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 韩其为 2010年5月
一.实践基础 二.理论根据 三.效益 四.巨大潜力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有关质疑的讨论
一、调水调沙的实践基础
一、调水调沙的实践基础 对黄河特性的描述一般有下述六点说法(破折号前的部分)。它们反映了人们的历史经验。但是它们只强调了现象的某个方面。在这之后,隐藏着另一方面。揭示这另一方面,会对黄河特性有较全面的认识,这正是调水调沙,改变黄河所必须的,也是其实践基础。 1. 堆积性——巨大输沙能力 2. 河流游荡——平衡的趋向性 3. 水少沙多水沙不搭配——也有搭配很好的 4. 冲河南、淤山东——相反 5. 多来多排——平衡时挟沙能力最大 6. 大水出好河要依赖老天爷——人为控制 当然,调水调沙的实践基础还包括在大量实际资料、数据中。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6. 挟沙能力的多值性――不平衡输条件下恢复饱和系数 7. 下游河道冲刷比与水库排沙比关系 8. 拦粗排细 9. 异重流潜入条件与排沙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为了将调水调沙理论根据、它的内在机理说清楚,我们对下述9个问题结合黄河实际进行了研究。并且为使一般的水利工作者能够容易接受,用了较为宏观的、可靠的表达方式。 1. 考虑河型影响的挟沙能力 2. 输沙能力 3. 第一造床流量 4. 第二造床流量 5. 挟沙能力级配 6. 挟沙能力的多值性――不平衡输条件下恢复饱和系数 7. 下游河道冲刷比与水库排沙比关系 8. 拦粗排细 9. 异重流潜入条件与排沙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4. 意义 调水调沙期间第二造床流量就是其平均流量。按前述第二造床流量与五日平均流量关系密切,且十分相近,因此根据调水调沙期间的平均流量就可确定第二造床流量。 5. 平滩流量与第二造床流量关系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表5 平滩流量与冲淤及造床流量的对比 时间 年水量 亿m3 年沙量 亿t 河道年冲淤量 平滩 流量 m3•s-1 第二造 床流量 滩槽年冲淤 厚度 m 时段内主槽冲淤后 的参数 估算的 全断面 主槽 滩面 滩槽差 变化 主槽面 积增减m2 平滩流 量变化 1950.07~1960.06 480 17.95 3.61 0.82 6000~ 7252 5860 +0.144 +0.084 +0.600 +480 +960 6820 1960.11~1964.10 573 6.03 -5.78 (-3.12) 8500~ 7830 5150 -0.321 +1.284 +1027 +2054 7204 1964.11~1973.10 426 16.3 4.39 2.94 3400~ 6835 4300 +0.226 +0.302 -0.684 -547 -1094 3206 1973.11~1980.10 395 12.4 1.81 0.02 5000~ 5866 4461 +0.092 -0.002 +0.630 +504 +1008 5469 1980.10~1985.10 482 9.7 -0.97 -1.26 6500~ 6327 5956 -0.0499 -0.130 +0.400 +320 +640 6596 1986~ 1999 224 3048 2000~ 2006 155* -2.21 1847* -0.226 +1.36 +1088 +2176 4023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六)挟沙能力多值性与多来多排 1.大量实际资料反映了黄河下游多来多排特性,也揭示了挟沙能力的多值性,请看1960年~1996年低、中、大含沙量三类资料。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表6 不同含沙量排沙情况 洪峰水量 (亿m3) 三黑小含沙量范围(kg/m3) 平均流量 (m3/s) 输沙量 (万t/年) 平均含沙量 (kg/m3) 统计 天数 淤积 百分数 河床冲淤量 (亿t) 引水分走及支流加入沙量(亿 t) 三黑小 利津 2004 2080 S < 20 2475 2570 21.82 46.90 10.9 22.5 937 -1.149 -26.96 1.84 3314 3078 20~80 2409 2235 123.99 113.20 37.4 36.8 1592 0.015 0.12 10.67 716 629 S > 80 2314 2035 78.30 43.89 109.4 69.7 358 0.371 29.53 4.88 6035 5784 全部 2419 2319 224.11 203.99 37.1 35.3 2887 2.73 17.39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三峡水库数学模型 计算的成果有类似 的指数关系。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二、调水调沙的理论根据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三、调水调沙的效益
四、黄河调水调沙的潜力
四、黄河调水调沙的潜力
四、黄河调水调沙的潜力
四、黄河调水调沙的潜力
四、黄河调水调沙的潜力
四、黄河调水调沙的潜力 4. 充分发挥调水调沙的潜力的条件 观念上的转变。 (1)充分认识黄河下游河道的两面性,并尽可能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如堆积性与洪水时的巨大输沙能力;游荡多变与平衡的趋向性;多来多排多淤及挟沙能力的多值性;“冲河南,淤山东”或者相反等。 (2)在掌握了黄河输沙和演变规律后,充分利用黄河两面性有利的一面,在相应的工程条件下,改变水沙搭配不好的问题,而人为的加以控制。 配套工程的实施。
五、对调水调沙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4. 质疑“水库水位过高改变了水库的锥体淤积,而成为三角洲使变动回水区淤积加剧” 讨论:对于小浪底水库,不论水位高低均为三角洲淤积。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4. 质疑“水库水位过高改变了水库的锥体淤积,而成为三角洲使变动回水区淤积加剧” 讨论:对于小浪底水库,不论水位高低均为三角洲淤积。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五、对调水调沙认识的误区和对有关质疑的讨论
演讲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