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的 水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第8讲 空气 氧气.
高考复习有效性的思考与策略 ——对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分析及命题趋势的思考
中学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 第八章 第2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 主讲人 董晓静 北京市昌平区燕丹学校.
阶段复习课 第二单元 八甲口中学 王登峰.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 钠的重要化合物
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走进化学, 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感受化学的魅力!
制取氧气 肖红昌 ——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
课 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第十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欢迎指导.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天津市第三十中学 周敏.
欢迎步入知识的殿堂,感受其独有的乐趣。 制作人:吴亚玲.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
化学 河北省 第三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二章 空氣 2-1 & 2-2 空氣的組成與氧的性質.
复习回顾: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怎样验满二氧化碳?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封面 二 氧 化 碳 CO2.
2012届中考化学备考复习课件  空气与氧气 ·上海教育版.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O C O 二氧化碳.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鹤壁四中 刘根长.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辛锐中学 张霞.
看我干冰的 课题: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化学计算(技巧篇).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淮滨县新里中学 朱海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广元市零八一中学 化学备课组.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 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解读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制作 於如相.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分类的定义 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方法 去哪里找浓硫酸? 酸类物质.
第二章 空氣 2-1 & 2-2 空氣的組成與氧的性質.
第2课时 第3章 第2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考 点一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二 课堂10分钟练习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神奇的瓶子 气体制取收集 专题复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氧化还原反应.
喀斯特地貌.
第四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徐仁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實驗九 氧化還原滴定-草酸鹽之分析.
欢迎来到科学微课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科学解答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专题二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厦大附中 俞佳.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课题2 二氧化制取的研究 (第一课时) 说课人:余姣龙 安庆市罗岭初级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恶心的 水垢

物质的变化 ★ ﹌﹌﹌

二氧化碳制取的 研 究 O C O

= 回顾 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 2KMnO4 药品及反应原理 A O2 == 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立即复燃 E 2KCl + O2 ↑ 气体 药品及反应原理 发生 装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立即复燃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立即复燃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或 E A 2KCl + O2 ↑ MnO2 O2 2KClO3 == ∆ 2H2O + O2 ↑ 2H2O2 MnO2 B 或C == 思考:为什么高锰酸钾制氧气与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生装置不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 发生装置以及收集装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固体和固体反应 固体和液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 P113 (固体需加热) 是否需要加热或催化剂 (固液不加热)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气体收集方法 P114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分组合作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最佳方法 探究过程 备选 仪 器 一、探究最佳药品 二、探究实验装置 三、完成CO2 制取 备选药品 1号:粉末碳酸钠、稀盐酸 2号:块状石灰石、稀盐酸 3号:块状石灰石、稀硫酸 (每组备有澄清石灰水) 备选 仪 器 锥形瓶 铁架台 止水夹 试 管 集气瓶 长颈漏斗 胶皮管 玻璃导管 单孔塞 双孔塞 毛玻璃片 镊子 药匙 试管刷

第一阶段:探究最佳药品选择 石灰石 稀盐酸 实 验 现 象 分 析 结 论 不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适宜制取 二氧化碳 速率适中,易于控制与收集 实 验 现 象 分 析 结 论 ① 粉末状 碳酸钠与稀盐酸 ②块状 石灰石与 稀盐酸 ③块状 稀硫酸 碳酸钠是粉末状易溶于水的固体,与酸混合接触面大,导致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不易收集。 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很快完成 不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石灰石 稀盐酸 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均匀冒出,反应能持续进行 适宜制取 二氧化碳 速率适中,易于控制与收集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发生。 不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开始石灰石表面有少量气泡,反应一会后就逐渐变弱至停止

反应原理: 总反应: H2CO3 == H2O + CO2 ↑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CaCl2 + H2CO3 CaCO3 + HCl == 2 H2CO3 == H2O + CO2 ↑ 不稳定,易分解 总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第二阶段:探究制取CO2的实验装置 思考:改进装置的优点? 收集方法: 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 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向上排空气法 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 导管口应插到集气瓶底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到液面以下液封 思考:改进装置的优点?

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组合 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组合

第三阶段: 检验 验满 二氧化碳实验室的制取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燃着 木条 熄灭 验满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了。

总结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加石灰石 加稀盐酸 收集气体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知识归纳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P115 1.确定气体实验室制取的 化学反应原理。 2.确定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 实验装置。 3.确定所制气体的 检验方法。

课堂小结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3)检验方法 4)验满方法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1)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2)实验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向上排空气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检验方法 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验满方法

[随堂检测] 实验室可用固体氯化铵( NH4Cl)与氢氧化钙[Ca (OH) 2] 加热条件下制取,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 加热条件下制取,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 。 A B C D E

谢谢各位莅临指导 再 见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