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Geography Day 200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key concept in A-level Geography 可持續發展: 高考地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By Dr. Lam Chi Chung, Mr. Ip Kim Wai & Mr. Wong Kam Fai
咁考都得唔得? (2) 「可持續發展」的發展 (3)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4) 與此概念有關的高級程度會考課題 「可持續發展」 你我做到
咁考得唔得?
咁考得唔得? 「在地少山多的地方如香港,填海造地不失為一個解決城市問題的好方法。」 附以具體例子說明,解釋填海如何能舒緩交通擠塞及房屋短缺等城市問題。試以可持續發展觀點討論填海造地對城市發展的得失。 “In hilly area with limited flat land such as Hong Kong, reclamation from the sea can yet be regarded as a means to solve the urban problems.” Illustrating with specific examples, explain how reclamation can help alleviate the housing problems and traffic congestion. In li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cus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reclamation on urban development.
咁考得唔得? 「大規模使用化學肥料及殺蟲劑已做成廣泛的環境衰退現象。」描述大規模使用化學肥料及殺蟲劑於農業的背後原因。為甚麼它們不是一些可持續發展的農耕方法。試討論採用有機耕作是否一個較為可取之法。舉出例子幫助說明。 “The widespread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has resulted a large scale of land degradation.” Describ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 widespread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 farming. Why is using them not a sustainable method of farming? Discuss whether organic farming is a wiser choice. Illustrate your answer with specific examples.
咁考得唔得? 「(XX問題)的出現是人們不持續發展(YY)的結果。」 描述及解釋XX的形成原因。試以具體例子,討論人們如何通過可持續發展的活動方式使XX問題得以舒緩。 XX可以是荒漠化、YY可以是荒漠邊緣地區/薩赫勒地區 “The occurrence of XX is the result of unsustainable way of using the land.”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causes of XX. Illustrating with actual examples, discuss how XX may be alleviated by activit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試題背後…… 人與環境關係 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試題背後…… 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與此概念有關的高級程度會考試題 - 97 『「持續土地利用」是那些能在長時間維持生產而又不會構成嚴重的環境損害者。』 用具體例子,描述遷移農業的運作。解釋它如何可能成為熱帶雨林景觀的一個「持續土地利用」。討論設立國家公園以保存熱帶雨林的建議。 “Sustainable land uses are those that are capable of maintaining yields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causing muc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ith reference to specific examples, describe the operation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Explain how it could be a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the tropical rainforest landscape. Discuss the suggestion of conserving rainforests by making them national parks. (AL-GEOG-97-II-Q4)
與此概念有關的高級程度會考試題 - 2000 「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備受威脅。人類對資源下定義的方法可能影響到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損耗。」 甚麼是生物多樣性?維護生物多樣性有甚麼重要性?發展者和環保者對資源定義的差異如何影響熱帶雨林中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建議一些能夠紓緩生物多樣性受損的方法? “Biodiversity in tropical rainforests is under stress. The way that people define resources may influence the biodiversity loss in tropical rainforests.” What is biodiversity? Why is it important to maintain biodiversity? In what ways d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fini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developers and environmentalist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biodiversity in tropical rainforests? Suggest ways to slow down biodiversity loss. (AL-GEOG-2000-II-Q4)
與此概念有關的高級程度會考試題 - 01 「可持續發展是指某系統所具備的一種能維持人們長遠生計的能力。」 以具體例子,描述在熱帶雨林區生活的土著如何保持其可持續的生計。解釋其生計為甚麼可能被破壞。討論這可持續系統如何維持至長遠的時期。 “Sustainability is the ability of a system to support for a long period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With reference to specific examples, describe how the native people living in tropical rainforests maintain a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d explain why their livelihood may be disrupted. Discuss how this sustainable system can be maintained for a long period. (AL-GEOG-2001-II-Q4)
與此概念有關的高級程度會考試題 - 02 解釋為什麼較發達國家遭指責導致熱帶雨林消失。評估森林破壞所帶來的全球性問題。討論這些雨林地區的政府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森林保育之間取得平衡。舉出例子加以說明。 Explain why the mor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blamed for the vanishing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Assess the global problems caused by forest destruction. Discuss how the governments in these rainforest regions can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forest conservation. Illustrate your answer with examples. (AL-GEOG-2002-II-Q4)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和發展 1962年 卡森:《寂靜的春天》 1972年 羅馬俱樂部 (The Club of Rome): 《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 1987年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我們的共同未來 Our Common Future》 1992年 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 《21世紀議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2002年 南非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 :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 實施計劃》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和發展 - 《寂靜的春天》 1962年 卡森:《寂靜的春天》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最早見諸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森的著作《寂靜的春天》。這本書論述了殺蟲劑、特別是DDT如何毀滅鳥類和危害生態環境。 《活學地理 2》 葉劍威、林智中、黃錦輝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177頁 圖5 殺蟲劑的壞影響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和發展 - 《增長的極限》 1972年 羅馬俱樂部 (The Club of Rome): 《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全球圍繞“環境危機”、“石油危機”,爆發了一場關於“停止增長還是繼續發展”的爭論。一個名爲“羅馬俱樂部” 的知識份子組織發表了題爲《增長的極限》的報告。根據數學模型預言:在未來一個世紀中,人口和經濟需求的增長將導致地球資源耗竭、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除非人類自覺限制人口增長和工業發展,這一悲劇將無法避免。 這報告於1972年公開發表後迅速在世界各地傳播,喚起了人類對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極大關注,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討論。這些討論是圍繞著這份報告中提出的觀點展開的,即經濟的不斷增長是否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全球性的環境退化和社會解體。到70年代後期,經過進一步廣泛的討論,人們基本上達到了一個比較一致的結論,即經濟發展可以不斷地持續下去,但必須對發展加以調整,即必須考慮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最終依賴性。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和發展 - 《我們的共同未來 》 1987年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我們的共同未來 Our Common Future》 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既滿足當代人的要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needs。 該報告認爲可持續發展涉及兩個重要的概念:一個是“需求”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應當特別優先考慮世界上窮人的需求;另一個是技術和社會組織水平對人們滿足需求的環境能力的制約。該報告同時指出,世界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必須根據可持續性原則加以確定,解釋可以不一樣,但必須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上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上的共同認識出發。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和發展 - 《21世紀議程》 1992年 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 《21世紀議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1992年6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來自世界178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通過了《21世紀議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一系列文件,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並將之付諸全球的行動。有學者認爲,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是人類一個世紀以來最深刻的警醒。 《活學地理 2》 葉劍威、林智中、黃錦輝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27頁 圖4 溫室和大氣圈的一些相同之處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和發展-《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實施計劃》 2002年 南非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 :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實施計劃》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于2002年在南非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回顧《21世紀議程》的執行情況、取得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並制定一項新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同時也是爲了紀念《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召開10周年。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複雜談判,會議通過了《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實施計劃》這一重要文件。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公平性原則 長期的可持續性原則 和諧性原則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需求性原則
Inter-generation equity Equity within the same generation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公平性原則 代際公平性 Inter-generation equity 同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性 Equity within the same generation 公平性原則泛指機會選擇的平等性。 從倫理上講,未來各代人應與當代人有同樣的權力來提出他們對資源與環境的需求。可持續發展要求當代人在考慮自己的需求與消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各代人的需求與消費負起歷史的責任,因爲同後代人相比,當代人在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處於一種無競爭的主宰地位。 各代人之間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處於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應有同樣選擇的機會空間。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長期的可持續性原則 資源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離開了資源環境就無從談起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的保持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根據可持續性的條件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態可能的範圍內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和諧性原則 如果每個人在考慮和安排自己的行動時,都能考慮到這一行動對其他人(包括後代人)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並能真誠地按“和諧性”原則行事,那麽人類與自然之間就能保持一種互惠共生的關係,也只有這樣,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需求性原則 傳統發展模式以傳統經濟學爲支柱,所追求的目標是經濟的增長,它忽視了資源的有限性,立足於市場而發展生産。這種發展模式不僅使世界資源環境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不斷惡化,而且人類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質仍然不能得到滿足。而可持續發展則立足於人的需求而發展,它是要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而不是為市場商品而發展。
「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所消耗的天然資源不超出自然系統的負載能力。」 甚麼是「可持續發展」? 「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所消耗的天然資源不超出自然系統的負載能力。」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while living within the earth’s carrying capacities” Certificate Exploring Geography 3, Oxford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要,而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要的發展模式。」 甚麼是「可持續發展」 ?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要,而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要的發展模式。」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Certificate Exploring Geography 3, Oxford
「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中學會考 活學地理 3》 葉劍威、林智中、施明輝、黃錦輝、楊錦泉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141頁 圖7 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滿足人類的需要 可持續使用再生資源 廢物量維持在本地或全球的吸收能力內 盡量減少使用非再生資源 《中學會考 活學地理 3》 葉劍威、林智中、施明輝、黃錦輝、楊錦泉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141頁 圖7 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p.141, Certificate Exploring Geography 3, Oxford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地理是研究 …… 人與環境的一門學科
人類本來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與其他生物是平等的。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人類本來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與其他生物是平等的。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資源
人是世界的中心,環境只是一個可提供各種資料供人使用的存庫。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傳統上 …… 人是世界的中心,環境只是一個可提供各種資料供人使用的存庫。 人類更驕傲無知地認爲可用自己的智慧及科技改造環境。 資源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但是…… 平衡的自然環境是環環相扣的。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環境中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整個系統的混亂,産生一系列不良後果。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人類通過自己生産活動和消費活動影響環境,改變了環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當環境受到各種人爲的影響時,它便以反饋作用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現代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切斷了魚、蝦、蟹等的回游途徑,致使這些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影響,並導致其生活習性發生變化。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及農業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改變了水體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條件,致使魚類受害,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活學地理 3》 葉劍威、林智中、黃錦輝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116頁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的大規模破壞,既能引起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引發乾旱、風沙等自然災害,造成農業減産,又能造成鳥類棲息場所縮減,鳥類減少、蟲害加劇。 《活學地理 3》 葉劍威、林智中、黃錦輝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25頁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土壤的鹽鹼化、光化學煙霧、酸雨等,可降低土地肥力,侵蝕石刻雕像、大理石建築、金屬屋頂、橋梁、鐵路、造成環境質量下降,影響植物及魚類生長繁殖。 《中學會考 活學地理 3》 葉劍威、林智中、施明輝、黃錦輝、楊錦泉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174頁 圖10 光化煙霧是怎樣形成的?
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有甚麼關係? 這些改變關係到人和生物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以保護人類健康及生物和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而致畸、致癌、致突變物質的污染則可引起染色體突變,機體畸變和癌症發病率上升。 這些改變關係到人和生物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以保護人類健康及生物和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今天 「可持續發展」的發展 我們要兼顧現實和長遠的利益,既滿足當代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 《中學會考 活學地理 3》 葉劍威、林智中、施明輝、黃錦輝、楊錦泉 牛津大學出版社 第147頁 圖1 把香港發展為可持續城市 的三項主要原則 環境保護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今天
「可持續發展城市」 地域範圍 環境方面 經濟方面 社會方面 可持續發展城市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個與周圍市郊及有關區域緊密相連的開放系統 環境方面 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較低的環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綠化,還要有完善的自然資源可循環利用體系 經濟方面 有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生産方式,要有低投入、高産出、低污染、高循環、高效運行的生産系統和消費系統 社會方面 公衆包括居民、企業以及政府機構,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並積極主動參與各種環保工作和活動,在全社會提倡一種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消費方式
與此概念有關的高級程度會考課題 城市及工業景觀 自然景觀 氣候系統:人與氣候變遷 (全球增溫、臭氧層破壞) 自然景觀 氣候系統:人與氣候變遷 (全球增溫、臭氧層破壞) 地貌系統:人文活動與塌坡、伐林與河道氾濫 生物系統:鹽化作用 熱帶雨林內人-環境關係、 熱帶荒漠內人-環境關係 農業景觀 城市化與工業化對農的影響 農業災害 城市及工業景觀 城市問題 城市化與工業化對環境的影響
可攀高峰 努力用功 持之以恆 高考要勤 續上大學 大家快樂 發揚地理 全賴有你 展現才能 貢獻社群 可 持 續 發 展 「可持續發展」 你我做到 可攀高峰 努力用功 持之以恆 高考要勤 續上大學 大家快樂 發揚地理 全賴有你 展現才能 貢獻社群 可 持 續 發 展
Hong Kong Geography Day 200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key concept in A-level Geography 可持續發展: 高考地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By Dr. Lam Chi Chung, Mr. Ip Kim Wai & Mr. Wong Kam F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