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烷化剂 抗代谢类 抗生素类 植物碱类 激素类 杂类

3 1.烷化剂 是一类可与多种有机物(如核酸的羟基、磷酸根、蛋白质的羟基、氨基等)相结合的化合物,它与烷基取代这些基团的氢原子,使某些对细胞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化物质 (如核酸)不能参与正常代谢反应。 如CTX。

4 2.抗代谢类 主要是生理代谢物(如嘌呤、嘧啶、叶酸等)的结构类似物,其作用是通过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影响核酸合成,作用机制是抑制与正常代谢物生物合成有关的酶类。 如叶酸代谢拮抗剂:MTX  嘌呤代谢拮抗剂:6-MP 嘧啶代谢拮抗剂:5-FU

5 3.抗生素类 4.植物碱类 因种类不同,可以作用与DNA-RNA-蛋白质合成过 程的不同环节。如KSM。
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纺锤体的形成,干扰核分裂。 如VCR。

6 5.激素类 影响代谢:通过抑制对激素敏感的肿瘤细 胞或促进其分化,改变瘤细胞代谢,使瘤 细胞数减少。 影响脑垂体:抑制垂体分泌肿瘤生长必须
的激素. 直接作用于肿瘤:通过肿瘤细胞中激素受 体而发 挥作用。

7 6.杂类 顺铂(DDP),铂的金属络合物,能与DNA产生链间交联与链内交联,破坏DNA的模板信息复制,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大剂量时也可抑制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8 抗肿瘤药物的特点 抗肿瘤药物选择性差(双刃剑):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生长活跃的体内细胞也有不同程度毒性。
毒副作用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且多为可逆的。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

9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 近期毒副反应 远期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 消化道反应 泌尿系统毒性 心肌毒性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反应 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障碍 局部反应 肺纤维化 肌肉疼痛 致畸作用

10 骨髓抑制 化疗副反应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 是剂量限制主要因素,而剂量强度与疗效 成正相关。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对红
细胞的影响较小 。

11 骨髓抑制 受患者状况、肿瘤性质、化疗方案、给药方式等的影响。 化疗剂量过大 肝功能异常 骨髓反复受到抑制 影响血象恢复的因素

12 骨髓抑制分度标准 I II III IV Hb ≥11.0 9.5-10.9 8.0-9.4 6.5-7.9 <6.5 WBC
I II III IV Hb ≥11.0 <6.5 WBC ≥ 4.0 <1.0 N ≥ 2.0 <0.5 Plt ≥ 100 75-99 50-74 25-49 <25

13 骨髓抑制规律 正常血细胞半数生存期: WBC 6-8小时,PLT 5-7天,RBC 120天;因而化疗后WBC↓出现早且重;PLT↓出现晚且相对轻;RBC↓少见。 白细胞下降呈“U”型,血小板下降呈“V”曲线。

14 骨髓抑制规律 不同药物的抑制程度出现时间不同: CTX,VP16,5-Fu等出现早,WBC最低出现在用药后1-2周,2-3周后恢复。
多药或多疗程可使抑制程度加重;可能出现全血贫。

15 不同药物的骨髓抑制各不相同 药物 抑制最重 (d) 恢复时间 (d) MTX 7-14 14-21 CTX 21-28 Taxol 8-11
15-21 5-FU 9-14 21-30 VP16 10-14 16-21 IFO 10-20 21-35 DDP 18-23 21-40 Carboplatin

16 骨髓抑制危害 1.WBC Ⅳ度抑制感染发生率80-90%;败血症40% 2.Ⅲ-Ⅳ抑制: 化疗间隔延长 抗癌药用量减少 免疫力更低下
结果:诱发耐药。

17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II度以上骨髓抑制:停止化疗 I度骨髓抑制:个别对待 ≥1.8,继续进行并复查血象 1.5-1.7,暂停化疗,复查血
对于白细胞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大小更为重要

18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单位隔离:IV度抑制感染发生率80-90%,其中败血 营养支持 预防性抗生素 小剂量新鲜输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症发生率40%。 营养支持 预防性抗生素 小剂量新鲜输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9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GCSF的作用机制: 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系转化; 促进粒系增殖; 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
促使外周贮存池释放粒细胞入血。

20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应用GCSF化疗剂量↑,间隔缩短,感染↓。 GCSF用量: 治疗量:2-5μg/㎏·d-1,<14天。
GCSF的停用:至连续2次WBC>10×109/L GCSF与抗癌药间隔24小时以上。(化疗后24-48h,化疗前24h)

21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血小板减少治疗 血小板输注: PLT<5*1012/L PLT<10*1012/L,伴发热或出血症状
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IL11是唯一被FDA批准可用于临床提高血小板的细胞因子 50ug/kg/d

22 消化道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口腔溃疡 腹痛、腹泻和便血 药物中毒性肝炎

23 消化道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化疗药物 刺激中枢 呕吐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脱水及胃酸消失, 引起水盐平衡失调及代谢性碱中毒 处理:镇静
刺激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呕吐 呕吐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脱水及胃酸消失,       引起水盐平衡失调及代谢性碱中毒 处理:镇静 止吐药 灭吐灵___锥体外系症状 激素类___掩盖感染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急性呕吐效果好 迟缓反应及心因性因素差

24 消化道反应 口腔溃疡 多在用药5-6天时,先出现唇舌麻木,舌尖 及唇内及面颊粘膜发红,2-3天后溃疡开始。 以MTX及KSM发生溃疡较多。
抗代谢所致溃疡多发生在面颊。 抗癌抗生素(KSM)所致溃疡则主要发生 在舌边及舌根。 处理:保持口腔清洁   促进溃疡愈合

25 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泻和便血 化疗药对代谢活跃的细胞有损伤, 包括胃肠道粘膜上皮。 药物导致的胃肠道粘膜损伤, 可导致肠液分泌增加 ,
小肠绒毛吸收功能下降,出现腹泻。 严重时可发生伪膜性肠炎。

26 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泻和便血 最多见于应用5Fu之后,其次为应用MTX和6MP后,KSM则较少见。
产生便频、腹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肠道蠕动增加,腹泻及便血则可能是肠道粘膜发生溃疡。

27 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泻和便血 处理: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用化疗药物 乳酸杆菌制剂(乳酶生)-- 抑制肠道内各种致病菌生长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乳酸杆菌制剂(乳酶生)--         抑制肠道内各种致病菌生长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谨防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28 泌尿系统毒性 肾脏毒性,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剂量大时对肾脏有一定损害,特别是重金属类药物如DDP,因在肾脏浓缩,能致肾小管坏死,而致肾衰。MTX以原形由肾脏排泄,故大剂量时亦应注意肾脏功能。 联合化疗肿瘤急剧缩小时,由于肿瘤被破坏释放出的核酸最终成为尿酸,可沉积于肾盂或肾小管,引起尿酸性肾病及肾功能障碍。

29 泌尿系统毒性 出血性膀胱炎 碱化,水化 加解救药物 DDP→损害肾小管及其功能 MTX大剂量在PH<5.7损害大
IFO及CTX→产生丙烯醛→损害尿路上皮 →出血性膀胱炎 碱化,水化 加解救药物 MTX-亚叶酸钙 IFO-巯乙磺酸纳 (美司钠)

30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反应 皮疹或剥脱性皮炎 用MTX时常有发生,也可见于CTX及 KSM之后。 多分布于胸腹、背及四肢,开始为散在的,逐渐
融合成片, 严重的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 停药后恢复正常。 脱敏治疗。

31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反应 色素沉着:常见于5-Fu、KSM、BLM等应用之后 。 脱发:以KSM最明显,依次为MTX、6MP和5-Fu 。

32 神经系统障碍 过敏反应 局部反应 紫杉醇、博莱、平阳、威猛可发生严重速发型过敏 用药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常规应用地米及抗组胺药
行皮试或试探剂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障碍 多见于用VCR,VDS时 常出现指尖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等 局部反应 局部硬结和坏死:KSM, VCR渗漏 栓塞性静脉炎

33 伪膜性肠炎 致病机理 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大量繁殖 长期广谱抗生素: 头孢菌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等 化疗: 多见于5-Fu化疗者,
也见于:MTX,ADM,CTX 腹部手术、老年、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生

34 伪膜性肠炎 化疗导致PMC的原因 化疗药物导致肠道粘膜损伤,造成厌氧的微环 境,为致病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
5-Fu 抑制肠内大肠杆菌的生长,造成体内菌群 失调,最易导致腹泻。

35 伪膜性肠炎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36 伪膜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为一种较大的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很少见于正常成年人粪便。是导致医源性腹泻的重要致病菌。
细菌产生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毒素A(肠毒素):介导肠液分泌发生改变,         促进炎症发生。 毒素B(细胞毒素):导致肠粘膜上皮损伤、          脱落,毒性强于毒素A。

37 伪膜性肠炎 病变特点 病变部位:可在整个肠道或肠道的某一部分,但以结肠为主,尤其是乙状结肠、直肠和降结肠,并可呈现节段性分布。 结肠镜检查:
肠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可见小的表浅溃疡 血管纹理模糊或消失 可见典型的灰白/棕黄色伪膜,略高于粘膜表面

38 伪膜性肠炎 伪 膜 组成:由多形核粒细胞,慢性炎症细胞,肠上皮碎片,纤维素等组成。

39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处理不及时或失当,可迅速使病人发生中毒性休克,或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细菌消灭,霉菌生长,发生霉菌性肠炎继而发生霉菌性败血症。

40 伪膜性肠炎 临床症状 多在化疗(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后出现 腹泻:逐渐加重,发生水样泻;黄绿色-海蓝色的粘液脓血便,可见膜状漂浮物。
腹痛:脐周、下腹隐痛,偶阵发性剧痛。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乏力、休克、神志改变等。

41 伪膜性肠炎 体格检查 腹胀满,腹软,中下腹压痛。 肠鸣音减弱。 腹膜刺激征(-)。

42 伪膜性肠炎 辅助检查 血WBC增高(化疗骨髓抑制者可不高)。 水、电解质失衡(低钾)、低蛋白血症。 粪检:
涂片染色(连续多次检查,2-3次/日): Gram’s(-)杆菌逐步减少, Gram’s(+)杆菌和球菌增多,可初步诊断。 培养+药敏:需时24-72 hr。 发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比发现病原体更有诊断 价值。

43 伪膜性肠炎 预 防 用药期间出现腹痛或腹泻,应停用抗癌药(或抗生素)。
预 防 用药期间出现腹痛或腹泻,应停用抗癌药(或抗生素)。 出现腹痛腹泻,可给予乳酸杆菌制剂,其在肠道内繁殖生长可抑制致病菌生长,防止形成伪膜性肠炎。 表飞鸣或乳酶生: g tid 整肠生:500 mg tid

44 伪膜性肠炎 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抗生素应用原则不同于传统的上阶梯疗法,而采用下阶梯疗法)。 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支持治疗。

45 伪膜性肠炎 治 疗 控制感染 (大便涂片初步诊断时,即应采用): 万古霉素 0.25-0.5g qid/去甲万古0.1g qid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或败血症时,静脉用药 灭滴灵 g tid-qid 严重者可0.5g q12hr ivdrip 金葡菌—红霉素、万古霉素

46 伪膜性肠炎 治 疗 同时服用乳酸杆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补液问题:晶体:胶体为3:1。
治 疗 同时服用乳酸杆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补液问题:晶体:胶体为3:1。 正常人大便灌肠(现一般不采用)。

47 伪膜性肠炎 治 疗 保持体力:适当止泻止痛。 口服阿片酊0.5-1ml/次或吗啡0.1g 皮下 2-3次/日,不宜过多使用,防止腹胀等加重。


Download ppt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