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Epistemology 知識論 國防醫學院 李開濟編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Epistemology 知識論 國防醫學院 李開濟編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pistemology 知識論 國防醫學院 李開濟編撰

2 定義 此字出現於1854年, 是哲學的入門工夫, 指邏輯的思維法則, 判斷思想的正確性。 哲學尋求真理, 所以必須鑑定何者為真?

3 人的能力 人的能力有理性、經驗、直覺、推理、反省、類比。 多元世界的知識,科學、藝術、人文、道德、宗教、社會, 不同的知識有不同的知識方法。

4 主體如何能夠把握客體? 如何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到普遍、客觀且正確的知識? 我們如何進行思維推理呢? 這些就是知識論的方法。

5 懷疑論:Zenon Elea,B.C.490-430, 是Parmenides的學生,繼承唯心論的學說—
思想等同於存在,唯一存在的是思想,雜多性不能恆存。1=1 1≠多 所以他的工作是證明運動變化之不可能。

6 反證法— Dilemma 1.運動不可能,疾行不速。 要跑完全程,得先跑一半,一半的一半又一半,如何跑?沒有一半的一半的又一半,豈有完全?
2.Achilles與烏龜賽跑,Achilles永遠不能贏烏龜,無論人有多快,勢必回到原點等烏龜,烏龜又移動了一點點。

7 3.飛矢不動。 定格來看,箭矢靜止在空中。無數多的靜態加起來豈會成為動態? 4. 反方向運動。 坐在車上或反向而行,其實沒有位移。

8 貢獻︰辯證法 Zeno 企圖說明他的理念︰ 運動既不存在,變化也不可能。 既然不能又動又靜, 所以只有靜態的恆存。
這是強調思想律的單一恆存性。 他創立了辨證思維法

9 質疑︰思想≠存在 Zeno忽略了思想界與存在界的不同。 思想法則與存在現象不同。 思想律未必適用於存在界。 思想律可以用作說明複雜的現象,
卻不能完全涵括一切現象。 這又產生了一個問題-思想先?還是存在先?

10 本質與存在 知識論可以說明形上學, 但形上學深奧難解, 未確定「先有存在才有思想」之前, 很難用簡單的思想法則來涵括一切存在現象。
本質與存在,孰先孰後?

11 思想律的檢討 思想三一律在現實生活中能否適用? 違反了同一律會吃上官司,如仿冒品、人頭冒貸案、詐欺罪、重婚、牆頭草…,
我們認為與道德操守有關。 但道德是先天就有的?還是後天學習的?

12 同一律很簡單,但很少人做到 一般人在思考判斷事情時,是依據情感、成見、家族影響而做思維, 換言之是直覺,而非理性。
人類的語言衝動、行為荒誕,理智經常成為藉口、犯罪的工具,並非行為的標準。 從社會犯罪案件即可得知。

13 Protagoras 普羅大哥拉斯 普羅大哥拉斯生於B.C.481-411, 他有一句名言:『人為萬物的尺度。』
既然人人有一把尺,說黑說白由得你。 希臘人認為︰他是首先提出「一切事物都有相對立的看法」的人。 世上豈有絕對的真理? 只有個別的、相對的意見。

14 當時的教育 普羅大哥拉斯與蘇格拉底同時期,蘇格拉底和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是好朋友。 當時的教育內容是︰算數、天文、幾何、音樂。
普羅大哥拉斯有別於一般,他教政治、立法、管理城邦、演講技巧。

15 教育方式 普羅大哥拉斯的教育方向是︰把學生訓練成好公民,而且收費教學,可以只學自己所要學的。 如果學生不願意付費,也行,
他只要走進神廟,宣誓承認「普羅大哥拉斯所講的是有價值的」就行。

16 歷史上著名的官司 Dilemma-1 這位詭辯學派的大宗師,曾經和學生打官司,他自己定的繳費辦法是: 學生畢業後打贏了第一場官司才付學費。
結果有個學生賴皮,打贏許多場官司依然不肯付費,所以老師提出控訴。你猜是誰贏?

17 W → P 贏了官司就付學費 T: W→ P老師贏了,學生應該付學費 L → P老師輸了,學生應該付學費
S︰W→ —P學生贏了,當然不付學費 L → —P學生輸了,所以不付學費

18 Dilemma-2-婚姻問題 樂觀的人說︰人生是幸福快樂的。 如果結婚,有畫眉之樂。 M→FH 如果不結婚,則有清淨之樂。 -M→SH
所以結不結婚,人生都是快樂的。 M v –M, →H

19 人生苦樂—雙向思考 悲觀的人說︰人生是苦的。 如果結婚,有家室之累。 M→FBS 如果不結婚,則孤單寂寞。 -M→LS
所以無論結婚不結婚,人生都很苦。 M v –M,→S

20 Dilemma-3-參政 有一位雅典母親反對兒子參政,她說︰ 「如果你說話正直,壞人會恨你。 你說話不正直,好人會恨你。
無論你正直不正直,都有人恨你。 」 J →BH -J→GH J v –J →H

21 雙向思考+詭辯 兒子回答︰ 「如果我說話公正,好人會愛我。 我說話不公正,壞人更愛我。 無論我公正不公正,都有人愛我。」 J→GL
-J→BL J V –J,→L

22 Dilemma-4 西元前6世紀有一則最出名的Dilemma— 有一位克里特島人Phocylides 對眾宣稱︰ 「克里特島人愛說謊。」
此語句是真?是假?

23 解析 「克里特島人愛說謊。」 是全稱—肯定命題。 Phocylides 也是克里特島人, 他也在說謊。 —(—H)=H 如此發言者自相矛盾。

24 Dilemma-5 鱷魚抓住了一箇男孩子,在吃掉他之前,對男孩的母親說︰ 「如果你猜對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就放了你的小孩。」
這個母親該如何回答?

25 思考—假慈悲 肯定—鱷魚可能會吃掉男孩 如果母親猜肯定—表示母親違反願意,則鱷魚一定吃掉,並說這是你的意願。 否定—鱷魚可能不會吃掉男孩
如果母親猜否定—符合善良意願,鱷魚一定吃掉,並說你猜錯了。

26 理髮師悖論 1919年羅素提出一道哲學悖論︰ 某村庄里一位理髮師定了一個規矩— 他只為那些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
試問︰理髮師是否為自己刮鬍子?

27 分析 肯定︰理髮師平日給自己刮鬍子, 所以不為自己刮鬍子。 —矛盾----未來 否定︰理髮師平日不給自己刮鬍子, 所以必須給自己刮鬍子。
—矛盾----現在

28 Gorgias B.C.483-375,有三句口號: 「世界上什麼都不存在。 即使有物存在,也無法認識它。 就算能認識,也無法告訴別人。 」
語言的功能有限,人類的悟性與智力都有限,我們如何傳達與溝通?

29 走向懷疑論 Gorgias 繼承老師Protagoras,認為主體自己是衡量萬物的尺度, 以自己的思想否定客觀真實存在的世界。
這是懷疑論的形成, 也是自以為是的主觀偏見。

30 知識論影響形上學 由於當時不少哲人主張︰ 同一律只能表達存在, A=A,是就是,「是」只是「存在」,不是本質,我們不能肯定認識本質。
無法做任何判斷,只能說好像、近似。

31 知識是普遍、客觀的 如果「人是萬物的尺度」, 就形成了主觀意見的強辭奪理, 以為黑的可以說成白的, 以主觀意見否定客觀存在。
我們如何從主體性走向客觀性? 主體如何掌握客體?

32 強權與公理 強權未必是公理,開班授徒,教授打官司的辯論口才,在希臘當時是賺錢的行業,此派訟棍在當時被人稱作「智者」學派,不問曲直是非、強辭奪理,只要官司贏了就行。 詭辯之風於焉流行,造成社會風氣敗壞。

33 感情是主觀的 也有學者提出意見︰ 「人為萬物的尺度」只能用在內心世界,因為感情是抽象且主觀的。 不能濫用在外在客觀世界,
一張四方形的大理石桌子不會是圓形的木墩子吧。

34 Socrates, B.C.470-399 父親是石匠。 母親是助產士。
他參加戰爭,救過一位將軍的性命,這位將軍是美男子Alcibiades,在《饗宴篇》中自述挑逗蘇格拉底的經過。 蘇格拉底酒量很大,但不亂性,根本喝不醉。

35 被判刑,選擇死刑 蘇格拉底很受年輕人愛戴,經常一大群人追隨他在市集廣場討論哲理。 看他不順眼的人對他提起控訴—不敬神明,教壞年輕人。
有罪與無罪的投票—票數262︰238。法官給他幾個選擇︰罰款或判刑。

36 拒絕罰款、放逐、 ,不肯逃跑 好朋友要幫他繳罰款,他拒絕。 雅典政府判他充軍,他不願意。 好朋友願意花錢賄賂獄卒讓他逃跑,他拒絕。
不願閉嘴不談哲學,護衛自己的發言權 最後只有一項︰飲酖就死。

37 理性主義的方法 蘇格拉底在哲學史上的貢獻是︰ 熱心的理性主義者。 宗教的神秘主義者。 他的知識方法有︰
反諷法、假設法、歸謬論證、辨證法、定義法,最出名的是助產法。

38 助產法,催生法 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助產士,從事婦產科的工作。 蘇格拉底從小擔任母親的助手,受到母親的影響很大,幫人接生的過程使他悟出一個道理:
「人人都有智慧, 只要把它引導出來即可。」

39 每個人都有悟性 蘇格拉底認為︰ 他無法教人智慧真理,是學生每個人自己領悟得到的。 就像助產士,不是他生小孩, 而是幫忙孕婦接生罷了。
教師的工作是從旁引導。

40 真知識?假知識 當時雅典盛行詭辯術,真理各說紛紜。 蘇格拉底發現︰知識有真有假,正像懷孕過程一般有假象。
孕婦臨盆之前會陣痛,即使痛得大叫,但未必生的出來。 這是懷孕過程中的假象,真理產生的過程亦然,要懂得分辨真假。

41 糾正錯誤 助產士必須為孕婦不良的胞胎做流產的工作。 蘇格拉底是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學生澄清概念,清除掉不正確的觀念。
孕婦生理上有痛楚,理智思考時也會感到壓力與痛苦。 這是類比法。

42 反對「人為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質疑︰ 既然普羅大哥拉斯說︰「人為萬物的尺度」,為何不宣稱豬、狗、狒狒或其他有感覺的怪獸也是萬物的尺度?
Protagoras並不比一隻蝌蚪更聰明, 我們為何對他的智慧敬之如神? 還追隨他聽課?

43 相對性 蘇格拉底評論普羅大哥拉斯︰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一切對象的標準,結果只會肯定現象,走入相對性。
因為感覺會隨著時間、空間和各種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吾人得到的只是表面上流動性的意見,而非內部、真實的恆久真相。

44 思想與存在 主體認識真理。 真理建立在客觀存在上。 除了主觀的思想世界之外,還有真實存在的客觀世界。
真理就是從客觀世界抽取出的共相Universal notions, 真理是客觀的,普遍存在的。不是隨心所欲的偏激之見。

45 反對獨斷的態度 倘若每一個人都自以為是, 排斥別人的意見, 這是獨斷的態度。 真理是建立在普遍性、客觀性上,
可以檢測,經得起時間與空間的考驗。 不是自說自話。

46 思想→存在 蘇格拉底連接起思想與存在之間的隔閡, 人類試圖以思想掌握存在,以思想創造存在。 以思想釐清存在、研究存在的奧秘。
客觀世界存在於主觀認識中, 所以人類的理性是有功效的。

47 人有「先天理智」 蘇格拉底認為︰ 人類理性有先天的計算能力。 即使是奴隸,也知道四方形的一半如何畫。 分類、歸納法、類比法都是。

48 理智可以得到共相 把感官經驗擴大,可以得到共相概念。 從具體事物抽出共相(如四方形、水果、會飛的、動物…)。 感官經驗→抽象能力→得到共相
→形成知識。 這就是普遍客觀存在的真理。

49 定義法 在討論問題之先,應該先有一個共識—定義法。前提弄清楚了,才能進一步作決論。 若要為某一個概念下定義,就要找一個上層概念,
比較寬泛普遍的概念,包含下面這一個概念的性質,這就是共相(水果包括柑橘類和瓜果類)。

50 倫理概念 在討論倫理概念時,一定會用到種概念和屬概念。 論證的過程是︰從個別事件到達普遍性;從不完美到達比較完美。
從不恰當逐漸修正為比較恰當。 例如︰勇敢、孝順、友誼、德性、善

51 真理→實踐 ︰ 「知即行」 知道了真理,就應該照著做。 如正義、勇敢、友愛、忠誠、 這些都是永恆的真理,也都是善 值得追求。
真理→實踐 ︰ 「知即行」 知道了真理,就應該照著做。 如正義、勇敢、友愛、忠誠、 這些都是永恆的真理,也都是善 值得追求。 在蘇格拉底看來,知識、德行與善,是三位一體的。

52 Plato B.C , 奠定西洋哲學基礎的偉大哲學家。 建構觀念界與現象界二元論。

53 先天觀念 人是從觀念世界來的, 所以保有那兒的先天觀念。 人能回憶起真、善、美的事物。 一切存有當中以「至善」的價值最高。

54 就像一位工程師要蓋房子‧他腦子裡先有一幅藍圖,然後才設計細節;音樂家先做好曲子,然後才能演奏。這說明了先有觀念存在,然後才有感官行動實踐

55 回憶論 回憶的方法是修養, 內心的修為可提升智慧,

56 Aristotle B.C.384-322, Hylemorphism形質論,潛能說。
亞理斯多德是亞歷山大的老師,所以軍隊岀征時四處收集動物與植物的標本,為生物研究打下基礎。

57 形式邏輯 理智必須配合感官,經驗是不可或缺的。 形式邏輯至此發展完備,細密又複雜。 他被後世尊為經驗主義之祖。

58 概念與推理 思想的要素有三項︰ 概念︰花—白色, 判斷︰白色的花,紅色的花 推理︰黃菊花不是紅玫瑰。

59 概念 概念有內涵與外延 內涵︰構成概念元素的總和。 外延︰指謂,概念應用的範圍。 內涵越多,外延越小。 如︰人類—黃種人—亞洲人—中國人

60 內涵 外延 自立體 神物質生物動物人類 有形象的自立體 物質生物動物人類 有形象生命的自立體 生物動物人類 有感覺形象生命的自立體 動物人類 有理智感覺形象生命的自立體 人類

61 內涵與外延的關係 沒有內涵的概念,其外延是0。 概念的內涵不可任意增減。 概念的外延增減時,不影響其內涵,如人口數與人的本質定義。
內涵與外延成反比,內涵越增加,外延越縮小。反之,內涵越少,外延擴大。

62 定義法 定義︰1.字義 2.實義︰(一)本質定義 (二)描述定義

63 下定義的方法 描述性定義︰ 偶然的︰耶穌基督是33歲時被訂死在十字架上。 原因定義︰刀子是切割的工具。 發生的定義︰水是一氧二氫的化合物。
固有定義︰鸚鵡是會說話的彩色鳥。

64 定義的規則 1.找出近類加種差。 人是---動物—理性的。 2.能還原。 理性的動物是人 3.不要用否定式。
4.先做本質定義,再做描述定義-固有性-偶有性------。

65 判斷 1.有2個觀念。 2.比較他們的內涵與外延。 3.用理智說出他們是否相一致-----此即判斷。 4.二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就是判斷。
概念無所謂真假。判斷之後才有真假。 如︰飛---馬,金---屋。

66 命題︰定言命題 Categorical Propositions
判斷是無形的,是理智內在的行為。 把判斷發表出來,就成為命題︰ 一道定言命題有三個元素︰ 主詞、繫詞、述部(謂詞、賓辭) 二種關係︰肯定、否定。nEgO 二種量︰全稱、特稱。Affirmo

67 四種命題︰A、E、I、O A全稱肯定︰所有的S 都是 P 。 E全稱否定︰所有的S 不是 P 。 I特稱肯定︰有一些 S 是 P 。
O特稱否定︰有一些S 不是 P 。

68 A—Universal affirmative proposition
本班的學生是國防醫學院的學生。 P S

69 E—universal negative proposition
牛不是馬。

70 I—particular affirmative proposition
有些本班同學是南部人。

71 O—particular negative proposition
有些本班同學不是北部人。

72 distribution—周延 命題 外延 A I E O S主詞 周延 X P謂詞

73 前提與推理的關係 前提 推理 結論 正確 錯誤

74 三段論式的推理八規則 1.三段論中只能出現三個名詞。 2.在結論中周延的名詞,在前提中必須周延。--外延不可擴大。 3.結論中不可出現中詞。
4.中詞至少周延一次。

75 5.二前提皆為肯定,結論肯定。 6.二個前提皆為否定,無結論。 7.結論隨弱前提。一肯定一否定,結論為否定。一全稱一特稱,結論變特稱, 8.二前提皆為特稱,無結論。

76 思想與存在 思想藉著邏輯→ 概念→判斷→推理 存在→範疇 範疇是概念的元素,也是思想的根本元素。 內部的思想能掌握外部的存在。

77 中世紀,蒙田獨斷論 Michel de Montaigue A.D ,認為世界多變,感官知識也多變,只有對神的虔誠信仰不會改變。 唯有神學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知識。 蒙田名言:『人類最大的瘟疫就是以為得到可靠的知識。』

78 Pierre Charron,A.D.1541-1603,為了對抗Calvin教派,他提出三句口號:
1. 上帝存在。 2. 天主教所宣示的教義是正確的。 3. 天主教才是正統的基督教。 他還解釋:對上帝的無知,就是對上帝的認識!‧ ‧ ‧如此已近禪矣!

79 科學主義Franz Sanchez A.D ,啟蒙時期,科學意識抬頭,他認為亞里斯多德的定義法得到的只是名目,不是事物的真相,真正的知識只能來自事物本身,這要靠觀察研究。 科學是改造自然以適應人類,所以重視自然科學知識。

80 理性主義Descartes A.D.1596-1650,創造數學的象限、座標、機率。 笛卡兒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這是自明性真理。
如何証明自我的存在?反觀思考懷疑的人,這種思考能力即是主體性。

81 先天觀念Innate Idea 笛卡兒認為:人有先天的觀念,不必學就有了,如:神、道德原則、幾何學公理、這是自幼即知的。
蘇格拉底也認為:奴隸未曾上學,也知道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敬仰神明、孝養父母。足證某些觀念是內發且天生的。

82 理性主義Rationalism 笛卡兒認為人類知識的來源要依靠推理。而證實真理的方法也必須依賴理智。
只有數學知識才是清晰、明瞭的觀念,而清晰明瞭的觀念才是真知識。 理性的功能是識別、判斷、分析、推理、評估、驗證、行動。

83 先天概念 人類具有一些先天的基本法則,如幾何法則—一倍、一半、與最基本的同一律、不矛盾定律。
依據這些基本法則可以推理出其他知識,如此的過程與結論務必合乎清晰、明瞭,如數學與形上學的永恆真理。 他影響到史賓諾沙和萊布尼茲。

84 史賓諾莎Spinoza 知識有三類: 想像、推理、直觀。 人沒有先天觀念, 真觀念要靠直觀與推理才能獲得, 這是後天的活動。

85 能力是先天有的 推理能力與直觀能力是天賦的, 人有天賦能力, 而非天賦觀念。 真觀念必然與外物相符合,它的標誌是清楚的、明白的。

86 心靈能力 對於心靈而言, 知識是被動的。 概念是心靈的主動。

87 心靈的功能 心靈可以反映自然。 客觀的包含自然的 本質、秩序、聯繫。 慾望是心靈的主動能力。 知覺是心靈的被動。

88 觀念 觀念是概念式的掌握外在事物, 有肯定或否定的動作。 不只是靜態的圖畫式形象。

89 直觀 由神的形式本質出發, 達到對事物本質的 正確知識。 此即直觀。

90 最高的滿足 直觀是心靈最高的努力, 也是心靈最高的德性。 直觀可以產生最高的滿足。

91 從知識論→倫理幸福 我們越能了解自己, 就越能了解神。 越發瞭解自然, 完成自己神聖的使命, 獲得自由幸福, 達到最高的完善。

92 經驗主義Francis Bacon培根 A.D.1561-1626,培根發明歸納法, 在思想方法上有重大突破,對於近代科學發展貢獻良多。
他主張: 人們求取真知識,必得先去除四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93 四種習以為常的觀念 1.種族偶像:社會風俗文化所造成,如十三、星期五、四、黑貓、 2.洞穴偶像:個人癖好、偏見、偏激主觀。
3.市場偶像:廣告宣傳、趕流行、推銷、時髦。 4.劇場偶像:黨派政治意識型態、學術門風、宗教灌輸。

94 方法論 1.螞蟻︰搬運別人的東西, 2.蜘蛛︰吐出自己的東西, 3.蜜蜂︰吸取花粉,釀成芳香的蜜。

95 經驗主義John Locke 洛克 1632-1704,牛津大學碩士以後,又讀醫學院,成為醫生。
《人類悟性論》在當時是除了《聖經》以外的暢銷書。 他反對理性主義的先天觀念說,認為人類的悟性猶如白板,藉著感官經驗印上去的。

96 悟性 他認為人類只有一樣東西是天生的—就是悟性能力。 然而悟性是被動的經驗。
所以邏輯原則如三一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非天生的,兒童就不會三一律。

97 實體與屬性、樣態 主體有心靈,和外在客體。 物質屬性分為初性和次性︰ 初性是人類難以透徹知道的,
次性是人類藉著感官經驗得以視、聽、觸摸、嗅到的。

98 觀念的形成 如何形成觀念? 1.經由一種或數種感官經驗形成︰冷、熱、大、小、香、臭…。 2.由反省得到,如思想,意願。
3.感官加反省而得到,如快樂、痛苦、自大、驕傲、增強勢力…。

99 知識如何形成 形成知識的方法,或者說知識的來源︰ 1.感官知識。 2.理性推理的知識。 3.直觀的知識。

100 宗教補充理性 洛克主張理性的功能是尋求真理。 宗教生活是啟示的,感情的,直觀的。 人不但有理性生活,還需要感情生活,
所以宗教的直觀足以補足理性之不足。

101 疑問︰直觀是先天還是後天? 洛克很重視直觀, 他的宗教體驗大多植基於直觀。 但一般人把直觀放在先天能力中, 洛克反對人有先天觀念、先天能力。
但發現理性不足時,又搬出直觀的宗教做救兵,「直觀」不是經驗,不是理性。

102 主觀知覺Berkeley A.D.1685-1753,他是一位愛爾蘭主教。他的名言是:『存在即是被知覺。』
他認為實際上存在的只是主觀觀念,外在感官世界其實並不存在。 對一個瞎子來講,他的世界與別人的不同;精神病患的世界也非常不一樣。這豈不又回到希臘時期?各說各話。且莫衷一是。

103 存在就是被感受 柏克萊的名言: 存在就是被人知覺到, 若一物未能被人知覺到,它就不算真實存在。
反言之,即使上帝無形體,但有許多人感覺到,上帝就是真實的存在。

104 主觀獨斷 人類的經驗相當有限,經驗的領域也各自不同,豈可以自己的經驗去否定別人的經驗?
主觀的認定欠缺普遍性,如此又回到希臘時期的詭辯,也走向主觀唯心論。這是狹隘的認知。

105 不可知論David Hume A.D.1711-1776,知識的形成分兩步驟:
1. 直接的印象:感官知覺,如白色、馬、冷、熱、長方形、門、黃金、山、花、 2. 間接的觀念:回憶印象,將之綜合、重組,形成創造的新觀念,如:飛馬、金山、珍珠門、紅色竹子、天堂、上帝、

106 否定因果律 大自然的因果法則 只是兩件事物相鄰近, 像閃電之後打雷, 十三日禮拜五恰巧出車禍。 由於否定因果律,當然也抱持無神論,
所以他的書被禁。

107 實然與應然 信仰與知識無關,它是心中的期待,不是理性知識。 大量歸納法只能知道過去已發生的事,不能保證未來一定發生。
「是不是」有異於「該不該」,實然非應然。道德感出自感情。

108 參考—印度佛學的因果律 六因說︰ 1.相應因︰心王與心所同時且相應而起的狀態,具備5個條件︰同所依,同所緣,同現行,同時,同目的。
2.俱有因︰多因同時形成一果,數因輾轉成為果。

109 六因說 3.同類因︰種類同、界地同、部類同。 前面與後面相似,只有現在與過去有同類因,未來無。
4.遍行因︰煩惱心所法中的11項強烈熾盛,在三界內成為其他煩惱之因,如︰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無名、

110 5.異熟因︰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 6.能作因︰積極能作、消極不障礙

111 五果論 1.異熟果︰善惡業因所生的果報。 2.等流果︰因果之間同性質 3.士用果︰施以功能力量而生作用。 4.增上果︰幫助,且無阻撓。
5.離繫果︰修道人離煩惱之聖果。

112 相對主義 此派認為知識多變化,沒有絕對的真理。 英國功利主義和美國實用主義認為: 有用的才有價值,沒有用的就不重要。 真假無所謂。
如此一來產生急功近利的心態, 且影響社會風氣。

113 現象論 康德現象論認為: 我們認識的只是表象, 無法認識本體。 他對於形上學影響頗大,一般神學家認為他破壞了宗教信仰,
科學家認為它推倒了迷信。

114 唯名論 唯名論主張: 我們所認識的不過是名目,不是真實,如水與火的物理性質不在名詞上。 這些人主張:
傳統可以改,倫理道德也可以變,沒有什麼不可變。

115 印度知識論—耆那教 耆那教主張知識論有七種意見︰ 1.明天可能下雨。 2.明天可能不下雨。 3.明天可能下雨,又不下雨。
4.明天是否下雨說不定。

116 客觀包容的雅量 5.明天可能下雨,但說不定。 6.明天可能不下雨,但說不定。 7.明天可能下雨又不下雨,也說不定。

117 佛教歸納為四種︰雙即、雙非 佛教認為任何問題「雙即雙非」四種已經足夠,例如形上學問題︰ 1.世界有邊。 2.世界無邊。
3.世界既有邊又無邊。二者皆對。 4.世界非有邊,非無邊,二者皆非。

118 《中觀論頌》︰八不中道 印度龍樹的《中論》︰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119 《中論疏》二,本。 八不者,蓋世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骨也。 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源, 迷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 悟之則十二部經如對白日。

120 《涅槃經》27卷︰「十不」 十二因緣, 不出不滅, 不斷不常, 非一非二, 不來不去, 非因非果。

121 《本業纓絡經》下卷︰ 二諦義者, 不一亦不二, 不常亦不斷, 不來亦不去, 不生亦不滅。

122 龍樹《大智度論》74卷︰ 觀一切法,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不來不去,不一不異, 不常不斷,非有非無。 (此乃「十二不」)


Download ppt "Epistemology 知識論 國防醫學院 李開濟編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