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第二章第8-11節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Advertisements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IT 服务与业务发展融合 王维航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分钟的悲剧.
蕭文生 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 壹、前言  貳、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  參、大學生之受教權  肆、大學自治之範疇  伍、大學生之其他基本權利  陸、救濟管道之改善  柒、結語.
大陸學歷採認相關問題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學歷採認的定義與範圍 廣義的定義 — 承認學歷 狹義的定義 — 具備任職, 任教, 考試資格 範圍 — 高等教育為主 台灣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大陸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外國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提昇餐廳供餐品質 及服務滿意度 標竿學習主題 標竿學習計劃排定進度 分析客戶對餐廳供餐滿意度偏低原因:
第八課 謝 天. 第八課 謝 天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陳之藩 謙卑感 恩,功 成不居 以「謝天」的傳統觀念 為中心,經由疑惑、思 索、領悟三個層次的敘 述,賦予新的意義 ★題目含義:表示對很多「人」的感謝。
蔬菜大觀園 V.S 大家來種菜 蔬菜的外觀及分類  蔬菜是我們常吃的食物,蔬菜的外觀形狀不 同,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形狀、氣味等,嚐 起來的味道也不相同。  蔬菜的營養價值不盡相同,可實用的部位也 不同,有的是根、有的是莖、有的是葉、有 的是花、有的是果實,還有的是種子。  依據蔬菜種類和食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將蔬.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 九龙坡区法院一名张院长称,法院已组织6次调解,有时1天就有2次调解。3月28日下午,九龙坡区委书记郑洪还专门接待吴苹3小时。1日,在法院组织下,拆迁双方基本达成口头协议,今天下午,双方签字生效。按协议,吴苹选择了异地实物安置方案,开发商将其在沙坪坝开发的一处门面房,按同样面积交付吴苹,吴同意此方案.
第八課 馮諼客孟嘗君 謀職達人 來也.
蔬菜大觀園V.S大家來種菜 高雄市楠梓區翠屏國中小教師 林珮如
“腸”保安康 現代人的腸胃保健.
那一段「詩聲戀」的日子 孟令今老師.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綜合活動領域 教學分享.
诚信人生 ---高二(2)班主题班会.
航向未來 飛揚國際 —關於華航與長榮的財務報表 指導老師: 組員:張甄芸 4A 鄭雅華 4A070079
世界史.
面对苦难 (约翰福音15:18-16:4) 2/22/15 我们不属世界,神从这世界中拣选了我们,却没有为我们另设一处“世外桃源”,乃是让我们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以他的生命为光。既然在这被罪玷污的世界中,就会有苦难仇恨,然而它们不能打倒我们,因为它们 无目的 无缘故 无胜算 在世上我们虽有苦难,也可以放心,因为耶稣已经胜了世界。
《少年小樹之歌》簡介: 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 一定永遠忘不了他們是在何年何月何地 還有為什麼買下它的 小樹的讀者們將永遠記得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 208家長座談會 歐陽美慧.
第六章 中国公务员制度 干部 VS 公务员.
大陸教育基本現況認識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性別平權.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走近作者 韩少功,湖南长沙人。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 健康檢查科 / 家庭醫學科 吳美鳳醫師
經濟系 在學什麼專業?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經濟行為的社會科學 為什麼鑽石會比水貴? 為什麼台灣中央銀行不多印一點台幣, 以增加大家的財富?
公文寫作及實務.
厌讼与好讼:明清诉讼文化面面观 廖华生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解读社会保险.
講題:『你不可不知的禱告』 經文:舊約詩篇90篇 陳文惠傳道
愛的勝利 (羅馬書 8:31-39).
青少年憂鬱症 資料來源: 臺北e大「聆聽憂鬱的心~談憂鬱症」/劉宗憲醫師 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談青少年憂鬱症/陳信昭醫師
考績制度改革的政策分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博士生 簡鈺珒.
老 子 《道德經》 明代張路 老子騎牛圖.
(以「背影」象徵父愛。 紙船印象:母愛, 作者洪醒夫 負荷:父愛, 作者,吳晟) 第 三 課 背 影 文體:抒情文 朱自清.
中國大陸民辦大學發展現況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護教裡的情與義 細說基督教與 天主教的「原來分別」.
中秋烤肉?不夠酷, 從唐詩長作文,才叫酷~~
走不一樣的路 易牙居餐飲集團 董事長 林志成.
國立屏東女中98學年度 大學多元入學宣導 高三家長說明會
行政救濟案例分享 主題一【遺產及贈與稅】 主題二【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報告日期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
医患关系 ——和谐需要共创.
(2012年)阅读中国历史朝代歌,回答问题。(9分)
台灣社會問題基本認識 2007/侯東成.
走過箭竹草原 劉克襄.
102學年度 多元入學管道說明 彥如.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咨询式内训 ——企业量身定制的培训套餐.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阿克顿.
第3讲 “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思想背景
研究性學習及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以高師大附中「專題研究學習」之課程發展為例
黃 岡 竹 樓 記 王 禹 偁.
賦得古原草送別 文體:韻文(五言律詩)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清远市财政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培训
課前會議:空城計學習重點探討 1.學習文中孔明臨危不亂的態度(能說出孔明擺設 空城計的原因,並說明自己的想法)
濱海美術網站 記敘文:課文朗讀 作者:劉克襄.
“唐伯虎点秋香” 故事之文学史意义 意味着: 漫长复杂的书场酝酿过程与多层阐释空间.
分組時間.
修辭練習.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設計 李竹君 苗栗縣福德國小教師.
101年度各類所得(扣)免繳憑單申報 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南投縣分局 第二課 ※扣繳單位設籍竹山鎮、鹿谷鄉
土地徵收法令及作業實務概析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地用科 周俊良 中華民國104年9月25日.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六章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思政课教研室.
大家好!我叫晓明,是一名中学生。我性格外向,兴趣广泛,尤其酷爱旅游。我想去青藏高原旅游,可不知道青藏高原主要处于中国的哪一地理区域?你能帮帮我吗?
甄選入學 高三家長說明講座 輔導室 張國珍老師.
谈婚论嫁.
最療癒人心的動物 貓 李潔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啟示錄第二章第8-11節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

啟示錄第二章第8-11節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

活出生命的色彩(六) 「視」得其所的眼光

圖中兩條直線,哪條較長?

圖中兩條直線,哪條較長? 兩條直線長度一樣

以下的圖片,你看到的是什麼?

以下的圖片,你看到的是什麼? 側著臉的少女 還是 陰沉的老婆婆?

以下的圖片,你看到的又是什麼?

把圖形當作背景、又或是把背景當作圖形,眼光不同,腦中所接收的內容自然大不相同。

圖中的動物是甚麼?

圖中的動物是甚麼? 鴨子 還是 兔子?

圖中看到甚麼?

圖中看到甚麼? 一對剛收割的農村夫婦 或是 年老紳士

圖中看到甚麼?

圖中看到甚麼? 一對夫婦 還是 一副頭骨?

由於深度的不同,從不同深度去觀察圖形,就會看到不同的物體!

眼光不一樣,結果不一樣 有一位婦人不小心把她心愛的玻璃花瓶給打破了,她掃起這一堆碎片,傷心的倒進垃圾桶裡。 幾分鐘之後,婦人訝異地發現:她的小女兒竟將碎片一塊塊地檢起來,把它們貼在一張白紙上,再用綠色的蠟筆畫出花托、葉子、莖幹,碎玻璃變成了一張美麗的立體玻璃花畫!

眼光不一樣,結果不一樣 這個婦人深受感動!她眼中看到的是垃圾,而她女兒看到的卻是寶貝;她眼中看到的是醜陋,但她女兒看到的卻是美麗。 眼光看得不同,結果也不一樣。視得其所的眼光,讓我們在患難中看見希望,在痛苦中看見喜樂,在缺陷中看見美麗,在失敗中找到成功。

培養三個 活出生命色彩的 心靈眼光

啟示錄第二章第9節 「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

一、超越境遇的表象, 看見生命的真相。

信徒面臨的處境:患難 「患難」,據一9這是「耶穌的患難」。在第一世紀,人因相信耶穌而遭受逼迫的情況經常出現。 士每拿城人急於滿足其敬拜皇帝的要求,主後二十六年,此地得到建該撒神廟的權利。加上城內猶太人人多勢眾,且頗具敵意,使得基督徒生活極端困難。

信徒面臨的處境:貧窮 「貧窮」在希臘文中有兩個表達貧窮的字眼﹕ “沒有多餘之物”,另一個是約翰在此所使用的字眼 “沒有任何東西” 。林多後書8:2那裏,和合本很準確的把此字翻譯為 “極窮”。 本節沒有清楚地告訴我們士每拿教會貧窮的原因。初代教會中有不少窮人(林前一26;雅二5),愛主的信徒有時會因救濟他人而窮上加窮(林後八2),也有遭遇逼迫而傾家蕩產(來十34)。

信徒面臨的處境:毀謗 從使徒行傳中,我們知道從耶路撒冷教會成立,一直到保羅抵達羅馬為止,猶太人對這個新興的 “教派”,總是懷著敵意。 在他們當家做主的耶路撒冷,他們對初生教會的打壓,是毫不手軟的;而對保羅在羅馬各個行省中所建立的教會,“除惡務盡” 一直是他們打擊異己的主要策略。

信徒面臨的處境:毀謗 從教父們的著作中,我們曉得這個敵意在往後的幾個世紀中,都不曾消失。他們散播各式不利於基督徒的謠言,在會堂中咒詛基督徒,並且將他們帶到官府的面前。 根據羅馬的法律,“告密者” 所舉發之事若查證屬實,在罪犯遭沒收充公的財產中,有四分之一是要給告密者做為獎賞的。

處境表象不等於生命真相 給士每拿教會的書信是七教會書信中一封不帶責備的書信。整封信有兩個特點: 1.耶穌基督講完一句話後,常常又有一句解釋的話。 2.在第二句話中,耶穌基督卻為世人看得到的現象作出另一個完全相反的評價。

信徒的生命真相:真富足 按世人的看法,他們是「貧窮的」,但在主耶穌基督的評估,他們在靈裏卻是「富足的」。 世人認為虔誠的宗教生活,事實上是反對上帝的生活;世人認為不幸的生活,事實上卻是真正的屬靈生活。 士每拿教會靈裏的豐盛,使它免去了基督的責備。

真富足v.s.真貧窮 真富足:「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 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10) 真貧窮:「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16:26) 窮得只剩下錢…

真正的「貧窮」 一位富翁帶他的兒子到一個農莊去體會一個「貧窮」的家庭。 他的兒子回家後,父親問他:「你明白了什麼是貧窮了吧?」 兒子點頭說:「我明白了。」

真正的「貧窮」 我們只有一隻狗;而他們有四隻狗。 我們的花園有個五十米長的游泳池;而他們有無盡無限的海灘。 我們有進口來的水晶燈;而他們卻擁有無數閃亮的星星。 我們有幾十畝的園地;但他們游牧在一片無際的草原。

真正的「貧窮」 我們有工人來服侍我們;但他們更樂意地去幫助人。 我們用錢買食物;他們以耕種得食。 我們用牆來保護自己;他們卻有朋友來保護他們。 「爸~我明白了,我們實在太窮了!」

信徒的生命真相:真成功 「自稱是猶太人」:使徒保羅說外表的傳統不表示真正生命的承繼(羅二28;加三28,六15),耶穌基督也說亞伯拉罕真正的子孫必須有同樣的信心(約八33以下)。 約翰在啟一5下至6告訴我們,基督徒承受了上帝在舊約給以色列人的應許,在此又說,自稱為猶太人的,若反對基督徒,就不是真猶太人。

世上成功不等於生命成功 菲奧莉娜,一九五三年生於德州奧斯丁,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主修中古史,取得馬里蘭大學企管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碩士。 一九八0年起進入AT&T以及分割出來的朗訊公司將近二十年,經歷各種高階職務。一九九九~二00五年出任惠普執行長,二000年起兼任惠普董事長,連續六年被美國財星雜誌封為「全球最有影響力女性」。

世上成功不等於生命成功 任職惠普其間主導對康柏的併購案,同時大力整頓企業,但也為她埋下了日後遭反對派勢力的反撲,最後在二00五 年二月被董事會解職,黯然下台。 卡莉在惠普是成功還是失敗?在她被撤職時以及以後一年,一般評論都認為她失敗。但從「勇於抉擇」一書出版後,對她的評估有所改變。

世上成功不等於生命成功 菲奧莉納的自我評價:「我受到傷害,家人和朋友傷得更重;我感到孤獨,但是不比過去那六年更孤單;我非常難過,我所認識並信任的董事們,不能給我最起碼的尊重──直視著我,當面告訴我實話。我想到有些董事,在董事會外說三道四,有違彼此相互信任的義務,我覺得自己遭到背叛。」

世上成功不等於生命成功 「我百感交集,然而恐懼了一輩子以後,這一次我不怕了。我做了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把全副心力獻給我所相信的理想。我犯過錯,但是也有所作為,對自己的抉擇和其結果心安理得。我的靈魂依然是我的。」(摘自勇於抉擇序言) 菲奧莉娜的靈魂之旅…

啟示錄第二章第10節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

二、無懼生活的苦難, 看見生命的鍛煉。

生活的苦難與生命的鍛煉 整封士每拿書信的特點,明顯是苦難、死亡與生命的關係。我們可以歸納苦難的真理教導如下: 1.苦難的來源之一:撒但。 2.苦難的方式:死亡的威脅。 3.苦難的目的:試煉。 4.苦難的期限:短暫的一段日子。 5.苦難的面對:第一:不怕,第二:忠心。 6.苦難的賞賜:生命。

生活的苦難與生命的鍛煉 生活的苦難: A.「下在監裏」:當時把犯人下監的目的有三種:一是要迫他們屈服,二是等候審判,三是等候死刑。本節經文的上下文,暗示士每拿的一些信徒要面臨死刑的威脅。 B.「受患難十日」:受患難指因信仰主耶穌的名受逼迫(啟一9),十日是一個大約的時日。

生活的苦難與生命的鍛煉 生命的鍛煉: A. 患難是鍛煉:十日是受患難的日子,同時也是一段受試煉的日子(創二十四55;但一12),信徒有要心理準備不是要求釋放,乃是要「至死忠心」。 B. 鍛煉的代價:至死忠心。至死有「直到死亡」和「包括死亡」之意,指出下在監裏的結果可能是殉道。

生活的苦難與生命的鍛煉 C.鍛煉的結果:然而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是值得的,因為得勝的必得著「生命的冠冕」。永生就是這些人的冠冕。冠冕的原文不是指皇冠,而是指在運動比賽中賞賜給得勝者的花環或桂冠。世上政權定為死罪的,在上帝眼中卻是承受永生的人。

上帝永遠是您老爹 有位弟兄因為工作上遭遇困難而灰心喪志、終日唉聲嘆氣。 他的牧師來探望他,見他抱著孩子坐在沙發上,一點笑容也沒有,便問他說:「弟兄啊!你會不會讓你的孩子從你手中往下跌呢?」 弟兄聽了一頭霧水,回答說:「當然不會啊!」

上帝永遠是您老爹 牧師又問:「真的不會嗎?」這位弟兄有些生氣了,就斬釘截鐵的說:「肯定不會!」 牧師接著說:「好吧!那你說,你要我付多少錢你才肯放手讓孩子跌在地上呢?」 這弟兄一聽大為火光,氣急敗壞地說:「絕對不!就是給我再多的錢我也不可能這麼做!」

上帝永遠是您老爹 牧師笑著說:「弟兄啊!你說的對!上帝愛祂在世上的兒女,難道比不上您愛你兒女的心嗎?因為不論面對怎樣的困難,上帝也絕對不會放手讓你從祂手中摔落!」 我們生活總有苦難環繞,但不要忘記上帝永遠是我們的「老爹」,無論怎樣,他都不會鬆開那雙緊抱著您的手,不會讓您落入那些超過您能承受的範圍。

美好生命來自苦難鍛煉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倪柝聲牧師的詩歌「煉我愈精」: 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成油; 你若不投葡萄入醡,它就不能變成酒; 你若不煉哪噠成膏,它就不流芬芳; 主,我這人是否也要受你許可的創傷? (副歌) 每次的打擊,都是真利益, 如果你收去的東西,你以自己來代替。

普蘭妮塔‧提摩太的生命鍛煉 親自領導了五十多次拯救奴隸行動,救出超過四千的奴隸,也在法庭中作主要證人。 她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人員,她建立的國際正義使團的照顧策略,成功地幫助了千人以上的奴隸回歸社會過正常的生活。 在「巴基斯坦經學院」任教時,她發起並建立了多個「全備兒童中心」,散布在印度偏遠地區。

普蘭妮塔‧提摩太的生命鍛煉 她是一對宣教士醫生夫婦的女兒,從小在印度的農村長大,長期住寄宿學校,她恨基督使她與父母分離,敵對基督信仰,放縱自己,為所欲為,直到生命空虛破碎… 她在大學畢業後檢查出腦瘤,幸好是良性,經手術後,生命保住,卻成為啞巴…。 她在拯救奴隸過程中,遇見暴徒攻擊,幾乎喪命…

啟示錄第二章第8,11節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三、接納死亡的臨近, 看見永生的賞賜。

浴火鳳凰的士每拿城市 士每拿人曾在他們的言談中,以鳳凰為喻,說他們城市的重建(毀於呂底亞王國,三百年後重建。)猶如鳳凰重新得生命。 「死過又活的」這句話用在士每拿城也很合適,它是七教會中唯一還活躍的大城市,現今稱依慈米爾(Izmir),是土耳其的第三大城。

受死亡逼迫信徒的盼望 「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回應一17人子在異象中的話。 耶穌基督的話要他們知道,祂是萬物的始與終,歷史與生命的掌權者,那勝過死亡而永活的是祂自己。

受死亡逼迫信徒的盼望 “祂曾死過卻又活了”帶給信徒兩方面的意義-- 第一,情感上的共鳴:他要讓身在患難中的士每拿教會知道,人子也曾和他們一樣的面對逼迫和死亡。 第二,安慰,鼓勵和面對苦難的勇氣:死亡並不是終點,因為人子雖然曾經死了,但是祂也曾從死裏復生。

受死亡逼迫信徒的盼望 「必不受第二次的死」:就是火湖,即永遠的死亡(啟二十6、14,二十一8)。這是當時猶太拉比們經常用的名詞,猶太人相信,人死後會到一個暫時的居所:「陰間」,等後最後的審判,之後惡人必受的刑罰,便是「第二次的死」。

受死亡逼迫信徒的盼望 而「永生」的意義便是不會死兩次,因此「生命的冠冕」與「第二次的死」成了鮮明的對比。 原文「必不」是用強調語氣,有「決不」的意思。 忠心信徒與殉道者同得賞賜。

生命的結束還是開始?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會結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格雷斯.漢森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逝世時,親友們在聖保羅教堂為他舉行追思禮拜。 禮拜剛開始,喇叭手吹出了「熄燈號」的號角聲;禮拜接近尾聲,眾人準備起身離開時,喇叭手又吹出了「起床號」的號角聲。 對於一個信靠耶穌的生命而言,結局不是熄燈號,而是起床號。

終點是死亡還是生命? 有一個人搭船到英國,途中遇到暴風,全船的人驚慌失措,他看到一個老太太非常平靜的在禱告,神情十分的安詳。 等到風浪過去,全船脫離了險境,這人很好奇的問這老太太,為什麼一點都不害怕。

終點是死亡還是生命? 老太太回答:「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馬大,已經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家,二女兒叫馬利亞住在英國。剛才風浪大作時,我就向上帝禱告,如果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女兒,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兒,不管去那裡我都一樣,所以我怎麼會害怕呢?」

結論 我們要培養三個活出生命色彩的心靈眼光: 1.超越境遇的表象,看見生命的真相。 2.無懼生活的苦難,看見生命的鍛煉。 3.接納死亡的臨近,看見永生的賞賜。

應用 1. 不讓處境的表象決定你的反應:要培養離開現場的、走向陽台的心;衝突發生時,不馬上回應是很大的力量。 2. 在你我的苦難中,禱告尋求神的同在,接受生命的鍛煉,多思考默想羅馬書第五章3-5節。 3. 當死亡臨近時,坦然面對自己,是結束還是開始?是滅結還是新生?如果你沒有永生把握,儘早來信靠耶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