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法的醫療 四念處禪修與身心醫學 溫宗堃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法的醫療 四念處禪修與身心醫學 溫宗堃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法的醫療 四念處禪修與身心醫學 溫宗堃編

2 一、前言 在諸種佛教禪修之中,「正念修行」(即「四念處」)的療癒力量,在近二十年來,廣泛地引起西方醫學與心理治療學的興趣。至今,「正念修行」已成為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醫界中,運用最廣的佛教禪修系統。 在醫學的脈絡裡,正念修行=毗婆舍那。 大醫王.八萬四千藥:正念 現當二利、自他二利、冥陽兩利

3 內容概要 介紹「正念減壓課程」(MBSR)與「正念認知療法」(MBCT) 當代內觀修行傳統中,依正念修行(=內觀/毗婆舍那)治癒疾病的個案
佛教聖典所示,「四念處禪修」與身心健康的關係

4 二、正念減壓療程 M = Mindfulness = 正念 B = Based = 以…為基礎的 S = Stress = 壓力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 = Mindfulness = 正念 B = Based = 以…為基礎的 S = Stress = 壓力 R = Reduction = 減少

5 什麼是正念? 「正念」(Sati)的定義:「純粹地覺察當下每一秒所顯露的身、心經驗」 於行、住、坐、臥,培養正念
正念的修行,源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釋迦牟尼佛,傳播到中國、西藏、東南亞,保留在今日的「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及「南傳佛教」。 正念觀察時,心是「喜俱或捨受、智相應、有行或無行的心」

6 MBSR的發明 於1979年,由「美國麻省大學醫學中心」附屬「減壓門診」的Jon Kabat-zinn博士所創立。
門診於1995年擴大為「正念中心」(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簡稱CFM)

7 麻省醫學院正念中心

8 課程傳單

9 課程傳單

10 如果你加入,你會學到 實際抗壓的技巧,增強處理壓力情境的能力。 身心放鬆、自在的方法。
溫和、全身的調整運動,以強壯你的身體,釋放肌肉的緊張。 覺察身、心在健康、生病之時的相互影響關係。 為增進健康負起責任。 更自在地面對生命中所遭遇的變化與困境 發現並培養能夠幫助自己更能掌控自己的心,令心更平衡、安詳的能力。 1Practical coping skills to improve your ability to handle stressful situations 2Methods for being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relaxed and at ease 3 Gentle, full-body conditioning exercises to strengthen your body and release muscular tension 4To becom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nterplay of mind and body in health and illness 5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improving your own health 6To face change and difficult times in your life with greater ease 7To discover and develop your ability to help yourself move towards greater balance, control, and peace of mind

11 參加的人有不同的理由 壓力,工作、家庭或經濟上的壓力 偏頭疼 睡眠失調 心臟疾病 倦怠、焦慮¤ ¤與恐慌¤ ¤ 癌症 皮膚症狀
慢性疼痛¤ ¤ ¤ 高血壓 氣喘 二戰軍人悲傷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狀群¤ 偏頭疼 睡眠失調 倦怠、焦慮¤ ¤與恐慌¤ ¤ 皮膚症狀 許多人只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步調失控」,或者說「只是感覺不太對」,便參加了,即便他們身體仍很健康。 Stress — job, family or financial Heart disease Cancer Chronic pain High blood pressure Asthma GI distress Fibromyalgia

12 課程費用 學費:600美金,含講義費。課程的支出全賴學員的學費。我們依家庭總收入來收費。家庭年收入:
50,000美元或更多者:學費600美元 (若報名時全繳,收540元) 40,000 – 49,000美元:學費525美元 39,000及以下者:學費450美元 學費可報名時繳清,或分六個月繳 (信用卡)。因為我們想讓會受益者參加,不在意付費的能力,所以也可以考慮另外的付費方案。 The tuition cost is $600 and includes all materials. The Program is entirely supported through tuition. We offer a sliding scale based on household income. HOUSEHOLD INCOME TUITION $50,000 or greater $600 ($540, if paid in full at time of registration) $40,000 – $49,000 $525 $39,000 and under $450 Tuition may be paid in full at time of registration or in six monthly payments (charged to Visa, MasterCard, or Discover). Because our goal is to make the Program available to those who could benefit without regard to ability to pay, alternative payment options may be considered.

13 MBSR的臨床研究成果 運用於慢性疼痛,譬如背痛、頸痛、偏頭痛等。 運用於癌症如乳癌、前列腺癌。 運用於心臟病,愛滋病。
有效地降低高血壓、減輕肌纖維痠瘤、多重硬化症的病症。 運用於焦慮、恐慌、強迫症、暴食症等心理功能失調的治療。 憂鬱症與自殺,見MBCT

14 MBSR影響牛皮癬治療的速率 其一 在1998年的一項研究,Kabat-Zinn博士及其同僚指出,於接受光線療法(UVB)或光化療法(PUVA)治療之同時練習正念修行的病患,其治癒牛皮癬的速度比純粹接受光線療法的病患要快上四倍。 Kabat-Zinn j. et al., (1998) ‘Influence of a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tervention on Rates of Skin Clearing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soriasis Undergoing Phototherapy (UVB) and Photochemotherapy (PUVA)’,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0(5): Kabat-Zinn j. et al., (1998) ‘Influence of a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tervention on Rates of Skin Clearing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soriasis Undergoing Phototherapy (UVB) and Photochemotherapy (PUVA)’,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0(5):

15 正念修行引生改變大腦與免疫功能 其二 象徵「正面積極情緒」的大腦左前額葉(left prefrontal cortex)的活動,相較於未參加訓練的對照組員工,有相當顯著的活躍現象; 參加正念訓練的員工因應流感疫苗所產生的抗體(antibody)也明顯較未受訓的員工來得多。 Davidson R.J., Kabat-Zinn J., et al., (2003)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6: 論文:Davidson R.J., Kabat-Zinn J., et al., (2003)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6: 象徵「正面積極情緒」的大腦左前額葉(left prefrontal cortex)的活動,相較於未參加訓練的對照組員工,有相當顯著的活躍現象; 參加正念訓練的員工因應流感疫苗所產生的抗體(antibody)也明顯較未受訓的員工來得多。 這個研究指出,「正念減壓療程」能夠藉由心的訓練促進正面的大腦活動,並強化人體的免疫功能。 詳細的經過 It is the hope of Davidson and his sometime collaborator Jon Kabat-Zinn that the power of meditation can be harnessed to promote not only emotional well-being but also physical health. Since founding the Stress Reduction Clinic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in 1979, Kabat-Zinn and colleagues have treated 16,000 patients and taught more than 2,000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 technique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hich instructs a Buddhist-inspired ''nonjudgmental,'' total awareness of the present moment as a way of reducing stress. Along the way, Kabat-Zinn has published small but intriguing studies showing that people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psoriasis heal four times as fast if they meditate; that cancer patients practicing meditation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emotional outlooks than a control group; and not only that meditation reliev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chronic pain but also that the benefits persisted up to four years after training. Kabat-Zinn is conducting a study for Cigna HealthCare to see if meditation reduces the costs of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fibromyalgia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For the time being, meditation science is still stuck in a cultural no-man's land between being an oxymoron and something more substantive. ''We're very early in the research,'' said Davidson, who admitted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meditation research is schlock.'' But a well-designed study published in July by Davidson, Kabat-Zinn and their colleagues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topic is legitimate. In July 1997, Davidson recruited human subjects at a small biotech company outside Madison called Promega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uddhist-style meditation on the neural and immunological activity of ordinary American office workers. The employees' brains were wired and measured before they began a course in meditation training taught by Kabat-Zinn. It was a controlled, randomized study, and after eight weeks, the researchers would test brain and immune marker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meditation. There was reluctance among some employees to volunteer, but eventually, about four dozen employe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Once a week for eight weeks, Kabat-Zinn would show up at Promega with his boom box, his red and purple meditation tape cassettes and his Tibetan chimes, and the assembled Promega employees -- scientists, marketing people, lab techs and even some managers -- would sit on the floor of a conference room and practice mindfulness for three hours. In July,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at Promega wer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 they suggest that meditation may indeed leave a discernible and lasting imprint on the minds and bodies of its practitioners. Among the Promega employees who practiced meditation for two months, the Wisconsin researchers detect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activity in several areas of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 heightened activity that persisted for at least four months after the experiment, when the subjects were tested again. Moreover, the meditators who showed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prefrontal activity after training showed a correspondingly more robust ability to churn out antibodies in response to receiving a flu vaccine. The findings, Kabat-Zinn suggested, demonstrated qualitative shifts in brain activity after only two months of meditation that mirror preliminary results seen in expert meditators like monks.

16 其他的研究 〈正念修行對疼痛的容忍度、心理幸福感、與身理活動的影響〉。2007
其三 〈正念修行對疼痛的容忍度、心理幸福感、與身理活動的影響〉。2007 〈MBSR對癌症症人之睡眠、情緒,壓力與倦怠症狀的影響〉。2005 〈密集正念禪修與心理悲傷的減少〉。2006 〈正念禪修與囚犯的藥物濫用〉。2006

17 MBSR療程的內容 連續八週至十週的團體訓練課程 最多30人
每週一次長達2.5至3小時的課程,學習以及實際練習培育正念的方法,並共同討論如何以正念面對、處理生活中的壓力與自身疾病。 家庭作業:每週六天,每天至少45分鐘練習。 含一天(通常在第六週)約7至8小時的禁語密集禪修訓練。

18 正念的修行方法 身體掃描 坐禪 正念瑜伽 行禪 生活中的正念 慈心禪
Body scan, sitting meditation, mindful yoga, walking meditation, mindfulness in daily life,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19 身體掃描(body scan) 病患平躺或採太空人臥姿,引導注意力依序觀察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從左腳腳趾開始,最後至頭頂。
面對妄想與疼痛的策略,與坐禪時相同。亦可採觀想的技巧。 最先教的禪修方法。 躺著容易放鬆。 有錄音帶引導。 圖,取自韓國網站

20 Kabat-Zinn, Jon, (1990) ;Chapter 5 Body Scon’,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54歲瑪莉的個案pp.79-83:有高血壓、冠狀動脈阻脈(開過刀)、潰瘍、關節炎、狼瘡。抱怨無法睡覺,半夜醒著。 四周後,她報告練習時觀到頸部,覺得堵住,回想起五歲至九歲受父親性侵害,九歲時父親在她房間心臟病發,她呆坐一旁未採取行動,直到她母親發現,狼狼地用掃帚打她的頭部與頸部。 課程結束時,血壓165/105降到110/70。她保持持續的禪修,好幾次回診所告訴新生自己的經驗。之後她常因心臟病或狼瘡而住院,她保持接受與平捨的態度面對這些醫療行為。醫生對她控制血壓與處理壓力的能力,感到很訝異,有時候會告訴她,「瑪莉,這會有點痛!所以,你最好開始禪修」

21 坐禪(sitting meditation)
觀察隨著呼吸而產生的腹部起伏運動, 或者意守鼻端,觀察鼻端與呼吸接觸的感受; 當任何顯著的身體感受、念頭、情緒出現時,禪修者只是覺察它, 然後將注意引回到腹部起伏的運動或鼻端; 當疼痛出現時,鼓勵病患觀察身體的疼痛。 姿勢很重要:它是一種外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鍛鍊內在心靈的品格、耐力與自我接受度。重點是上半身正直、背、頸、頭與地面九十度。肩膀放鬆,手輕鬆放,雙膝上或交疊。 (1).「坐禪」(sitting meditation):觀察隨著呼吸而產生的腹部起伏運動,或者意守鼻端,觀察鼻端與呼吸接觸的感受[1];當任何妄想、情緒出現時,禪修者只是覺察它,然後將注意引回到腹部起伏的運動或鼻端;當疼痛出現時,鼓勵病患觀察身體的疼痛。[2] [1] Ibid., pp 。Kabat-Zinn較常教導「觀察腹部起伏」(ibid., pp. 52, 64, 141),他將此方法也稱為「出入息念」(mindfulness of breathing)。然而,從嚴格的佛教學來說,「觀察腹部起伏」應屬「四界分別」而非「出入息念」。

22

23 腹部呼吸 腹部呼吸比胸腔呼吸(橫隔膜呼吸)更深更慢。 腹部呼吸特別容易讓人放鬆、寧靜
另外,工作時特別運用到呼吸的專業人士,如歌劇演唱者、管樂器手、舞者、武術家,都知道腹部呼吸的價值。他們依經驗得知若以腹部呼吸,將會到更多的氣,也會有更好的控制。 試看嬰兒呼吸,我們嬰兒時就是用腹部呼吸。

24 觀察腹部起伏 鼓勵觀照腹部起伏 愈是觀察腹部起伏,愈會帶動腹部呼吸 吸氣時腹部上升,呼氣時腹部下降。
若腹部肌肉緊繃未放鬆,(吸氣)橫隔膜下降時,會受阻,無法下降更失,你的呼吸就會變淺,只到胸部。腹部呼吸的用意是要盡量放鬆你的腹部。嬰兒不必放鬆腹部,因為他們已經放鬆了。 一開始,可能不習慣,有挫折,久之就變自然。 可躺著、或手觸腹部,

25 坐禪時的次要觀察對象 妄想(thoughts):回憶、計劃、白日夢…
情緒(emotions)、態度(attitudes) :快樂、悲傷、生氣、不滿、焦慮、無聊、自傲… 任何心理事件:懶惰、疑慮、動機、睡意… 身體的感受(feelings):硬、熱、冷、癢、麻、酸、痛、疲累… 聲音 當它們變顯著時,就可觀照。

26 練習正念修行的正確的態度1 1. 不做價值判斷(Non-judging),純粹地覺察 2.保持耐心(Patience),耐性地與自己和平共處
3.常保「初學者之心」(Beginner’s Mind) 4.信任(Trust)自己 正念的心,是善、與智相應…

27 練習正念修行的正確的態度2 5.不努力強求、僅無為地覺察當下(Non-striving, non-doing)
6.接受現狀( Acceptance) ,如實地觀照當下 7.放下種種好、惡(Letting go) ,只是覺察。

28 正念瑜伽(mindful yoga) MBSR將「正念修行」結合「哈達瑜伽」的一些簡單的動作,教導病患在練習「哈達瑜伽」的同時,觀照當下的身、心現象。 了解自己身體的極限

29

30 「行禪」(walking meditation)
正式的行禪與生活中的行禪。 行走時,知道自己在走 行走時引道注意力注意腳板移動的感覺。(或大腿、整個身體移動的感覺) 視線置於前方約兩公尺處,不東張西望,也不要看腳。 Kabat-Zinn, Jon, (1990) ;Chapter 7 Walking Meditation’,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練習過正式的行禪,就能善加利用日常必須走路的的時機,練習日常的行禪。

31

32 一步驟行禪 圖,取自

33 兩步驟的行禪 提起 放下

34 三步驟的行禪 放下 推出 提起

35 生活中的正念(mindfulness in daily life)
為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MBSR療程亦教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正念的技巧 正念吃糖果 拿水、開門、放鑰匙、轉頭、談話、洗衣、晒衣、吃飯、喝水…

36 MBSR療程家庭作業 療程的內容

37 師資證照的審查 (1).修完中心提供的四種課程;(2).每日固定禪修,並運用正念於日常生活中;(3).經常參加5-10天由禪師帶領的密集禪修訓練;(4).相關的學歷、工作經驗;(5).曾練習過正念的運動,如瑜伽、太極、合氣道等;(6).至少指導過四次八週的MBSR課程。 關於師資的培育,創立者Kabat-Zinn博士一再強調,教師本身必須每日禪修,並經常參加密集禪修課程。

38 開設MBSR療程的醫院 至今,在美國等地已有240所以上的醫學中心、私人診所,開設此課程。大學或醫學中心包括 史丹佛大學醫學中心
威斯康新大學附設醫院 維吉尼亞大學附設醫院正念中心 賓州大學醫院、明尼蘇打大學 洛山磯大學 馬里蘭大學整合醫學中心 迪克大學整合醫學中心 傑弗森大學附設醫院

39 正念禪修課程 Pre-registration is required. The registration fee is $285. The full program fee must be paid prior to the first day of class. The easiest way is to call us with your credit card information. Or, you can send us a check or bring it (or cash) to our offices. Cancellations made up to the day the course begins will be refunded. No refunds given after the course begins.  Instructor --  Mark Abramson, DDS is the founder and facilitator of Mindfulness-Meditation 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s at Stanford Hospital & Clinics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e trained with John Kabat-Zinn and has conducted these classes several times a year for twelve years.  He has practiced dentistry in the Bay Area for more than twenty-five years, specializ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and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focussing on non-drug oriented care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dental approaches with mind/body techniques, osteopathic manual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He has been an instructor at the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in Pomona since 1985, has lectur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on TMJ/orofacial pain, and leads retreats on mindfulness meditation. Dr. Abramson holds a black belt in Aikido.

40 圓滿正念課程的學員所獲得 的利益 身理與心理疾病的症狀減少 更有能力面對給人壓力的情境 更懂得尊重自己 對生活更充滿熱忱 更有活力
疼痛等級進步¤ ¤ ,或更能處理慢性疼痛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who complete the program report these benefits: 1Decrease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2Increased ability to cope with stressful situations 3Improved self-esteem 4Greater enthusiasm for life 5Greater energy 6Improved pain levels or coping with chronic pain

41 正念所能輔助的疾病 心臟病 焦慮、恐慌症狀¤ ¤ 癌症/愛滋病 頭痛、慢性疼痛 倦怠/憂鬱 睡眠失調 關節炎¤ 工作與家庭壓力 腸胃不適。
A型行為(人格) 心臟病 癌症/愛滋病 倦怠/憂鬱 關節炎¤ 腸胃不適。 1.焦慮、恐慌2.頭痛、慢性疼痛3睡眠失調4工作與家庭壓力5A型行為6心臟疾病7癌症/AIDS8倦怠/憂鬱9.關節炎10腸胃不適。 Chronic fatigue symptom: an illness that makes you feel very tired and weak and can last for a long time Type A personality, also known as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is a set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includes being impatient, excessively time-conscious, insecure about one's status, highly competitive, hostile and aggressive, and incapable of relaxation.[1] Type A individuals are often highly achieving workaholics who multi-task, drive themselves with deadlines, and are unhappy about the smallest of delays. They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tress junkies. Type A theory has been criticized on a number of grounds. Psychometrically, the behaviors that define the syndrome are not highly correlated, indicating that this is a grouping of separate tendencies, not a coherent pattern or type. Researchers have also found that Type A behavior is not a good predi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3] According to research by Redford Williams of Duke University, the hostility component of Type A personality is the only significant risk factor.[4] Thus, it is a high level of expressed anger and hostility, not the other elements of Type A behavior, that constitute the problem. For these reasons, Type A theory is considered to be obsolete by many researchers in contemporary health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 Bates, K. L. (2006). Type A personality not linked to heart disease. Retrieved on 2006 November 5. ^ Williams, R. B. (2001). Hostility: Effects on health and the potential for successful behavioral approaches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A. Baum, T. A. Revenson & J. E. Singer (Eds.) Handbook of Health Psychology. Mahwah, NJ: Erlbaum. Retrieved from "

42 威斯康新大學 $425 on or before March 29; $475 after March 29
Price: $425 on or before March 29; $475 after March 29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425 on or before March 29; $475 after March 29

43 進修課程1 共修 完全的接受 共十次,每月一次,每次1.5小時。每次課程含三部分:正念修行的練習、討論個人的禪修情形、《完全的接受》一書。

44 進修課程2 人際關係與正念 六週,每週一次,一個半小時,包括兩部分:人際互動中運用正念,培養明覺與寧靜;深化對自己與他人的了解與慈悲。

45 賓州大學

46 維吉尼亞大學.正念中心

47

48 明尼蘇打大學:心靈與療癒中心 Cost: $345
Spring 2007 Program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orning Date:Mondays, April 16 to June 11 (the class will not meet on Memorial Day) – Cost: $345 includes program fee and all materials 10% discount for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lumni Association NEW START DATE Time:9:30 am - 12:00 noon Pla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ast Bank Campus University Episcopal Center   Evening Date:Wednesday, April 4 to May 23 Time:6:30 to 9:00 pm Note:  The program ends at 9:30 the first and last sessions Cost:$345 includes program fee and all materials 10% discount for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lumni AssociationPla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ast Bank Campus Boynton Health Services Saturday, May 12 - This is an all-day session and is for participants of the MBSR program. Call or to register.

49 香港大學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Hong Kong 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專注覺察減壓訓練課程 課程及日營-港幣$2,400(會員) $2,700(非會員) The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 (MBSR) 甚麼是「專注覺察減壓訓練課程」? 「專注覺察減壓訓練課程」是由Dr. Jon Kabat – Zinn於1979年開始在美國麻省大學醫院的減壓診所創辦的減壓訓練課程,現全球已有超過240所醫院、診所和醫學研究中心舉辦此課程,成效顯著。 我們很多時會心不在焉、心神不定或被各種思想所牽引,對於各種面前的事情,包括煩惱和壓力,我們往往都是以習慣性或機械性的方法反應,或逃避問題,或以情緒反應,或責怪自己,或埋怨他人。 這些慣性習慣,不單不能幫助我們有效地處理問題,反導致我們內心積壓越來越多的情緒,甚至成為各種身心的疾病。 「專注覺察訓練減壓課程」是訓練我們用心留意每一刻發生的事情,包括我們的身體感覺、情緒、思想及行為等,協助我們更了解自己及所發生的事情,從而能如實面對事情,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及心靈,並平靜地、有智慧地選擇如何回應事情,不再做慣性反應的奴隸,而是在個人及環境的限制下,仍努力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50 私人診所

51 三、正念認知療法(MBCT) 療程的歷史 1992年三位心理學者:英國的John D. Teasdale、J. Mark G. Williams以及加拿大的Zindel V. Segal首次至麻省大學醫學院學習「正念減壓療程」,他們結合「正念減壓療程」與「認知行為療法」,於1995年發展出「正念認知療法」。其標準化的治療手冊業已於2002年出版。 「正念認知療法」所針對的病患,是曾患過一次以上的抑鬱症,但接受藥物治療後已經康復的患者。一個療程可接受12位至30位病患。其療程結構,和正念減壓療程類似,是歷時八週、每週一次2小時課程的團體治療。課程教導病患與正念減壓療程相同的正念修行方法,即包含「身體掃描」、「坐禪」、「正念瑜伽」、「行禪」及「日常生活中的正念」。八週課程中,病患須一週六日、每日45分鐘練習正念修行。但此療法不包含「一日的密集訓練」。正念認知療法與正念減壓療程的主要差異在於,前者增加一部分「認知行為療法」(CBT)對抑鬱症病患的訓練內容。[1] [1] Segal et al. (2002) pp 。

52 MBCT臨床研究成果2000年 145位曾患「抑鬱症」但已康復三個月的病患參與實驗,其中23%的病患於參與實驗之前曾有兩次病發的紀錄,77%則有三次或以上發病的紀錄。在60週的研究期間內,對照組中,曾患有三次及以上「抑鬱症」的病患,其「抑鬱症」復發的比率高達66%;然而,參與療程,且曾患有三次「抑鬱症」及以上的病患,其復發的比率卻僅37%。

53 2004年發表的研究 再次肯定了上述2000年的研究結果。75位病患參與此實驗。結果發現:在對照組中,之前曾患有三次及以上抑鬱症的病患,其復發病高達78%,而參與療程的病患之復發率,則僅為36%。 由於教授者用於每個病患的時間(若以12人計算)平均僅五小時,相較於一對一的個人心理治療而言,正念認知療法是一個具高成本效益的團體心理治療法。 上述兩個隨機控制實驗(RCT),已使正念認知療法達到美國精神治療協會所訂定的「可能有效」(probably efficacious)的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兩個研究也顯示,正念認知療法仍無法有效預防因外在環境因素誘發而導致的「抑鬱症」。[1] [1] Ma et al. (2004)。

54 班戈大學正念研究實踐中心 英國威爾斯大學裡推廣MBCT的「正念研究與實踐中心」

55 八週的正念課程

56 課程的內容是什麼 正念課程,持續八週,每週兩小時。第六週有一次整日的練習。
每次課程由一位正念教授者,教導禪修、輔導參與者學習,團體討論也是課程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要求每位學員每日在家練習一小時。要獲得課程的最大效果,需要你自己做一些功課。你自己必需相當投入,每日固定練習禪修與放鬆。 這課程所需的時間與個人的探索,有時候讓課程顯得會給人壓力,但是其實這也很可能是愉快的過程,會為你帶來力量。 We run the mindfulness courses over 8 weeks in 2-hour sessions in the evening. An experiential day of mindfulness practice is included in week 6 when participa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a whole day of practice to notice the effects of this. A trained mindfulness instructor, who teaches the meditation practices and supports the participants’ learning, runs each course, group discuss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rocess. Each participant is also required to undertake one-hour of home practice a day between courses. To get the most out of coming to the class requires some work on your part. It requires a strong commitment to work on yourself through a gentle but rigorous daily discipline of meditation and relaxation. Making the time commitment and the personal exploration involved can make the course seem stressful at times but it is also likely to be pleasurable and empowering as well.

57 給誰參加呢1 疾病的問題,也許不會改變,但是我們處理、面對疾病的方式,可以不同,讓自己更自在。
所有人。研究指出此課程對不同身心疾病的人都有幫助,但並非對有疾病的人才有幫助。在我們的生命裡,都會有遭遇困難、壓力、與掙扎的時候。對某些人而言,這是每天都有的經驗。 疾病的問題,也許不會改變,但是我們處理、面對疾病的方式,可以不同,讓自己更自在。 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是如何錯失生命的!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的習性與對事物的反應,常常讓原本的問題變得更加麻煩。 培養覺察力可以使我們有機會改變我們處理自己經驗的方式:更能享受美好的事物,且更有效地處理困境。

58 給誰參加呢2 因此這課程開放給任何想或準備好更看清自己的人們 不過,有的人的確為了學習處理特定問題的技巧而參加正念課程。這些問題包含:
心臟病 慢性疼痛 高血壓 偏頭疼 焦慮症與恐慌症 憂鬱症 睡眠問題 疲倦 癌症與其他慢性疾病 皮膚失調

59 課程概要1 課程的目的是要學習掌握我們的心情與情緒的方法。 教我們如何照顧好自己,以便我們能夠活得更充實更健康。
課程督促一種「存在的方式」,幫助我們處理生命的問題:身理的、心理的、社會的、與情緒的。 鼓勵學員培養盡可能不加價值判斷,僅純粹地覺察種種經驗,無論好、壞、中性、快樂的或不快樂的。 1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to learn new ways to handle our moods and emotions 3It promotes a way of being that helps us tackle life problems – physical, mental, social and emotional.

60 課程概要2 所要覺照的內容是:下列事件的種種變化: 你身體裡的身理感受。 週遭世界所發生的事(運用你的感官) 。 你的念頭、情緒與心境。
因此,上課時沒有機會討論與禪修練習無關的個人問題。若需要,應該另外尋找諮商員或其他協助。

61 課程概要3 課程鼓勵我們培養,分分秒秒覺察自身經驗的能力,無論是好的、壞的、快樂的、不快樂的經驗,以便我們能夠學會更善巧地回應情境,而非只是慣性地反應。 The course programme encourages us to develop the skill of being aware of our experiences (good and bad, pleasant and unpleasant) from moment to moment -so that we can learn to respond more skillfully to situations rather than simply reacting automatically.

62 課程概要4 參加課程,也可能會為你帶來壓力。要挪出時間練習,表示你的作息要改變。事情可能顯得更緊湊,具挑戰性。
課程鼓勵我們對每件事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包括我們生活中正經歷的不愉快的事情。我們學習去與問題、困難共處,而不是逃避、遠離它們。 It can be stressful to take the course. Finding the time to practice involves a shift in routine. Things may appear to be feeling more intense and challenging. The programme encourages us to bring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o everything, even the unpleasant or difficult things we are experiencing in our lives. This form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arning to stay and be with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rather than turn away from them and avoid them.

63 牛津正念中心

64 運用正念於教育

65 正念教育協會

66 哥蒂韓的基金會

67 MBSR與佛教的關係 觀腹部起伏、行禪、正念進食、身體掃描等技巧,實源自當代緬甸內觀傳統
Jon Kab Zinn與「內觀修行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內觀修行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受馬哈希內觀傳統、葛印卡傳統影響。 療程與佛教的關係 省察正念減壓療程的內容,吾人不難發現,此療程乃根基於初期佛教的「四念處」修行。創始者Kabat-Zinn博士引用向智尊者(Ñāṇaponika Thera, )的著作,將「正念的修行」稱為「佛教禪修的精髓」(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他認為「正念修行」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上座部佛教、藏傳佛教以及禪佛教之中,其根源可溯源至兩千五百年前佛陀的教導,尤其是《念處經》與《出入息念經》這兩部重要的經典。雖然正念減壓療程運用了哈達瑜伽且偶而運用觀想的技巧,但Kabat-Zinn博士強調,整個療程的核心仍在於培育能夠純粹地覺照當下身、心現象的「正念」(mindfulness)。[1]事實上,Kabat-Zinn將「內觀修行」(insight meditation)視為「正念修行」的同義語,[2]且他在正念減壓療程裡所教導的修行方法,受到當代上座部佛教,尤其緬甸內觀傳統相當程度的影響,如療程所教授的「觀腹部起伏」、「行禪」的運用,以及「正念的進食」(mindful eating)顯然受到緬甸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 )一系內觀傳統的影響[3];「身體掃描」的技巧則可能改良自緬甸烏巴慶(U Ba khin, )、葛印卡(S.N. Goenka, 1924-)一系的內觀傳統[4]。事實上,Kabat-Zinn本身和美國白人社會所建立的第一個內觀修行團體,即「內觀修行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有密切的關係,[5]而「內觀修行社」所教導的內觀修行方法,則主要依循馬哈希與葛印卡這兩個內觀系統。[6] 儘管「正念減壓療程」根植於初期佛教的四念處修行,然而,療程的進行則完全不觸及佛教的信仰與儀式;教導者僅依據身心醫學、成功個案、臨床研究成果等,說明正念修行的理論,而不引用佛教的經典、義理。這種「去宗教、文化色彩」的處理,多少有助於「正念修行」在非佛教國家中的推廣,換言之,能讓具有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病患更容易接受「正念減壓療程」所教導的理念與修行方法。 [1] Davidson R.J., Kabat-Zinn J. (2003)。 [2] Kabat-Zinn (2003) pp 。 [3] Mahasi (1991)。 [4] Confalonieri (2003) pp 。 [5] Kabat-Zinn (1990) pp. xxi, ;(2003) p.154。關於上座部佛教在美國的發展,見Cage (2005) pp.19-48、Numrich (1998)。 [6] 見Fronsdal (1998)。

68 馬哈希禪師及其弟子 1979年於美國麻省.內觀修行社
後排左二依序為戒喜禪師、馬哈希禪師、恰密禪師 前排左起 Sharon Salzberg, Joseph Goldstein, Jack Kornfield, Jacqueline Mandell-Schwarz

69 六、當代緬甸內觀治病之個案 二十世紀初在緬甸興起了內觀修行的風潮:雷迪(、烏巴慶)、馬哈希、莫哥、孫倫…
在鍚蘭,《念處經》只是拿來唸誦。人們(含法師)已不相信現在有阿羅漢。

70 Buddhism and Society 人類學學者,麥爾福.史拜羅於1961年至緬甸田野調查,1972年出版的《佛教與社會》476頁:
「在現代緬甸,禪修被當作是應付生命中各種問題的方法。…也是治療心藏病、潰瘍、高血壓、長期偏頭痛、心理疾病,甚至癌症的方法。」

71 A Thousand Lives Away 溫斯頓.金(Wiston King),在其1962年的著作《千世之遠》:禪修者因內觀修行,治癒多種身、心疾病的事蹟,包含:心臟病、偏頭痛、消化失調、氣喘、癌症。 There are the direct major physical healings which meditation seems to produce in some cases. “This is quite in line with the Buddhist psychosomatic belief that mind states produce like body-states.” King, W.L. (1964) A Thousand Lives Away. Oxford: Bruno Cassirer.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I met one individual who had been cured of a heart-condition of near-fatal proportions some five years before. Both diagnosis and cure were backed up by competent medical testimony. There are other individuals who reported the cure of migraine headaches, acute nervous and digestive disorders, asthma and one case of an external cancerous growth. This is quite in line with the Buddhist psychosomatic belief that mind states produce like body-states.

72 馬哈希內觀傳統 馬哈希禪師,被稱為當代內觀修行運動之父。 1949年,緬甸獨立後,總理烏努延請至首都仰光教導禪修。
馬哈希禪師 ( ) 馬哈希禪師,被稱為當代內觀修行運動之父。 1949年,緬甸獨立後,總理烏努延請至首都仰光教導禪修。 「第六次結集」時,擔任「首席提問者」。

73 馬哈希禪師的禪修老師 根本傑打汪明坤禪師 ( )

74 著名的弟子 戒喜禪師 (1927-2005) 恰密禪師 (1928- ) 雪烏明禪師(1913-2002) 昆達拉禪師 (1921- )
戒喜禪師 ( ) 恰密禪師 (1928- ) 雪烏明禪師( ) 昆達拉禪師 ( ) 班迪達禪師 (1921- )

75 《法的醫療》 馬哈希本人及其座下四位禪修老師所收集。 主角的年齡從18歲至78歲。
最早的個案,於1945年。最晚的個案,於該書編輯的那一年,即1976年。 主角皆是在馬哈希尊者或其弟子指導下的禪修者(僅一人自行修習),年齡從18歲至78歲。

76 內觀所治癒的疾病與症狀 疲累 長年的胃病、 黃疸、 陰囊腫大 腫瘤、 腎結石、 頭痛、 風濕痛、 痔瘡、 背痛、 腹積水、 關節炎、 酒癮。
氣喘、 似氣喘的支氣管炎、 白斑病、 黃疸、 腎結石、 痔瘡、 腹積水、 高血壓、 肝衰竭、 暈眩 戒除酒癮

77 治癒白斑病 1 禪師鼓勵著我:「用正念克服它。癢終究會消失的。你若花錢去打針,還需忍受札針之痛;但如果以正念作觀察,你不用花一毛錢,也不會感到任何痛苦。」 7. 禪修者去除白斑病的疹子、癢和疼痛 二十歲,住在仰光潘索唐路(Upper Pan Zo Tan Rd)九十號的毛威明(Maung Win Myint),在緬曆1336年5月(Tazaungmon)的第四個月缺日(約西元1974年11月),來到仰光馬哈希禪修中心開始為法精進。 「當剛滿十六歲時,我住在雪進(Shwe Gyin),在那裡吃了許多包含野狗、蛇、蜥蜴肉,以及味道怪異的其它野味。一年之後,我的整個身體包含手部和腳部開始發癢,疼痛,我的血液變得混濁不清,我的皮膚長出白色的斑點。每天晚上我都睡不安穩,常常得半夜起來抓癢。因為這個疾病,我的課業總是落後,無法順利進展, 「我去找Dr. M. J.,他為我整整治療了三個月。每天除了要吃藥之外,還要施打每針花費八元(kyat)的針劑,然而病仍沒治好。[18] 「之後,我去找一個皮膚病專家,Dr. K. L.,一樣是吃藥、打針,醫藥費每天要花費十元。兩個月後,一樣沒有見到顯著的療效。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必須忍受這難受的癢,只有在看戲或其他娛樂時我才有短暫的快樂時光。就這樣,從十六歲到二十歲的期間,我每天都必須忍受這種苦,連一天的豁免都沒有。 「1974年12月2日,我祖父送我到這個禪修中心讓我開始為法努力。我坐下修行兩分鐘後,就開始發癢,雖然我以正念觀察它,但是它並未消失。12月11日,那癢變得完全無法忍受,於是我就離開禪修中心。但是,即使回到家,那個癢仍然存在,我一下抓它,一下試著觀察它。後來我的祖父知道我離開禪修中心返家,便又再次送我回禪修中心。雖然並非真的想回去,但是我別無選擇。下午的時候,我見到禪師,告訴他說,我無法以正念作觀察,因為身體實在癢得令人無法忍受。」 禪師鼓勵著我:「用正念克服它。癢終究會消失的。你若花錢去打針,還需忍受札針之痛;但如果以正念作觀察,你不用花一毛錢,也不會感到任何痛苦。」 「受到禪師的鼓舞,我回去坐下午4點到5點的那枝香。不到五分鐘,身體就開始發癢。下定決心要克服它後,我便持續地觀察「癢、癢」。最後,它終於消失不見。我非常高興。晚上6點到7點的那枝香,癢又發作。這次,它更加劇烈,甚至讓我流下淚來。[19]雖然我堅持繼續保持正念地觀察它,身體像被附身一樣地顫抖,但是癢仍然存在。然後,我把注意力拉到腹部起伏,只觀察它的移動。這時候,原本的癢突然奇蹟似地停止了,我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 「接下來的幾天,每次癢發作而加以觀察時它就會消失。我很高興,且更加喜愛打坐。12月20日那天,癢又發作。一開始,即使我觀察它,它也不消失。我眼淚不自覺地掉下,同時汗流浹背。突然間,整個身體不斷地抽動。但是,我仍下定決心繼續保持正念,就是透過堅定地正念觀照,那個癢才完全消失怠盡。為何會有這種事,我完全不了解!」 「1975年1月10日早上3點到5點的禪修期間,我的腳、手臂、背部和頭部全部癢得很厲害,在正念觀察下,它們消失了。然而後來當我以正念作觀察時,整個身體突然又癢起來。堅定地觀照它時,整個癢受突然消失,就好像它從頭頂離開了身體一樣。過去那種不舒服的灼熱感也以同樣的方式消失不見。約11點時,沐浴後我到戶外打坐,一隻流浪狗過來坐在我的身邊。因為牠身上的臭味令人難以忍受,所以我就把牠趕走。但是當我回到房間時,那臭味卻未消散。」 「我心想『這臭味從哪裡來?』然後就四處查看,後來竟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身體就是那惡臭的來源!於是我立刻去洗澡,以肥皂用力搓洗身體。但是沒有用,無法去掉臭味。我的身體持續發臭了整整兩天,直到1月12日。因為我覺得很尷尬,所以[20]那時候未告訴禪師。」之後,就在我正念觀察之時,那狗臭味消失了,所有的癢和難忍的感受都不見了。我的血液再次變得清徹乾淨,身上的白斑消失,皮膚也恢復以往正常滑細的狀態。」 「之後當我到皮膚病醫院做檢查時,護士們都感到很驚訝,因為她們曾經說過:『無論你打多少針,都無法根治這個病。』難怪她們會感到訝異!她們問我怎麼醫好自己的疾病時,我回答說:『我到馬哈希禪修中心為法精進。因為我持續地以正念觀察所有生起的名色,所以疾病完全消失怠盡』。」 她們大聲地讚歎:「哇!這個法的威力真強大!」 這就是蘇迦塔尊者所說的關於毛威明的事例,毛威明曾罹患叫作白斑症(leukoderma)的皮膚病三年。

78 治癒白斑病 2 「受到禪師的鼓舞,我回去坐下午4點到5點的那枝香。不到五分鐘,身體就開始發癢。下定決心要克服它後,我便持續地觀察「癢、癢」。最後,它終於消失不見。我非常高興。晚上6點到7點的那枝香,癢又發作。這次,它更加劇烈,甚至讓我流下淚來。

79 治癒白斑病3 雖然我堅持繼續保持正念地觀察它,身體像被附身一樣地顫抖,但是癢仍然存在。然後,我把注意力拉到腹部起伏,只觀察它的移動。這時候,原本的癢突然奇蹟似地停止了,我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

80 治癒白斑病4 「接下來的幾天,每次癢發作而加以觀察時它就會消失。我很高興,且更加喜愛打坐。12月20日那天,癢又發作。一開始,即使我觀察它,它也不消失。我眼淚不自覺地掉下,同時汗流浹背。突然間,整個身體不斷地抽動。但是,我仍下定決心繼續保持正念,就是透過堅定地正念觀照,那個癢才完全消失怠盡。為何會有這種事,我完全不了解!」

81 治癒白斑病5 「1975年1月10日早上3點到5點的禪修期間,我的腳、手臂、背部和頭部全部癢得很厲害,在正念觀察下,它們消失了。然而後來當我以正念作觀察時,整個身體突然又癢起來。堅定地觀照它時,整個癢受突然消失,就好像它從頭頂離開了身體一樣。過去那種不舒服的灼熱感也以同樣的方式消失不見。

82 排出腎結石1 一位比丘住眾聶那達迦法師,腹部常感緊縮的疼痛。醫生告訴他,需要動手術。 南迪雅禪師建議:「在動手術前,不妨試試看正念修行!」
〔他說:〕「我經常會想要小解,但是小解的時候總只排出一些尿而已。」 個案3. 木當鎮(Mu Done)塔滾村(Ta Gun),馬哈沙諦帕它那寺的一位比丘住眾聶那達迦法師(U Ñāṇadhaja),腹部常感緊縮(constricting)的疼痛。醫生告訴他,需要動手術。 南迪雅禪師建議:「在動手術前,不妨試試看正念修行!」 〔他說:〕「我經常會想要小解,但是小解的時候總只排出一些尿而已。」 南迪雅禪師鼓勵並教導他:「你的腹痛可能是因為尿液排泄的問題造成的。只要你想要小解,你就應緊密地觀照『想尿、想尿』。」 依照禪師的教導而修行時,他陸續地排出細小的白色石子,[26]總數共有二十七顆。從此以後,聶那達迦法師的腹痛便痊癒,且不再頻頻想要小解。

83 排出腎結石2 南迪雅禪師鼓勵並教導他:「你的腹痛可能是因為尿液排泄的問題造成的。只要你想要小解,你就應緊密地觀照『想尿、想尿』。」
依照禪師的教導而修行時,他陸續地排出細小的白色石子,總數共有二十七顆。從此以後,聶那達迦法師的腹痛便痊癒,且不再頻頻想要小解。

84 治好膝蓋關節炎1 在這段努力修行的期間,他的膝蓋疼痛腫脹,而且愈是觀察那疼痛,疼痛就愈加劇烈。無論如何,他仍是依照禪師的指導,毫不鬆懈地觀察那疼痛。 4.治好膝蓋關節炎的禪修者 在緬曆1313年治好膝蓋關節炎的禪修者,5月(Wagaung)第一個月缺日(約西元1951年8月)時,四十歲的古緬松(Ko Mya Saung)來到馬哈希道場的一個分部――明干禪修中心(Myin Gyan Yeiktha),開始在禪師的指導下為法精進。那時,古緬松罹患膝蓋關節炎已有五年的時間,儘管看過許多醫生,但疾病仍未能治癒。某次,終為出離心(saṃvega)所推動,他來到明干禪修中心。在這段努力修行的期間,他的膝蓋疼痛腫脹,而且愈是觀察那疼痛,疼痛就愈加劇烈。無論如何,他仍是依照禪師的指導,毫不鬆懈地觀察那疼痛。不過,在持續觀察下,那疼痛漸變得極難忍受以至讓他掉下眼淚,而且他的身體也會被拋向前或向後,或者突然不雅地向上抽搐,這情形持續了約四天。其後,某次在他持續地正念觀照時,他看到自己的膝蓋和骨頭爆裂(的影相vision),當下他驚恐地大叫「啊!它破裂了!我的膝蓋破裂了!」 經歷了這事之後,他不敢再修習正念。但是在禪師的鼓勵下,他又重新開始修行,最後,膝蓋的腫痛完全消失,他再也不受關節炎所苦。

85 治好膝蓋關節炎2 不過,在持續觀察下,那疼痛漸變得極難忍受以至讓他掉下眼淚,而且他的身體也會被拋向前或向後,或者突然不雅地向上抽搐,這情形持續了約四天。

86 治好膝蓋關節炎3 其後,某次在他持續地正念觀照時,他看到自己的膝蓋和骨頭爆裂(的影相vision),當下他驚恐地大叫「啊!它破裂了!我的膝蓋破裂了!」

87 一位在家眾的大腫瘤消失 有一天,在努力修習正念時,他藉由毗婆舍那,了知腹部裡的腫瘤突然爆破、碎裂,然後湧出的血迅速地排出,那影相好像是真正用耳聽到,用眼看到地歷歷在前。自此之後,腫瘤竟痊癒了!往後他持續為法精進,並圓滿成就所有的毗婆舍那智。

88 《法的醫療》中的個案與 MBSR、MBCT學員之間的差異
密集修行:每天15-18個小時 長時修行:一個月乃至數個月 穩健的定力:以單一威儀,持續數小時 內觀的智慧,引生「七覺支」的療癒力量

89 烏巴慶內觀傳統 烏巴慶內觀傳統 烏巴慶老師 ( )

90 Ledi Sayadaw (U Ñāṇadhaja, 1846-1923)
雷迪尊者的傳承 Ledi Sayadaw (U Ñāṇadhaja, ) U Thet-gyi ( ) U Ba Kin ( ) S.N. Goenka (1924-) Mother Sayamagyi

91 〈佛教禪修的真正價值〉 烏巴慶老師:「在那些前來參加禪修課程的人們之中,有些人患有如高血壓、結核病、偏頭痛、血栓等的疾病,在十天〔密集禪修〕的期間,他們得以暫時免除這些疾病的困擾;如果能在禪修中心待上更長的時間,持續觀照無常的話,很有可能就此根除那些疾病。」 [1] VRI (2003) pp 。

92 疾病如何痊癒:烏帕慶的解釋1 當禪修者觀察到身心現象的無常,這個體驗(他稱之為「涅槃原素」)能夠逐漸去除身、心之苦。
當此「涅槃原素」對禪修者內在的「不淨」(impurities)與毒素(poisons)產生作用時,它會製造某種〔內在的〕動盪(upheaval),禪修者必須忍受這種動盪。 VRI (2003) p. 34。 在上述那一篇講稿,以及另一篇英文講稿[1]中,烏巴慶都曾針對內觀治病的現象做了進一步的說明。他指出,當禪修者觀察到身心現象的無常,這個體驗(他稱之為「涅槃原素」(nibbānadhātu))能夠逐漸去除身、心之苦。當此「涅槃原素」對禪修者內在的不淨(impurities)與毒素(poisons)產生作用時,它會製造某種〔內在的〕動盪(upheaval),禪修者必須忍受這種動盪。這讓禪修者體驗到體內極微色法的摩擦與振動。這情形會愈來愈激烈,禪修者甚至會感覺到整個身體像是電流或一團苦。尤其是本來有疾病在身的人,那感受將更劇烈,有時候甚至就像是爆炸一樣。但是,禪修者若能耐心地忍受這個情形,他會知道身體正在改變,內在的不淨逐漸消失,他會知道自己正慢慢地且終會去除身體的疾病。 [1] VRI (2003) p. 34。

93 疾病如何痊癒:烏帕慶的解釋2 這讓禪修者體驗到體內極微色法的摩擦與振動。這情形會愈來愈激烈,禪修者甚至會感覺到整個身體像是電流或一團苦。

94 疾病如何痊癒:烏帕慶的解釋3 尤其是本來有疾病在身的人,那感受將更劇烈,有時候甚至就像是爆炸一樣。
但是,禪修者若能耐心地忍受這個情形,他會知道身體正在改變,內在的不淨逐漸消失,他會知道自己正慢慢地且終會去除身體的疾病。

95 七、初期佛典中四念處與疾病的關係 佛教經典的結集與傳播

96 四念處修行的利益 《別譯雜阿含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 「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CBETA, T02, no. 100, p. 410, b10-15) 《瑜伽師地論》卷97:「應知除此四種念住。更無有餘不同分道或所緣境。由此道此境。能盡諸漏。獲得涅槃。由無第二清淨道故。說純有一能趣正道。 (T30,p. 859b )

97 四念處修行的利益 在《念處經》,佛陀開宗明義地宣示四念處將帶來七項利益:
「諸比丘!這是令眾生清淨、超越哀愁與悲泣、滅除身苦與憂惱、成就聖道與作證涅槃的唯一之道,也就是四念處。」 四念處帶來現、當二益。

98 探病時教導四念處、內觀 (1) 〈相應部.第36相應.第7經〉描述,有一回,佛陀在禪修之後,於傍晚時分,前往生病比丘的住處,教導那些罹患疾病的比丘:「諸比丘!比丘應具念、正知,以待時至,這是我對你們的教誡。」 「具念」即指「修習四念處」 相當的漢譯經典有二部(T2 268b-269a),記作「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同時也解釋「正念」指修行四念處。 《雜阿含經》卷36:「我今眾慶集  無復生老死  輪迴悉已斷  不復重受生  愛識河水流  於今悉枯竭  已拔陰根本  連鎖不相續  供養大師畢  所作者已作  重擔悉已捨  有流悉已斷  不復樂受生  亦無死可惡  正智正繫念  唯待終時至  念空野龍象  六十雄猛[10]獸  一旦免枷鎖  逸樂山林中  婆耆舍亦然  大師口生子  厭捨於徒眾  正念待時至  今告於汝等  諸來集會者  聽我最後偈  其義所饒益  生者悉歸滅  諸行無有常  速生速死法  何可久依怙  是故強其志  精勤方便求  觀察有恐怖  隨順牟尼道  速盡此苦陰  勿復增輪轉」(CBETA, T02, no. 99, p. 260, b28-c17) [10]獸=狩【宋】【聖】。

99 探病時教導四念處、內觀(2) 在〈增支部.第5集.235經〉中,佛陀指出,具足五法的比丘,為確實悲憫在家眾者,其中的第三法是:「探問病者,令生正念,〔說〕:『您要提起最珍貴的正念啊!』」 A III 263: gilānake upasaṅkamitvā satiṃ uppādeti- ‘arahaggataṃ āyasmanto satiṃ upaṭṭhāpethā’ti。另外四法是:1.令生增上戒;2.令入法見(四聖諦);3.諸多比丘到來時,勸居士及時作福;4.居士供食時,無論精、粗,親自食用,不拒絕信施。

100 四念處治病、除苦患(1) 《雜阿含經》:摩那提那居士病重,尊者阿那律前往問病:「堪忍安樂住不?」。
居士回答:『如是,尊者!堪忍樂住。先遭疾病,當時委篤,今已蒙差。』 尊者阿那律問長者言:「汝住何住,能令疾病苦患,時得除差?」 長者白言:「尊者阿那律!我住四念處,專修繫念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 注1:【委篤】指病危。 晉 王羲之 《桓公帖》:“得 仁祖 廿六日問,疾更委篤,深可憂。”《晉書‧桓溫傳》:“及帝不豫,詔 溫 曰:‘吾遂委篤,足不便入,冀得相見,便來,便來!’”《百喻經‧病人食雉肉喻》:“昔有一人,病患委篤。良醫占之云:須恒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 注2:【除差】除去疾病,病愈。差,通“ 瘥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故今土俗,諸有嬰疾,香油塗像,多蒙除差 問病的定型句:

101 四念處治病、除苦患(2) 《雜阿含.54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精舍,病差未久。時,有眾多比丘往詣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安隱樂住不?」阿那律言:「安隱樂住。身諸苦痛,漸已休息。」 《雜阿含.541經》: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是名四念處。住此四念處故,身諸苦痛,漸得休息。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時。有眾多比丘往詣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安隱樂住不。 阿那律言。安隱樂住。身諸苦痛漸已休息。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諸苦痛得安隱。 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是名四念處。住此四念處故。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102 身苦心不苦(1) 《雜阿含經.540經》尊者阿那律身遭病苦,眾多比丘問詣慰勞:「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損?可安忍不?病勢漸損?不轉增耶?」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 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住四念處。我於所起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 《雜阿含經.540經》尊者阿那律身遭病苦,眾多比丘問詣慰勞:「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損?可安忍不?病勢漸損?不轉增耶?」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難可安忍,身諸苦痛,轉增無損。即說三種譬,如上叉摩經說。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當安忍,正念正知。」 [4](五四○) [0140b26] 如是我聞。 [0140b2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5]松[6]林精舍。身遭病苦。 [0140b28] 時。有眾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住。語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損可安忍不。病勢漸損不轉增耶。 [0140c02]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難可安忍。身諸苦痛。轉增無損。即說三種譬。如上叉摩經說。 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當安忍。正念正知。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 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住四念處。我於所起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為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受.心.法觀念處。是名住於四念處。身諸苦痛能自安[7]忍。正念正知。 [0140c11]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103 身苦心不苦(2) 《雜阿含.107經》:120歲的那拘羅長者請示佛陀:「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勵,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長夜安樂。」 爾時。世尊告那拘羅長者:「善哉!長者。汝實年老、根熟,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覲見如來,并餘宗重知識比丘。長者當知:『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心』」 《雜阿含經》卷5:「[1](一○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2]婆祇國設首婆羅山鹿野深林中。 爾時。有[3]那拘羅長者。百二十歲。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勵。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長夜安樂。 爾時。世尊告那拘羅長者。善哉。長者。汝實年[4]老根熟。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覲見如來并餘宗重知識比丘。長者當知。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 爾時。世尊為那拘羅長者[宗>示]教照[5]喜。默然而住。 那拘羅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去。 時。尊者舍利弗去世尊不遠。坐一樹下。那拘羅長者往詣尊者舍利弗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尊者舍利弗問長者言。汝今諸根和悅。貌色鮮明。於世尊所得聞深法耶。 那拘羅長者白舍利弗。今日世尊為我說法。示教照喜。以甘露法。灌我身心。是故我今諸根和悅。顏貌鮮明。 尊者舍利弗問長者言。世尊為汝說何等法。示教照喜。甘露潤澤。 那拘羅長者白舍利弗。我向詣世尊所。白世尊言。我年衰老。羸劣苦患。自力而來。覲見世尊及所宗重知識比丘。佛告我言。善哉。長者。汝實衰老。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詣我及見先所宗重比丘。汝今於此苦患之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 世尊為我說如是法。示教照喜。甘露潤澤。 尊者舍利弗問長者言。汝向何不重問世尊。云何苦患身.苦患心。云何苦患身.不苦患心。 長者答言。我以是義故。來詣尊者。唯願為我略說法要。 尊者舍利弗語長者言。善哉。長者。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患.色味.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攝受。彼色若壞.若異。心識隨轉。惱苦生。惱苦生已。恐怖.障閡.顧念.憂苦.結戀。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礙.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那拘羅長者得法眼淨。爾時。那拘羅長者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心得無畏。從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歸依佛.法.僧寶。為優婆塞。證知我。我今盡壽歸依三寶。 爾時。那拘羅長者聞尊者舍利弗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CBETA, T02, no. 99, p. 33, a6-b27) [1]~S Nakulapitā.,[No. 125(13.4)]。[2]婆祇國設首婆羅山~Bhagga Suṃsumāragira,國=園【宋】【元】【明】。[3]那拘羅~Nakulapitā.。[4]老=耆【宋】【元】【明】。[5]喜+(已)【宋】【元】【明】。

104 身苦心不苦(3) 《中阿含經.念身經》「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當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
比丘者,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一德。(T01, p. 557b) 巴利: 堪忍寒、熱,飢渴,蚊、蠅、風、日、昆蟲所觸,惡說不善之語,亦能忍身體已生起的、劇烈、猛利、難忍、不可喜、不可意且致命的苦受。

105 不被第二毒箭1 《雜阿含經.470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106 不被第二毒箭2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

107 不被第二毒箭3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

108 不被第二毒箭4 「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 」

109 不被第二毒箭5 「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

110 不被第二毒箭6 「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111 不被第二毒箭7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

112 不被第二毒箭8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

113 不被第二毒箭9 「於彼二受,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114 不被第二毒箭10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  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  其實大有間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捨  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115 行禪(經行)的利益 〈增支部.第5集.第29經〉提及「行禪」能帶給禪修者五種利益: 堪能遠行, 堪能精進, 少病,
善消化所食、所飲、所嚼、所嚐, 行禪所得的定久住。 巴利《增支部註》的解釋: 至於第九經,「(1)堪能遠行:走遠路時能堪忍,能夠忍耐。(2).堪能精勤:堪能精進。行禪所得的定:練習行禪之人所獲得的八等至中的某一定。久住:持續長久。因為住〔站立〕者所取得的相,坐時消失。坐時所取得的相臥時消失。練習行禪者,於移動的所緣,所取得的相,即使在住時、坐時、臥時,也不會消失。」

116 《佛說七處三觀經》 「經行」能帶給禪修者五種利益: 一者能走 二者有力 三者除睡 四者飯食易消不作病
五者為行者易得定意,已得定意為久。 (T2 879a)

117 律典所載經行的利益 《四分律》:經行有五事好:堪遠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飲、得定久住。(T22, 1005c) 《十誦律》:「經行有五利益:
勦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 復有經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勞故、除風故、消冷熱病故、意得堅固。是名經行五利。」(T23, 371b) 注:勦3 〔ㄔㄠ〕輕捷。 注:【解勞】解除疲勞。 注: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症。亦指急症。如中風、痛風等。《素問‧風論》:“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 《十誦律》「經行法者。比丘應直經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畫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行法。」(CBETA, T23, no. 1435, p. 422, c21-23)

118 《南海寄歸內法傳》 經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身療病,舊云行道,或曰經行。
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二能銷食。禺中日昳,即行時也。或可出寺長引,或於廊下徐行。若不為之,身多病苦,遂令脚腫、肚腫、臂疼、髆疼,但有痰癊不銷,並是端居所致。必若能行此事,實可資身、長道。(T54, 221b) 經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身療病,舊云行道,或曰經行。 被當作純運動,養身之用。 《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略稱南海寄歸傳。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唐朝義淨於咸亨二年(671)自廣州至印度留學,學成歸國途中於南海尸利佛逝國撰寫本書,並錄大唐西域高僧傳二卷及雜經論等十卷,託大律禪師齎送回國。 注1:【痊痾ㄜ】1.痊愈。 元 無名氏 《符金錠》第二摺:“眾兄弟每,俺且回去,等二哥病體痊痾時,再來探望。”2.使病痊愈。 宋 蘇軾 《書<濟眾方>後》:“書以方版,揭之通會。不獨流傳民間,痊痾愈病,亦欲使人知上恩也。” 注2:【禺】〔ㄩˊ〕。【禺中】將近午時。 注3:【昳」 ㄉ〡ㄝˊ〔《廣韻》徒結切,入屑,定。〕1.太陽偏西;日落。 注4:髆:1.肩膀;胳臂。3.用同“ 脖 ”。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3:「二十三經行少病: 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二能銷食。[10]禺中日昳即行時也。或可出寺長引。或於廊下徐行。若不為之身多病苦。遂令脚腫肚腫臂疼髆疼。但有痰癊不銷。並是端居所致。必若能行此事。實可資身長道。故鷲山覺樹之下。鹿苑王城之內。及餘聖跡皆有世尊經行之基耳。闊可二肘長十四五肘高二肘餘。壘甎作之。上乃石灰[11]塑作蓮花開勢。高可二[12]肘闊纔一尺。有十四五表聖足跡。兩頭基上安小制底。量與人齊。或可內設尊容為釋迦立像。若其右繞佛殿旋遊制底。別為生福本欲虔恭。經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身療病。舊云行道。或曰經行。則二事總包無分涇渭。遂使調適之事久闕東川。經云觀樹經行。親在金剛座側。但見[13]真迹未覩圓基耳。」(CBETA, T54, no. 2125, p. 221, b21-c9) [10]禺=隅【宋】【元】*。[11]塑=素【宋】【元】【明】。[12]肘=寸【宋】【元】【明】。[13]真=直【宋】。

119 禪修能增壽、與力 《彌蘭陀王問經》:禪修能帶給修行者28種利益。
其中,「增長壽命」與「給予力量」這兩項利益,也明確指出佛教禪修的確能增進身體的健康。 彌蘭陀王,統治大夏,約西元前一世紀,或西元前二世紀。 漢譯本《那先比丘經》,約譯於西元 ,或於後漢時期(西元9-220年)。

120 八、佛教的身心醫學 諸根明淨 《阿含經》〈相應部.第52相應.第9經〉敘述,舍利弗尊者拜訪阿那律尊者,相互問訊後,
舍利弗向阿那律說道: 「賢友阿那律!你諸根明淨,貌顏清淨、皎潔!尊者阿那律現今常依何法而住?」 阿那律尊者答覆:「賢友!我現今心常安住四念處。」 心與色, 業與果報

121 諸根明淨(1) 《阿含經》敘述,某位天人以偈頌請問世尊一個問題:「林住的人寂靜、具梵行且日中一食,為何他們膚色明淨?」 〈相應部.第1相應.第10經〉 世尊回答:「不憂傷過去,不企求未來,依當下而活,因此他們膚色明淨。由於冀求未來、憂悲過往,愚者枯萎,如割落的綠蘆葦 。」 大二時,早上打地鐘,念佛。同學張佳玲看到我…。

122 諸根明淨(2) 《註釋書》解釋:發問的天人見到那些林住比丘每每在托缽後,回到森林,便開始日夜坐修「根本業處

123 諸根明淨(2) 「當他們如此打坐時,強力的心一境性生起。與心一境性不同的相續止息,相同的相續現起,心得清淨。當心清淨時,血液變得清淨,心等起的所造色也變得極清淨,臉的色澤便如脫落的多羅果實的顏色一樣。」 班迪達禪師說,正念修行,對與血液相關的疾症特別有用。

124 阿毗達磨的身心醫學 巴利註書在說明禪修導致膚色明淨時所運用的「心生色」的概念,出自上座部阿毗達磨對於色法生起之源的解釋。此色法生起之源的思想,顯然是我們可用以解明佛教禪修影響身體健康乃至治癒疾病現象的最佳理論架構。

125 色法論與身體健康 「業生色」 「心生色」 「時節生色」 「食生色」 佛陀的三十二相 相由心生

126 十、結論 鑑於1.醫學研究、2.當代內觀傳統的報導以及3.初期佛典文獻,證實正念內觀修行的實際、有效性,我們相信,佛教正念修行風氣的日漸普及,必然能夠增進個人身、心之健康,進而為整體社會帶來莫大的利益。

127 佛陀的叮嚀 《雜阿含經》卷43:「比丘!大師慈悲安慰弟子,為其所作,我今已作。汝今亦當作其所作,於空閑樹下,房舍清淨,敷草為座;露地、塚間、遠離邊坐,精勤禪思,慎莫放逸,令後悔恨。此則是我教授之法。」(T02, p. 313, c) 廣欽老和尚,圓寂前,念佛的公案:「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 馬哈希禪師:八正道的知識,如車子。

128 佛陀的叮嚀 《中阿含經》卷18:「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當復自作,至無事處,至林樹下、空安靜處,燕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CBETA, T01, no. 26, p. 543, b20-26)

129 The End

130


Download ppt "法的醫療 四念處禪修與身心醫學 溫宗堃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