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台中市牙醫師公會 社會教育委員會 蔡佩音醫師 迎接新口腔時代. 蛀牙 v.s 全身疾病.
Advertisements

第一冊第六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第一冊第六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垃圾污染 六年己班 組員: 林哲毅. 許雲泰.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第一次月考考前總複習考 應二愛.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第一冊第九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授課時間:2012年11月22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1. 引 言. 1. 引 言 1:1 世界史的根本問題:帝國的 政治系統如何能長治久安? 1:1 世界史的根本問題:帝國的 政治系統如何能長治久安?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高中國文科差異化教學分科教材教法推廣研習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9) 林榮澤 博士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進入桃花源前 進入桃花源後 出桃花源後 漁夫發現桃花源的經過(無心乍遇) 漁人在桃花源中的見聞 時人尋訪未果(有心規往) 空間主軸 主旨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三角形三心 重點整理.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桃 花 源 记 电白电海中学 李英.
老子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小國寡民〉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
《臺灣文學與文化》 第三講:記憶與城市書寫─溫州街的故事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老子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小國寡民〉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
桃花源記 國二甲 徐育蓮 S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Email: chun_chieh_huang@hotmail.com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對照系統》 第六講 《道德經》的生命智慧

1. 引言

1:1 老子與《道德經》的魅力 年代不明:公元前5、4、3世紀諸說。 1:1 老子與《道德經》的魅力 年代不明:公元前5、4、3世紀諸說。 《道德經》5250字,歷代註解約350 種,另有350種佚失;英譯本超過40 種。

1:1 老子與《道德經》的魅力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石雕

1:2 本講問題 《道德經》作者思考生命課題的出發點 何在? 《道德經》思想中的生命觀之核心理念 是什麼? 1:2 本講問題 《道德經》作者思考生命課題的出發點 何在? 《道德經》思想中的生命觀之核心理念 是什麼? 《道德經》思想中的生命觀如何在現實 世界中落實? 古代道家生命觀與儒家生命觀的差異何 在?

2. 思考生命課題的 理論基礎與出發點

2:1 理論基礎:「天人合一」 1. 要義: 「自然界」與「人事界」是有機關係,而非機 械關係。 2:1 理論基礎:「天人合一」 1. 要義: 「自然界」與「人事界」是有機關係,而非機 械關係。 從「自然」(nature)中悟入「人文」(culture) 命題。 2. 文化史背景: 1) 遠古中華文化的「哲學的突破」,改變「人與 人」之關係,保存「人與自然」之關係。

2:2 出發點: 觀「變」(change)以顯「常」 (permanence) 《道德經.23》: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台灣 88 水災(2009.08.08) 左上圖:台東知本金帥飯店倒塌 右上圖:水淹大街 右下圖:洪水沖垮橋樑

2:2 出發點: 觀「變」(change)以顯「常」 (permanence) 經驗世界 → 超越世界 「天地」 → 「道」

2:2 出發點: 觀「變」(change)以顯「常」 (permanence) 《道德經.25》:「道」不屬經驗世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影片欣賞:有物混成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2:2 出發點: 觀「變」(change)以顯「常」 (permanence) 3. 《道德經.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從萬物中抽離而出,有「自主性」、「獨立性」,不在萬物之中。 問題:老子思想中有自我否定之因素?

2:2 出發點: 觀「變」(change)以顯「常」 (permanence) 《道德經.40》: 「反者道之動」 「道」的內容是「反」: A → -A

影片欣賞:反者道之動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3. 生命的核心價值: 「無為」

影片欣賞: 短片─ “To be or not to be…” 資籵來源:《哈姆萊特》

3:1 「無為」釋義 人的自覺心不陷溺在外在事物的變 化之中: 「心」獲得自由、自主, 不被外境所轉。

3:1 「無為」釋義 《道德經.64》: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 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無為」=「無執」 3:1 「無為」釋義 《道德經.64》: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 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無為」=「無執」 《道德經.43》: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

3:1 「無為」釋義 《道德經.2》: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 教。」

影片欣賞:天下皆知美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3:1 「無為」釋義 《道德經.57》: 「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

影片欣賞:以正治國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3:1 「無為」釋義 「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執著 → 「心」獲得主體之自由

3:2 「無為」才能「無不為」 《道德經.48》: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影片欣賞:為學日益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3:2 「無為」才能「無不為」 (2)《道德經.38》: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影片欣賞:上德不德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3:2 「無為」才能「無不為」 (3)《道德經.37》: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3:2 「無為」才能「無不為」 (4)《道德經.3》: 「為無為﹐則無不治。」

3:2 「無為」才能「無不為」 生命中的自覺心永駐於「無為」 的境界中,才能主宰、支配現實 的經驗世界

3:3 「無為而無不為」如何可能? 問題:不執著於外物的「無為」的 「心」,能否轉動世界? Idealism (觀念論) 3:3 「無為而無不為」如何可能? 問題:不執著於外物的「無為」的 「心」,能否轉動世界?   Idealism (觀念論) ∵ (1)「內在範疇」與「外在範疇」之運作邏輯不同。 (2) 「心靈世界」與「物質世界」之本質不同。

4. 生命核心價值 在世界的實踐

4:1 生命「自我」之安頓: 「守柔」 《道德經.52》: 「守柔曰強。 」 《道德經.43》: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4:1 生命「自我」之安頓: 「守柔」 《道德經.76》: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影片欣賞:人之生也柔弱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4:1 生命「自我」之安頓: 「守柔」 《道德經.78》: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影片欣賞:天下莫柔弱於水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4:1 生命「自我」之安頓: 「守柔」 《道德經.40》: 「弱者道之用。」

4:1 生命「自我」之安頓:「守柔」 6. 以「柔」、「弱」作為安頓「自 我」之原則 以「水」作隱喻 孔子川上之嘆 老子 4:1 生命「自我」之安頓:「守柔」 6. 以「柔」、「弱」作為安頓「自 我」之原則 以「水」作隱喻  孔子川上之嘆  老子  宗喀巴(1357-1419) 印度聖哲阿底峽(Atisha)在10世紀 入藏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道德經.8》: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夫唯不爭,故無尤。」

影片欣賞:上善若水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道德經.66》: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影片欣賞:江海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3)《道德經.68》: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3)《道德經.68》: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 」

影片欣賞:善為士者不武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4)《道德經.81》: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影片欣賞:信言不美 來源: 《老子》 ,蔡志忠漫畫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為什麼「不爭」? 因為「反者道之動」。 所以,人應依萬事萬物之運作原理 與萬事萬物相處。 4:2 「自我」與「他者」之互動:「不爭」 為什麼「不爭」? 因為「反者道之動」。 所以,人應依萬事萬物之運作原理 與萬事萬物相處。 問題:萬物有「分殊之理」 vs. 「共 同之理」?

5. 理想世界之建構

5:1 「小國寡民」 《道德經.80》: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 5:1 「小國寡民」 《道德經.80》: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 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5:2 老子的理想國成為「永恆的鄉愁」 公元前221年:「六王畢,四海一」 陶淵明(365-427): 〈桃花源記〉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1.社會階層的變動、尚賢政治與寒素的躍昇: 政治結構的改變: 封建氏族 → 郡縣 經濟:莊園 → 工商 造成:社會價值觀的改變 → 任德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2.戰爭的頻繁: 戰爭頻仍 春秋1211次―→戰國468次 因為戰國時代: 列國兼併 鐵製兵器 戰爭方式的改變 所以戰國時代的戰爭更為激烈。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3. 新階級的形成: 將領 春秋: 孫武(535-?B.C.):《孫子兵法》吳王闔閭十三篇。 戰國: 孫臏(生卒年不詳) 秦昭王(在位於306-251B.C.)破趙長平,又進攻邯鄲 信陵君魏無忌(?~243B.C.)、楚春申君黃歇(314-238B.C.)救趙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遊士:蘇秦、張儀 4. 社會價值觀的建立→任俠風氣的形成 《史記‧遊俠列傳》戰國四公子:孟嘗、春申、平原、信陵。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5:3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針對戰國時代之政治的針砭 技術之進步 戰爭之頻繁 封建邦國之邁向帝國 人民從西周封建體制中解放而出, 以新獲的自由編織秦漢帝國體制之 「不自由」

6. 結論

6:1 老子的生命智慧 在自然中讀出人文涵義: 觀變以知常 「心」不滯於物才能役物: 主體不被外物所轉,才能以「道」 御物。 6:1 老子的生命智慧 在自然中讀出人文涵義: 觀變以知常 「心」不滯於物才能役物: 主體不被外物所轉,才能以「道」 御物。 「無為」才能「無不為」

6:2 問題:「心」與「世界」之關係 「心靈自由」與「外在建制或世界 秩序」之不可分割性 兩者之不可互相化約性 6:2 問題:「心」與「世界」之關係 「心靈自由」與「外在建制或世界 秩序」之不可分割性 兩者之不可互相化約性 如何在兩者互動中獲得動態的平衡?

6:3 老子與孔孟生命智慧的對比 老子:觀賞世界美學精神 2. 孔孟:介入並轉化世界憂患意識 經世精神

閱讀作業 《道德經》全書 陶淵明:〈桃花源記〉

關鍵字 反者道之動 無為而無不為 守柔 不爭 小國寡民

陶淵明:〈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思考問題 老子是不是一位政治哲學家?為什 麼? 您認為老子如果生在21世紀,他對 當前國際政治有何評論?為什麼?

樂曲欣賞 《曠谷幽蘭》

曠谷幽蘭 靜靜的我開放在幽谷, 輕輕的我搖曳在風中, 一襲碧綠,一抹幽香, 我是一棵幽蘭在曠谷, 我是一棵幽蘭在曠谷。

曠谷幽蘭 當清風柔柔的徐來, 聆聽著我靜靜的歌謠, 靜靜的山,月亮陪伴, 我是一棵幽蘭在曠谷, 我是一棵幽蘭在曠谷。

曠谷幽蘭 多少生,滄海桑田,我的天依舊是蔚藍, 多少世,滄海桑田,我的風依然是綿綿, 獻出芬芳,獻出渴盼, 送我的馨香到你身邊, 送我的馨香到你身邊。

版權聲明 1 5 9 10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72 國立臺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黃俊傑 教授。 WIKIPEDIA / Tom@H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Statue_of_Lao_Tzu_in_Quanzhou.jpg), 2013/01/22 visited. 9 飄風不終朝…… 而況於人乎﹖ 《道德經‧23》春秋 老子 著。 10 漂浪。島嶼--munch / munch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46288829),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23282222), 72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10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莊文星 (http://digimuse.nmns.edu.tw/taiwanlandform2/01_south/pageA/pageA_01-01_278.html), 瀏覽日期 2013/01/22,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逝曰遠﹐遠曰反。 《道德經‧25》春秋 老子 著。 14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1》春秋 老子 著。 15 反者道之動。 《道德經‧40》春秋 老子 著。 20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道德經‧64》春秋 老子 著。

20 21 23 26 2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道德經‧43》春秋 老子 著。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2》春秋 老子 著。 23 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 《道德經‧57》春秋 老子 著。 26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48》春秋 老子 著。 28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道德經‧38》春秋 老子 著。

30 31 35 3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 萬物將自化。 《道德經‧37》春秋 老子 著。 31 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3》春秋 老子 著。 35 守柔曰強。 《道德經‧52》春秋 老子 著。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道德經‧43》春秋 老子 著。 38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道德經‧78》春秋 老子 著。

40 41 42 44 46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40》春秋 老子 著。 Fotopedia / SteFou! (http://www.fotopedia.com/items/flickr-6081320730), 瀏覽日期 2013/01/22。 42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德經‧8》春秋 老子 著。 44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66》春秋 老子 著。 46 善為士者,不武……  是謂不爭之德。 《道德經‧68》春秋 老子 著。

48 52 53 54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81》春秋 老子 著。 小國寡民……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道德經‧80》春秋 老子 著。 53 六王畢,四海一。 《阿房宮賦》唐 杜牧。 WIKIPEDIA / Author unknown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ao_Qian.jpg), 瀏覽日期 2013/01/22。 54 WIKIPEDIA / Zhou Yi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3AAltechinesischeMuenzen.jpg),瀏覽日期 2013/01/22。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來源 / 作者 55 WIKIMEDIA COMMONS / Gary Lee Todd, Ph.D., Professor of History,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nzheng, Henan, Chin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ron_sword_and_two_bronze_swords,_Warring_States_Period.JPG),瀏覽日期 2013/01/22 。 57 華夏經緯網 (http://big5.huaxia.com/zhwh/whrw/2009/04/1380296.html), 瀏覽日期 2013/01/2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5-66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陶淵明。 69-71 靜靜的我開放在幽谷……送我的馨香到你身邊。 由圓音有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1-78 WIKIMEDIA COMMONS / Hiar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Examination_Candidate',_ink_and_colors_on_paper_by_Ren_Xiong_(1823-1857).JPG),2013/01/22 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