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化教材 孟子選讀(一) 教學錦囊 一、儒家亞聖 二、滔滔雄辯 三、保有善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化教材 孟子選讀(一) 教學錦囊 一、儒家亞聖 二、滔滔雄辯 三、保有善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化教材 孟子選讀(一) 教學錦囊 一、儒家亞聖 二、滔滔雄辯 三、保有善端

2 授課大綱 主要修辭手法 形音義比較 問題與討論 測驗與練習 圖片集錦 導讀 作者 人無有不善 擴充四端 養其良心 本課結束

3 導讀 關於孟子   《孟子》全書共分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東漢趙岐著《孟子章句》,將七篇各分為上下兩卷,沿用至今。《孟子》一書的篇名和《論語》一樣,都是摘取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全書共計二百六十章,內容記述孟子的言行,具體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主要有四點:

4 導讀   《孟子》全書共分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東漢趙岐著《孟子章句》,將七篇各分為上下兩卷,沿用至今。《孟子》一書的篇名和《論語》一樣,都是摘取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全書共計二百六十章,內容記述孟子的言行,具體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主要有四點: ㄊㄥˊ 關閉

5 導讀   《孟子》全書共分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東漢趙岐著《孟子章句》,將七篇各分為上下兩卷,沿用至今。《孟子》一書的篇名和《論語》一樣,都是摘取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全書共計二百六十章,內容記述孟子的言行,具體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主要有四點: ㄌㄡˊ 關閉

6 導讀   《孟子》全書共分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東漢趙岐著《孟子章句》,將七篇各分為上下兩卷,沿用至今。《孟子》一書的篇名和《論語》一樣,都是摘取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全書共計二百六十章,內容記述孟子的言行,具體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主要有四點: ㄑㄧˊ 關閉

7 導讀 首先,孟子有系統地提出了「性善」說。認為仁、義、禮、智這四種善性都是先天固有的,而不善的行為則是後天環境所造成。 其次,在性善的基礎上提出「修養」論。認為人生下來都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善性的開端,人們應時時存養擴充。

8 導讀 首先,孟子有系統地提出了「性善」說。認為仁、義、禮、智這四種善性都是先天固有的,而不善的行為則是後天環境所造成。 其次,在性善的基礎上提出「修養」論。認為人生下來都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善性的開端,人們應時時存養擴充。 ㄘㄜˋ 關閉

9 導讀 首先,孟子有系統地提出了「性善」說。認為仁、義、禮、智這四種善性都是先天固有的,而不善的行為則是後天環境所造成。 其次,在性善的基礎上提出「修養」論。認為人生下來都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善性的開端,人們應時時存養擴充。 ㄨˋ 關閉

10 導讀 其三,更以性善說為基礎,提出「仁政」論。將孔子「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從「惻隱之心」出發,做個行「仁政」的「仁君」。 其四,孟子嚴以律己,最重氣節,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論,主要表現在「出處去就」、「辭讓取與」兩方面。

11 導讀 其三,更以性善說為基礎,提出「仁政」論。將孔子「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從「惻隱之心」出發,做個行「仁政」的「仁君」。 其四,孟子嚴以律己,最重氣節,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論,主要表現在「出處去就」、「辭讓取與」兩方面。 (在第IV冊說明) 關閉

12 導讀 其三,更以性善說為基礎,提出「仁政」論。將孔子「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從「惻隱之心」出發,做個行「仁政」的「仁君」。 其四,孟子嚴以律己,最重氣節,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論,主要表現在「出處去就」、「辭讓取與」兩方面。 人的志氣、節操。  關閉

13 導讀 其三,更以性善說為基礎,提出「仁政」論。將孔子「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從「惻隱之心」出發,做個行「仁政」的「仁君」。 其四,孟子嚴以律己,最重氣節,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論,主要表現在「出處去就」、「辭讓取與」兩方面。 (在第IV冊說明) 關閉

14 導讀 其三,更以性善說為基礎,提出「仁政」論。將孔子「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從「惻隱之心」出發,做個行「仁政」的「仁君」。 其四,孟子嚴以律己,最重氣節,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論,主要表現在「出處去就」、「辭讓取與」兩方面。 出仕、退隱、離官或就任。指個人的進退原則。處,音ㄔㄨˇ。 關閉

15 導讀 其三,更以性善說為基礎,提出「仁政」論。將孔子「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從「惻隱之心」出發,做個行「仁政」的「仁君」。 其四,孟子嚴以律己,最重氣節,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論,主要表現在「出處去就」、「辭讓取與」兩方面。 推卻、讓與、獲取、給予。指個人的取捨原則。  關閉

16 導讀   《孟子》一書,自漢以下傳習不絕,書中對救人救世所提出的見解,具有極高的價值。例如在個人修養方面,強調擴充天賦的良知,以求達到聖人境界;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定義,為歷代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圭臬。在政治方面,主張施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君王若為政不仁,人民可以起而推翻。這些見解,在紛擾的戰國時代,都具有相當崇高而進步的意義,為後世所稱頌。

17 導讀   《孟子》一書,自漢以下傳習不絕,書中對救人救世所提出的見解,具有極高的價值。例如在個人修養方面,強調擴充天賦的良知,以求達到聖人境界;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定義,為歷代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圭臬。在政治方面,主張施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君王若為政不仁,人民可以起而推翻。這些見解,在紛擾的戰國時代,都具有相當崇高而進步的意義,為後世所稱頌。 富貴不能迷惑其心志,貧賤不能改變其節操,權勢與武力不能屈撓其志氣。      關閉

18 導讀   《孟子》一書,自漢以下傳習不絕,書中對救人救世所提出的見解,具有極高的價值。例如在個人修養方面,強調擴充天賦的良知,以求達到聖人境界;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定義,為歷代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圭臬。在政治方面,主張施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君王若為政不仁,人民可以起而推翻。這些見解,在紛擾的戰國時代,都具有相當崇高而進步的意義,為後世所稱頌。 比喻法度、標準。臬,ㄋㄧㄝˋ。  關閉

19 導讀   本課選錄三則,各則標題皆編者所訂。第一則可見其「性善」說,第二則「擴充四端」兼談「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修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第三則可見其「修養」論。 授課大綱

20 作者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孟子小傳 孟子軼聞故事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21 作者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ㄎㄜ 關閉

22 作者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ㄗㄡ 關閉

23 作者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約八十四。 ㄋㄢˇ 關閉

24 作者   孟子一生,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因「斷機杼」和「三遷教子」等事跡,而被認為是歷史上偉大的賢母之一。孟子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博通儒家典籍,以繼承並發揚孔子學說自任,強調存仁行義。學成後,授徒講學,學生近千人,知名的有十餘人。曾經遊歷宋、滕、梁、齊、魯等國,希望遇到賢君以施展抱負。當時各國君王正致力於富國強兵,擴展疆土,認為孟子王道、仁政的主張,迂闊不切實際,故雖禮遇孟子而未加重用。孟子見主張不能實現,於是返國,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有《孟子》一書傳世。

25 作者 切斷織布機上還未織成的布,以警惕求學不可半途而廢。機杼,織布機。此指織布機上的布。杼,音ㄓㄨˋ。 關閉
  孟子一生,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因「斷機杼」和「三遷教子」等事跡,而被認為是歷史上偉大的賢母之一。孟子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博通儒家典籍,以繼承並發揚孔子學說自任,強調存仁行義。學成後,授徒講學,學生近千人,知名的有十餘人。曾經遊歷宋、滕、梁、齊、魯等國,希望遇到賢君以施展抱負。當時各國君王正致力於富國強兵,擴展疆土,認為孟子王道、仁政的主張,迂闊不切實際,故雖禮遇孟子而未加重用。孟子見主張不能實現,於是返國,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有《孟子》一書傳世。 切斷織布機上還未織成的布,以警惕求學不可半途而廢。機杼,織布機。此指織布機上的布。杼,音ㄓㄨˋ。 關閉

26 作者 孔伋,字子思,曾學於曾子。後世尊為「述聖」。 關閉
  孟子一生,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因「斷機杼」和「三遷教子」等事跡,而被認為是歷史上偉大的賢母之一。孟子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博通儒家典籍,以繼承並發揚孔子學說自任,強調存仁行義。學成後,授徒講學,學生近千人,知名的有十餘人。曾經遊歷宋、滕、梁、齊、魯等國,希望遇到賢君以施展抱負。當時各國君王正致力於富國強兵,擴展疆土,認為孟子王道、仁政的主張,迂闊不切實際,故雖禮遇孟子而未加重用。孟子見主張不能實現,於是返國,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有《孟子》一書傳世。 孔伋,字子思,曾學於曾子。後世尊為「述聖」。   關閉

27 作者   孟子一生,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因「斷機杼」和「三遷教子」等事跡,而被認為是歷史上偉大的賢母之一。孟子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博通儒家典籍,以繼承並發揚孔子學說自任,強調存仁行義。學成後,授徒講學,學生近千人,知名的有十餘人。曾經遊歷宋、滕、梁、齊、魯等國,希望遇到賢君以施展抱負。當時各國君王正致力於富國強兵,擴展疆土,認為孟子王道、仁政的主張,迂闊不切實際,故雖禮遇孟子而未加重用。孟子見主張不能實現,於是返國,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有《孟子》一書傳世。 思想言行不合於實際。 迂,音ㄩ。   關閉

28 作者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授課大綱

29 作者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立論;發表主張。  關閉

30 作者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強而有力的辯論。  關閉

31 作者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孟子》文章氣勢磅礴,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用辭精闢,比喻得當,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後世說理及論辯類散文的寫作,頗受其影響。 深入而透澈。  關閉

32 人無有不善 課文與注釋 賞析 授課大綱

33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34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1.告子:姓告,其名字不詳。與孟子同時。      關閉

3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2.湍(ㄊㄨㄢ)水:急而迴旋的流水。 關閉

3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3.決:疏導。 關閉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37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之於」二字的合音。 關閉
「之於」二字的合音。  關閉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38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段意:告子以水為喻,論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 關閉

39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段析:湍水與人性之間,其實並無絕對的關連。告子舉「水之無分於東西」的特性,用意在加強其論點的說服力。    關閉

40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語譯:告子說:「人的本性,就好像急而迴旋的流水,向東方疏導就往東方流,向西方疏導就往西方流。人性沒有善和不善的分別,就像水性不分東西一樣。」 關閉

4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延伸 事例 文意、修辭 〈人無有不善〉目錄

4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4.信:誠然;確實。  關閉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4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5.上下:指高低。 關閉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4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6.就下:向低處流。就,向。  關閉

4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7.搏(ㄅㄛˊ):拍擊。  關閉

4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8.顙(ㄙㄤˇ):額頭。  關閉

4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9.激:阻遏水勢使之倒流。 關閉

4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9.激:阻遏水勢使之倒流。 關閉 阻止;禁絕。遏,音ㄜˋ。  關閉

4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情形;狀況。  關閉

5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段意:孟子亦以水為喻,論人性之善。 關閉

5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段析:孟子主張性善說,以「水之就下」的特性為喻,不僅駁斥告子的論點,順勢推論出人性之不善,是受外力影響使然。  關閉

5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語譯:孟子說:「水性確實沒有東流西流的定向,難道也沒有向高處或者向低處流的定向嗎?人性的善良,正好比水性的往低處流一樣。人的本性沒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也沒有不往低處流的。水,拍擊它,使它跳起來,可以高過人的額頭;阻塞它,使它逆流,可以流上山坡。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外在的力量使它這樣的。一個人可以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關閉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53 賞析  告子以為人性好像波流迴旋的水,是無分善惡的。人性的善惡,全由外在環境造成,「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孟子先是不加否定,認為「水信無分於東西」,但隨即順勢以水自然往低處流的本性比喻人性本善,認為人如果不受外力的干擾,自然是會為善的,正如水會自然地往下流。但如果受了外在強力的干擾,便會扭曲本性,就好像水受到強力的壓打,也會向高處流一樣。水向高處流,並非水的本性;人會為惡,亦非人的本性。在此可以看出孟子善於順勢推論,且善用譬喻說理的技巧。 〈人無有不善〉目錄

54 擴充四端 課文與注釋 賞析 授課大綱

5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段意 段析 語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5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1.不忍人之心: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心。即下文「惻隱之心」。      關閉

57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古代聖王。  關閉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58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則;就。  關閉

59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運轉於手掌之上。比喻極為容易。  關閉

60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段意: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關閉

61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段析:孟子主張性善,故肯定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即後文提到的「惻隱之心」、「仁之 端」,以作為全文論述的開端。    關閉

62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語譯:孟子說:「人都有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心。先王有了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心,於是就有了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政治了。拿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心,施行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好像把它放在手掌上運轉似的輕易。」         關閉

6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6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2.乍:忽然。 關閉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6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忽然看見。指無動機目的,完全出於天性。    關閉

6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3.孺子:幼童。  關閉

6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4.怵(ㄔㄨˋ)惕惻隱:驚懼傷痛。怵惕,驚懼。惻隱,傷痛。   關閉

6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4.怵(ㄔㄨˋ)惕惻隱:驚懼傷痛。怵惕,驚懼。惻隱,傷痛。   關閉 ㄊㄧˋ 關閉

6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5.內(ㄋㄚˋ)交:結交。內,通「納」。結交。 關閉

7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6.要(ㄧㄠ)譽:求取好名聲。要,求取。       關閉

7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同鄉的人。 關閉

7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7.惡(ㄨˋ)其聲:指憎惡有不仁的壞名聲。惡,憎惡。聲,名聲。  補充

7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7.惡(ㄨˋ)其聲:指憎惡有不仁的壞名聲。惡,憎惡。聲,名聲。  補充 一說,指討厭小孩的哭聲。  關閉

7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段意:以乍見孺子將入於井,說明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          關閉

7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段析:時機是「乍見」,表示沒有預期心理; 對象是「孺子」,表示對他沒有成見,因此 證明怵惕惻隱之心,是出於與生俱來的善性,不帶任何功利的目的。         關閉

7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語譯:「我之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別人受到傷害的心,舉例來說,現在有人忽然看見一個小孩子要掉到井裡,都會馬上產生驚懼和憐憫傷痛的心情。這種心情的產生,不是想要藉此結交這小孩的父母,也不是想博得鄰里朋友們的稱讚,更不是憎惡會落得不仁的惡名才如此的。」              關閉

7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7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此。 關閉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7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成語]惻隱之心:同情憐憫之心。  關閉

8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8.羞惡:羞恥憎惡。羞,指以不善為恥。惡,指憎惡不善。    補充

8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8.羞惡:羞恥憎惡。羞,指以不善為恥。惡,指憎惡不善。    補充 因自己不好而覺得羞恥,見別人不好而覺得憎惡。關閉

8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9.辭讓:推辭退讓。 關閉

8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10.是非:分辨對錯。是,指對的。非,指錯的。        關閉

8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11.端:開端;開始。 關閉

8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成語]是非之心:明辨對錯曲直的思想、意念。        關閉

8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12.四體:四肢。 關閉

8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指不能行善。  關閉

8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13.賊:殘害。 關閉

8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段意:由惻隱之心延伸至羞惡、辭讓、 是非之心,此四心即四端。    關閉

9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段析:基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說無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非人也。文中使用排比及譬喻手法,加強其說理的氣勢。   關閉

9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語譯: 「從這點看來,沒有憐憫傷痛的心,算不得人;沒有羞恥憎惡的心,算不得人;沒有推辭退讓的心,算不得人;沒有分辨對錯的心,算不得人。憐憫傷痛的心,是仁的善端;羞恥憎惡的心,是義的善端;推辭退讓的心,是禮的善端;分辨對錯的心,是智的善端。一個人心中有這四種善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善端,卻說自己不能行善,便是甘心自棄,賊害自己本性的人了;說他的國君不能行善,便是賊害國君的人了。」          關閉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9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段意 段析 語譯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延伸 事例 文意、修辭 〈擴充四端〉目錄

9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推廣和充實四種善端。之,代詞。指四端。   關閉

9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14.然:通「燃」。燃燒。  關閉

9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15.達:到。這裡指從地下冒出。 關閉

9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16.四海:天下。  關閉

9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段意:強調擴充四端的重要性。 關閉

9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段析:全文首尾呼應,結構完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呼應「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則呼應無四端之心,非人也。    關閉

9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語譯: 「所有具備這四種善端的人,如果知道把它們全都擴充,那麼善端就好像火剛燃燒起來,或者泉水剛從地下冒出似的。如果能擴充這四種善端,就足夠用來保有天下;如果不肯擴充,就連事奉父母都不足了!」    關閉

100 賞析 孟子論修養也是以「性善」說為基礎。本章首先提出人皆有不忍他人受到傷害的仁心,以「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為例證,認為對於別人的痛苦、危難,人人都有憐憫同情的心,即所謂「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這是天然的、純粹的,更是超乎功利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善端」。推而廣之,人的「善端」還體現於「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上,這四心分別是仁、義、禮、智的萌芽,人有「四心」,就有「四端」,如同人有四肢一樣。四肢是人生而具有的,「四心」、「四端」也是人生而具有的。     

101 賞析 同時,孟子認為這四種善端只是道德的萌芽,還有待後天的學習和努力、擴充和培養,使它們茁壯成熟、效用宏大。因此,如果能擴充這四端,就可以保有天下;若不加擴充發揚,微弱的善端可能就會逐漸枯萎,那就會跟禽獸一樣,連事奉父母都不知道了。孟子以譬喻的手法,舉證人皆有惻隱之心,再舉一反三,提出仁、義、禮、智四端人皆有之,最後以譬喻歸納作結,首尾呼應,重申擴充四端的重要。 〈擴充四端〉目錄

102 養其良心 課文與注釋 賞析 授課大綱

103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成語:牛山濯濯

104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1.牛山:山名。在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城郊。       關閉

10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曾經。   關閉

10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2.大國:大都城。臨淄為齊國首都,故稱。國,國都;城市。      關閉

107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3.斧斤:斧頭。斤,斧頭。  關閉

108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4.息:生長。  關閉

109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滋潤。   關閉

110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5.萌櫱(ㄋㄧㄝˋ):枝芽。萌,草木初生的芽。櫱,同「蘖」。旁生的芽。  關閉

111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隨即;緊接著。  關閉

112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6.濯濯(ㄓㄨㄛˊ ㄓㄨㄛˊ):光潔的樣子。指山無草木。       關閉

113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本指山上無樹木。今多用以戲喻人禿頂無髮。       關閉 成語:牛山濯濯

114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段意:孟子以山喻人,形象鮮明而生動。   關閉

11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段析:牛山喻人的本性,大國喻環境,萌櫱喻善端,斧斤、牛羊喻外在事物的侵擾。 關閉

11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語譯: 孟子說:「牛山的樹木曾經是很茂美的,只因長在鄰近大都城的郊外,人們常常用斧頭去砍伐它,還能夠茂美嗎?在這種情況下,樹木還是日夜生長著,雨露滋潤著,並不是沒有新條嫩芽長出來,但緊接著又在那兒放羊牧牛,所以才會變成那光禿禿的樣子。人們看見那光禿禿的樣子,就以為那山不曾長過林木,這難道是山的本性嗎?」                 關閉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11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成語:旦旦而伐

11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7.放其良心:喪失他本有的善心。放,喪失;迷失。良心,本有的善心。      關閉

11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8.旦旦:天天。  關閉

12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9.平旦之氣:指人養息整夜,清晨起來,尚未與外物相接時清明的身心狀況。平旦,天剛亮的時候。      關閉

12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9.平旦之氣:指人養息整夜,清晨起來,尚未與外物相接時清明的身心狀況。平旦,天剛亮的時候。      關閉 清澈明淨。   關閉

12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ㄏㄠˋ ㄨˋ  關閉

12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語助詞。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語氣。   關閉

12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10.幾(ㄐㄧ)希:微少。幾、希,皆微少之意。       關閉 

12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白晝。   關閉

126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11.有(ㄧㄡˋ)梏(ㄍㄨˋ)亡之矣: 又擾亂了它,使它消失了。有,通「又 」。梏,擾亂。        關閉

12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音ㄨㄤˊ。消失;失去。 關閉 11.有(ㄧㄡˋ)梏(ㄍㄨˋ)亡之矣: 又擾亂了它,使它消失了。有,通「又 」。梏,擾亂。        關閉

12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即「平旦之氣」。經養息整夜而生,故稱。 關閉

12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12.違:距離。 關閉

13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指善的本性。  關閉

13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天天去砍伐。比喻不斷的毀損。  關閉 成語:旦旦而伐

13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段意:人無仁義之心,是放其良心, 並非其本性。 關閉

13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段析:本段論人性,內容層次及脈絡緊扣前段的牛山之喻。接連使用激問語氣,有強化論證說理的效果。            關閉

13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語譯: 「存在人身上的,難道沒有仁義之心嗎?人所以會喪失他本有的善心,也就像斧頭對於樹木一樣,天天砍伐它,還能夠茂美嗎?一個人,經過日夜的生息,在天亮時所產生的清明之氣,使他的喜好與厭惡和一般人也有一點點相近;可是到了白天的所作所為,又擾亂了它,使那點清明之氣消失了。如果一再地擾亂它,那麼連夜裡的清明之氣也不能保存;夜裡的清明之氣不能保存,那他距離禽獸相差不遠了。人們看他和禽獸一樣,便以為他不曾有過善良的本質,這難道是人的本性嗎?」            關閉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13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段意 段析 語譯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延伸 事例 文意、修辭 〈養其良心〉目錄

13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ㄓㄤˇ 關閉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13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13.操:掌握。  關閉

13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14.舍(ㄕㄜˇ):通「捨」。放下;放棄。     關閉

13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ㄨㄤˊ 關閉

14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不定時。 關閉

14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15.鄉(ㄒㄧㄤˋ):通「嚮」。歸向;趨向。       關閉

14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ㄩˊ 關閉

14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段意:提出養其良心的結論。 關閉

14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段析:人的良心和牛山之木一樣,得其養則長,不得其養則消,接著引孔子的話,將結論聚焦在「良心」             關閉

14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語譯:「所以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培養,沒有東西不生長;如果失去適當的培養,沒有東西不消亡。孔子說:『掌握住就能留存,放棄掉就會亡失,進出沒有定時,也不知道它的去向。』大概是指人心而說的吧!」    關閉

146 賞析   本章以山喻人。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仁義之心,但為什麼有人會變壞呢?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人把這仁義之心放失了,就好像牛山的樹木,「旦旦而伐之」,又怎能不變得光禿禿呢?然而善心喪失了,還有機會日夜不斷地生長,特別在天快亮的時候,有一種「平旦之氣」的產生,那是一個人經過整夜的休息,還未與外物相交接時,那本心自然流露出的一股清明之氣。

147 賞析 可惜的是,若不能好好地操持存養,到了白天,許多的利害爭奪、外物引誘,又把剛長養的一點清明之氣放失掉了。如果夜間萌發的善氣不斷地放失,又不知追回,長久下去,終有一天會喪盡天良,形同禽獸。是以孟子要求人們須時時刻刻保存和培養這種夜間產生的清明之氣,並隨時檢驗是否放失了而趕緊將它追回,這才能常保良善的本性。本章以「牛山之木」為喻,取材於日常生活的事物,因而形象鮮明、比喻生動,且層層推理,得出良心貴得其養的結論,十分具有說服力。

148 賞析 可惜的是,若不能好好地操持存養,到了白天,許多的利害爭奪、外物引誘,又把剛長養的一點清明之氣放失掉了。如果夜間萌發的善氣不斷地放失,又不知追回,長久下去,終有一天會喪盡天良,形同禽獸。是以孟子要求人們須時時刻刻保存和培養這種夜間產生的清明之氣,並隨時檢驗是否放失了而趕緊將它追回,這才能常保良善的本性。本章以「牛山之木」為喻,取材於日常生活的事物,因而形象鮮明、比喻生動,且層層推理,得出良心貴得其養的結論,十分具有說服力。 形容泯滅人性,極為惡毒。 關閉

149 賞析 可惜的是,若不能好好地操持存養,到了白天,許多的利害爭奪、外物引誘,又把剛長養的一點清明之氣放失掉了。如果夜間萌發的善氣不斷地放失,又不知追回,長久下去,終有一天會喪盡天良,形同禽獸。是以孟子要求人們須時時刻刻保存和培養這種夜間產生的清明之氣,並隨時檢驗是否放失了而趕緊將它追回,這才能常保良善的本性。本章以「牛山之木」為喻,取材於日常生活的事物,因而形象鮮明、比喻生動,且層層推理,得出良心貴得其養的結論,十分具有說服力。 注重;重視。 關閉

150 賞析   由以上三則可以看出,孟子善以其凜然正氣來論辯說理,使得語言極富氣勢,震撼人心。又其論辯多靈活運用演繹法、歸納法,並透過生動的譬喻、誇張的手法及一組組的排比句,使其論說有理,辭鋒勢不可擋,足為後代寫作的典範。 〈養其良心〉目錄

151 賞析   由以上三則可以看出,孟子善以其凜然正氣來論辯說理,使得語言極富氣勢,震撼人心。又其論辯多靈活運用演繹法、歸納法,並透過生動的譬喻、誇張的手法及一組組的排比句,使其論說有理,辭鋒勢不可擋,足為後代寫作的典範。 由普遍原理或法則,推斷出個別事例之結論。   關閉

152 賞析   由以上三則可以看出,孟子善以其凜然正氣來論辯說理,使得語言極富氣勢,震撼人心。又其論辯多靈活運用演繹法、歸納法,並透過生動的譬喻、誇張的手法及一組組的排比句,使其論說有理,辭鋒勢不可擋,足為後代寫作的典範。 觀察或研究許多個別事例,進而推論出普遍原理。關閉

153 賞析   由以上三則可以看出,孟子善以其凜然正氣來論辯說理,使得語言極富氣勢,震撼人心。又其論辯多靈活運用演繹法、歸納法,並透過生動的譬喻、誇張的手法及一組組的排比句,使其論說有理,辭鋒勢不可擋,足為後代寫作的典範。 形容言詞犀利,鋒芒如刀刃。 關閉

154 主要修辭手法 明喻 1.性猶湍水也。 2.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3.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4.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5.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6.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7.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155 主要修辭手法 激問 1.無分於上下乎? 2.可以為美乎?(〈養其良心〉第一段) 3.此豈山之性也哉? 4.豈無仁義之心哉?
5.可以為美乎?(〈養其良心〉第二段) 6.是豈人之情也哉?

156 主要修辭手法 排比 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2.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57 主要修辭手法 映襯 1.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158 主要修辭手法 頂針 ‧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禽獸不遠矣。

159 主要修辭手法 引用【明引】 ‧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授課大綱

160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諸 (形)眾多;各個 諸事、諸子百家。 (代)(介)「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
1.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2.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3.舉直錯諸枉。(《論語‧為政》) (代)(助)「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 1.堯舜其猶病諸。(《論語‧雍也》) 2.聞斯行諸。(《論語‧先進》) (介)於 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禮記‧祭義》) (代)他;之 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

161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信 (名)誠實不欺 1.常存抱柱信。(李白〈長干行〉) 2.講信修睦。 (名)書札;書簡 書信。 (名)消息;音訊
口信、通風報信。 (名)符契;憑證 印信。 (動)聽從;不懷疑 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動)敬仰;崇奉 信仰、信奉。 (動)連宿兩晚 信宿。 (副)誠然;確實 水信無分於東西。 (副)任意;隨意 1.低眉信手續續彈。(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信口開河。

162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然 若火之始然。 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三國演義》第一回) 不以為然。 1.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
(動)通「燃」。燃燒 若火之始然。 (動)贊同 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三國演義》第一回) (形)對;正確 不以為然。 (代)如此 1.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 2.非惡其聲而然也。 (連)但是;可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助)形容詞或副詞詞尾 恍然大悟、悠然自得。 (嘆)唯。表應答 子曰:「然!有是言也。」(《論語‧陽貨》)

163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治 (動)管理;統理 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動)診療 治病、醫治。 (動)整理;修建 整治、治水。 (動)研究
治學。 (動)懲罰 治罪、懲治。 (動)經營 治產。

164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體 (名)人體或動物的全身 人體、身體。 (名)身體的各部分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名)事物的本質或主要部分 固體、主體、物體。 (名)文章的體裁 文體、近體詩。 (名)文字書寫的形式 字體、楷體。 (名)立體的形狀 正方體、長方體。 (動)實行 身體力行。 (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體諒、體恤。 (副)親身的 體驗、體會。

165 形音義比較:一字多義比較 違 (動)離開;離別 久違、睽違。 (動)距離 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動)反;背
1.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陶淵明〈歸園田居〉) 2.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動)避開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孫丑》上) 授課大綱

166 問題與討論 一、孟子認為人之性善,「仁、義、禮、智」四種善端是人天生而有的,但是世人還是有善惡高下不同的人品,你認為這是什麼原因呢? 參考答案 二、我們應當如何才能常保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 授課大綱

167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一、仁、義、禮、智是與生俱來的,但人們常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而無法發揮善良的質性。例如各種聲光娛樂的引誘,便容易讓人們為了追求歡娛而做出負面的行為。除客觀環境外,也會因為個人對善的「求」或「捨」,而造成了人品有善惡高下的分別。 關閉

168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二、學習克制不正當或多餘的欲念、減少物質欲望、掃除私心雜念等,都是發揚善端的方式。也可以多閱讀書籍,增長見識,如此則能清明地審視自己的內心,知所不足,培養善性。 關閉

169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下列選項的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制天下可運之掌上 (B)日夜之所習,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 (C)則其旦晝之所為,有錮亡之矣 (D)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D × 治  × 息  × 梏 

170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2.下列「 」中文字的通假說明,何者正確? (A)若火之始「然」:通「燃」 (B)「內」交於孺子之父母:同「訥」 (C)操則存,「舍」則亡:通「設」 (D)出入無時,莫知其「鄉」:通「響」 A 通「納」  捨  嚮 

171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3.下列「 」中文字的音、義,何者完全正確? (A)稽「顙」泣血:ㄙㄤ,額頭 (B)「搏」而躍之:ㄅㄛˊ,打鬥 (C)「要」譽於鄉黨朋友:ㄧㄠ,求取 (D)相差「幾」希:ㄐㄧˇ,微少 C ㄙㄤˇ  拍擊 ㄐㄧ  (A)「稽顙泣血」形容悲痛到極點。

172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以上文句,未使用何種修辭技巧? (A)轉化 (B)譬喻 (C)類疊 (D)排比 A

173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5.孟子認為「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其原因為何? (A)有意藉此結識孺子的父母 (B)人天生具有不忍人之心 (C)想要獲得親朋好友的稱讚 (D)擔心背負「不仁」的惡名 B

174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6.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意謂: (A)人性如湍水,可以自行決定東流或西流 (B)人性如湍水,會因潰決的方向影響流向 (C)人性如湍水,可藉由疏導而東流或西流 (D)人性如湍水,不能自主,只好四處橫流 C

175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D ( )7.孟子曰:「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意謂: (A)天地萬物生而平等,人和禽獸本無差別 (B)夜間是禽獸活動的時候,此為不可違背的生存法則 (C)人和禽獸相處日久,將會喪失原本具有的才能 (D)人和禽獸的分別,在於人有良心,禽獸則無

176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B ( )8.下列對孟子性善說的闡述,何者有誤? (A)性善是人的天性,而不善的行為是後天環境造成的 (B)孟子舉「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以說明性善 (C)「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是性善的表現 (D)人只要擴充、培養仁、義、禮、智四端之心,便可為善 (B)以此說明「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177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9.下列對孟子生平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孟子名軻,戰國鄒人,其一生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嘗「以荻畫地」教孟子識字 (B)孟子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博通儒家典籍,以繼承孔子學說自任 (C)孟子周遊列國,希望遇到賢君以施展抱負,所到之處,受到各國君王的禮遇重用 (D)孟子持論說理以雄辯見長,並使用豐富的寓言,使文辭深具說服力 B (A)「以荻畫地」的是歐陽脩之母。 (C)各國君王認為孟子王道、仁政的主張,迂闊不切實際,故雖禮遇而未加重用。 (D)擅長使用譬喻、排比句法。使用豐富寓言的是莊子。

178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0.下列關於《孟子》一書的敘述,何者錯誤? (A)與《論語》同屬語錄體名著,惟篇幅較長,尤長議論 (B)共分七篇,以類相從,篇名即為該篇之大旨 (C)全書計有二百六十章,為孟子與其門人共同撰成 (D)南宋朱熹將其收入「四書」之中,遂成為科舉必讀之書 B (B)《孟子》篇名為摘錄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與內容無關。

179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一、孟子的文章不僅富有文采,清暢流利,尤以氣勝,影響後世文學相當深遠;其中還衍生了許多成語。請將下列成語與其正確意義連接起來。(接下頁)

180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1.牛山濯濯‧ 2.棄甲曳兵‧ 3.引領而望‧ 4.旦旦而伐‧ 5.率獸食人‧ 6.明察秋毫‧ 7.緣木求魚‧ 8.揠苗助長‧ ‧比喻不斷的毀損。 ‧形容殷切期盼。 ‧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形容戰敗逃走的狼狽狀。 ‧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 ‧多用以戲喻人禿頭無髮。 ‧比喻虐政害民。 歷屆試題

181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櫱 嬖 孽 濯 躍 擢 二、閱讀表格中的例句,並寫出缺空文字的字形和正確讀音。
參考答案:櫱、孽、薛、嬖、濯、擢、耀、躍 例 句 字形 讀音 1 一陣春雨過後,萌□初生,大地從冬眠中甦醒過來。 2 商紂王耽於享樂,朝中□佞之臣環伺,最終導致亡國。 3 宗教的力量可安頓心靈,並勸勉人要多行善,少造□。 4 為了推廣此處的湧泉,鄉公所特別在車站旁設置水池與座椅供旅客□足戲水。 5 高空煙火施放的瞬間,全場觀眾雀□不已,驚呼連連。 6 十二歲的甘羅機智靈敏、見識不凡,因此被秦王拔□擔任上卿的官職。 ㄋㄧㄝˋ ㄅㄧˋ ㄋㄧㄝˋ ㄓㄨㄛˊ ㄩㄝˋ 詳解 ㄓㄨㄛˊ 授課大綱

182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櫱:旁生的芽。 孽:惡因;罪過。 薛:①姓。②國名。 嬖:受寵愛的。 濯:洗滌;清洗。 擢:提拔;選用。 耀:光輝;光彩。 躍:跳動。 關閉

183 圖片集錦:泉之始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184 圖片集錦:斧斤 授課大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Download ppt "文化教材 孟子選讀(一) 教學錦囊 一、儒家亞聖 二、滔滔雄辯 三、保有善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