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小 腦 萎 縮 症 組長:應日一甲 4A1E0092 王婕如 組員:應日三甲 499E0021 李敏瑄 應日三甲 499E0007 徐如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小 腦 萎 縮 症 組長:應日一甲 4A1E0092 王婕如 組員:應日三甲 499E0021 李敏瑄 應日三甲 499E0007 徐如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 腦 萎 縮 症 組長:應日一甲 4A1E0092 王婕如 組員:應日三甲 499E0021 李敏瑄 應日三甲 499E0007 徐如薇
   行流二乙 4A0D0055 李玲儀    行流二乙 4A0D0117 李珮蓉    應日二甲 4A0D0150 黃秋夢

2 目錄 小腦萎縮症簡介----------------p.1~p.2 病因病理-------------------------p.3~p.4

3 小腦萎縮症(1/2) 又稱脊髓小腦萎縮症或脊髓小腦失調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 簡寫 SCA)
是一種家族性顯性遺傳的神經系統疾病, 它是由於特殊的基因序列異常導致小腦、脊髓和腦幹退化萎縮。 目前沒有任何治療小腦萎縮症的方法。 P.1 ←藍色部分即為小腦

4 小腦萎縮症(2/2) 小腦萎縮症不是單一種疾病,而是一大群症狀相 似疾病的統稱,症狀以小腦脊髓和腦幹神經之退 化為特徵, (如:眼外肌麻痺、痴呆症、過度反射動 作、發抖顫慄、肌張力不全、末端無力感等症狀) 因脊髓及小腦功能失調的症狀,在我國衛生署的 官方名稱又叫做「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 有些「共濟失調」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脊髓或周圍 神經病變所引起,不見得一定有小腦萎縮。 P.2

5 病 因 病 理 (1/2) 基因中有一段異常的CAG核酸重複序列發生倍增 突變,是大多數小腦萎縮症原因。
目前已知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小腦脊髓萎縮症, 包括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第六型、第七型、 第八型、第十型及第十二型等。 P.3

6 病 因 病 理 (2/2) 小腦麻痺的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遺傳傾向, 20歲以前起病者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20歲以後起病者則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遺傳性病理學上是以小腦及其傳入、傳出途徑的 變性為主慢性、進展性惡化體的疾病。 因為此病情呈,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就會 危及生命。 P.4

7 症 徵(1/1) 小腦通常會萎縮,這類患 者發病後,行走的動作搖 搖晃晃,有如企鵝,因此 被稱為企鵝家族。
症 徵(1/1)  一連串的遺傳病病徵,以漸進性的步伐不協 調為主,伴隨手部動作、言語、眼部活動等 失調。 小腦通常會萎縮,這類患 者發病後,行走的動作搖 搖晃晃,有如企鵝,因此 被稱為企鵝家族。 P.5

8 初期現象(1/2) 走路有喝醉酒的感覺(眩暈)。 動作反應較不靈活,動作的流暢性喪失, 提(舉)重物有困難(有異樣感覺)。
上下樓梯(公車)雙腿不協調,肌肉僵硬, 無法精確地完成某特定動作(動作笨拙), 例如體操、跑步、打球、爬山。 眼球轉動障礙(前庭功能障礙)(無法快 速,準確地轉移目標)。 P.6

9 初期現象(2/2) 靜止站立時,身體會前後搖晃(軀幹失調), 行走端湯、端茶時,容易濺/波出容器。 行 走時容易撞到牆壁或門框。
有些病人白天昏昏沈沈(倦怠),晚上清醒, 甚至無法入眠,有失眠現象。 有些則在睡 眠時有抽筋現象。 辨距不良(如打不到乒乓球)。 P.7

10 中期現象(1/1) 四肢,肌肉不協調感加重,運動失調現象明顯。
無法控制姿勢與步伐,行動出現搖搖晃晃不穩的 現象,無法保持平衡,無法長距離行走。 無法跑 步,上下樓梯有困難,走路時,身體無法靈活調 整,以配合適應各種不同(不平)地形,因此, 容易摔跤。 舌頭打結、說話不清楚、寫字有困難、吃東西或 喝水時,容易被嗆到。 P.8

11 說話極不清楚,無法控制音調,甚至無法言語, 寫字無法辨認,吞嚥困難。
晚期現象(1/1) 說話極不清楚,無法控制音調,甚至無法言語, 寫字無法辨認,吞嚥困難。 無法站立(甚至無法坐起),要靠輪椅代步,或 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 若大腦或周邊神經受到波及,則病人智力(認知) 會受到影響。 P.9

12 治 療 及 預 後 (1/2) 現代醫學對本疾病仍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舒 緩症狀及減緩惡化的進行,小腦萎縮症的症狀 是不能逆轉的。
患者會由不能好好地使用筷子、容易跌倒、無 法拿取物品等症狀開始,隨著病情惡化,逐漸 變得不能行走和不能執筆書寫,最終進展至不 能說話及需要臥床,日常生活都必須由他人照 顧,最惡劣的情況下患者更會以死亡告終。 P.10

13 治 療 及 預 後 (2/2) 然而即使小腦、腦幹、脊髓萎縮,大腦正常的機 能以及智力均完全不受影響。
換言之,患者能清楚認知到身體逐漸變得不能活 動的事實。 就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非常殘酷的疾病。  病發和持續的時間變化範圍相當大。 若是由染色體上三核苷酸CAG異常大量重複產生 長鏈麩胺酸而致病的類型,越長的CAG重複會導 致越早發病、病情轉壞得越快、死亡亦越早。 P.11

14 診 斷 小 腦 萎 縮 症 (1/1) 確診方法之一,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 掃瞄腦部,可以見到病變進行中的小腦萎縮。 最精確的診斷法,就是DNA分析,可以分辨本 症的不同類型。 不是所有類型的脊髓小腦萎縮症都會遺傳,所 以患者的子女可以接受DNA檢查,以便得悉他 們會否有發病的危險。 P.12

15 簡易自我平衡功能檢查(1/1) 自然站立,雙腳並隴,最後閉目,檢查 是否不穩。 在一直線上,腳跟挨腳尖向前行走,觀 察動作是否平順。
單腳站立,然後閉目,看是否平穩 (視覺能補償部份小腦受損時所失去的平 衡感)。 P.13

16 結 論 (1/1) 「脊髓小腦萎縮症」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疾病。 主要是因為小腦神經元的病變,因此病狀以動作不協調為主。 起初只是是四肢運動不平衡,漸漸地言語清晰度變差,吞嚥有困難,寫字及手的動作不再俐落,但肌肉不會萎縮。 這種疾病的症狀是以運動功能障礙為主,因此神智及智力多半正常,即使長期患病,也清楚明白自己的狀況。 P.14

17 參 考 文 獻 (1/1) tw/%E8%84%8A%E9%AB%93%E5%B0%8F%E8%85%A6% E8%AE%8A%E6%80%A7%E7%97%87 taiwan.com.tw/genehelp/database/disease/SCA_new3.htm 586.pdf &kind= P.15

18 THE  END 謝謝大家


Download ppt "小 腦 萎 縮 症 組長:應日一甲 4A1E0092 王婕如 組員:應日三甲 499E0021 李敏瑄 應日三甲 499E0007 徐如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