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或非封 僪 Modified 7年之前
1
病例: 暑期某大学生到海南旅游,曾露宿野外,两周后返校即出现寒战、发热并伴头痛,自以为 “感冒”,服速效伤风胶囊、银翘解毒片、青霉素,出汗后退热,未去就诊,第3天出现同样症状。请问该大学生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
疟 原 虫 MALARIA PARASITE
3
顶复门 ,孢子虫纲 ,孢子虫,可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类
引起的疾病称疟疾(malaria) 古代:恶浊之气、瘴气 1880年,法国学者Laveran(1907) 1898年,英国学者Ross(1902)
4
一、形态与生活史 (一)人体内的发育 (二)蚊体内的发育 1. 红细胞外期 (exo-erythrocytic cycle)
裂体增殖,还有配子体的形成 (二)蚊体内的发育 有配子生殖,也有孢子增殖
5
按蚊体内 人体内 48小时
6
滋养体(trophozoite) 小滋养体(环状体) 大滋养体 胞核 空泡 疟色素 胞质 薛氏点
7
间日疟原虫 环状体
8
恶性疟原虫 环状体
9
间日疟原虫 大滋养体
10
裂殖体(schizont) 裂殖子
11
间日疟原虫 裂殖体
12
配子体(gametocyte) ♀ ♂
13
间日疟原虫 配子体 ♀ ♂
14
恶性疟原虫 配子体 ♂ ♀
15
蚊体内发育时期 雄配子形成 子孢子 卵囊(囊合子)
16
囊合子 (卵囊) 动合子 合子 子孢子 出丝现象 配子体 红外期 肝细胞 速 发 型 红细胞 红内期 迟发型 裂殖子 裂体增殖 裂体增殖
17
P.v: 8d P.f: 6d P.m: 11~12d P.o: 9d P.v: 9~10d P.f: 10~12d P.m: 25~28d P.o: 16d P.v: 48h P.f: 36~48h P.m: 72h P.o: 48h
18
四种疟原虫对红细胞的选择性 P.v : 网织红细胞 P.f : 各时期红细胞 P.m : 衰老红细胞 P.o : 网织红细胞
19
二、致病 1.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1) 红外期发育时间 (2) 红内期反复裂体增殖达一定数量
P.v : 11~25天; 6~12月或更长 P.f : 7~27 天;P.m : 18~35天 P.o : 11~16 天;85天或更长
20
2、疟疾发作(paroxysm) 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所致周期性寒热发作。
1)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血中最低原虫数。P.v为10~500个/µl,P.f为500~1300个/µl 2)原因:内源性和外源性热源质 3)典型表现: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 4)周期性: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21
3、再燃和复发 1)再燃(recrudescence)
定义: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疟疾发作。 原因:残存少量的红内期疟原虫 有关因素:疟原虫发生抗原变异;宿主抵抗力低下;特异性免疫力下降
22
2)复发(relapse) 定义:指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
机制:子孢子休眠学说 注意:P.f, P.m只有再燃,无复发
23
再燃与复发的异同 相同点: 未经蚊媒感染 发作停止一段时间后再发作 不同点: 虫种不同 间隔时间长短不同 机制不同
24
4、贫血(anemia)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脾吞噬红细胞功能亢进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免疫溶血
25
5、脾肿大 机制: 疟疾初发患者的主要原因是脾充血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 慢性患者是因为脾包膜增厚,组织高度纤维化
27
6、凶险型疟疾 1)原因: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的P.f患者 2)定义:指血中查见疟原虫又排除其它疾病可能性
3)表现: 外周血高原虫血症;持续高热昏迷;重症贫血;肾功能衰竭;黄疸 4)虫种:多见于恶性疟
28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
主要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间日疟原虫偶可引发 是由于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进入脑部微血管,导致脑毛细血管阻塞及炎症反应,从而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严重贫血、抽搐惊厥、昏睡或昏迷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不恰当均可引起死亡。 沉积于脑毛细血管
29
7、其它类型的疟疾 先天性疟疾:经胎盘感染 输血疟疾 疟疾性肾病:多见于三日疟
30
三、免疫 (一)先天抵抗力 (natural resistance) 缺乏血型糖蛋白A的人对P.f的敏感性降低
Duffy血型阴性的西非黑人对P.v有抵抗力 镰状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对P.f抗性 缺乏G-6-PD的人对P.f有抵抗力
31
(二)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具种、株、期特异性 体液免疫:IgG、IgM、IgA 细胞免疫: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 带虫免疫(premunition):与免疫逃避有关 疟疾疫苗:红外期疫苗、红内期疫苗、DNA疫苗
32
四、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确诊依据 (1)厚、薄血膜染色镜检 (2)血沉棕黄层定量分析法:橙试剂
采血时间:P.f 发作初期(环状体)或1周后(配子体);P.v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 优缺点:前者检出率高,是后者的15~25倍,但形态有所改变;后者形态完整,但检出率低 (2)血沉棕黄层定量分析法:橙试剂
33
(3)溶血离心沉淀法:又称浓集湿血片染色法,1滴血+ 1ml蒸馏水溶液(含万分之二白皂素),离心5min,取沉渣涂片,0
2. 免疫学诊断:辅助诊断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34
六、流行 (一)流行概况 1. 分布 全球疟疾感染人口约4~5亿,每年死亡人数为220~250万;非洲每天有3千个<5岁儿童死亡。
1. 分布 P.v:温带,散在于亚热带、热带 P.f:热带、亚热带、非洲、南美洲 P.m:主要在热带撒哈拉沙漠以南,局部流行 P.o:热带非洲海岸
35
一 九 五 零 年 我 国 疟 区 分 布
36
一 九 五 年 我 国 疟 区 分 布
37
(二)流行环节 (1)传染源: 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 (2)传播媒介:按蚊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中华按蚊(平原地区)
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南方山区丘陵地带) 大劣按蚊(海南岛)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38
七、防治 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一“防”:个人、集体预防,氯喹 (2)二“治”:抗疟药作用于不同时期
a. 杀红外期药物:伯喹,乙胺嘧啶 b. 杀红内期裂体增殖药物:氯喹,青篙素 c. 杀灭配子体药物:伯喹,乙胺嘧啶 d. 杀抗氯喹株的药物:主要有青蒿素 (3)三“灭蚊”
39
存在问题: 1. 抗氯喹恶性疟原虫 2. 按蚊的抗药性 3. 新抗疟药与新灭蚊剂的研究进展滞后 4. 疫苗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40
谢 谢!
42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以下四种: 1.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P.v)
2.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3. 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P.m) 4. 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P.o)
43
(1-2小时) 寒 战 间 歇 ( 40小时) 48小时 高 热 ( 4-6小时) 出汗、退热 ( 2-4小时)
45
病例: 患者,男,23岁,海南某县农民。10月上旬每天发冷、发热,伴头痛、全身酸痛,当地乡卫生院拟诊“感冒”,给于服速效伤风胶囊、银翘解毒片、肌注青霉素等3天,无效,收治入院。入院后体检:T:39.5°C,贫血貌,RBC:210×1010/L(正常值400~550×1010/L),脾肋下3cm,血涂片镜检查到红细胞内有疟原虫环状体与配子体,未见其它时期疟原虫。对症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病人自我感觉良好,治疗3天病人自己要求出院。11月下旬,患者又出现前述症状,并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持续6天后因昏厥、神智不清、抽搐而送乡医院抢救。入院检查:T:40°C,贫血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RBC:150×1010/L,WBC:3.6×109/L,血涂片镜检查到红细胞内有疟原虫环状体与配子体。经抗疟治疗及连续抢救2天无效,遂于送县医院途中死亡。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