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庭發展:連續性與轉變 陳斐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 -5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工作Ⅱ: 學習產業勞動智慧的厚度 授課教師:梁佳美 授課日期:
Advertisements

主講者 : 系主任 李治華 老師 學年度新生入學座談會 101 年 8 月 19 日.
仁和國小 100 精進教學研習 精進教學班級經營創意分享 王雪玲 老師 2011 / 04 / 06.
課程發展與設計 新民高中 指導教授 : 林國楨老師 數四甲 謝銘智 數四乙 楊俊彥 工四乙 張大仁 英語四 李采軒 陳奕婷 余奕潔 李欣蓓.
癌症治療完成後 的 追踪檢查. 在這裏先 恭喜大家 康復的朋友們, 繼續勇往直前 !!! 經過了漫長和艱困的過程,主要的治療總算告ㅡ段落。相 信大家都想以康復者 的心情去面對人生,或許你在當下 會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也許會對自己的人生和健康,多 了ㅡ份前所未有的感恩 。 但是,你可能會擔心以後該怎樣辦?如果我們多知道一點.
家庭教育融入綜合活動 實務分享 獅甲國中 彭薏芬 南二區策略聯盟 中山國中.
5種常見溝通型態       陳亭君 林姿妤       黃皓維 王瀚廷 討好型 一致型 責備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學校典範重塑 104年度大專校院 試辦創新轉型計畫申請說明
心理教育专刊第1期2007/10 心理社期刊 2008年第1期 总第10期 心灵驿站 心灵鸡汤出版社.
喂食和进食障碍 异食癖(异食症) 反刍障碍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暴食障碍 2017/2/28.
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刘洋 张飞 冯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2003级.
第六章 创造原理 第一部分:发明创造的十个原理 第二部分:发明创造的原则
Part 3 企業與其利害關係人社群的倫理篇.
醒醒吧!各就各位 醒醒吧!花錢購買金融商品的產業界 醒醒吧!接受委託,替產業服務的金融業.
關於我的小密秘!.
機械設計期中報告 組別:第十組 組長:張正諺 組員:吳柏辰 林軒邑 黃炳豪 游俊燁 蘇鈺城.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家庭教育研習.
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 3.1 我和父母.
自主经营素质提升 系列课程 风 云.
台灣1/4成人有失眠困擾, 超過 200 萬人慢性失眠中…….
你為什麼要寫詩? 主講人:向 明 送詩人進社區.
分組合作學習實作分享 合作學習 學習合作 五福國中 劉怡君 國教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的 组织架构及实际运作机制
建立中年的鐵三角 ~中年人的牧養 胡文善長老 黃培遠姐妹.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 103學年度教師暑期備課會議
中外合作项目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温江霖.
4-1 家庭經濟之基本概念 4-2 家庭經濟之管理 4-3 消費常識
第二章 家庭系統理論.
第五章 资料收集.
第七組 家庭取向 班級: 幼保三甲 組長: 蔣宜珊 組員: 羅婉甄 黃逸斌
G-727 凤凰网一周新闻图片精选 凤凰网一周新闻图片精选 -5.24 凤凰网图片 glm制作.
中崙高中歡迎您 國中數學領域.
愛的新心星-資源整合,性平深耕 空間創意與美感-從性平多元思維談起 東安國小校長 黃木姻
家庭與婚姻.
投资者情绪对可转债定价及其风险度量的影响
第六章 法律文化 第六章 法律文化 吴鹏飞副教授.
※ 音 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Richard Strauss 卢璐 Arkey Works.
認 識 失 眠 陳易隆 國軍高雄總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灣精神醫學會會員 衛生署審定精神科專科醫師 日 期: 102年5月27日.
生死學概論 第一講 現代人的死亡問題 授課講師:郭慧娟.
第一章 台灣家具產業概況 第二章 台灣家具發展趨勢 第三章 台灣家具產業優劣勢分析 第四章 海外投資策略 第五章 海外行銷策略 第六章 結論
学前儿童分级阅读目标解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分社 周 合.
舞台劇在香港的前途.
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三、方法与技巧 四、理论特点
已婚新世代女性之婚姻滿意度研究 第二組 ─教師為主 指導教師:陳麗欣 教授 研究學生: 王郁青、尤涵琳、邱宜萱、侯欣汝
課程名稱:藝術設計與生活 任教學校: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授課教師:陳鳳雀
諮商倫理專題研究 第10章團體諮商與治療之倫理議題 第11章婚姻與家族治療的倫理議題
家系圖 家庭關係的圖表評估.
鄉村音樂 簡報製作:25 組員:25,12,36,35.
【認識異端】 一. 聖經的警告 「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 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彼後2:1)
咖啡屋店長 經濟系大三 張逸翔 經濟所碩二 詹佳穎
桃園縣九十六年度國民中小學推行家庭教育課程研習
无分类商品搜索引擎的性能优化 姚晓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案設計分享會 現代中國: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 朱秀玲老師.
王淑軍 輔英科技大學圖書館 館長 日期:2006/12/05 圖書館跨校資源分享之推廣經驗 王淑軍 輔英科技大學圖書館 館長 日期:2006/12/05.
可口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创立于一八八六年
各專家對「班級經營」的解釋如下:早年稱「班級管理」、「教室管理」,1970年代以後始有稱「班級經營」者
新和樂齡學習中心-家庭關係 102/09/24 主講人:張壽松校長
助人歷程與技巧 第二章 助人歷程概論 報告者:趙妤甄 2009/3/2.
社區衛生護理學   家庭護理 講師:馬玉琴
認識青年人 青春期問題多面睇.
國立鳳新高中 翁儷綺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吳妮真 國立台南女中
傅佩榮教授、江正彥講師‧合著 做一個心靈的達人 從儒家思維 看卓越管理 風雲再現 電 子 書 一本富涵生命情境、充滿著生活意境的經典書
圓舞曲之王 歡迎來到小約翰史特勞斯的世界.
国际儿童图书日.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918期封面故事:菁英部落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艾阮 - 照出真靈魂.
102學校家庭教育 -家人關係 大仁國中郭虹珠校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家庭發展:連續性與轉變 陳斐虹

家庭生活週期的架構(1) 生活週期的概念可以提供有用的架構以研究家庭發展可預測的階段。 Zilbach(1989)提出家庭階段標記(family stage marker) :每一個階段都由一項特定生活事件所促成,像是家庭組成份子的改變或是自主性重大改變的結果,需要改變與適應。 家庭是一個發展系統,必須試著處理發展任務或各階段需要克服的典型問題。

家庭生活週期的架構(2) 家庭隨著時間前進,出現連續性和轉變的特徵,無論是 →轉變是有次序的、漸進的、連續的 →突然的、受干擾的或是間斷的 家庭系統均必須做組織上的轉變 家族治療師相信家庭成員的症狀特別容易出現在改變時期,代表家庭難以克服轉變期。 家庭系統於轉變其所面臨的壓力,亦可提供家庭一個機會去突破就有的因應模式,並發展出面對改變時更有生產力及更成熟的反應。

家庭生活週期階段模式(1) Evelyn Duvall 及 Reuben Hill (1948)致力於解釋家庭生活在時光推移下的規律性,家庭存在的過程中,它們會依發展階段的順序改變型態及功能 發展階段(Duvall ,1977) -夫婦:彼此承諾 -育有小孩的家庭:發展親職角色 -育有學齡前的小孩:接受小孩的人格 -育有上小學的小孩:引到小孩進入公共機構 -青少年:接受青春期(社會及性別角色的轉換) -踏入社會的小孩:接受青少年末期的獨立 -中年父母:接受孩子獨立的成人角色 -老年的家庭成員:讓孩子們離開,再度面對配偶→接受老年

家庭生活週期階段模式(2) 家庭轉折期與症狀行為 家庭生活週期觀點提供有價值的脈絡以瞭解個人及家庭的功能失調。 Carter 和 McGoldrick(1988)對於多重壓力對家庭轉折的影響提出更包容的「代間觀點」-家庭中湧現的焦慮包括了「垂直」和「水平」的壓力源。 →垂直壓力源(跨世代)-代代相傳的關係和運作模式,即家庭態度、故事、期望、禁忌及所有流傳在家庭成員中的家庭議題。 →水平壓力源(發展的)-家庭隨時間向前發展以因應生活週期轉變時所承受之引起焦慮的事件,即各式各樣可預測的發展壓力與意想不到且有創傷性的壓力,像是意外死亡或慢性疾病。

家庭生活週期階段模式(3) 階段模型的評論 多元化的生活型態(晚婚、同居)及不同的生活安排(單親家庭、再婚家庭),此模型並未考慮到在特殊事件(遲婚或高齡產婦)發生時的個別差異,主張每一個階段同等重要,忽略了階段間的轉換時期,才可能是更重要的改變關鍵期。 Combrinck-Graham(1988a)主張,家庭的進展是週期的,是依螺旋形進行, 某些時候緊密結合(向心期),某些時候向外發展(離心期) 。 家族治療師試著結合人工頭腦學的認識論,不像階段理論任意取一階段探討,而是把家庭視為互有關聯的成員組成,他們彼此不斷進行交互作用。

改變中的家庭,改變中的關係(1) 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經歷著家庭結構、生活型態及家庭生活週期類型不可避免的劇烈轉變。 完整家庭的發展順序 家族治療師傾向於脫離傳統社會學認定家庭生活週期始於婚姻的看法,主張未婚年輕人必須完成他們主要的發展任務:和原生家庭分離但非切斷關係,並進入另一替代的情感庇護所。 婚姻(或一對男女共同打理家務的同居關係)代表兩個家庭的改變以及彼此次系統的創立,不單是兩個個體的結合。

改變中的家庭,改變中的關係(2) 新婚夫婦必須與原生家庭分化, 以最大忠誠彼此相待, 而以次要忠誠對待其原生家庭。 處理與原生家庭分開的轉折期,並形成新的凝聚婚姻單位,對婚姻關係的承諾是重要關鍵。 理想上,夫妻都需要感覺到自己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且不犧牲到「自我」,也就是不犧牲自我獨立自主的感覺。 夫妻兩人都以各自從自己的家庭獲得一套期望或規則來應付婚姻生活的交互作用及家庭生活。 Minuchin 、Rosman和 Baker(1978)提出再婚姻生活中兩個家庭的典範都必須被保留,幅此夫婦才能維持自我意識,但這兩種典範也必須調和一致,夫妻才能有共同的生活。

改變中的家庭,改變中的關係(3) 根據Karpel和Strauss(1983)的觀察,幾乎所有時間的組合、時間表、開支、休閒、家裡的空間應用,以及姻親與朋友的關係等,大概都變成以孩子為中心而重新整合。 Bradt(1988)觀察到孩子的誕生可能引發家庭的三角關係,若能發展出親密關係的婚姻較能面對父母身分的挑戰,較能整合成為父母後引起自身及整個家庭的轉變。 Barnhill與Longo(1978)相信家庭有兩個決定性的轉折點,第一是父母兩人在孩子長大時要學會接受新的性格,第二則是引導孩子進入家庭以外的機構,如學校、教會及運動團體。 孩子進入青春期、孩子不繼續住在家中、父母晉升為祖父母、退休、喪偶、疾病/依賴等,均代表整個家庭系統面對重要挑戰。

另類家庭的發展順序 夫妻兩人被迫要解決以惡化的婚姻關係,感情離婚必須面對的問題有: →分居與否 →處理失敗的感覺 →探究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法律上的問題(財產、資產、孩子監護權、探視權、贍養費等) →重新定義各自在社會上的關係為單身、獨立的個體、建立新關係 無論是沒有再婚的單親家庭或是再婚的家庭均有不同的歷程(階段) 、必備態度和發展議題需要面對(表2-3 、 2-4)

性別議題與家庭發展的關係(1) 男性和女性被賦予不同的角色期望、信仰、價值觀、態度、目標及機會, 當進入婚姻時即為人父母時,背負別人對她們不同的期待,也會有不同的體驗 。 Bernard(1974)指出,在每樁婚姻中都有二種婚姻,就是男方的和女方的。 女性主義對家族治療的批評: 早先家族治療理論由男性制定,反映出大眾的價值觀和眾人對正常家庭的看法,刻板化的男女角色 女人角色之定位養育、照料、協助,貶損女性特質,女性被視為弱勢。

性別議題與家庭發展的關係(2) 並未考慮家庭中權力與資源的分配並非均等的;在系統中並非所有成員的貢獻都相同,系統理論忽略家庭中男性、女性權力的分配與掌握。(未考慮因性別之差異如何影響家庭內部的交互作用及家庭發展的社會脈絡) 。 將異性戀的父權家庭視為標準,許多語詞的使用隱含對女性的偏見: 「過份涉入 的母親」、「糾結的家庭」 傾向於將問題歸罪於母親。

性別議題與家庭發展的關係(3) 女性主義學者否定循環因果關係:意味著雙方有同等的權力、操控權, 但事實並非如此,特別是在男性對女性身體虐待的情形, 因這意味著沒有人會因此被歸罪, 其強調在人類關係中男性有較強大的力量, 女性相對弱勢。 女性主義主張人工頭腦學的認識論傾向歸咎女性受害者為了劉在關係中而自陷受害情境中。 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異是本質上的差異? 或是社會建構出的差異?

多元文化的考量(1) 家族治療師要全盤瞭解家庭發展及其目前的運作必須考慮到其文化團體的親族網絡(kinship networks)、社會化的經驗、溝通的風格、典型的男女互動模式、大家庭所扮演的角色與文化連結的態度與行為安排。 家族治療師必須注意到有關少數民族生活的獨特性,如:語言隔閡、文化衝擊、歧視與差別待遇、無力感、對公共團體的懷疑、沒有希望、憤怒…等。

多元文化的考量(2) 家族治療師必須由家庭擴大其焦點,包含影響人行為的社會文化背景、種族文化、社經地位等。 治療師必須覺察到自己的價值觀,以及當事人家庭被他們的文化及民族背景影響下的價值觀。 家族治療師在評估及治療他們認為反常或失功能的家庭時,必須考慮到文化異質性的可能衝擊。

多元文化的考量(3) 貧窮、階級與家庭生活週期 不論是暫時或延續數代的窮困生活,可能會腐蝕家庭結構並創造出組織不足的家庭。 在窮困的家庭中,生活週期的進展常常會因提早懷孕或未婚生子而加速進行。 Apone(1976)提醒若想要把心理偏差與貧窮畫上等號時,必須先考量與貧窮相關的艱困及有限的社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