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细菌的芽胞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芽胞染色法 初步了解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及芽胞在菌体中的位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手工加工全框眼镜技术 前调整确定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割边 磨边磨安全角 (抛光) 装配 后调整检测.
Advertisements

融资融券业务的保证金与保证金比例 光大证券 · 信用业务管理总部 2015 年 12 月 ★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活动材料★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道家養生保健長壽藥膳 藥膳應用原則: 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藥膳有兩個職能: 一是保健增壽,一是治療疾病。 ◎ 黃蕙棻.
家畜精液品质的实验室检测 一、目的要求:通过对公畜精液进行外观、显微镜检查, 重点对精子密度、活率和畸形精子的比率等指标进行检测, 使同学们掌握判定精液品质好坏的一般方法 二、(一)实习材料:采集正常或生育力低下公畜的新鲜 精液 (二)器械:显微镜、血细胞计数器、血细胞吸管、 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棒、温度计、保温箱、染色缸、染.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异 常时的护理. 教学目标  1 、解释有关名词  2 、说出脉搏、呼吸的正常值  3 、叙述脉搏、呼吸的测量方法;识别脉搏、 呼吸的异常变化  4 、叙述测量脉搏、呼吸的注意事项  5 、正确记录脉搏、呼吸,做到认真负责,实 事求是。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专 项 突 破 1.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项目四、腻子的施工  一、准备工作  二、安全与卫生  三、板件表面的处理  四、准备腻子  五、刮腻子  六、腻子的干燥  七、腻子的打磨  结束.
实验四 植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染植物细胞内微丝束的方法。.
冷 热 疗 法.
103年度學生健康檢查.
個人理財規劃 第八章 投資規劃.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 的三种基本形态观察
保育员工作职责.
开天门 梅州市中医医院 郑雪辉.
小儿斜颈的诊断与治疗.
中式面点技艺 长春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王成贵 中式面点技艺 长春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授课教师: 王 成 贵.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校园防火与逃生 保卫科.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又称化脓性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为两类: 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真核生物概述 §2-2 酵母菌(yeast) §2-3 霉菌(Molds)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中心实验室提供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实验九 酵母菌的有性孢子——子囊孢子的形态
实 验 四 丝状真菌形态的观察.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病原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病毒学诊断 真菌学诊断.
真菌(Fungus)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广泛存在自然界,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霉菌)
实验目的 仪器材料 实验十二 藻类植物和真菌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 讨论.
实 验 二 放线菌和真菌形态 的观察.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显色指示片:1张/人,一次性纸杯1个/人,纯净水全班共用
医学真菌总论.
第三章 儿童少年、女子及 中老年的体育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学生学业水平诊断与提升策略探究 平阳中学 周秀丽.
征服火灾是全社会的事业,它需要科技的进步,需要消防监督,也需要消防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通过各类的消防安全培训,从而使人们更好的掌握消防常识和了解消防法规,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远离火灾的侵袭。
足球運動情報蒐集與分析 趙榮瑞 教授.
講師:賴玉珊 心理師 證照: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1495號) 學歷: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畢 現任:長榮大學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
二、汽化和液化.
复习: 一、细胞膜的成分 1、脂质 2、蛋白质 3、糖类 二、生物膜的功能: 1、界膜 2、控制物质的进出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遗传学实验 粗糙链孢霉的杂交.
微生物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二 活性污泥生物相及藻类形态观察 实验三 微生物的染色 实验四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实验六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真 菌 神木职教中心 李姣.
实验四 革兰氏染色法.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检验基础与输血教研室.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Important members of microbial family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实验六 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荧光观察.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五.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 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电话: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食品学院 张华江.
本次实验的内容 实验五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实验六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七 细菌的芽胞染色法 实验八 细菌的荚膜染色法.
显微镜的结构 及其使用 主讲:杨期和、李 诺.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李斯特氏菌在牛津琼脂(OXA agar)上典型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卓培班》 微生物学实验 吕爱军 2013年3月.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五 细菌的芽胞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芽胞染色法 初步了解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及芽胞在菌体中的位置

二、实验原理 芽胞: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芽胞染色:在加热条件下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染色,染料可同时进入菌体和芽胞。经水洗脱色时,芽胞不易脱色,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石炭酸番红)染色后,易于区分。

三、实验器材 菌种:枯草芽胞杆菌 染色剂:5%孔雀绿水溶液,0.5%沙黄(石炭酸番红)水溶液 其他:小试管、滴管、烧杯、试管夹、载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制片:制备菌涂片、干燥及固定 2.加热染色: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染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汽并维持5min,及时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3.脱色:水洗脱色至水流无色为止。 4.复染:沙黄(0.5%番红)复染 2-3min。     5.水洗:水洗无色为止。 6. 镜检将载玻片晾干后油镜镜检。 注意:菌液要浓

枯草芽胞杆菌

巨大芽胞杆菌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

肉毒梭菌

炭疽杆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绘制观察到的枯草芽胞杆菌形态视野图,并注明放大倍数。 2.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六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霉菌可产生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三种:直接制片观察法:是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载玻片培养观察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玻璃培养观察法:霉菌的玻璃纸培养观察方法与放线菌的玻璃纸培养观察方法相似 。这种方法用于观察不同生长阶段霉菌的形态,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实验器材 菌种黑 曲霉 ( Aspergillus sp . ) , 青霉 , 黑根霉 ( Rhizopus sp . ) 和毛霉( Mucor sp. )培养 2-5d 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 培养基:土豆琼脂或察氏培养基 溶液或试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其他:无菌吸管、平皿、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直接制片观察法: 1.在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边缘处挑取少量已产孢子的霉菌菌丝; 2.先置于 50 %乙醇中浸一下以洗去脱落的孢子,再放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用解剖针小心地将菌丝分散开。 3.盖上盖玻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高倍镜观察。 注意: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菌液要浓

曲霉(分生孢子)

青霉(分生孢子)

根霉(孢囊孢子)

根霉(接合孢子)

毛霉(孢囊孢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结果 绘图说明四种霉菌的形态特征。 2. 思考题 ( 1 ) 你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上述四种霉菌? ( 2 ) 根据载玻片培养观察方法的基本原理,你认为上述操作过程中的哪 些步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改进或可用其他的替代方法? ( 3 ) 你认为在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