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 07/16/96 *
2
最吸引科學家的佛法—正念(Mindfulness)
正念可運用在禪修,南傳佛教稱之為內觀禪修。從大 量近代實例考查,它的療效功能吸引很多科學家的興 趣與研究。 學佛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脫生死而不是要追求健康與長 壽,然而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或是越修身體越差,那 不但顯示出修行有問題—離正道日遠,而且也很難說 服周圍的親友,可以說這會成為修行的障礙。 TIME Magazine Cover: The Mindful Revolution - Feb. 3, 2014 依雜阿含經及一些早期經典,四念住是佛陀教導弟子用來療癒疾病的唯一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它的療效功能之經典依據與施行步驟,此外並探討四念住與五蘊、八識、四無量心的關系,弄清楚這些將有助於了解大乘佛法的體系與修持。
3
世尊是大醫王者的最原始記載 《雜阿含389經》卷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 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 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 病,是名良醫善知病。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癖陰(phlegm, sputum)起、涎唾起(spittle)、眾冷(cold)起、因現事(attack)起、時節起 (whether),是名良醫善知病源。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 藥、應吐(vomiting)、應下(empty the bowels)、應灌鼻(nasal lavage)、應熏 (purfume with incense)、應取汗(perspiration)。如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 善知對治。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 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 如來、應供、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 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 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 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 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供、 等正覺名大醫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
四念住概論—I 舊曰四念處,新云四念住。念處通常譯為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但更精準的翻譯應該是focuses of Mindfulness(念的焦點)。念處 法指導禪修者應把念置於何處,念處則為禪修者揭示應該觀照那裡才能 真正覺悟。四念住是指念的焦點,可區分為身、受、心、法四個方面。 念住(SATIPAṬṬHĀNA)這個字詞,可以解釋為是由sati,意指「注意」 或「覺知」;以及upaṭṭhāna 省略母音u 的後半字,二字所組成的複合 詞。 巴利字詞upaṭṭhāna 的字面意義,是「置放於附近」。 念住:以特定的方法將念「現前」,並且以念「照顧」某事。 就「正在現前」的意義而言,satipaṭṭhāna 意指sati「隨時待命」;就 「照顧當前情境」的意義而言,satipaṭṭhāna 意指sati「近在手邊」。 因此,satipaṭṭhāna 可被翻譯為「念現前」或「以念照顧」。
5
四念住概論—II 四念住中的每一種都與特定的蘊對應:色蘊、受蘊和識蘊分別與身、受、 心前三種念住相對應,而想蘊和行蘊則與法念住對應。藉著四念住的幫助 ,修習者主觀經驗的所有層面應當可以一一地被檢視,藉此達到消融觀察 者具有實體的假相之目的。 經由將覺知引導到主觀經驗的身、受、心、法的各種層面,這些層面將被 經驗為僅僅是對象,而密集實體的概念─這堅實的「自我」感,將開始瓦 解。以此方式,主觀的經驗越可以被「客觀地」看到,則「『我』- 認同 」越會縮小。這一點與佛陀的教導貼切地關聯─徹底地檢視每一個蘊,直 到在當中再也找不到「我」為止。 使用四念住作為命名的種類,以對主觀經驗作分析式的解析,例如:將經驗到溫度、動作、顫動、癢、壓力、輕〔重〕度等等歸屬為「身」;將經驗到喜、悅、煩、悲等等歸屬為「受」;將經驗到專注、散漫、緊張、貪婪、充滿瞋恨等等歸屬為「心」;以及將經驗到思惟、希望、計畫、意向等等歸屬為「法」。
6
云何為正念?四念住 巴利《念處經》諸比丘!這是令眾生清淨、超越哀愁與悲泣、滅除身苦與 憂惱、成就聖道與作證涅槃的唯一之道,也就是四念住。
巴利《念處經》諸比丘!這是令眾生清淨、超越哀愁與悲泣、滅除身苦與 憂惱、成就聖道與作證涅槃的唯一之道,也就是四念住。 《雜阿含1028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眾 多比丘集於伽梨隸講堂。時,多有比丘疾病。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 至伽梨隸講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當正念正智以待時 ,是則為我隨順之教。比丘!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 內外 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 ……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 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7
南傳佛教﹕內觀禪法 內觀禪法與原始佛法的四念住禪法有不同的次第,這是兩者唯一的差別。
8
佛陀原教的十二因緣法與四念住 觸 取、我見:妄見五蘊是我、我所 六識 六觸入處[根、境、識俱]
行 識 過去生 無明 名色 六識 六根+六境 取、我見:妄見五蘊是我、我所 不如實知五蘊[緣生、無常、苦],此即生於癡,彼癡者是謂[無明]。 愛 於五蘊生貪愛 有 取 現在生 觸 受(想行) 六入 識 名色 六識 六根+六境 六根+六境+六識十八界 又叫行、思 有結 六觸入處[根、境、識俱] 生 未來生 老死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無明 法念處
9
念處修法不是佛教首創 阿姜布拉姆在其著名禪修手冊《禪悅——快樂呼吸16法》書中第六章 四 念處寫著﹕「某些著作還宣稱念處修法乃是佛教首創,是佛陀第一無二的 發現。這種說法並不可信,念處是把念集中在身受心法等事物上,不論任 何民族和宗教,總有智慧者明白要深入了解諸事物,必須先集中心念於該 事物的各個層面上。 佛教首創的見解事修習禪那,以此來強化並大幅度提升正念。禪那的修 習離不開微妙平衡的生活形態,此平衡成為中道。中道常遭到苦行者與世 俗之人的排斥。」 阿難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 言:「以戒為師;依四念住處為安住;惡性比丘默擯(不與語); 在經典前 冠以「如是我聞」令人證信。」 此證「依四念住」是佛陀最重要的遺教。 那麼要怎樣修才符合佛陀原始講的四念處?佛陀的首創是因緣法與緣生法 ,因此四念處的修行必須緊括因緣法﹕依條件生滅的理則—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與緣生法﹕此定律所適用的對象—十二因緣法。
10
佛陀原教的四念住禪法與八識的關聯 身念住是觀身行的集法與滅法。身行﹕從六入中的五種感官到觸支的運行,不進入受支,這是對前五根專注的修練。觀的方法為「根境為緣生識,根境識俱為觸」,故所對應是八識中的前五識。 受念住是觀心行的集法與滅法。心行﹕以意根與法境為緣生意識,根境識俱為意觸,然後以意觸為緣生受想行,因受想行又名法境,所以又由意根與法境為緣生意識,根境識俱為意觸…。這是以第六意根為主導的修練,因不進入愛支,故不涉及情感或貪愛。以八識而論,所對應是其中的第六識,其特性為審而不恒,能思考,但不能持久,就像心猿意馬一樣,不能專注。 心念住是觀有結的集法與滅法。有結又名識結,亦即「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貪愛在其中」。十二因緣法裏的有支因經過愛支,故修心念處會見到情感或貪愛,這就是無明的所在。這是以深沉意識為主導的修練,所對應是八識中的第七識—末那識,其特性為恒審思量,一直在思考且能持久,可是太細微不易查覺。 法念住是先了知心識中的貪愛,再思維其為緣生,因緣生故無常,因無常故苦,因苦所以就會斷愛、離貪,最後進入寂滅,了脫生死。欲了知心識中的貪愛,須先修畢心念處,如此才能確實知道心識裏貪愛之因緣。因第八阿賴耶識的生成是依「貪愛緣意念」而生,故法念住所對應是阿賴耶識,這是所有業報的種子,其特性為恒而不審,萬古不壞,只待因緣俱足才會起現行,產生果報。
11
四念住與五蘊、八識、四無量心的相互關係 身 諸受 心 諸法 四念住 相對於五蘊 色 受 識 想+行(思) 對治個性 遲緩的貪欲者
敏捷的貪欲者 遲緩的推理者 敏捷的推理者 觀 不淨 苦 無常 無我 證量 初果須陀洹 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 四果阿羅漢 相對於八識 眼耳鼻舌身識 第六意識 第七末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 根境為緣生識 審而不恒 恒審思量 恒而不審 轉識成智 成所作智 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 相對於四無量心 慈 悲 喜 捨 與樂 拔苦 同樂 離貪斷愛 證量超越 色界四禪天 空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對應類別
12
Mindfulness Meditation (MM) as a cure for disease 引人入勝的大量近代實例考查
Melford E. Spiro, Buddhism and Society: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issitudes, p. 476 麥爾福.史拜羅1961年至緬甸田野調查,1972年出版的《佛教與社會》: 「在現代緬甸,禪修被當作是應付生命中各種問題的方法……也是治療心 臟病、潰瘍、高血壓、長期偏頭痛、心理疾病,甚至癌症的方法。」 Dhamma Therapy Revisited by Venerable Mahasi Sayadaw , 3rd Edition, 2009 《法的醫療》中,內觀治病個案,乃由馬哈希尊者本人及其座下四位禪修 老師所收集。個案中的主角,皆是在馬哈希尊者或其弟子指導下的禪修者( 僅一人自行修習),年齡從18歲至78歲。其中,最早的內觀治病個案,是由 馬哈希尊者所述,發生於1945年;最晚的個案則發生於該書編輯的那一年 ,即1976年。《法的醫療》記載,藉由內觀修行而完全治癒的疾病,包含 長年的胃病、腫瘤、風濕痛、關節炎、氣喘、似氣喘的支氣管炎、白斑病 、黃疸、腎結石、痔瘡、腹積水、高血壓、肝衰竭等痼疾。
13
《雜阿含經》卷36:婆耆舍最後的法施﹕正念了生死
我今眾慶集,無復生老死。輪迴悉已斷, 不復重受生。 愛識河水流,於今悉枯竭。已拔陰根本,連鎖不相續。 供養大師畢,所作者已作。重擔悉已捨,有流悉已斷。 不復樂受生,亦無死可惡。正智正繫念,唯待終時至。 念空野龍象,六十雄猛獸。一旦免枷鎖,逸樂山林中。 婆耆舍亦然,大師口生子。厭捨於徒眾,正念待時至。 今告於汝等,諸來集會者。聽我最後偈,其義所饒益。 生者悉歸滅,諸行無有常。速生速死法,何可久依怙。 是故強其志,精勤方便求。觀察有恐怖,隨順牟尼道。 速盡此苦陰,勿復增輪轉。
14
療癒疾病的關鍵﹕ Let only the Body suffers, not the mind(身苦,心不苦)
《雜阿含107經》卷5:有位一百二十歲的長壽長者,名叫那拘羅,因為身體的健康情形不佳, 經常為病痛所苦,於是想要向佛陀請益,以期長夜安樂。 佛陀告訴他說,應當從病痛的苦中,學習不被這種苦所迫。 那拘羅長者聽了以後,雖然還不甚明瞭其中的道理,但卻也心情開朗了許多,氣色好轉。由 於佛陀已經沈默,不再說話了,於是,那拘羅長者,就轉向坐在距離佛陀不遠處樹下的舍利弗尊 者請益。 舍利弗尊者,為那拘羅長者作了進一步解釋說:一般人對五蘊的集、滅、味、患、離不如實 知,所以愛樂著五蘊,認為五蘊是我,或者是我所擁有的,而去執取。這樣,如果五蘊之一,有 了變壞、變化,心就隨之而變,苦惱也就跟著來了。伴隨著恐懼、障礙、顧念(過去)、憂慮、 痛苦、眷戀。這種情形,就叫做:心隨著身苦而苦。 多聞聖弟子明白這個道理,對五蘊的集、滅、味、患、離如實知了,不生愛樂,不起我見, 所以,當五蘊發生變化時,心不隨之變化,苦惱也不會產生,自然就不會恐懼、障礙、顧念(過 去)、憂慮、痛苦、眷戀。這樣,就叫做:身苦而心不苦。 那拘羅長者聽完後,得法眼淨,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在解脫正法的領域裡,自己解決 了疑惑,深具自信心,而無所畏懼。從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請求尊者舍利弗,為他畢生歸 依佛、法、僧三寶,為優婆塞作見證。
15
佛陀如何治癒自己的疾病 在《法的醫療》中,馬哈希尊者引用《大般涅槃經》裡佛陀治癒自身疾病的 例子,說明內觀治病的可能性。
* 07/16/96 佛陀如何治癒自己的疾病 在《法的醫療》中,馬哈希尊者引用《大般涅槃經》裡佛陀治癒自身疾病的 例子,說明內觀治病的可能性。 佛陀在第四十五次,即最後一次雨安居時,住在毗舍離的魏盧瓦村。當時佛 陀患了一場大病,經文說:「在那時候,嚴重的疾病生起在開始結夏的世尊身 上。劇烈且幾乎致命的苦受轉起。但是,世尊不受惱害,只是純粹地具念、正 知,忍受那些難以忍耐的苦受。」作者馬哈希尊者引用註書的說明,解釋世尊 利用內觀修行而不被身苦惱害的情形。註書說:「引發正念,令它清楚地顯現 ,以(內觀)智慧辨別(苦受的本質)而忍耐。」、「由於隨觀苦受,他並未做經 常的移動(動作),他(像是)未被壓迫、未受苦痛(一樣)地保持忍耐。」疏鈔註 解「以智慧辨別」時說:「當苦受壞滅時,以(內觀)智慧辨別苦受的剎那性、 苦性與無我性。」再者,於註解「忍耐」時則說:「克服那些苦受,藉由觀察 (被內觀)所領悟的真實本質(即,無常、苦、或無我),接受、忍耐這些身內的 苦受。他並未被那些苦受擊敗。」作者指出,今日的內觀修行者以正念觀察「 疼痛」,洞察到苦受剎那生起與滅壞的現象之時,體驗疼痛的紓緩或完全無 痛的舒適狀態。這個體驗,顯然符合巴利註、疏的解釋。 *
16
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隱 《雜阿含54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時,有眾多比丘往詣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 阿那律:「安隱樂住不?」 阿那律言:「安隱樂住,身諸苦痛,漸已休息。」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諸苦痛[漸]得安隱?」 尊者阿那律言: 「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何等為四? 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是名四念處。住此四念 處故,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17
內觀治病現象的探討 - I 「食素」(oja) 「業」(kamma) 「時節」(utu) 「心」(citta)
依據上座部阿毗達磨[1],色法有四種生起之源,即「業」(kamma)、「心」(citta)、「時節」 (utu)及「食素」(oja)。依此四種生源而區別四類色法,即「業生色」、「心生色」、「時 節生色」及「食生色」。要略地說,「業生色」指過去世所造業所產生的色法;「心生色」, 指當下心識活動所產生的色法;「時節生色」,指溫度、氣候、外在環境所引生的色法; 「食生色」,則指食物所引生的色法。一切眾生的色身,不外乎由這四類色法所構成,因此, 理所當然地,身體的健康與否,取決於四種色法生源的品質優、劣,以及四者交互影響的情 形。緬甸著名的佛教學者,迦那卡毘網沙( Janakābhivaṃsa),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阿毗達 摩》一書中也清楚地指出,四種色法的理論對促進身體健康所隱含的意義。[2] 「食素」(oja) 「業」(kamma) 「時節」(utu) 「心」(citta)
18
內觀治病現象的探討 - I 依據上座部阿毗達磨[1],色法有四種生起之源,即「業」(kamma)、「心」(citta)、「時節」 (utu)及「食素」(oja)。依此四種生源而區別四類色法,即「業生色」、「心生色」、「時 節生色」及「食生色」。要略地說,「業生色」指過去世所造業所產生的色法;「心生色」, 指當下心識活動所產生的色法;「時節生色」,指溫度、氣候、外在環境所引生的色法; 「食生色」,則指食物所引生的色法。一切眾生的色身,不外乎由這四類色法所構成,因此, 理所當然地,身體的健康與否,取決於四種色法生源的品質優、劣,以及四者交互影響的情 形。緬甸著名的佛教學者,迦那卡毘網沙( Janakābhivaṃsa),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阿毗達 摩》一書中也清楚地指出,四種色法的理論對促進身體健康所隱含的意義。[2] 依據此色法生源的理論來探討內觀治病的現象時,我們能夠得出一個較完整且全面的理解。 佛教的四念住修行,作為一種心的訓練,能夠培育種種不同的善心(kusalacitta),例如,內 觀修行能夠培育欲界智相應善心,乃至出世間的道、果心;奢摩他修行(奢摩他是修行禪那 的兩種方法之一,與內觀禪合稱為止觀)則能培育色界或無色界智相應善心。這些世間乃至 出世間的善心,能夠產生相對應的“好的”“健康的”「心生色」[3]。若能經常生起這些善 心,則這些善心所引生的心生色即能影響其他三類的色法,因而改變整體的身體狀態,增進 身體健康。尤其當強而有力的善心,如內觀修行引生的與七覺支相應的善心,不斷生起之時, 好的心生色便可能影響其他三類的色法,乃至能夠治癒某些舊有的身體疾病。如緬甸班迪達 禪師(U Paṇḍita Sayadaw, 1921-)所說:「七覺支協助禪修者斷除煩惱,使「修行善心」(bh āvanākusalacitta)變得強而有力;正因為心得到淨化,所以禪修者的色身也跟著變得清淨。」 [4]
19
內觀治病現象的探討 - II 然而,心生色畢竟只是四類色法中的一類,人體的健康也受制於其他三類色法。在餘三類色法中,「食生色」、以及「時節生色」仍可透過人為的力量,在今生加以改變。例如,符合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醫藥等,可以產生好的「食生色」;清潔的生活環境與舒適的氣候則能帶來好的「時節生色」。然而,「業生色」屬過去世業力的果報,「業生色」性質之良窳,基本上已在過去作業時確定。倘若是由過去世所作業引生不好的業生色而導致的疾病[5],人們便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那些業生色的本質。這時候,僅能夠提升「心」、「時節」、「食素」等三種色法生源的品質,藉以影響那些不好的「業生色」,進而改善身體的健康。雖然「業生色」的本質已於過去世確定,阿毗達磨註釋家仍然認為,人們有可能透過今生的善業,終止過去「業力」的結果。若能產作強而有力的善業,如奢摩他、內觀善業、出世間道、果善業等,這些善業可能成為「阻礙業」(upapīḷākakamma)與「毀壞業」(upaghātakakamma),阻礙或者毀壞過去不善業,因而能終止不好的業生色。[6]
20
內觀治病現象的探討 - III References [1] 阿毗達磨對色法的說明,參見《阿毗達磨概要精解》,頁229-258。
[2] 見Janakābhivaṃsa (1999) pp 。 [3] 嚴格來說,在上座部阿毗達磨中,色法並無「善」與「惡」或「好」與「壞」的區別,然而二十八種色法中,「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顯然可以看作是“好的”色法。再者,如前所述,註釋家畢竟認為,有所謂「清淨的」所造色。這顯示,即使在巴利註釋傳統中,色法仍有好、壞或優、劣的分別。 [4] Sayadaw U Pandita (1995) p. 201。 [5] 《尼柯耶》(S IV ; A V 110)列舉了引起疾病的八種原因:(1).膽汁(pitta)、(2).痰(semha)、(3).風(vāta)、(4).膽汁等三者的和合(sannipātika)、(5).時節(utu)、(6).不當的照顧(visamparihāra)、(7).遭受攻擊(opakkamika)、(8).業果報(kammavipāka)。 [6] 見《阿毗達磨概要精解》,頁 。
21
何以依四念住修行一定可以治得了頑疾? 檢閱含蓋四念住的佛陀原教禪法「安那般那法」,我們發現依此法修,在受念處的 前兩步驟一定可以感覺到喜與樂,在心念處的第二步驟更能體驗到無比的禪悅。 這些由禪修得到的喜樂都不是世俗作意的快樂,它們會讓我們的腦下腺不斷地分泌 一種名叫β–Endorphin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 、鴉片劑一樣的止痛和欣悅快樂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這可幫病人增強免疫力來 療癒疾病,一旦病情有好轉,症狀減輕,身心一定會跟著好轉,因此更能抵抗疾病 ,如此良性循環,終能渡一切苦厄。這樣的經歷體驗到了,就等於看到了曙光,也 才能有真正的希望,因此只有不作意的快樂才可治好頑疾,這不但是佛法的推論, 也是諸多佛學修行者自身的體驗。 一個人要是能正念現前,一定不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就不會惹事生非,遭受到苦難 。相反的,如果身有疾心有罣礙,那一定無法全神貫注與專注於當下,也就是無法 正念現前。 一個避免災難的好方法﹕當我們發現自己處在無法全神貫注,無法專注於當下的情 境時,應該趕緊選擇適合當時情況的行禪、立禪、坐禪或臥禪來修四念住,正念應 可快速現前。無可否認,身心健全是面對苦難的最佳策略。
22
下坐之後﹕外隨觀 初期佛教經典《念處經》所說的「於外隨觀」,隨因緣而觀,簡稱「外觀」,是佛 教禪修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早期的注釋皆將「外觀」理解成「觀他人身心現象」 。如此的解釋引申出實踐上的一些問題:禪修者在念處禪修時應如何觀察他人?如 何不靠猜測、推論而直接地觀察他人的心理現象?雖然觀察他人身體的情況或許是 可行的,但要直接體驗他人的感受或心態,乍看之下似乎需要神通才做得到。 經典列舉出四種得知他人心理狀態的方法─根據所見到的;根據所聽到的;藉由仔 細地思考及進一步思惟所聽到的內容;最後藉助於讀心術。除了讀心術之外,其他 的方法都不需要神通,只需要覺知及某種程度的常識即可。因此,藉由將覺知導向 他人的姿態、臉部表情和聲調,以作為他人的感受或心的狀態的指標,外在的念住 就能被修持了。就某種程度而言,以這種方式進行對另一人的外在覺知,很像心理 分析師觀察病患的方式,分析師仔細審視患者的行為和相關症狀,以評估其心的狀 態。那麼覺知的外在運用,或許會是特別適用於日常生活的一種修習,因為當修習 者在正式禪坐之時,大部分應當被觀察的現象,可能不會出現。 先修「內在的」隨觀,再修它的「外在的」對應隨觀。這就表示第一步的內隨觀, 是作為第二步外隨觀的基礎,也就是作為瞭解其他人身上類似現象的基礎。要知道 外隨觀獲得的洞見,結果也會反過來助益內隨觀。
23
四無量心就是四念住的外隨觀 《雜阿含743經 、相應部SN46.54》經文中有兩個重點,第一是修習四無量 心要依四念住而入,第二則說修習慈悲喜捨心以後的證量,超越色界,也超 越無色界的種種禪定。 四念住是有次第的,依次修習身受心法念住,故慈悲喜捨亦是次第而起的。 與樂名慈,給人眼耳鼻舌身前五根的需求,是身念住的外觀修持。拔苦名悲 ,因「觀受是苦」,教導人去除第六意根的分別心才能拔苦,所以這是受念 住的外觀修持。同樂名喜,慈與悲作完後,此時會因成就感與勝任感而強化 自我的認同,也因而有喜悅的感覺,但要達成喜無量心,則必須要靠智慧— 離貪的力量方能達成真正的同樂,這是心念住的外觀修持。離欲名捨,依正 覺離貪為本,最後才能成就捨無量心,而捨正是法念住的核心,所以這是法 念住的外觀修持。 修四無量心就是四念住的外隨觀。依前述阿毗達磨論,若能經常生起善心, 則這些善心所引生的心生色即能影響其他三類的色法,因而改變整體的身體 狀態,增進身體健康。
24
云何「三輪體空」? 佛法在談到「三輪體空」時,常以布施來做說明。構成布施須有施者、受者與施物三個要素,此稱為「三輪」; 輪可迴轉,以喻因緣演變。行布施時能體悟施、受、物三者皆因緣所生、皆悉本空,不著外相,則為「體空」。 《金剛經》對「三輪體空」作如下的解說:「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住「色聲香味觸」布施相對於「眼耳鼻舌身」五根,這是「與樂」—身念住所對應的慈無量心的內容。另外,不住「法」布施相對於第六意根,這是「拔苦」—受念住所對應的悲無量心的內容。兩者合起來就是以布施來培養慈悲心。那麼為什麼要「體空」或「無相」呢?身念處的重點在於身行,身行是由六入裏的眼耳鼻舌身到觸而已,因沒有進入受想行,故等於是無相。受念處主修以第六意識為主的心行,要拔苦必須作到第六意識無分別心,這也是無相。 「三輪體空」等同住身念處與受念處,也等同行慈無量心與悲無量心,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實踐。
25
正念是無念? 正念是無念之說是源自《六祖壇經》裡講到「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正如《雜阿含262經》闡明無常、苦、無我並不是禪觀的內容,而是見法、得法眼者修行之證量,無念、無相、無住亦是如此。經中明示「愚癡凡夫所不能解五蘊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對未見法者,知道「無常、無我、空」或是暢言「無念、無相、無住」都只是破邪但不能顯正,無法令其開悟,因必須參到心念處,才會了解貪愛與無明的所在,因此《262經》言唯有從六觸入處觀因緣法與緣生法,,依四念處次第禪修,才足以顯正,顯正後自然無邪可言了。 「無常、無我、空」 是諸法的共相,是諸法的結論,以此推論出對諸法應採取「無念、無相、無住」。然而禪修卻是要專注細節,要專注過程。就如萬有引力是一個共相,但只知道萬有引力並不會使我們有能力發射衛星至地球軌道。共相很重要,但不能只抓住這一點。 正念是無念?無念是正念的一部分,那是在修心念處最後步驟—令心解脫時的寫照。
26
結論 正念可運用在禪修,南傳佛教稱之為內觀禪修。從原始經典記載與現代實例考查,它的療效功能吸引很多科學家的興趣與研究,也是世尊給我們最神奇、最珍貴的法寶。 《雜阿含1028經》中佛陀明示正念就是四念住。 巴利《念處經》中佛陀明示四念住是令眾生清淨、超越哀愁與悲泣、滅除身苦與憂惱、成就聖道與作證涅槃的唯一之道。 依據上座部阿毗達磨,色法有四種生起之源,即業、心、時節及食素。以四念住修行作為一種心的訓練,能夠培育種種不同的善心。當強而有力的善心,如內觀修行引生的與七覺支相應的善心,不斷生起之時,好的心生色便可能影響其他三類的色法,乃至能夠治癒某些舊有的身體疾病。 佛陀治病的方程式﹕以正念觀察「疼痛」,洞察到苦受剎那生起與滅壞的現象之時,體驗疼痛的紓緩或完全無痛的舒適狀態。 四無量心就是四念住的外隨觀。 四念住 身 諸受 心 諸法 相對於五蘊 色 受 識 想+行(思) 相對於八識 眼耳鼻舌身識 第六意識 第七末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 相對於四無量心 慈 悲 喜 捨 對應類別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