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全球環境與碳循環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途徑與影響 第三節 抑制全球暖化的對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数是否是 2 、 5 的倍数。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Advertisements

H T U 報告者:周振聰 僑生處 主任. h T U 免會考成績入學 h T U 未來望 您想學 一技之長嗎 ? 歡迎參加莊敬建教班 不但三年免學費,且 保證讓您學到一技之 長,脫離貧窮,邁向 光明的人生 免試入學.
中外领导力 的 跨文化 比较分析 主讲人:. 壹 领导力理论 中国古代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孔子(儒家思想 ) 庄子(道家学派) 老子(道家学派)
桃園地景藝術節 最近桃園在舉辦桃園地景藝術節,種共有五大主題區, 分別是:黃色小鴨展區、巨型蓮花展區、草間點點展區、范姜 古厝展區、新屋水巷展區。那這些景點到底個展覽什麼呢?讓 我們繼續看下去 …… 。
4-2 、聚落的演變 人口的分布 自然環境特性、交通便利性及就業 機會等因素,常影響人們對於居住地點 的選擇。 臺灣西部地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勢 較為低平、開發較早,在肥沃的土壤、 便捷的交通網路等有利的條件下,工商 業往來頻繁,人口較為密集。
一、研究背景 植物组培育细胞培养源于 19 世纪后半 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 完全确定。人们便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植物组培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脱毒,快繁 ,基因工程,一串研究,次生代谢物质 生产,工厂化育苗等多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主编:蔡中华 曹培强.
水痘.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调研室 胥和平
第二章營建規劃施工與管理 營建工程過程不外乎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科 游育霖
程啸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洪堡学者)
九寨沟 领略人间仙境.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毕业生招聘宣讲会
2014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14年12月5日.
《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 第一章 有理数 授课人:三元中学 苏鼎明.
第二單元 校園的昆蟲 1. 校園的小動物 2. 昆蟲一族 3. 昆蟲變變變 4. 我的昆蟲寶貝 5. 昆蟲博覽會 吳端敏 製.
机械工业发展史.
第十章 暑 温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热烈欢迎 各位同仁和专家莅临指导! 班级:高一(1)班 2007年10月17日.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 學術副校長
桥城中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熱帶雨林對人類的 局限和可能性.
第二課 鬼 頭 刀 廖鴻基.
6-3 玻璃製品 一、平版玻璃 將熔融的玻璃漿由滾筒間流過,可不斷製造較 大連續之玻璃,可分為 (一)透明玻璃:表面光滑清透。
第3章: 產業與競爭環境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
長榮中學高中部104年甄選入學 作業相關事項說明會
指導老師:曾憲正 老師 組員:公廣2A 4980M089鄭欽鴻 M039鄭仁凱 2B M060呂明耿
昆蟲總動員 三年級教學群.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东方底特律—— 大美十堰.
節能減碳救地球 環保素食更健康 承富實業有限公司 陳純純 營養師.
當代西方思潮課程綱要--氣候變遷:進入暖化的世界
春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训 市场营销策略模块 项目五 产品策略.
文明建设,气象先行 ——农安县气象局 2.
乳房护理 主编:卢荣华.
滑雪美食街 組員:林韋伶、張雅弦、王佑盛、朱坤賢.
汪清县气象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展示 2016年8月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 記者招待會 報告人: 吳宗榮局長 歡迎蒞臨指導 中華民 國102年7 月23日.
4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
前列腺结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靖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解读及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结构施工图 11-1 概述 一、结构施工图(结施):P308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1、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制作: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一中学地理组.
榕桥中学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綠能教育在國小教學之實踐研究  五年級上學期   五年級下學期 .
2010高考中国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現代文明的最重要特徵之一, 是犧牲未來換取今天的享受。
崑山科技大學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憲政民主與公民社會期末報告 環境人權-全球暖化
昆虫 昆虫的认识 制作昆虫标本方法与过程 1 2.
大氣候 謝曉淇 5A(23).
「中央地方共同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說明會 - 北部場次」
2014年下学期C1403 第21周家校互联.
“仙居恩施”市情讲座 恩施市委党校 陈 平.
水生植物介紹 八斗國小 潘建祿
中文传媒 城市大屏联播媒体刊例.
统计图的选用(二).
2016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后勤与保卫管理处 二○一六年七月.
評估都市地區建築物綠覆率可行性之研究 -以台中市為例
9.1 家用电器.
世外桃源~ 劍 潭 里 零碳排放里.
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氣候變遷與因應之道.
第 1 章 人與地球環境 1-1 人與地球環境綜覽 1-2 探索地球的起源
中國科技大學 科技與永續環境 優質通識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教授:方慧 教授 學生:廖雯玉 學號:
相片典藏 臺北市立弘道國中總務處 防災校園建置計畫補助-個人防護具 品 名 數 量 30 4 工作手套 72 6 簡易雨衣 300
全球暖化小學堂.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 沈信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節 全球環境與碳循環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途徑與影響 第三節 抑制全球暖化的對策 第八章 全球暖化 第一節 全球環境與碳循環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途徑與影響 第三節 抑制全球暖化的對策

第一節 全球環境與碳循環 一、環境系統的運作 二、碳循環 三、人類活動改變碳循環

環境系統的運作 環境系統: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氣圈及生物圈等所構成,並與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之生態系,合稱環境系統。 能量循環 動態平衡

人類體系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環境系統提供了無數資源,也潛藏諸多危機;給予人類生存發展的機會,也帶來諸多限制。

能量循環 初級生產:生態系中的能量循環,始於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此過程稱之。 淨初級生產:生產過程中,扣除植物本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剩餘部分稱之。

動態平衡 動態平衡:當生態系統的演替到達頂級狀態,其輸出、輸入的物質與能量,在不斷的運作與變化之下,仍得以保持平衡。 生態的環境變遷:人類的活動嚴重超越環境的限制與負荷。 例如:土壤侵蝕、沙漠化、環境汙染、全球暖化等現象,使物種減少,甚至滅絕。

碳循環 地表能量來源:太陽以短波輻射穿越大氣層到達地表,地表吸收後,以長波輻射返回大氣,這是空氣溫度最重要的熱力來源。 溫室氣體:水氣、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二氮、甲烷。

碳循環 溫室效應:溫室氣體,具有選擇吸收的特性,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率極低,卻能吸收地表的長波輻射,使能量得以截留,讓地表能保持適當溫度(15℃),以供生物存活。 碳:對於地表溫度的穩定性與變化影響最大。 碳庫:碳以固定形式貯存於海洋、大氣、植物、土壤或岩石之中。

全球碳循環統計圖

脆弱的碳庫

人類活動改變碳循環 原本地球上碳的收支平衡的狀態被人類活動破壞,造成碳循環失衡,使地表溫度急遽上升。 根據2007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報告明確指出,今日地球的暖化現象完全是由人類活動所造成。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途徑與影響 一、全球暖化的途徑 二、環境變遷 三、臺灣生態環境的變化

巴西發展農牧業,砍伐森林改植咖啡 溫室氣體為保護地表萬物生存之所需,但工業革命以後,工業活動的進行、運輸事業的發展、森林大量砍伐,轉為農、牧業發展 。

全球暖化發生過程示意圖 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導致地表溫度上升,並使長波輻射穿越大氣,返回太空的過程受阻,造成全球暖化現象。

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的變化 以1860年為基準,地表平均溫度在短短 140 年間上升了0.8℃。上升幅度以近10年來最為顯著,1998年更創下百年來之最高氣溫。

世界溫室氣體排放流程示意圖 所有產生的溫室氣體中,以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高

不同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 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必須靠長時期的大自然作用方能逐漸消失,其生命期很長,又無法回收,因此預估所產生的增溫效應將持續數個世紀之久。

環境變遷 (一)冰河後退,海平面上升。 (二)旱澇兩極化,災害頻繁。 (三)物種減少或消失。 (四)大氣環流與洋流系統變異。 (五)糧食減產。 (六)疾病肆虐。

全球暖化對各區的不同影響 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資源與專業不足,嚴重缺乏應變能力,造成非洲糧荒、水資源缺乏、沙漠化與傳染病擴散等問題。 島嶼國家、兩極地帶、亞洲、中南美洲。 溫帶地區:正面效益。 1.由阿拉斯加經北極海通往大西洋的「西北航道」,可於夏季通航至少一個月。 2.糧食在短期內可能增產,減少因低溫造成的死亡率。

北極海西北航道示意圖

北極海冰的變化 根據衛星觀測,1993~2003年間,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1±0.7mm。北極海冰自1978年以後,每10年夏季縮減 7%,冬季縮減 3%的面積。

北極冰層融解,使北極熊無處可去 全球冰河的範圍縮小,永凍層的溫度為之上升。影響所及,寒帶動物(如北極熊)的棲地大幅縮減;群島國家(如吐瓦魯)海岸地帶被淹沒,土地流失,漁業、觀光因之衰退。

太平洋地區發生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時的水溫變化

臺灣生態環境的變化 (一)熱島效應更加明顯。 (二)旱澇兩極化。 (三)生物多樣性的衝擊。 (四)物種不再南移、疾病向北擴散。 (五)海平面上升,陸地侵蝕後退。 百年來臺灣地區的氣溫變化

臺灣氣溫變化趨勢與世界平均溫度變化之比較(1900~2000)

臺北年降水量距平變化圖 (1987-2006) 降水量距平=│各年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此處有正、負之分

第三節 抑制全球暖化的對策 一、環境教育 二、環境監測 三、國際抑制方案 四、臺灣抑制方案

澳洲綠色和平組織的宣導海報 聯合國自1972年起,陸續召開人類環境教育會議,希望推動環境倫理,建立環保所需的知識、價值觀、態度、信念和技能,以便做出對環境有益的正確行為。

環境監測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及美國航太總署(NASA)等單位將不同來源、不同等級的地面基本資料,建立龐大的資料庫,以高解析度及模擬三度空間3D的方法,呈現地貌與各類資源分布,再透過網際網路與資訊傳輸系統,傳送各項重要訊息,使得地表資訊數位化,稱為數位地球(digital earth)。

國際抑制方案 (一)國際間的減碳協議 (二)熱帶雨林計畫 (三)碳稅徵收 (四)新能源政策

國際間的減碳協議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於1994年 3 月21日正式生效,希望透過公約規範各國管制溫室氣體排放,以抑制地球暖化效應。 京都議定書:具體控制溫室氣體維持在適當標準,以防劇烈的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傷害。

十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家資料 京都議定書的條約規定已開發國家在2012年以前,須將排放量減至1990年時的排放量,因此每個簽署國要減排的數量不同,有些須削減 6~8%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國。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鴻溝 即使京都議定書要求的各項減碳措施能夠付諸實現,計畫中的排放量與理想中的排放量仍有相當大的差距,被稱為「排放量鴻溝」。

熱帶林木進、出口國統計圖 (2004~2007) 18%以上的溫室氣體來自砍伐森林,而森林可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因此保林、造林與森林永續發展,成為緩和全球暖化的重要策略。

緬甸曼德勒地區大量砍伐柚木外銷 世界森林的分布,以熱帶雨林為最廣,但因林業大規模發展,伐木持續進行,熱帶國家大量銷售木材至國際市場的結果,已使熱帶雨林的覆蓋面積大幅的縮減。

伐木可能導致環境毀滅 森林為陸地上最重要的碳庫,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製造氧氣,維持地表溫度平衡,但人類卻大量砍伐,使得自身也面臨危機。

碳稅徵收 原因:人類活動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過量,是導致氣候變遷的重要原因,因此專家提出徵收「碳稅」的構想。 目的:達到節約能源與減碳的效果。 碳稅的徵收須有相關配套措施,才能奏效。

理想的能源產業結構 除了徵收碳稅以外,世界各國也開始發展新的能源政策:節能與提高可更新能源比例。

德國弗萊堡的太陽能工廠 節能是以環保科技的方式,達到能源減量的目的,如建立會呼吸的綠建築、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工廠,使用發光二極體(LED)省電燈泡等。如德國的太陽能之城 ── 弗萊堡。

英國蘇格蘭地區設計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永續建築

臺灣抑制方案 2006年,行政院環保署完成「溫室氣體減量法」。 經濟部致力推動新的能源法案: 1.發展低耗能、低汙染、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2.提高太陽能與風能的應用,以期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