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墓葬 羅偉庭 宋子顥 黃婉雯
2
墓穴的起源
4
中國人 入土為安的觀念 墓-放置屍體或其殘餘的固定設施 葬-是指將死者的屍體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固定的場所 最早 山頂洞人才開始有了早期階段的埋葬,揭開了埋葬死者的序幕 北京房山周口店 山頂洞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已經較為普遍 埋葬死人有一定的制度 早期 沒有葬具 屍體直接葬入淺而小的墓坑 晚期 木棺的出現
5
各時期的墓穴
6
新石器時代墓葬 墓壙一般是長方形或方形的土坑豎穴式。而葬式各地稍有不同。中原沿海的多為仰身直肢葬式,黃河上游的是屈肢式。
早期一般沒有葬具,屍體直接葬入淺而小的墓坑,到了晚期,有些地方開始出現了木棺。幼兒則採用甕棺,葬在居市附近或是氏族墓地。
10
商周墓葬 商代的墓葬以盤庚遷殷為分界,分為前後兩期。每期又可分為大、中、小,每類分為幾種形式。
11
大型墓 甲 (四百五十平方公尺) 乙 (100-30平方公尺) I II (又稱中字墓) (又稱甲字墓) 商王、貴族和大奴隸主
12
中型墓 (多數為土坑豎穴墓) 丙 (30-10平方公尺) 丁 (10-5平方公尺) 小奴隸主 商代的大中型墓一般都有殉人,這是商墓的重要特徵,少至10人多至一兩百人。
13
(面積在5平方公尺以下,有時還不到一公尺。)
小型墓 (多數為土坑豎穴墓) 戊 己 庚 (面積在5平方公尺以下,有時還不到一公尺。) 平民
14
周代有公墓和邦墓兩大類:公墓是王室、國君等貴族的墓地,邦墓為萬民所葬。
15
西周初期 A B C D (大 小) 有棺室和墓道,面積100-30平方公尺 面積30-10平方公尺 面積10-5平方公尺 面積在四、五平方公尺以下
16
A 墓隨有九鼎 B 為七鼎和五鼎 貴族或是奴隸主 西周中期 C 三鼎和一鼎 平民 D 無鼎 這個制度一直沿用的春秋
17
秦漢墓葬 戰國時代,目前發現的有甲、乙、丙幾類墓葬,以及很有特色的渭河流域秦墓。
雍城附近的秦國陵園是秦王的墓區 秦墓 一般的秦平民,墓葬式是屈肢葬,並用短棺 秦統一中國後。除了已經發現的麗山園(始皇陵)和兵馬俑在坑外,在湖北發現的一批秦墓,主要為小型土坑豎穴墓。
18
漢代為我國古代墓葬方式發生大轉變的時代。以往為墓葬主流的豎穴木槨土坑墓,在漢代轉變為磚室墓。漢代的主流墓葬形制,是繼承先秦以來的豎穴木槨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發展出來的橫穴磚室墓。
這時期中原地區開始流行單穹窿頂墓,而後部分地區出現壁畫墓、畫像石墓和崖墓。
19
通州區潞城鎮武夷花園二期工地
20
西漢和東漢帝陵,主要分布在西安和洛陽,漢代帝陵的最重要結構特點就是建立『黃腸題湊』大型木構槨室。除了常規的掘地起墳之外,還出現了一種『鑿山為陵』的形制。出於政治目的,西漢的各個帝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稱為『陪陵』。西漢帝陵的另一個特點是皇帝皇后合葬制。
24
魏晉南北朝墓葬 I 皇族(一般王侯直至縣令) II 中原地區 III 中小地主和庶人 IV 隨葬品有儲藏器、生活用品和各式俑、鎮墓獸等。 I
南方地區 III IV 隨葬品跟北方沒有大區分,但器型有鮮明的南方特點,尤其是青瓷器物。
25
隋代分三品以上、七品以上八品以下到庶人三大類。開始流行石棺隨葬金銀器。墓穴多為長斜坡、多天井的穹窿頂墓。
27
唐代以安史之亂分野,大之分為前後期。唐代的陪葬品除了金銀器外,最負盛名的就是唐三彩。後期主要流行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
29
北宋末年有一種罐葬墓,是流離失所的貧民的墓葬。
宋元墓葬 宋代墓葬北方和中原地區主要有磚築洞室墓和土坑洞室墓兩種。 單室 築洞室 (仿宋代皇室墓) 雙室 橫穴墓 土坑洞室墓 長方形墓 北宋末年有一種罐葬墓,是流離失所的貧民的墓葬。
30
邢臺市廣宗縣廣宗鎮李家莊村村北約100米處
31
南宋墓有土坑豎穴墓和長方形磚室墓兩種。
32
元代北方發現仿木結構磚室墓。南方延南宋墓制,為簡單
的雙室並列的長方形磚室墓。
33
宋代的仿木結構磚室墓
34
明清墓葬 甲 帝王陵墓 乙 王室墓(一般也是多室磚拱型墓) 明代 丙 一般官吏、地主的墓葬(多為雙室)
通常為單室,多為為木質棺,也有少量石棺,有時還會發現乾屍和防腐中草藥。 丁
35
清代帝陵有巨大的陵區,但一般埋葬較淺。
36
知名的陵
37
秦始皇陵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10年)的陵墓,位於中國北部陜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於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41
乾陵 唐陵共有19座,乾陵即為其中一座,它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合葬墓,葬著女皇帝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位於陝西省乾縣城以北6千米的梁山上,是長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乾位,故稱乾陵。
43
六十一番臣 唐高宗駕崩後,各國的王侯與使節,紛紛來唐都長安(今日之西安)吊唁,並親往乾陵送葬,為紀念當時的盛況,武則天命人將參加葬儀的各地王賓和使節,仿真人服飾及大小雕刻成61尊像分站兩旁,即“六十一番臣”像,每尊像都寬腰束帶,躬禮侍立,遺憾的是頭都被砸掉了。
45
明顯陵 位於湖北省鐘祥市城東7.5公里純德山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47
盛京三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皇后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陵區坐落於沈陽市東北11公裡處,佔地近54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筑32座。陵墓面臨渾河,背依天柱山,水繞山環,草深林密,景色清幽。
48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因坐落在沈陽市北,又稱北陵。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與福陵同年竣工,陵區佔地4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筑38座。昭陵現已辟為北陵公園。
49
“永陵”在三陵中規模最小,佔地僅1.1萬平方米,但卻列三陵之首。永陵始建於1598年,是滿清皇族的祖陵,坐落於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城西20公裡的永陵鎮。陵內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以及伯父、叔父等。啟運山如屏風矗立背后,蘇子河如玉帶飄過陵前,河對岸的煙囪山與啟運山遙相呼應,十分壯闊。清皇室把永陵視為“兆基帝業欽龍興”之地,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制。
50
安葬的方式
51
最普遍-土葬(現代社會由於環保以及法令的因素 火葬的 比例大為增加)
近來興起-樹葬、海葬 現代 靈骨塔的興起 藏族的喪葬方式 一:天葬(鳥葬) 二:塔葬 三:水葬 四:火葬 五:野葬 六:土葬 七: 崖葬 八: 多次葬
59
參考資料 書籍 中國墓葬發展史 葉驍軍著 甘肅文化出版社 古墓 宋航著 重慶出版社 古墓探秘 通鑑文化編輯部編製 人類智庫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中國墓葬發展史 葉驍軍著 甘肅文化出版社 古墓 宋航著 重慶出版社 古墓探秘 通鑑文化編輯部編製 人類智庫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中國著名古墓發掘記 朱啟新主編 聯經出版 網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