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服飾介紹 光啟高中 社會科教學研究會 蔡月芳老師 . 陳貞如老師製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歷史 授課老師:莊明哲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台灣早期的人類活動 (pp.12-13) 台灣的史前文化包含 : 1. 舊石器時代: 年前 例如,長濱文化、左鎮文化 … 2. 新石器時代: 年前 例如,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 … 3. 金屬石器時代:
傳統節慶大觀園 ◆ 一年之中隨著不同的季節和信仰,而有不同的 節慶,你知道這些節慶的意義和活動的內容嗎?
製作 : 楊又瑄. 黃仲薇. 蔡沛瑜. 朱弘瑜. 張瑜茜. 台灣原住民的圖騰服飾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化 台灣原住民現在目前有 14 族,在台灣活動時間 已將近 8,000 年之久,早起稱為生番;傳統的 9 個 族群在 1945 年是由日本政府所認可。邵族、噶瑪 蘭族和太魯閣族分別在 2001 年、
百步蛇崇拜.
藝 術 欣 賞 家 傳統服飾及舞蹈-屏東地區族群 游 子 潔 老師.
科目 歷史 單元 史前台灣與原住民文化 姓名:顏淑玢 節數:2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Indigenous Languages and Communication 語言 傳播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第一章 色彩與自然、文化與人生的關係 色彩學第一章 2017/2/28.
台灣原住民.
原住民藝術之美 起 源 社會型態 分 布 文化祭典 服 飾 藝術表現 居 住.
原住民族.
台灣高山原住民 祭典 神話傳說 原住民 高山族 阿美族 泰雅族 排灣族 布農族 卑南族 魯凱族
專題報告學生:四仁‧葉 錚 指 導 老 師:蕭 秀 貞 老師
台灣的原住民.
一-3 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
太魯閣與阿美族的研究報告 學校:公館國小 班級:六年忠班 姓名:林佩萱 座號:17號 指導老師:劉屾垚主任.
組員介紹:劉家宏、張芷廷、彭博彥、陳ㄧ志、吳若凱
第一章 從史前到大航海時代.
正港台灣人—原住民 賽夏族 邵族 泰雅族 阿美族 鄒族 魯凱族 卑南族 排灣族 雅美族.
看見雅美族 5615 陳曉蘭.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賽夏族的故事 5年6班16號 姓名:張瑀真.
天生好色.
台灣的原住民.
世界各地巫術與下降頭.
吃甚麼?原住民!.
色彩體系─奧斯華德表色系 奧斯華德色彩體系.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達悟族舊稱雅美族,由於族人意識的自覺與主張,已將日據時代的稱述正名,自民國87年改稱達悟族。族人分佈在蘭嶼島,背山面海,傳統住屋呈半穴居的地下屋,特殊景觀,可抵抗颱風季節的風害。九族的達悟族區位在九族廣場邊,可以欣賞到傳統住屋和老山胞雕刻小船。
棉紡會中學 夏季校服注意事項.
長洲官立中學 訓導組 學生制服守則.
鄉土文化成果展 台灣小常識.
台灣之子ˍ 臺灣原住民 世居阿里山的 ~ 鄒 族 台中市南區國光國民小學 李憲雄.
Atayal.
台灣原住民.
年級: 小學六年級 科目: 美勞科 課題: 色彩應用(二).
原住民的介紹 班級:五年二班 座號:22號 作者:陳巧蓁.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認識阿美族的吉祥物-樹豆 樹豆(Fataán).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第 2章 原住民文化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台灣原住名的介紹 讓我們一同探尋那永遠神秘的異想世界…….
1.上衣、裙褲均是條紋 2.顏色線條太多 3.穿著過於暴露 4.參加喪禮穿顏色鮮艷的衣服 5.質料差異過大
多元文化概論.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九 大 族 群 阿美族 布農族 鄒 族 泰雅族 卑南族 雅美族 排灣族 魯凱族 賽夏族 一年15班 22號 設計:楊玲端 指導老師:黃源弘.
台灣原住民有哪些呢? 泰雅族 賽夏族 布農族 邵族 魯凱族 鄒族 卑南族 阿美族 排灣族 平埔族 達悟族 跟我一起探訪飛魚的故鄉…….
原住民文化 魯凱族.
重複圖形.
動腦時間—紋面知多少 1.下面哪個不是紋面的意義? □ (1)表示成年的象徵 □ (2)表示美觀 □ (3)表示勇敢 □ (4)表示快樂.
阿美族.
教材來源:翰林數學第九冊五上第二單元面積
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宣傳主題曲.
網頁色彩學 用形容詞來表達配色 指導教授:吳有龍老師 學生:李瑞津 學號: G
多元文化概論.
5. 令圖畫動起來 Tween 功能介紹 移動效果 顏色漸變效果 形狀漸變效果 離開.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類似色調配色之效果與運用.
13194: DPA Number II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組員名稱: 關家浩,張綺琳,劉樂然,李嘉文,鄔至樂 第三組
生活摺紙.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台灣原住民的音樂文化.
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 常識科 年級: 一、二年級 單元名稱:衣服 學習重點:1.認識衣服的功用 2.認識衣服與環境的關係
MessageBoxButtons 按鈕 1 AbortRetryIgnore [中止]、[重試] 和 [忽略]   2 OK [確定] 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原住民服飾介紹 光啟高中 社會科教學研究會 蔡月芳老師 . 陳貞如老師製作

賽夏族外長衣 族別:賽夏族 概述: 賽夏人服飾是由兩塊布構成的方衣系統,以紅色為主,黑、白、紅為傳統顏色,交錯變化而成。花紋以由菱形為主,亦有幾何圖形的四方形、三角形或線條紋。 外長衣多為祭典時的穿著,衣服上有代表雷女跳舞的雷紋織法,並夾織精美的菱形紋飾,與泰雅族類似。就泰雅族而言,菱形紋飾代表祖靈的眼睛。而其上的綁帶,在前腰中間打結,兩端有流蘇。惟在祭典時,男女背後則有「臀鈴」,是最大特色。

排灣族女子服飾 族別:排灣或魯凱族 概述: 此種形式的女子服飾,應為排灣族或魯凱族於特殊祭典時穿著之服飾的現代版,因其衣袖上的圖案採電綉形式製成之故。排灣與魯凱族服飾經常以貝、錢、鈴噹為裝飾 。

噶瑪蘭女子服飾 族別:噶瑪蘭族 概述: 噶瑪蘭族服飾崇尚黑、白兩色,年長者全身黑色打扮,夏季善用香蕉葉末稍纖維,製成香蕉布,十分涼爽透氣,是噶瑪蘭人最珍貴的傳統技藝。 另外,用香蕉織布縫製成長袖滾黑邊方衣,在Qataban(夏天豐年祭)或演出傳統歌舞時穿。這布料和衣服的樣式是其祖先居住在宜蘭時就流傳下來的;而布現在只剩下簡單的十字交叉紋織法、單色、沒有染色也無幾何圖樣。 本噶瑪蘭女子服飾已是改良過的現代形式。

卑南族女子服飾 族別:卑南族 概述: 卑南族服飾以白、藍、黑色花紋布為主,頭戴鮮花製成的花環是該族特色。卑南族服飾有不同年齡層的分別,包括:幼年、少年、青年、成年與老年。不同年齡的衣服裝扮,可使族人更強烈的認知自我的身分。其中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和刺繡精美的胸兜,搭配刺繡的裙子和綁腿為主; 男子則以藍、黑、白色上衣和綁腿褲為主。 男女穿的長袖短上衣,可能是受清代「琵琶襟」的影響,就是在對襟(釦子開在衣服正前方)、立領(衣領立起來)以外,又在中央右側加縫一塊長方形布片。另外,女子的胸兜也採用漢式剪裁。

太魯閣族女子服飾 族別:太魯閣族 概述: 太魯閣族原為泰雅族賽德克亞族一部份,原居於南投縣北部,十七世紀跨越中央山脈遷移至花蓮縣北部,語言與風俗習慣逐漸與原來的賽德克族群不同,人口約三千餘人。於2004年1月14日被政府認定為一個民族。 太魯閣族服飾以白底飾有紅藍綠色之橢圓形或菱形的布紋為主,主要纖維原料為苧麻。當地族人均先穿一件白色無袖上衣,在套上白色袖套,下身著白色單片式長裙、圍腰帶、著白色綁布,同時也披一件白色披肩。布裙常是白色的底,在中間部分夾織有類似點狀的花紋且為長型布,因以繩圍繞在腰間而形成裙狀。

排灣族女子服飾 族別:排灣族 概述: 在台灣原住民中,可稱最華麗典雅,黑底布上繡著美麗花紋與圖騰,大抵有祖靈像、人頭紋、百步蛇紋、太陽紋等。刺繡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尤其喜愛在衣服上搭配琉璃珠,代表地位與榮耀。 排灣服飾上有綴珠裝飾。以線將不同顏色的玻璃珠子一粒一粒穿綴起來,通常以線條的綴珠法,照紋樣的輪廓,每隔數粒釘一針,使珠串敷置於衣服上。這種綴珠裝飾在泰雅族、魯凱族和排灣族都很常見。另亦有受漢人影響的盤釦設計。

阿美族女子服飾 族別:阿美族 概述: 阿美族服飾因地區、部落、階級不同而有差異。傳統服飾主要為黑色,因現代文化衝擊,呈現較鮮豔的色彩,如花蓮地區為紅色;台東地區則以黑色為主。 阿美族服飾有平常服與禮服之分。男子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女子則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裙子常有精美刺繡圖案。平時阿美族男女會將頭布捲在頭上使用,是一種藍色棉布做成的長巾,長約六點七尺。儀典的時候,則使用絨布、絲布製的頭巾。 本服裝為女子於祭典等特殊場合穿,有胸兜、毛球、條紋紋飾及裝飾華麗的圍裙與頭巾。

阿美族婦女服飾 族別:阿美族 概述: 阿美族年紀較大的婦女服飾亦有毛球、條紋等裝飾。胸兜也是阿美族婦女穿著之一,內有口袋;綁腿布除護腳外,亦有美觀之用。 阿美族服飾因地區、部落、階級不同而有差異。傳統服飾主要為黑色,阿美族因現代文化的衝擊,而呈現出較美麗鮮豔的色彩,如花蓮地區為紅色;台東地區則以黑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