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的三大宗教建筑
1 . 迎江寺
迎江寺的 历史 ·它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曾名“古万佛寺”。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新募建。 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 禅寺” 以后续有整修扩建,终成沿江一带名刹。 ·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它毁于战火。 ·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名“迎江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 ·光绪元年(1875年),慈禧太后赐给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 上 ·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图库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 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 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
迎江寺的建筑 · 迎江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 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 ·迎江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 、藏经楼、人士阁、法堂、 广嗣殿等建筑组成。以四进殿堂及一塔为主体。 ·天王殿,殿高10.4米,面积约300平方米。正中坐一尊袒胸露腹、张口憨笑 的弥勒佛像,背后站韦驮像,面对释迦牟尼佛。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 各高3米余,气势威严。天王殿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 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
2.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的历史 它又称礼拜堂,坐落于安徽安庆健康路15号。建于民国元年(1912)。“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1981年修复。
基督教堂的建筑 它是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屋顶翼角起翘,面阔6间21.7米(不含祭台 深3.5米),高7.5米,总面积251平方米。整个建筑呈十字形布局,祭台设在 堂内最南端,台宽5.9米、高0.6米,十字两旁面阔2开间,东西两向各伸出 3.35米,为抱厦样式。大门置于两膀处,最北端西后门出口处为四角攒尖门 半亭
3.清真寺
清真寺的历史 明成化五年(1469),原安庆卫指挥使,骠骑将军马义由广西致仕还乡后,以 "敦悦堂马氏"名义捐资创建。据传,明宪宗朱见深曾敕赐"百字匾"。明末毁 于战乱。 清康熙(1662~1722)中叶至咸丰二年(1852)多次重建。 咸丰三年(1853)再遭兵燹,陶瓦无存。 光绪二年至二十二年(1876~1896),依旧基摹图并陆续集资重建,悉复旧观。 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1983年,经当地人民政府资助全面修建。
清真寺的建筑 ·从设计、布局到施工安庆清真寺具有中国南方传统建筑风格,采用小天井 艺术手法,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全寺分为3区,经大门、石窟门、垂花门, 曲折而入,过几层小天井,即达大殿。庭院整齐,建筑完备。原有大殿、明 德堂、养正堂、望月八角亭(今已毁)、南北讲堂、经学堂、洗心所(水房)、 客厅、"超泉"(水井)等。大殿雄伟高大,面积600多平方米,高20余米,有殿 柱36根,可容千人礼拜;重檐斗拱出四跳,外带围廊,硬山山墙外加一道短檐 的歇山做成;门窗镂格丹朱,精丽难,建筑艺术水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