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Diffused 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第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ffused 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2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定义: 由于某些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微血栓;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又因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 致使机体止凝血功能发生障碍,从而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溶血性贫血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这一病理过程称为DIC。
3
器官 功能 障碍 休 克 贫 血 出 血 凝血因子、血小板消耗 血液高凝状态 微血栓形成 血液 低凝 状态 病 因 纤溶功能继发性亢进
凝血因子血小板 激活 病 因 纤溶功能继发性亢进 器官 功能 障碍 休 克 贫 血 出 血
4
第一节 DIC病因和发病机制
5
产科意外病例: 某女,29岁,因停经38周,阴道见红2小时,于2004年8月21日12Am入院,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
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87cm, ROT已入盆,胎心132次/min 住院情况:产妇于8月22日凌晨1:00/AM开始腹痛,4:00/AM阵发痛加剧送入产房待产。6:30AM产妇出现阴道流血,胎心减慢到50~70次/min。怀疑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经家属同意,7:20AM入手术室抢救,行剖腹产,术中发现有子宫不完全破裂,腹腔积血300ml,血尿100ml,胎儿娩出已死,产妇术中情况一直不好,9:50AM行子宫全切,血压仍不稳,11AM紧急抽血化验:PT>60s(11-14s),pt 8万/mm3(10-30万),TT>60s(16-18s),Fbg<0.1g/dl( g),3P试验阳性。经紧急会诊,全力抢救,输全血13个,但血压仍进行性下降,中午12点心跳呼吸停止,继续抢救1小时无效死亡。问:病人为什么死亡?根据PT↑、pt↓、Fbg↓、TT↑、3P试验阳性,可确诊发生了DIC。
6
一、DIC的原因 ☆ DIC一旦发生,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高达80-90%。
感染性疾病:如G-或G+细菌严重感染(败血症等); 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等。 产科意外:如流产、宫外孕、子痫、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宫内死胎、羊水栓塞、剖宫产手术等。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肾癌、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等。 创伤及手术: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综合症、大面积烧伤、肝、脑、胰腺等实质脏器大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 DIC一旦发生,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高达80-90%。
7
一、DIC的原因 国内190例DIC病因分析 感染性疾病 产科意外 创伤手术 恶性肿瘤 肝脏疾病 急性白血病 其他 疾病类型 % 发生例数
61 34 32.1 29 18 17 13 17.9 15.3 9.5 8.9 6.8 疾病类型 % 发生例数 国内190例DIC病因分析
8
二、DIC的发病机制 正常血液保持凝血、抗凝血与纤溶的动态平衡 不同病因通过不同途径激活凝血系统引发DIC,主要机制: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促凝物质大量入血
9
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抗凝血系统 抗凝 凝血系统 凝血 纤溶 纤溶系统
10
一、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组织和血浆中直接参加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 FⅠ:纤维蛋白原 FⅡ:凝血酶原 Ⅲ:组织因子,TF Ⅳ:Ca2+ Ⅴ~ⅩⅢ
11
凝血系统的激活 —外源性凝血途径 TF Ⅶa Ⅶ TF-Ⅶa复合物 Ⅹ Ⅹa 凝血酶原激活物 Ⅴ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Ca2+ Ⅶa Ⅶ TF-Ⅶa复合物 Ⅹ Ⅹa 凝血酶原激活物 PL+Ca2+ Ⅴ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12
凝血系统的激活 —内源性凝血途径 Ⅻ Ⅻa 胶原 Ⅺ Ⅺa Ⅸ Ⅸa Ⅷa Ⅹ因子激活物 Ⅹ Ⅹa Ⅴa 1. 2. 3. 凝血酶原激活物
PL+Ca2+ Ca2+ Ⅹ因子激活物 Ⅹ Ⅹa PL+Ca2+ Ⅴa 1. 2. 3.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13
正常的凝血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FⅩ→FⅩa,包括Ca2+、FV 、PF3) 第二阶段: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FⅡ→FⅡa)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Fbg→FM→Fbn)
14
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抗凝血系统 止血的过程 抗凝 血管痉挛 凝血系统 凝血 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溶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纤溶系统
15
二、抗凝系统的组成 细胞抗凝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肝细胞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激活物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清除作用。
体液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Ⅲ(AT-Ⅲ) 肝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
16
三、纤溶系统的激活机制 纤溶酶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原 FDP 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K Ⅻa Ⅺa 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uPA) Ⅱa 纤溶酶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FDP
17
凝血 抗凝 正常凝血-抗凝血平衡 进入循环 大量 促凝物质 凝血亢进,抗凝、纤溶有所减弱 凝血物质消耗 继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低下,纤溶、抗凝增强 广泛微血栓形成 止、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倾向
18
(一)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TF-Ⅶa复合物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 Ⅻa, Ⅹa TF
Ca2+ Ⅶa Ⅶ TF-Ⅶa复合物 Ⅹ Ⅹa PL+Ca2+ Ⅴ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19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原因: 细菌、病毒、螺旋体、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高热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
20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主要机制: 暴露出内皮下胶原,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 损伤的VEC释放TF,启动外源性凝血 VEC的抗凝作用降低(TM、肝素样物质、TFPI等) 产生tPA减少,PAI-1增多,纤溶活性降低 NO、PGI2、ADP酶等扩血管物质的产生减少,抑制PLT粘附、聚集的功能降低
21
Ⅻ 接触激活 酶性激活 血管内皮损伤 激肽释 放 酶 暴露胶原 (表面带负电荷) HK Ⅻa 激肽释 放酶原 启动内源性凝血
22
(三)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RBC 大量 破坏 1. 红细胞破坏:急性溶血(异型输血、恶性疟疾等)
浓缩、局限Ⅶ、Ⅸ、Ⅹ、Ⅱ等,生成大量凝血酶 膜磷脂 促进凝血反应和微血栓形成 RBC 大量 破坏 释放 促进血小板 黏附、聚集 ADP
23
(三)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严重感染、白血病化疗等 白细胞大量破坏,释放 TF样物质;
24
被胶原、凝血酶、ADP、TXA2、PAF激活
(三)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3.血小板激活:多为继发性 血管内皮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 血小板与胶原结合 被胶原、凝血酶、ADP、TXA2、PAF激活
25
ADP、5-HT、TXA2、纤维连接蛋白等 静息时 无聚集 刺激时 聚集 伸出伪足,同时血小板脱颗粒
26
(四) 促凝物质大量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蛇毒激活FⅤ、FⅩ等,促进DIC发生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 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损伤VEC
27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28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及其他促凝物质 清除纤溶酶、FDP、内毒素等
功能严重障碍或者由于已经吞噬了大量坏死组织、细菌等物质使其功能处于“封闭”状态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
29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肝功能严重障碍 抗凝物质(如蛋白C、AT-Ⅲ等)及纤溶酶原主要在肝脏合成 激活的凝血物质主要在肝脏灭活
凝血、抗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
30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血液的高凝状态 孕妇3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物质降低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肝素抗凝活性减弱
31
微循环障碍 休克:因微循环淤滞,血流缓慢,血浆成分外渗, 血液黏度增加, 红细胞和血小板易于聚集,促使DIC发生。
32
第三节 DIC分期和分型
33
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
一、DIC的分期 分期 凝血状态 表现 高凝期 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 消耗性低凝期 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 血液低凝 出血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纤溶系统活跃、亢进 纤溶酶大量产生,FDP形成 出血明显
34
二、 DIC的分型 按临床经过分型: 按凝血物质的消耗与代偿情况可分为:
急性:几小时或1-2天内发生,常见于严重感染、异型输血、严重创伤和器官移植术后,临床表现以休克和出血为主。 亚急性:数天内逐渐形成,常见于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临床表现介于急、慢性之间。 慢性:常见于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贫等。此型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不明显。 按凝血物质的消耗与代偿情况可分为: 失代偿型 代偿型 过度代偿型
35
第四节 DIC的主要临床表现
36
四、DIC的主要临床表现 出 血 皮肤广泛出血点、瘀斑、渗血 呕血、黑便 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
37
出血的机制: 1、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2、纤溶系统继发性激活( Ⅻa、Ⅱa、K、t-PA等) 3、FDP形成
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功能: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
38
FDP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血试验
鱼精蛋白与FDP结合,使原本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DIC患者“3P”试验阳性。 D-二聚体检查 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凝血酶 Fbg Fbn 纤溶酶 纤维蛋白多聚体 D-二聚体
39
Waterhouse-Friderichsen
(二)器官功能障碍 肾皮质坏死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Sheehan’s syndrome
40
(三)休 克 微血栓广泛形成 血容量减少 小血管扩张 休 克 DIC
41
(四)贫 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碎片 (裂体细胞)
42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
43
第五节、DIC的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改善微循环(早期)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凝治疗:肝素、AT-Ⅲ等 输新鲜全血
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凝血物质
44
课 后 练 习 DIC — 凝血功能紊乱 (先高凝后低凝) 抗凝血系统 抗凝 凝血系统 凝血 纤溶 纤溶系统
45
填 空 题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 受损 血液的高凝状态 肝功能严重障碍 微循环障碍
填 空 题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 受损 血液的高凝状态 肝功能严重障碍 微循环障碍 DIC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 和 等三期。 消耗性 低凝期 高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在临床上,DIC患者主要表现为 、 、 和 。 出血 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溶血性贫血
46
单 选 题 严重组织损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B、凝血因子Ⅴ被激活 A、凝血因子Ⅲ入血 D、血小板受损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单 选 题 严重组织损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B、凝血因子Ⅴ被激活 A、凝血因子Ⅲ入血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血小板受损 严重感染、缺氧及酸中毒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A、组织因子入血 D、血小板受损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B、凝血因子X激活
47
引起DIC最常见原因是 A、创伤及手术 D、感染性疾病 C、肿瘤性疾病 B、妇产科疾病 DIC时血液凝固障碍表现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D、先低凝后高凝 C、先高凝后低凝 B、纤溶活性增高
48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DIC的概念 DIC时发生出血的主要机制: 和 。 凝血物质消耗 继发性纤溶亢进 FDP形成 DIC时发生休克的主要机制:
和 。 凝血物质消耗 继发性纤溶亢进 FDP形成 DIC时发生休克的主要机制: 和 等三期。 微血栓广泛形成 血容量减少 血管扩张
49
Thank You ! 济宁医学院 制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