于SRES A1B情景) 水汽含量(可降水量):将明显增加,近乎线性变化。提供了降水变化的局地水汽条件。 对比环流和水汽场的变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亚地区的热力和动力学场的响应特征基本一致,即增加的降水对应着加强的西南季风和西南水汽输送。降水增加是环流和水汽场变化的共同结果。这与南亚地区降水变化主要是由水汽场变化引起显著不同。

未来百年全球降水事件的变化

图37

2080-2099不同降水事件频率变化 图38

2080-2099不同降水事件强度变化 图39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