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技术学课件之十六: ——第五章光电成像系统 (2) 光电子技术学课件之十六: ——第五章光电成像系统 (2) 光电成像原理 制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王形华 2006 .10
§2 光电成像原理 景物反射外界的照明光(或自身发出的热辐射) 经光电成像系统的光学系统,在像面上形成与景物对应的图像,置于像面上的具有空间扫描功能的光电摄像器件,将二维空间图像转变为一维时序电信号,再经放大和视频信号处理后送至显示器,在同步信号的参与下,显示出与景物对应的图像。
一、光电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 1、光电成像系统的类型 按照接收系统对景物分解的方式,光电成像系统的类型可以分为光机扫描、电子束扫描、固体自扫描三种。 2、光机扫描 采用单元探测器成像时,要采用光机扫描机构。
光机扫描方式类型:串联扫描 、 并联扫描 、 串并联混合扫描 。 串联扫描 并联扫描 串并联混合扫描
3. 电子束扫描方式:各类热释电显像管。 4. 固体自扫描方式:各种面阵固体摄像器件,如CCD、CMOS摄像器件等。固体摄像器件中的每一个单元与景物空间的一个小区域相对应,整个面阵固体摄像器件对应于所观察的景物空间。 上述的分类方法不是绝对的,有的光电成像系统是不同扫描方式的结合。如俯仰光机扫描与方位固体自扫描相结合,光机扫描与面阵摄像器件相结合。 从目前情况看,光机扫描及固体自扫描方式的光电成像系统占主导地位。
二、光电成像系统的基本技术参数 光学系统的通光口径D和焦距f/ 。 瞬时视场角α、β 。 3. 观察视场角WH、WV 。 4. 帧时Tf 和帧速 5. 扫描效率η :
6. 滞留时间
§3 红外成像光学系统 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物像共轭位置、成像放大率、一定的成像范围,以及在像平面上有一定的光能量和反映物体细节的能力(即分辨率)。
二、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1. 孔径光阑 2. 视场光阑 3. 渐晕光阑 4. 消杂光光阑
三、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主要参数 1. 焦距f′ 决定光学系统的轴向尺寸,f′越大,所成的像越大,光学系统一般也越大。 2. 相对孔径D/f′ 相对孔径定义为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D与焦距f′之比,相对孔径的倒数叫F数, 。 相对孔径决定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衍射分辨率及像面上的辐照度。
3、视场
四、光学系统的像差 光学系统近轴区具有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光学系统近轴区的成像被认为是理想像。 实际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和近轴区所成的像的差异即为像差。 光学系统对单色光成像时产生单色像差,分为五类:球面像差(球差)、彗形像差(彗差)、像散差(像散)、像面弯曲(场曲)和畸变。 对多色光成像时,光学系统除对各单色光成分有单色像差外,还产生两种色差: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亦称倍率色差)。
五、红外光学系统的特点 由于红外辐射的特有性能,使得红外光学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红外辐射源的辐射波段位于1μm以上的不可见光区,普通光学玻璃对2.5μm以上的光波不透明,而在所有有可能透过红外波段的材料中,只有几种材料有必需的机械性能,并能得到一定的尺寸,如锗、硅等,这就大大限制了透镜系统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使反射式和折反射式光学系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为了探测远距离的微弱目标,红外光学系统的孔径一般比较大。 (3)在红外光学系统中广泛使用各类扫描器,如平面反射镜、多面反射镜、折射棱镜及光楔等。 (4)8至14μm波段的红外光学系统必须考虑衍射效应的影响。 (5)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或在抖动和振动条件下,具有稳定的光学性能。
鉴于上述特点,设计红外光学系统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光学系统应对所工作的波段有良好的透过性能。 (2)光学系统在尺寸、像质和加工工艺许可的范围内,应具有尽可能大的相对孔径,以保证系统有高的灵敏度。 (3)光学系统应对背景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提高输入信噪比。
(4)光学系统的形式和组成应有利于充分发挥探测器的效能,如合理利用光敏元面积,保证高的光斑均匀性等。 (5)光学系统及组成元件力求简单。 (6)合理选择扫描方式及扫描器的类型。
六、典型的红外光学系统 红外光学系统主要由红外物镜系统和扫描系统组成。 1. 红外物镜系统 (1)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优点:无挡光,加工球面透镜较容易,通过光学设计易消除各种像差。 缺点:光能损失较大,装配调整比较困难。
(2)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由于红外辐射的波长较长,能透过它的材料很少,因而大都采用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按反射镜截面的形状不同,反射系统有球面形、抛物面形、双曲面形或椭球面形等几种。
2. 扫描系统 平行光束扫描 会聚光束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