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间作与套作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间作与套作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间作与套作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第五章 间作与套作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第四节 间、套作的主要类型与方式 (自学)

2 本章提要 概 念 与 术 语 单作 (Sole Cropping) 间作(Intercropping) 混作(Mixed Cropping)
套作(Relay Cropping) 立体种植(Multistorey Cropping) 立体种养( Multistorey Cropping and Raising) 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 概 念 与 术 语

3 概 念 与 术 语 密植效应 时间效应 异质效应 边际效应 补偿效应 对等效应 田间配置 理论模式

4 重 要 问 题 作物间的互补与竞争理论 中国间套作发展的特点 高产高效的主要间套作模式 间套作的主要技术 如何设计与制定间套作模式

5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一、间作、套作及有关概念 二、中国间、套作的特点 三、间、套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意义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一、间作、套作及有关概念 二、中国间、套作的特点 三、间、套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意义 四、世界上间、套作的动向

6 一、间作、套作及有关概念 单作(sole cropping) 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或平作。
这种方式作物单一,群体结构单一,全田作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一致,生育比较一致,便于田间统一种植、管理与机械化作业。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个体之间只存在种内关系。

7 间作(inter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小麦间作大蒜

8 所谓分带是指间作作物成多行或占一定幅度的相间种植,形成带状,构成带状间作。如2行玉米间作4行菜花等。
玉米间作花椰菜 玉米间作芸豆 间作因为成行或成带种植,可以实行分别管理。特别是带状间作,较便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与分行间作相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9 农作物与多年生木本作物(植物)相间种植,也称为间作,又称为多层作。
木本植物包括林木、果树、桑树、茶树等; 农作物包括粮食、经济、园艺、饲料、绿肥作物等。 采用以农作物为主的间作,称为农林间作;以林(果)业为主,间作农作物,称为林(果)农间作。

10 间作与单作不同,间作是不同作物在田间构成人工复合群体,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
间作时,不论间作的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间作的作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作物共处期长,其中,至少有一种作物的共处期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11 混作(Mixed Cropping)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
混作与间作都是于同一生长期内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田间构成复合群体,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也不增计复种面积。 混作在田间一般是无规则分布,可同时撒播,或在同行内混合、间隔播种,或一种作物成行种植,另一种作物撒播于其行内或行间。混作田间分布不规则,不便分别管理,并且要求混种的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要比较一致。

12 套作(Relay Cropping)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如小麦生长后期每隔3—4行小麦播种一行玉米。 小麦套作玉米

13 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作物对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它主要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套种与间作都有作物共处期,所不同处,套作的作物共处期较短,每种作物的共处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14 间套复 在复种中采用间(混)、套作种植方式。这是生产实践中的习惯叫法。进而与轮作相结合,称为间套复轮。
它们的特点是,即利用不同作物(或物种)共处期的相互关系,又利用和发挥前后季作物种间的有利关系。

15 立体种植(Multistorey Cropping)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芦笋间作玉米间作西红柿

16 凡是立体种植都有多物种、多层次地立体利用资源种植的特点,都有构成复合群体的阶段,因此,实际上立体种植是间、混、套作总称。
它也包括山地、丘陵、河谷地带,不同作物沿垂直高度形成的梯度分层带状组合。如半湿润地区低山丘陵常见的山顶种树、山腰种果(草)、山脚种粮(菜)等。

17 立体种植 是80年代我国农业迅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名词。它不是学术界首先提出的,也不是引用外国的,而是在生产实践中叫起来的,在期刊文献、科技书籍、报刊、杂志都有引用,并逐渐取得共识。

18 立体种养(Multistorey Cropping and Raising)在同一块田地上,作物与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间种植和养殖的结构;或在同一水体内,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与鱼类、贝类相间混养、分层混养的结构. 如玉米(甘蔗)和菌菇、稻和鱼共同种养。如藻(海带)和扇贝、海参共养。这也是80年代我国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名词,也是立体种植向更广阔领域发展的结果。

19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长期以来学术界、教科书、文献上、生产实践中,一般都习惯地将间、混、套作中不同作物共同生长在一起,构成复合群体的阶段,称为共生。

20 间、混、套作的多种多样模式中,各种作物都可单独生长、发育,不存在一种作物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必须与它种作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事实。因此,不宜将作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复合群体的阶段,称为共生,应改为共处(或共存)。

21 二、中国间、套作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 间、混、套作是我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耕细作、集约种植的一种传统技术.
西汉《汜胜之书》 、北魏《齐民要术》、明代《农政全书》 、元代《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清朝《农蚕经》等等都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间、混、套作的类型与模式,并说明了作物间的一些关系。

22 (二)面积不断扩大,分布广泛 50年代以来,主要是麦田套种面积逐渐增加,麦田两熟比重增大。
70年代,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显著改善,间、套作有着较广泛的发展. 80年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全国面积已达0.28亿hm2。 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又明显超过以往。

23 (三)类型方式多种多样, 逐步向规范化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土壤复杂,历史上,间、混、套作类型和方式很多,近来发展迅速,更加丰富多采。 一年生大田作物间作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最多的是玉米与豆类间作,分布于全国的玉米产区。 多年生作物的间作,主要在华南地区。

24 套作比间作更为普遍,相互搭配的作物涉及到粮、棉、油、烟、菜、瓜、饲、药等,类型方式多样化。
小麦套作玉米广泛分布于华北、鄂西、西南等地。 山东省1987年套种面积达172万hm2,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74.3%。

25 小麦(或大麦、油菜)套作棉花广泛应用于南方棉区,近十年来迅速向北推广至黄河流域棉区,争取了季节,提高了产量。
粮菜间套复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多以原有的一年二熟(北方)或三熟(南方)粮食复种方式为基础,将蔬菜与各季粮食作物间套作。

26 近几年还发展了作物与鱼、禽、菇等不同生物种群种养相结合的复合群体。如稻鱼、稻萍鱼、甘蔗、玉米、蔬菜或果树与食用菌立体种养等。
基塘结合立体结构类型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传统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塘基上种植的 有果树(如柑桔、香蕉、荔枝)、甘蔗、蔬菜、花卉等。

27 多年生果树或用材林与矮生的粮经饲作物间作是充分利用土地的另一途径。如北方的泡桐、枣、桑、果树间作粮、棉,在南方有柑桔间作粮食,橡胶间作茶,可可、咖啡、甘薯、玉米等。
山丘地区沿海拔垂直高度分层种植,也已成为山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28 (四)集约种植水平不断提高 “多物种、多层次”程度的加强. 一熟棉田向麦棉套两作两熟发展,近年来又趋于向麦‖菜/棉‖菜、瓜一年四作两熟变化;
粮田由一年两粮两熟、三粮两熟,向两粮四作二熟和三粮五作三熟发展; 蔗田由苗期间作菜、油、豆,向后期又间养木耳、平菇等发展; 稻鱼、稻萍向稻萍鱼发展等等。

29 普遍地引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 拱棚和地膜覆盖、化学调控、化学除草、滴灌渗灌、种苗脱毒、引入动植物新品种、育苗移栽、运用现代水肥管理技术体系等等,实现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 集约种植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0 间混套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增加了农事操作与田间管理上的复杂性; 增加了机械作业的难度; 比较费工。
因而在人多地少人畜力比重较大的地区采用较广泛,而在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采用较少。

31 (五)理论研究逐步加强 建国后,陆续有人对间、混、套作的增产机理和技术进行了研究报道,但资料不多。
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大量有关资料涌现,进行了一定的深入研究,但不够系统和全面或覆盖面不大。 近年来对间、混、套作的作物种间的正负相互关系、效益原理、技术特点及其生态适应性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传统经验和高产实践上升到理论,从定性向定量发展。

32 三、间套作在实现 农业现代化中的意义 (一)高产 研究和实践证明,合理的间、混、套作对比单作,具有促进增产高产的优越性。
间混套作构成的复合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作的不足,能较充分地利用资源. 充分利用多余劳力,扩大物质投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劳动密集、科技密集的集约生产,在有限的耕地上,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

33 生产中,由于不同作物所要求的行距不同,在间、混、套作中各种作物的行距往往又常变动,因此如何计算复合群体中各种作物占有的面积,难以给予公认的统一标准。

34 国际上采用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 )来反映间、混、套作的土地利用效益
LER=ΣYi/Yii Yi代表单位面积内,间、混、套作中第i个 作物的实际产量。 Yii代表该作物在同样单位面积上单作的产量.

35 例如玉米间作大豆,产量分别为5236.5 kg/hm2和852kg/hm2,单作玉米与单作大豆产量分别为5575.5kg/hm2和1129.5 kg/hm2。
土地当量比(LER) 间作玉米亩产量 间作大豆亩产量 = + 单作玉米亩产量 单作大豆亩产量 5236.5 852 + = = 1.693 5575.5 1129.5

36 土地当量比>1,表示间、混、套作有利。>1的幅度愈高,增产效益愈大。
目前,我国也已较广泛地采用土地当量比来表示间、混、套作的高产效益。

37 (二)高效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在高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高效益很有必要。
合理的间、混、套作能够利用和发挥作物之间的有利关系,可能以较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多的产品输出。 我国南方、北方都有大量生产实例证明其经济效益高于单作。

38 黄淮海大面积的麦棉两熟,一般纯收益比单作棉田提高15%左右,如棉花与瓜、菜、油间套作,有的比单作棉田收入高达2—3倍.
山东省 在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小麦—黄烟一年两熟的基础上,纳入瓜、果、菜,一年三作或四作,在保证粮食及油、烟等主体作物增产的前提下,一般每公顷增纯收入3000—4500元,有的每公顷收7500kg粮、15000元钱,有些高效模式,可每公顷15000公斤粮食,产值30000元。

39 (三)稳产保收 ,生态效益好 辽西和黄淮海一带采用的高产玉米与抗旱的谷子间作,利用复合群体内形成的特有的小气候,抑制一些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合理的间、混、套作能够利用复合群体内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 辽西和黄淮海一带采用的高产玉米与抗旱的谷子间作,利用复合群体内形成的特有的小气候,抑制一些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华北的玉米与大白菜套作能减轻大白菜的病虫害,从而有着稳产保收的可能性。

40 (四)协调作物争地的矛盾 间、混、套作运用得当,安排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粮食作物与棉、油、烟、菜、药、绿肥、饲料等作物以及果林之间的矛盾,甚至陆地作物与水生农用动植物争夺空间的矛盾,从而起到促进多种作物全面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作用。

41 (五)促进商品化生产 间、混、套作能在同一地块土地面积上,提供社会、市场以多样化的农副产品,属于生产多产品的种植技术,适合发展商品化生产的需要。特别在适度规模经营情况下,这一功能更加明显。

42 四、世界上间、混、套作的动向 在世界范围内,间、混、套作广泛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其作用主要是:

43 据粗略估计,全世界间、混、套作的面积至少在0
据粗略估计,全世界间、混、套作的面积至少在0.7亿hm2以上,某些间、套作方式还将继续扩大,如玉米、高粱与大豆带状间作,玉米、小麦、大豆与豆科覆盖作物间作. 东南亚各种多年生植物与一年生作物间混种以及集约利用套作等。 间、混、套作在世界上也是不可忽视的种植方式。

44 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粮食、人口、土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基于人们对世界食物状况的关注,不少人总结了间、混、套作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作用。
西方学者在某些国家内,以机械化农业代替间、混、套作尝试的失败,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中,间、套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些农业国际研究机构逐渐在从事研究。

45 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在60年代即开始进行研究工作。
印度的半干旱热带地区国际农作物研究所、 哥斯达黎加的热带农业研究和培训中心、 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等,自70年代起相继举行了多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46 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一、间、套作效益的理论基础 二、间、套作效益分析

47 栽培植物在人的主导作用下,在田间构成一个特殊的群落类型—栽培植物群体,它们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相互关系,有着自己的外貌、结构和功能。
间、混、套作作物的组合,属于栽培植物群体中的复合群体,它比单作构成的单一群体具有更复杂的特点。

48 群体结构内部,除了水平结构复杂化以外, 垂直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层次;
田间生态条件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群体的内部联系除了种内关系之外,又增加 了种间关系。 因此,研究和实行这种种植方式需要运用群体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9 (一)单一群体未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单作的好处是便于管理与机械化,不存在不同作物间的矛盾,在精心栽培下也可以获得高产,因而为世界上多数地区所采用. 单作也有其不足之处:由同种作物在田间构成的单一群体,个体都生长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地上部冠层和地下部根系都处于同一个层次内,对各生态因子的需求相同,因此随着植株由小到大的生育进程,种内竞争在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上逐渐反映明显。

50 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密度增高,各个体所占的营养面积(包括地上、地下空间)减少,种内竞争激烈,
光的竞争,人类不可能控制和予以解决; 透光不良造成光饱和浪费和光反射加强; 作物生育后期,随着个体的衰老,部分叶片变黄或脱落,叶面积指数趋于减小,再次出现漏光损失。

51 单一群体未能发挥资源潜力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说是单一群体中不可避免的共性。
间、混、套作通过形成复 合群体,却有利于解决单 一群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有可能获得比单作田高产、 高效的结果。

52 (二)复合群体中的 互补和竞争关系 自然界中的植物群落是自然复合群体。群居在一起的植物,在植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相互依存的正相互作用,也有相互制约的负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由乔木、灌木、草本或苔藓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具有空间上的分层性。表现在地上,也相应地以不同深度根系表现在地下,这一特点保证了群落能更充分地利用空间。

53 植物群落时间上的演替性 不同植被在一年之内,随着季节的气候变化而交替生长,具有时间上的演替性。可以利用一年之中不同的生境,充分利用全年的时间。 在温带草原群落中: 初夏时,春季开花的植物进入结实期,双子 叶植物占优势。 夏末,禾本科草类抽穗开花旺长,掩盖了双 子叶植物。 秋季,菊科、藁类又占主要地位。

54 互补关系 互补,指的是几种植物互为补充地利用环境资源中光、热、水、养、气等生态因子,包括不同抗逆性的植物互为补充地抗御旱、涝、风等自然灾害。
自然界植物群落中的空间上的分层性和时间上的演替性,是植物之间存在着互补的正相互作用的典型示例。 互补,指的是几种植物互为补充地利用环境资源中光、热、水、养、气等生态因子,包括不同抗逆性的植物互为补充地抗御旱、涝、风等自然灾害。

55 互补关系 植物之间的有利关系,还表现在偏利作用,即某种植物由于他种植物的存在,得到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如减少病、虫、杂草危害,得以攀援生长,吸收、同化他种植物分泌物等),而对他种植物不造成伤害; 互利共生,即种间彼此依赖,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 对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都可看做是作物种间广义地互补关系的表现。

56 竞争关系 植物群落中相互制约的负相互作用,普遍表现为竞争,即两个或多个生物争夺同一环境资源。
发生在同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称为种内竞争,在单一群体中普遍存在。 发生在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称为种间竞争。

57 间、混、套作组成的作物群体与自然植物群落的根本不同点:
在于它是在人的控制下形成的人工复合群体。因此,人们可能通过选择作物种类,运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等手段,能动地发挥作物间的互补作用,削弱、抑制种间和种内的竞争。

58 作物间的密切程度,根据中国应用的实践可以用图表示。一般来讲混作>间作>套作
相同生长期作物 间 作 长、短生长期作物间 作 三季以上作物连环套 作 宽 背早 期套作 窄背 晚期 套作 混 作 一年与多年生作物 旱生与水生作物 一年生作物 多年生作物 一年生作物 多年生作物 一年生作 物 层次 层次 隔行种植 带状种植 隔行种植 带状种植 一年生作物 一年生作物 一年生作物 作物间的密切程度逐渐减少

59 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表明,在间混套作情况下,按不同比例分别播种两种作物A和B时,其产量效益对比单作大致会有四种结局:
A的得利大于B的削弱,总产量比A+B 单作增产(图a); A和B均得利,总产量显著高于A+B单 作(图b); A的得利小于B的削弱,总产量比A+B 单作减产(图c); A和B均受到削弱,总产量比A+B单作 减产(图d)。

60 a b c d A多增、B少减 A增产、B减产 A少增、B多减 A减产、B增产 图 人工复合群体产量效益的类型

61 (三)应用生态位理论 为了促进间混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间的互补关系,减少竞争强度,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空间、时间、营养等资源,这就涉及到生态位(Niche)理论。 生态位又称生态龛,格林内尔最先定义生态位是划分环境的空间单位并用以描述一个物种在环境中的地位,强调的是空间生态位。

62 生 态 位 一般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生 态 位 一般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不仅包括生物在群落中占有的物理空间(空间生态位),而且还指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与如何生活(营养生态位)以及活动的时间(时间生态位)等。

63 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利用其空间生态位是首位的,是基本共性。即使利用时间生态位而组成的复合群体,也都是以先利用其空间生态位的差异为基础的。
上述有关生态位理论为间混套作人工复合群体发挥互补,减少竞争奠定了基础。

64 二、间、套作效益分析 (一)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1.作物群体内光分布的基本规律
间、套作复合群体在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主要表现在光与CO2等方面。 1.作物群体内光分布的基本规律 了解光在群体中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建立合理复合群体的重要基础。

65 门司和佐伯研究,太阳辐射通过植物群体时,其强度逐层削减,基本上遵守Beer—Lambert定律。以群体消光系数表示:
ln(I/I0)=-KF或I=I0e-KL 式中:I表示F层叶的水平光强度; I0表示群体顶部所接受的光强; K为消光系数; F为群体自上而下的累积叶面积指数; e为自然对数的底。 K愈大,表示对通风透光的影响愈大,一般作物群体的K值大多在0.7左右,即每通过叶面积指数1,光强约减弱一半。

66 上述公式说明,太阳辐射进入作物群体后,其强度呈指数函数递减。即叶的层数按算术级数增加,而光的透过率则按几何级数减小。
叶的空间分布与角度是影响K值大小的重要方面。其中叶与茎之间的夹角大小,与遮荫面积有密切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67 S=Asin 式中:S为遮荫面积, A为叶面积, 为茎叶之间的夹角。 叶呈水平时, 成900,sin900=1,即遮荫面积等于叶面积,遮荫最重。 叶较倾斜,则<90°,sin<1。 叶近直立,近于0时,则sin也近于0。一般叶倾斜角大的群体比叶倾斜角小的K值小,光合量多,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也大。

68 北京农业大学测定,玉米净光合率在3万Lux时已升到最大光强(9万Lux)时的75%,而光强由3万上升到9万Lux时,净光合只继续增加25%。但是,当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少到300时,水平叶则具有最大的光照叶面积。 为了使太阳光在群体内合理分布,人们正在探讨研究理想的群体结构。

69 理想的光分布与叶群结构是: 适当大的叶面积,密植下的叶倾斜状况最好是上直下平,呈伞状结构,群体内光分布上下较为均匀,经过叶群结构的调整使强光变为中等光等等。 要达到这些理想状态,除了从育种栽培方面改进株型、叶角与叶面积指数外,间、混、套作是达到这种目标的可能途径之一。

70 2.空间上的互补 — 密植效应 合理的间(混)、套作,在空间上配置的共性是将空间生态位不同的作物进行组合: 形态上一高一矮,
叶型上一圆一尖, 叶角上一直一平, 生理上一阴一阳, 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等。

71 密植效应是指间(混)、套作复合群体的混合密度大于单作所起到增产、增值效应。
利用作物这些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使其从各方面适应其空间分配的不匀一性,做到: 在苗期扩大全田光合面积,减少漏光损失; 在生长旺盛期,增加叶片层次,减少光饱 和浪费; 在生长后期,提高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 育期内实现密植效应。 密植效应是指间(混)、套作复合群体的混合密度大于单作所起到增产、增值效应。

72 ⃝是在不减少主作物密度(比单作)的基础上 增种副作物株数;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玉米单产5250-6000kg/hm2产量水平下,玉米同大豆间作,玉米密度与单作相同,当玉米与大豆的行比为2∶3、3∶3、4∶3、6∶3等四种情况时,对比单作,叶面积可增加20-40%,光能利用率提高17-22%,产量增长9.1-17.1%,产量土地当量比为1.40-1.69。 密植效应的具体表示方法: ⃝是在不减少主作物密度(比单作)的基础上 增种副作物株数; ⃝是主作物密度略有减少,但单位土地面积上 主副作物混合总密度比两种作物单作时要高 (以密度土地当量比表示)。

73 套作时,前后两种作物共处,相当于高、矮作物间作,可使前作的生长后期或后作物的生长前期光合面积增加,减少漏光损失,提高对光能的利用。并可弥补农耗期对光能的损失,实现“四季常青”。
为什么间(混)、套作,能够实现密植效应,而又不出现过密的蔽害呢?主要原因是:

74 (1)透光,能充分、经济地利用光能 高位作物与矮位作物间(混)、套作,对比单作,首先是全田群体结构高矮相错,相当于单一作物种植时的伞状结构,改变了单一群体的平面受光状态,而为分层用光。 当早晚太阳高度角小时,高位作物的叶片可以最大的吸收太阳辐射,矮位作物多接受高位作物对太阳光的反射光。

75 在中午太阳高度角大的时,能使高位作物叶片减少向空中反射,强光能较多地透射到下层,为矮位作物的水平叶所截获、利用,减少漏光使更多叶片处于中等光下。
特别是当高位作物具有窄叶、或近直立叶的形态特征,如玉米、谷子、甘蔗、木薯等,矮位作物具有近水平叶,如豆类、马铃薯、甘薯等,这一结构特点更加明显。

76 另一方面,高位作物与矮位作物间(混)、套作,高位作物除了能截获从上面射来的光线外,还增加了侧面受光。
单作 间作 图 单作与间作采光面积示意图

77 山东农业大学于间作玉米雄穗分化和籽粒形成期,株高2/3处,全日测定结果,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都高于单作玉米,幅度为8.5-38.2%。
侧面受光,可增加高位作物中下部叶片的受光面积,改单作的平面用光为立体用光;同时光线由射到平面上改为射到侧面,使受光面积由小变大、由强光变为中等光,也提高了对光能的经济利用。

78 采用喜光作物与耐荫作物合理搭配,还可在采光上起到异质互补的作用,充分用光。尽管现代种植的作物几乎所有的都可以说是喜光的,但相对的喜光程度不同。
在生产上,多采用喜光、喜温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甘蔗、小麦、大麦等作为高位作物,而以相对较耐弱光的豆科、马铃薯和某些蔬菜作为矮位作物。 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特殊经济意义。怕光的砂仁和三七,喜光的薄荷和地黄,还有怕光的多种食用菌都是合理间(混)、套作中可供选择的作物。

79 (2)通风,能改善CO2的供应 大气中约含0.034%的CO2 。小麦、甘蔗、亚麻等作物的CO2饱和点约在0.05-0.15%之间;马铃薯、甜菜、紫花苜蓿等CO2浓度在正常浓度4-5倍范围内,光合仍能成比例地增强。 由于空气中低含量的CO2不能充分满足叶片光合的需要,而且田间作物在迅速进行光合时,作物株间浓度可降至常量的2/3,个别叶子附近可降至1/2。所以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

80 风速加大,可使CO2从浓度高处向低处流动。
Denecke的试验证明,在同样的CO2浓度下,加速叶面空气流动速度,也能提高光合强度。风速提高,光合速度提高,主要由于加速了CO2的扩散。 Lemon测定,玉米群体距株高60cm处,当风速为200cm/s时,CO2输送量为300×10-9g/cm2/s,光能利用率为4%;当风速为120cm/s时,CO2量为180×10-9g/cm2/s ,光能利用率下降至2%。

81 P=KUav0.7-0.8 矢吹万寿等研究,水稻群体光合作用的增加,不仅由于辐射的增加,也是由于风速增加,其关系是:
式中,P是群体总光合率, Uav是群体内风速, K是常数。

82 河南省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室以风速梯度观测资料计算的湍流交换系数,间作小麦为0. 00515m2/s,单作小麦为0
河南省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室以风速梯度观测资料计算的湍流交换系数,间作小麦为 m2/s,单作小麦为 m2/s。自下而上,20-80cm空间间作玉米的湍流交换系数为0.004m2/s,单作玉米为0.003m2/s;20-40cm空间间作大豆的湍流系数为0.0025m2/s,而单作大豆仅为0.0012m2/s,提高1/3-1倍 间套作显著地改善了株层内CO2供应状况。此外,复合群体内,不同作物的群体受热不匀,也促进湍流交换的加强。另一方面,当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密度显著高于单作情况下,田间风速和CO2交换也会受到阻碍。

83 3.复合群体内光的竞争 复合群体内光的竞争,又叫冠竞争。
主要表现在间(混)作时,光合帽高的高位作物截走了较多的阳光,使光合帽低的矮位作物受遮荫;套作时后茬作物受前茬作物遮荫。 即高位作物所获得的立体受光优势,往往是建立在矮位作物受光劣势的基础上。

84 争光的后果是:处于间、(混)、套作的矮位作物受光叶面积减少,受光时间缩短,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生长发育不良,最后导致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下降。
高位作物株型松散、叶角愈接近水平的,矮 位作物受遮荫愈重; 矮位作物行数愈少(即所占地面宽度愈窄) 愈不耐荫,减产愈大; 高矮作物高度差过大,全天受光时间愈短; 套种的时间愈早,受遮萌时间愈长; 南北行向种植较东西行向种植,矮位作物受 影响更大。

85 北京农业大学测定,在1.7-3.3m的种植带中,玉米下间作的谷子全天受光时间比单作减少75-50%,辐射强度减少72-36%;间作下的矮杆作物被遮荫后,光合速率比不遮荫处减少79-59%。
Troughton用半衰期短的C11示踪测定,玉米在强光时物质转移速度为4cm/min,而在遮荫处为1cm/min。 关于作物种植行向,一般认为单作时南北行接受的光照强度大,因而优于东西行向,增产幅度一般在5%以内。

86 在CO2的竞争方面: 有人认为,作物在进行旺盛光合作用时, 群体内CO2浓度常低于常量,但一时的微风 也可使CO2得到补充。
要发挥复合群体密植的互补关系,抑制其争光的矛盾,需要从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田间结构的配置等方面很好考虑。

87 (二)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1.时间上的互补——时间效应
复合群体在时间上的互补,表现为时间效应,即根据时间的延续性,正确处理前后茬作物之间的盛衰关系,因延长光合时间所起的增产增值效应。

88 套作可在不同季节里巧妙搭配,在前茬作物生长的后期套种后茬作物,使在一年内一熟有余、两熟或三熟生育期不足的地区,解决前后茬作物争季节的矛盾,实现一年多熟,充分利用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

89 一熟棉区,棉花4月播种11月拔秸,有5个多月的冬闲;小麦10月播种6月收割。如果种上冬小麦(预留棉行),4月套种棉花,麦棉共处2个月,相当前后增加了7个月的时间,就可改一年一熟的麦棉两熟。
套作应用于原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但农事紧张的地区,还有利于保证作物生育期,能够选用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较大的中、晚熟品种。

90 2.时间上的竞争 表现在套作中的前后茬作物争季节的矛盾上 在一年一熟情况下,可从获得单一作物最高产量出发,选择最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但在套作时,为了提高套作方式的总产量,则必须使前后茬作物在生长期方面协调。不能因前茬作物生长期过长,不正常地加长作物的共处期,或不得不延迟套种时间,而降低后作产量。

91 因此,套作时要处理好利用光合时间方面的矛盾,也需要从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田间结构等方面予以解决。
间作情况下,也存在时间上的竞争。 生育期相近的作物间作,作物种间的竞争大于生育期有差别的作物。 实际生产中,我国各地早有一些将生育期长短不同的作物,进行间作的实践和经验。 如甘蔗苗期与大豆间作;北方应用棉花与绿豆、大蒜间作等。

92 近年来,国际上在间混作上也强调要解决时间上的竞争。
Baker等认为,如果两个作物没有25%的生育期上的差别或者30-40天成熟期的间隔,间混作的好处可能不大。 国际水稻研究所用生长期80天的玉米与160天的稻子间作,增产达30-40%。

93 1.地下因素的互补—营养异质互补 (三)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 即利用作物营养功能的差异,正确组配作物所起到的增产、增收作用。
作物的营养生态位不同。利用其营养生态位的异质性,可以协调地全面均衡地利用地力,提高产量。

94 作物的根系有深有浅,有疏有密,分布的范围,尤其是密集分布的范围都不相同。
深者如乔木树种可达数十米之多,浅者如草本植物仅数十厘米。 在农作物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别,棉花、高粱、玉米的根系较深,而水稻、谷子、甘薯、花生较浅。 小麦最深的根可达150cm以上; 向日葵达240cm; 水稻只达50-60cm; 大豆86.5%处于0-10cm土层内,至40-50cm处只占其根量的0.4%。

95 由于各作物根系的不同,它们种在一起,在 地下分布的位置存在着互补现象。
黄淮海平原的桐农间作,其中泡桐的主根深,须根少,功能根群主要分布在土壤50cm以下的层次内;而小麦属于须根系,根细而密,功能根群主要在40cm土层以内。它们间作起来能够恰当地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养料 稻田放养红萍,它们的根系分别伸展在土层和水层之内,吸收不同空间的养料,互不妨碍,各得其所。红萍又可与蓝藻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水稻的产量。

96 不同作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料,在种类上和数量上也有不同。
⃝玉米和小麦都是需水需肥较多的作物,并 且更需要较多氮素养料; ⃝烟草和甜菜施用氮肥偏多,反而影响其工 艺品质; ⃝豆类能固定自身需氮总量的1/4至1/2,绿 肥作物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 ⃝甘薯和芝麻对于钾素有着特殊的需求; ⃝紫云英、油菜则具有较强的吸收难溶解磷 素的能力等。

97 所以,将需肥和吸肥特点不同的作物搭配种植,能互补地全面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
此外,实行间混套作,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和沙土地区,还能增加地面覆盖度和地下根量,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和风蚀。

98 2.地下因素的竞争 间(混)套作时,作物的地下部分不可避免地也发生着水肥竞争,又称根竞争。
套作时,作物的共处期短于间作,种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相对较小,但在共处期,前茬作物已处于生育中后期,后茬作物却只是苗期阶段,后者对地下养分、水分的竞争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往往比间作复合群体中矮位作物的竞争力还弱。

99 套作的前茬作物播种时,需要预留套作地带,还存在播种面积的竞争。
例如小麦宽背早套玉米预留套种带较宽(60cm左右),虽然小麦发挥边行优势可以适当弥补减少面积的损失,但一般减产仍有1.8%—15%。

100 间、套作情况下,作物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小影响到水肥竞争的程度。这是因为作物根系吸收水肥后,一般根系区域会出现水肥梯度差较低的水肥贫乏区。
根幼小时根域小,贫乏区也小;随着植株的生长,贫乏区不断扩大,相互连接时,竞争开始发展,根系重迭、特别是严重重迭时,水肥竞争加剧。

101 间、套作时,为争取提高全田种植总密度,高位作物往往是缩小株距,并且窄行与过宽的行距并存,使单株营养面积从近似正方形改变为长方形。这种不均衡的田间配置,加剧了作物种内个体间对水肥因素的竞争。
试验研究结果与生产实践经验表明,间(混)套作复合群体中,作物对水肥竞争能力强的根系特点是:生长早、扎根深、分布广,侧根或根毛多,根的吸收能力强以及有较高的根/茎比或根长/根重比等。

102 根竞争能力弱的作物其营养状况变劣。 作物间的水肥竞争的强度决定于水肥供应的数量、供应时机及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总密度,当水肥供应不足、不及时和种植密度大时,水肥竞争激烈。 因此,在间(混)套作复合群体中,加强水肥管理,掌握合理的种植密度,确定作物种间的适宜间距,合理的确定套种时间,都有利于发挥营养异质效应,缓和水肥竞争。

103 (四)边行的相互影响 间套作时,作物高矮搭配或存在空带,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称为边际效应。
高位作物边行由于所处高位的优势,通风透光条件好,根系竞争能力强,吸收范围大,生育状况和产量优于内行,表现为边行优势或叫正边际效应; 同时,矮位作物边行由于受到高位作物的不利影响,则表现为边行劣势或叫负边际效应.

104 1.边行优势 造成边行优势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表现不同。一般在低产稀植的条件下,水肥条件的改善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在高肥高密度条件下,改善光、热气条件则成为主要原因。

105 玉米间作大豆的边际效应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玉米间作时用玻璃板将玉米、大豆的根系进行隔离与不隔离的比较,如以单作玉米为100%,根系隔离的玉米产量为118%,根系不隔离的为132%。 说明在间作增产的32%中,18%是受地上部分光热气的影响,14%是受地下部分肥水的作用.

106 小麦套作玉米的边际效应 北京农业大学在中产水平的小麦套种玉米田中,进行了类似的试验研究(用塑膜将小麦与玉米根系隔开),隔根的小麦边行比内行增产28.4%,不隔根的比内行增产61.3%;即在增产的61.3%中,由于土、肥、水等地下因素引起边行增产为32.9%,由于地上光照CO2等因素增产为28.4%.

107 边行优势的大小,依作物种类、品种而异。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同是高秆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较明显,而高粱的边行优势则较小;同是小麦,蚰包品种边行比内行增产27%,而矮济六号则增产145%。 从边行优势的范围来看: 沈阳农业大学调查,间作玉米超过4行以上时,增产的效果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他许多研究报道也都认为在与矮秆作物间作时,玉米超过6行,增产效果大为降低,或者说,除两侧边际各有3行有增产效果外,其余的中间行的产量基本上与单作相等。

108 边行优势的大小与范围还与地力水平、种植方式、播种密度、种植行向等因素有关
五年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玉米窄带型(空带33cm)边行增产变动于100-200%之间,平均为129%,宽带型(空带67-100cm)边行增产在100-300%之间,平均为165%。

109 2.边行劣势 与上述情况相反,两种作物共处期间,位于高位作物之下的矮位作物,无论是在地上部还是地下部,一般都处于不利地位。
—在环境条件方面,表现为受高位作物的遮荫,受光时间短,受光叶面积小,光照弱,水肥条件差; —在生长发育方面,则表现为光合速率较低,生长弱,发育迟,往往导致产量下降。

110 边行劣势的大小 边行劣势的大小决定于高位作物的高度、密度、叶片结构与叶角,矮位作物的高度,矮位作物与高位作物间的距离,矮位作物的行数或据占地带的宽度以及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等。 沈阳农业大学调查,同是与玉米间作,棉花、谷子、甘薯减产较多,而大豆、马铃薯则减产较小。

111 间套作时必须正确制订有关技术措施,才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减轻边行劣势,获得全面增产增收。
表 不同作物与玉米间作的边行效应* 作物 种类 边1行 (1,6行) 边2行(2,5行) 边3行 (3,4行) 6行平均 测定点数 大豆 谷子 花生 甘薯 棉花 马铃薯 93.4 49.7 67.6 61.2 36.8 86.3 96.8 80.1 83.0 73.9 55.7 100.2 103.0 91.0 85.0 81.0 71.0 99.7 97.7 73.6 78.5 72.1 54.5 95.4 1 6 2 3 *以单作产量为100% 间套作时必须正确制订有关技术措施,才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减轻边行劣势,获得全面增产增收。

112 (五)病虫害和抗灾的相互影响 间混套作复合群体中,由于多种作物共处,能减轻病虫害、草害和旱涝风自然灾害的效应称为补偿效应;导致病虫害加重的效应为致害效应。

113 1.补偿效应 间(混)、套作复合群体改变了作物单作时的田间小气候状况,直接影响到病虫害发生环境,可使生态可塑性较小的病虫害减轻。一般高位作物由于通风透光条件的改善,可减轻因高温潮湿而盛发的病害。 ⃟玉米叶斑病、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以及棉 花的叶斑病和铃病; ⃟可减少喜潮湿郁蔽的害虫,如玉米螟虫. ⃟矮位作物所处环境湿度提高,大豆蚜虫减少;

114 河北省沧洲地区农科所调查,由于玉米的遮荫,辣椒的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降低72%
河北省丰南县调查,与玉米间作的白菜,由于田间气温比单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使白菜成活率提高,病毒病降低20%以上,白斑病降低18%,间作的西红柿病害也明显减轻。 间(混)套作中,作物种类增多,也可因害虫天敌的增多而减轻虫害。如在麦棉套作田里,由于瓢虫和食蚜虻等天敌的繁殖,和麦行的阻隔,棉蚜迁入机会少,限制了棉蚜的早发生,为害比单作棉田为轻。

115 河南农学院调查,单作棉花4月20日即有蚜虫发生,至30日百株蚜量达到144头,套作棉花晚5天有棉蚜,到30日百株棉蚜量仅16头
国外试验玉米菜豆实行间作,由于天敌增多,叶蝉、黄瓜条叶甲等害虫相对比单作菜豆减少。 在间混套作田里,因有其他作物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有些病虫害也能受到抑制。 如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病害,严重影响烟草产量和品质,间套作烟田,则往往发病较轻。

116 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特用作物研究所报道,单作烟田发生烟草花叶病,病株率高达62.7%,而麦烟套种田仅5%,两者相差甚大。
新疆昌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调查,胡麻与春小麦混作,由于麦芒的防护,棉铃虫仅在地边有少量发生,而单作胡麻田,平均每平方米有棉铃虫4-10只,被害花蕾率达35%。

117 间混套作中一种作物为另一种作物起了机械的支持作用,也是一种补偿作用。
如豌豆与麦类混播,豌豆的产量较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麦类成了豌豆的支柱,使豌豆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间混套作有时还可以抑制杂草。多年生牧草在第一年生长缓慢,常遭杂草的排挤,若与麦类作物混播,可以借麦类作物的快速生长抑制杂草,保证多年生牧草的正常生长。

118 2.致害效应 实行间混套作,田间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可使某些病虫害的环境条件较为适宜;或者间混套作的作物有着共同的病虫害,而使一些病虫害发生或为害加重。 玉米棉花间作,红蜘蛛的寄生部位升高,借风力传播加快。

119 麦棉套作,红蜘蛛、小地老虎和玉米螟发生的早,增长的快,特别是棉麦连续套作,促使传毒介质灰飞虱寄生,引起小麦丛矮病大量发生,甚至使小麦严重减产。
玉米间作棉花,玉米螟、棉铃虫对两种作物相互危害; 玉米间作烟草,烟青虫增多等。 因此,间混套作时,为抑制致害效应,必须加强对某些病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120 单作对自然灾害的抗御性单一,当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时,容易受灾减产甚至绝收。
利用各种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抗逆性不同,如有的抗旱,有的耐涝,有的耐冻,有的抗风,通过间混套作将它们合理组合,则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在生产条件较差和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成为抗灾的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山区,由于雨量不稳定,往往把胡麻和芸芥混播,叫做“花子”,胡麻喜湿,芸芥耐旱,在雨水多的年份可多收胡麻,而干旱年份则多收芸芥,总产比较稳定。

121 淮北地区实行麦豌混作,小麦忌霜害,怕蝼蛄;豌豆比较耐寒,不怕蝼蛄,就有抗灾保收的作用。
德国在气候不稳定地区,燕麦和大麦混作很普遍,一般在旱年大麦生长良好,多雨年份对燕麦有利,两者混作,无论是旱年或多雨年份产量都比较稳定。 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不同,根据作物这一特性,通过套作来调节播期,也可以避免或减轻某些灾害。

122 (六)分泌物(生物化学)的相互影响 本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植物之间生物化学相互关系的研究资料表明,作物(植物)在它的生育期间,通过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经常不断地向环境中分泌气态或液态的代谢产物,这些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有碳水化合物、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氨基和亚氨基化合物等。

123 这些分泌物对周围的微生物或其它作物能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或互不影响)。
凡是作物之间通过生物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有利的相互影响,称为正对应效应; 产生不利的相互影响,为负对应效应。

124 1.正对等效应 生产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一些利用作物分泌物相互影响的经验,如作物与蒜、葱、韭菜间作时,可减轻作物的一些病虫害。
浙江嘉兴西塘农场调查,油菜和大蒜套种,蚜虫率被降到1%以下,后期菌核发病率仅为0.5%;而相邻单作油菜田蚜虫,虽进行两次药剂防治,仍有50%的植株受害,后期菌核发病率达10%以上。

125 大蒜所以能减轻一些病虫害,是由于能分泌具有杀病虫的蒜素所致。
国外研究资料,一些作物可促进其它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洋葱对食用甜菜和莴苣,马铃薯对玉米和菜豆,大麻对向日葵; 此外,作物的分泌物对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影响。洋葱的分泌物,在数分钟内能杀死豌豆黑斑病菌。蓖麻的气味有驱除大豆金龟子的作用。 亚麻与马铃薯伴生,可制止马铃薯盲蝽为害。薄荷种在甘兰周围会驱逐粉蝶等。

126 2.负对等效应 西北地区种植鹰嘴豆对玉米、马铃薯、蓖麻等作物起强烈的抑制作用。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鹰嘴豆根系和叶、茎分泌的草酸、苹果酸等酸性物质对蓖麻起抑制作用。与鹰嘴豆间作的蓖麻,不但生长慢,植株矮小,就连根系都朝与鹰嘴豆的相反方向伸展。

127 国外研究资料也表明,有些作物能抑制其它作物的生长发育。
向日葵对玉米和蓖麻,豌豆对洋葱和大蒜等。 胡桃叶分泌的胡桃醌,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对苹果有害,能引起细胞的质壁分离,阻碍植物种子发芽,茴香常影响许多植物生长,在栽培植物群落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伴生植物。 大麻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不利,荞麦对玉米起抑制作用等。

128 当前对作物分泌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上述的有些研究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初步探索,有关大面积田间的实际验证资料尚待进一步深入。
学术界对根分泌物的作用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根分泌物经过土壤介质后其作用已甚微。

129 在间(混)、套作中,前述六种效应表现得越充分,增产增值效果越好,六种效应同时兼得最好。但实际上,一种间(混),套作方式往往难以全部兼有六种效应。
一般,间(混)作至少要利用空间生态位的差异,能表现密植效应; 套作在利用空间生态位差异的基础上,能表现时间效应。这是最基本的。

130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一、作物及其品种的选配 二、田间结构配置 三、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

131 一、作物及其品种的选配 (一)生态适应性的选择
各种作物或品种均要求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复合群体中,作物间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为了发挥间(混)、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的互补作用,缓和其竞争矛盾,需要根据生态适应性来选择作物及其品种。

132 根据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能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内的高斯原理或竞争排除原理,合理地选择不同生态位的作物或人为提供不同生态位条件,是取得间(混)、套作全面增产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在生态适应性大同的前提下,还要生态适应性小异。

133 小麦与豌豆对于氮素,玉米与甘薯对于磷、钾肥,棉花与姜对于光照以及玉米与冬麦等草药对于温湿度,在需要的程度上都不相同,它们种在一起趋利避害,各取所需,能够较充分地利用生态条件。
河南商丘农校试验棉姜间作,棉花喜光而生姜耐荫,两者种在一起,在棉花基本平产的情况下,每公顷增收5029.5kg生姜。

134 (二)特征特性对应的选配 所选择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要相互适应,以有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
植株高度要高低搭配,株型要紧凑与松散对应,叶片要大小尖圆互补,根系要深浅疏密结合,生长期要长短前后交错。 农民形象地总结的“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圆一尖,一深一浅,一长一短,一早一晚”。

135 间(混)、套作作物的特征特性对应,即生态位不同,它们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利用光、热、水、肥、气等生态因素,增加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植株的高矮搭配,使群体结构由单层变为多层,高位作物增加侧面受光,可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带状间套作田间,高矮秆作物相间形成的“走廊”,便于空气流通交换,调节田间温度和湿度。

136 株型和叶子在空间的对应,主要是增加群体密度和叶面积。
叶片大小和形状互补的应用,在混作和隔行间作的意义更大。 根系深浅和疏密的结合,使土壤单位体积内的根量增多,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和养料的吸收能力,促进生物产量增加,并且作物收获后,遗留给土壤较多的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理化性能和营养状况,对于作物的持续增产也有好处。

137 麦田套种,小麦应选用株矮,抗倒伏,叶片较窄短,较直立的早(中)熟品种。从麦田套种的下茬作物品种看,一般采用中熟或中晚熟的品种。
在生产实践中,还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如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上小麦生长不良,套种可以提前,可将中熟品种改为晚熟的品种等.

138 在间套复一年多作多熟情况下,品种的选择更要瞻前顾后,统筹兼顾。如小麦套种玉米,玉米可选用中熟、甚至晚熟品种,但在麦收后,又要在玉米行间间作或套作蔬菜时,则要根据蔬菜与玉米是间作还是套作,间作的蔬菜耐遮荫程度如何等情况,最后决策玉米种是早熟的好还是晚熟的好。 混作时,复合群体中的作物,一般应选择成熟期一致的丰产品种。

139 (三)要求经济效益高于单作 间、混、套作选择的作物是否合适,在增产的情况下,也得看其经济效益比单作是高还是低。一般说,经济效益高的组合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如我国当前种植面积较大的玉米间作大豆、麦棉套作和粮菜间作等。

140 以上原则,前两条属于自然规律,是基本的;后一条属于经济规律,往往是带有决定性的。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全面考虑,综合运用。

141 二、田间结构的配置 在作物种类、品种确定后,合理的田间结构,是能否发挥复合群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解决作物之间一系列矛盾的关键。
只有田间结构恰当,才能增加群体密度,又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发挥其它技术措施的作用。 如果田间结构不合理,即使其它技术措施配合得再好,也往往不能解决作物之间争水肥、争光,特别是争光的矛盾。

142 作物群体在田间的组合、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作物的田间结构。
间(混)、套作的田间结构是复合群体结构,具有垂直结构又有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是群体在田间的垂直分布,是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在田间的表现,层次的多少与参与间(混)、套作的作物种类多少及作物、品种的选择密切有关。 水平结构是作物群体在田间的横向排列,由于作物根系吸收一定范围内的水分、养料,且植株在田间的横向排列与田间垂直结构的形成密切有关,所以水平结构显得非常复杂和重要。

143 这里着重说明间、套作的水平结构的组成。作物密度、行数、行株距、幅宽、间距、带宽构成作物的水平结构。
A作物 A作物 幅 宽 B作物幅 宽 间距 间距 B作物         行距 株距 带 宽 图 间套作的水平结构示意图

144 (一)密度 提高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照光叶面积指数是间、套作增产的中心环节。
间、套作时,一般高位作物在所种植的单位面积上的密度要高于单作,以充分利用改善了的通风透光条件,发挥密度的增产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增加的程度应视肥力情况、行数多少和株型松散与紧凑而定。水肥条件好,密度可较大。

145 不耐荫的矮位作物由于光照条件差,水肥条件也较差,一般在所种植单位面积上的密度较单作时略低一些或与单作时相同。
生产中,为了达到高位作物的密植增产和发挥边行优势,并能增加副作物的种植密度、提高总产量,经验是: 高位作物采用宽窄行、带状条播、宽行密株和一穴多株等种植形式,做到“挤中间,空两边”,即以缩小高位作物的窄行距和株距(或较宽播幅)保证要求的密度,以发挥密度的增产效应;

146 大行距创造良好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发挥高位作物边行优势,并减少矮位作物的边行劣势。
当作物有主次之分时,一般是主作物(高位作物或矮位作物)的密度和田间结构不变,以基本上不影响主作物的产量为原则; 副作物的多少根据水肥条件而定,水肥条件好,可多一些,反之,就少一些。 套作时,各种作物的密度与单作时相同。当上、下茬作物有主次之分时,要保证主要作物的密度与单作时相同,或占有足够的播种面积

147 (二)行数、行株距的幅宽 一般间套作作物的行数可用行比来表示,即各作物行数的实际数相比。
如2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其行比为2∶2。6行小麦与2行棉花套作,其行比为6∶2。行距和株距实际上也是密度问题,配合的好坏,对于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关系很大。

148 间作作物的行数,要根据计划作物产量(需有一定的播种面积予以保证)和边际效应来确定,一般高位作物不可多于而矮位作物不可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行数的二倍。
棉花与甘薯相邻,棉花边行优势可达4行,边1—4行分别比5—10行平均单株铃数依次增加67.6%,22.46%,10.64%和10.71%,4行以后结铃虽有多少之分,但相差不大

149 甘薯的边行劣势可达3行,边1—3行分别比4—10行平均单株产量依次减产34.05%,10.81%和0.65%。
麦棉套作中小麦在行距16.7—33.3cm的情况下,小麦边行优势也达3行。这样,间作时,棉花的行数最多可达8行,小麦可达6行,行数愈少,边行优势愈显著。 甘薯的行数要在6行以上,愈多减产愈轻。 这个原则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增减。

150 当玉米与矮位作物间作时,为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矮位作物行所占的地面总宽度,基本上等于玉米的株高,效果最好。
⃟矮位作物的行数,还与作物的耐荫程度,主 次地位有关。耐荫性强的,行数可少;耐 荫性差时,行数宜多些。 ⃟矮位作物为主要作物时,行数宜较多;为次 要作物时,行数可少。 如玉米与大豆间作,大豆较耐遮荫,配置2—3行,可获得一定产量。但在以大豆为主的情况下,行数则可增加到10行以上,这样有利于保证大豆获得较高产量。

151 幅 宽 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在混作和隔行间套作的情况下,无所谓幅宽,只有带状间套作,作物成带种植才有幅宽可言。
幅 宽 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在混作和隔行间套作的情况下,无所谓幅宽,只有带状间套作,作物成带种植才有幅宽可言。 幅宽一般与作物行数成正相关。高位作物带内的行距一般都比单作时窄,所以在与单作相同行数情况下,幅宽要小于单作时相同行数行距的总和。

152 矮位作的行数较少,矮位作物带内的行距宜小于单作的行距,即幅宽较小,密度可通过缩小株距加以保证,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加大与高位作物的间距,减轻边行劣势。
间套复时,各季作物行数的确定,需前后左右统筹安排,结合各方面的有关因素确定。 生产中运用时,复合群体中各种作物行数、行距的确定,还需尽量与现有机械条件配合起来。

153 (三)间距 间距是相邻两作物边行的距离。这里是间套作中作物边行争夺生活条件最激烈的地方。 间距过大,减少作物行数,浪费土地;
间距过小,则加剧作物间矛盾。 在水肥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两边行矛盾激化,甚至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在光照条件差或都达到旺盛生长期的时候,互相争光,严重影响处于矮位的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

154 各种组合的间距,在生产中一般都容易过小,很少过大。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主要照顾到矮位作物,以不过多影响其生长发育为原则。
具体确定间距时,一般可根据两个作物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在水肥和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窄些。相反,在差的情况下可宽些,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155 (四)带宽 带宽是间套作的各种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它包括各个作物的幅宽和间距。以W表示带宽,S表示行距,N表示行数,n表示作物数目,D表示间距, W=ΣSi(Ni-1)+Di 带宽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一方面各种作物和行数、行距、幅宽和间距决定带宽,另一方面上式各项又都是在带宽以内进行调整,彼此互相制约。

156 各类的间套作,在不同条件下,都要有一个相对适宜的带宽,以更好地发挥其增产作用。
安排的过窄,间套作作物互相影响,特别是造成矮秆作物减产; 安排的过宽,减少了高秆作物的边行,增产不明显,或矮秆作物过多往往又影响总产。 间套作物的带宽适宜与否,由多种因素决定。一般可根据作物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农机具来进行调整。

157 高秆作物占种植计划的比例大而矮秆作物又不耐荫,两者都需要大的幅宽时,采用宽带种植。
高秆作物比例小且矮秆作物又耐荫可以窄带种植。 株型高大的作物品种或肥力高的土地,行距和间距都大,带宽要加宽;反之,缩小 此外,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一般采用宽带状间套作。中型农机具作业,带宽要宽,小型农机具作业可窄些。

158 三、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技术 (一)适时播种,保证全苗
间套作的播种时期与单作相比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影响到一种作物,而且会影响到复合群体内的他种作物。 套作时期是套种成败的关键之一。套种过早或前一作物迟播晚熟,延长了共处期,抑制后作物苗期生长;套种过晚,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掌握适宜的套种时期。

159 套种时期除根据套种的目的要求,还应考率预留套种地带的宽度以及协调前后作物的相互影响加以调整。
山东农业大学于70年代、90年代的田间试验以及对生产的调查表明,小麦套种夏玉米的最早时期,以不使玉米在麦收时进行穗分化为限,以免直接影响穗形成。在此范围内,套种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提高夏玉米产量。 间作时,更需要考虑到不同间作作物的适宜播种期,并尽量照顾到它们的个生长阶段都处在适宜的时期。当播种期相同的两种作物间作时,为减轻种间竞争关系,有的可将高位作物的播种期适当提前或推迟。

160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在玉米间作花生方式中,如将玉米从花生同时播种或提早播种推迟到花生出苗团棵时播种,有利于花生增产。因为花生荚果的多少与前期有效花芽分化的多少密切有关。玉米播种早,花生苗期受玉米遮荫时间长,有效花芽分化减少,必然影响荚果的数量。同时玉米播期推迟,也有利于避开“卡脖旱”,促进玉米增产。 甘薯与玉米间作方式中,如能将玉米有由与甘薯同期播种改为提早半月到一个月播种,并采用早熟品种,也可收到在薯块膨大期间能够避开玉米对其不良影响的效果。

161 (二)加强水肥管理 间、(混)、套作的作物由于竞争,需要加强管理促进生长发育。
间混作时,矮位作物受光少,有发育迟缓的特点,因此应相应调整施用水肥的时期和数量。同时为发挥增加植株密度的密植效应,各种作物的施肥量不能按其占地面积计算,而应“以株定量”。为了解决共处期作物需水肥的矛盾,可采用高低畦、打畦埂、挖丰产沟等便于分别管理的方法。

162 套作时,在共处期矮位作物受到抑制,生长弱,发育迟,容易形成弱苗或缺苗断垄。为了全苗壮苗,要在套播之前施用基肥,播种时施用种肥,在共处期间做到“五早”,即早间苗,早补苗,早中耕除草,早追肥,早治虫。并注意土壤水分的管理,排渍或灌水。一旦前作物收获后,及早进行田间管理,水肥猛促,使弱苗向壮苗转化。

163 (三)大力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实践证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802……等,对复合群体条件下的作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控上(高层作物),促下(低层作物),协调各种作物正常生育,塑造理想株型,促进发育成熟等一系列综合效益。它具有用量小,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使用简便安全等特点

164 ⃟麦棉套作,用缩节胺喷施营养钵棉苗,可缩 短移栽后缓苗期5—7天;
⃟ 802灌棵,促使棉苗快长快发,迅速搭 好丰产架子; ⃟吐絮期喷施乙烯利,有利晚桃提前开裂早熟 7—10天,品质优,并为后作物适时播种早腾茬提供了条件。 这样,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可协调各种作物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矛盾,促进复合群体条件下,高产、稳产。

165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 间(混)、套作可以减少一些病虫害,也可以增添或加重某些病虫害,对所发生的病虫害,要对症下药,认真防治,特别要注意防重于治,不然病虫害的发生会比单作田更加严重。 在用药上要选好农药,科学用,特别是间套供直接食用的瓜、菜类作物等,用药要高度慎重,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166 对于虫害,除物理和化学方法外,要注意运用群落规律,利用植物诱集、繁衍天敌,达到以虫治虫,进行生物防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病害,注意选用共同病害少的或兼抗的品种,特别要强调轮作防病,以达经济有效。

167 (五)早熟早收 为了削弱复合群体内作物间的竞争关系,促进各季作物早熟、早收,特别是对高位作物,是不容忽视的措施。
在间套复多作多熟情况下,更应给以注意。促早熟,除化控以外,如玉米在腊熟期提早割收,堆放后熟,改收老玉米为青玉米,改收大豆为青毛豆也不失之为一种有效方法。

168 前述间(混)、套作各项技术特点是实现间(混)、套作增产增收效益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其中:
作物及品种的选配是调整复合群体中作物之间相互关系,实现增产增收的基础; 田间结构的配置是关键; 生长发育的调控技术是为协调种间关系,进一步做好保证。

169 第四节 间套作主要 类型与方式(自学) 一、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 二、主要套作类型与方式 三、大田作物间套复种类型与方式 四、立体种养类型
五、发展间套作应注意的问题

170 生产中,间、套作种植方式的田间配置(或模式)需要定量化。但如拘泥于具体数字的表述,就不便于推广应用和相互交流。因为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条件性,如不了解模式规格的来由及科学理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运用时,易陷于死搬硬套或无章可循。而应用理论模式就可给以归纳和提高。

171 理 论 模 式 间、套作的理论模式是指由不同作物组合的田间配置中所具有的共性和规律(或称理论上的田间配置规范),包括关系到模式成败的关键措施及其科学理论。 理论模式如何求得? 一是与单作时的田间结构相比较,分析其异同 点及相关性; 二是运用已有的作物栽培研究成果; 三是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

172 一、主要间作类型和方式 玉米豆类间作 玉米大豆间作 玉米薯类间作(甘薯、马铃薯) 玉米花生间作 农林间作 果树与大田作物间作

173 二、主要套作类型与方式 小麦玉米窄背晚套 小麦玉米宽背早套 小麦棉花套作 小麦花生套作 小麦甘薯套作

174 三、大田作物间套复种类型与方式 以粮为主,间套复种菜、瓜、油、饲类型 棉花与两季蔬菜间套复种 以菜、瓜为主,间套复种粮、棉作物类型

175 四、间套作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发展 2.协调好与粮食和主导作物生产的关系
3.科学增加投入,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 效益 4.重视商品生产,产销对路,提高经济效益 5.处理好农机农艺结合的问题 6.加强间套作的理论研究与配套育种工作 7.重视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

176 本 章 思 考 题 1.什么是间作、混作和套作?彼此间 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是什么? 2.中国间、套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 些方面?
1.什么是间作、混作和套作?彼此间 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是什么? 2.中国间、套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 些方面? 3.论述间套作复合群体种间互补与竞 争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何谓间、套作的田间结构配置?具 体分析其主要作用。

177 本 章 思 考 题 5.论述间、套作的主要技术特点。 6.间、套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7.分别设计一种你所在地区适宜应用 的间作方式和套作方式,并说明其 增产原因和应用的技术要点。


Download ppt "第五章 间作与套作 第一节 间作与套作的发展与意义 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