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 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2004年5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 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2004年5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 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2004年5月

2 1 血清酶检测 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目前临床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急性肝炎时ALT明显升高,黄疸出现后ALT开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LT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 1 血清酶检测 ⑵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ate aminotransferase,AST) :特异性较ALT低。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为肝、骨骼肌、肾、胰。在肝病时血清AST升高,当病变持久且较严重时,线粒体中AST释放入血流,其值可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时如果AST持续在高水平,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4 AST/ALT: 急性肝炎时AST/ALT常小于1,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ALT常大于1。比值越高,则预后愈差,病程中AST/ALT比值降低,提示未损及肝细胞线粒体,预后较佳。

5 ⑶碱性磷酸酶:当肝内或肝外胆汁排泄 受阻时,血清ALP活性升高。 ⑷γ谷氨酰转肽酶:肝炎和肝癌患者可 显著升高,在胆管阻塞的情况下更明显,γ-G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改变有良好的一致性。 ⑸乳酸脱氢酶:肝病时可显著升高。 ⑹胆碱酯酶: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细胞已有较明显损伤,其值愈低,提示病情愈重。

6 2 血清蛋白: 主要由白蛋白(A),α1,α2,β及γ球蛋白组成。前4种主要由肝细胞合成,γ球蛋白主要由浆细胞合成。在急性肝炎时,由于白蛋白半衰期较长,约21天,以及肝脏的代偿功能,血清蛋白质和量可在正常范围内。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时出现白蛋白下降,γ球蛋白升高,白/球(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

7 3 胆红素: 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时血清胆红素升高,活动性肝硬化时亦可升高且消退缓慢,重型肝炎常超过171μmol/L。一般情况下,肝损程度与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直接胆红素在总胆红素中的比例尚可反映淤胆的程度。

8 PTA高低与肝损程度成反比。PTA<40%是诊断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据,PTA亦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敏感指标。
对照-(对照× 0.6) PTA= ×100% 样本-(对照× 0.6)

9 5 血氨: 肝衰竭时清除氨的能力减退或丧失,导致血氨升高,常见于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患者。

10 6 血常规: 急性肝炎时白细胞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者可有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的“三少”现象。

11 7 尿常规: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肝炎的简易有效方法,同时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时两者均阳性,溶血性黄疸时以尿胆原为主,梗阻性黄疸以尿胆红素为主。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尿胆红素常阴性,有助于与妊娠急重型肝炎鉴别。

12 8 电解质 重型肝炎常见低K+、低Na+,低Cl-,亦可有低Ca2+、低Mg2+、低P2- 等。肝肾综合征时可出现高K+。

13 9 血糖 超过40%重型肝炎患者有血糖降低,临床上应注意低血糖昏迷与肝性脑病的鉴别。

14 10 血浆胆固醇 60-80%的血浆胆固醇来自肝脏,肝细胞严重损伤时,胆固醇在肝内合成减少,故血浆胆固醇明显下降,胆固醇愈低,预后愈险恶。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升高。

15 11 补体 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补体合成减少。临床检测CH50和C3补体对预后有评估作用。

16 12 甲胎蛋白(AFP) 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AFP含量的检测是筛选和早期诊断HCC的常规方法。肝炎活动和肝细胞修复时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应进行动态观察。急性重型肝炎AFP升时,提示有肝细胞再生,为预后良好的标志。

17 13 胆汁酸 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很低,当肝炎活动时胆汁酸升高。由于肝脏对胆红素和胆汁酸的运转系统不同,检测胆汁酸有助于鉴别胆汁淤积和高胆红素血症。

18 14 肝纤维化指标 一些检测项目已在临床上应用,如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连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酰羟化酶等,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缺乏特异性。

19 15 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波有助于鉴别阻塞性黄疸、脂肪肝及肝内占位性病变。对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反映肝脏表面变化,门静脉、脑静脉直径,脾脏大小,胆囊异常变化,腹水等。彩色超声波尚未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在重性肝炎中可动态观察肝脏大小变化等,CT的应用价值基本同B型超声波,但其有损伤性和价值昂贵,如应用增强剂,可加重病情。

20 16 肝活检病理检查 其意义包括对病毒性肝炎作出病理诊断,对不典型病例作出明确判断,有助于治疗效果评价及观察预后转归,还可从组织中检测病原标志以明确感染。

21 17 病原学检查

22 HBV基 因 及 编 码 蛋 白

23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sAg在感染HBV两周后即可阳性。只要HBsAg阳性就可诊断HBV感染,阴性则不能排除HBV感染。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24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V感染后可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 即所谓窗口期,此时HBsAg已消失,抗HBs仍
避株

25 HBsAg ★常用ELISA法检测。 ★目前HBsAg诊断试剂质量较高, 灵敏度可达0.2ng/L。从全国 室间质控评价结果显示,阳
性标本检出率达到或超过98%。 ★ HBsAg滴度越高,HBeAg、 HBV 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 ★ 血液与肝组织的HBsAg含量并不完 全相关

26 HBsAg阳性就可诊断HBV现症感染吗?

27 ★ 重叠HCV感染(干扰HBsAg合成)。
为什么血清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 检测试剂不够敏感。 Abbott试剂盒由ad亚型抗体和抗原制备, 对ay亚型的灵敏度较低。 ★ S基因变异(抗原性发生改变)。 ★ X基因变异(转录受抑制)。 ★ 重叠HCV感染(干扰HBsAg合成)。

28 HBsAg抗原性 aa124-147 HBsAg共同决定簇“a” aa122 确定HBsAg亚型d/y, 赖氨酸/精氨酸
aa160 确定HBsAg亚型w/r,

29 能导致HBsAg阴性的S区变异 ★ aa129 谷氨酸 天冬氨酸 ★ aa131 苏氨酸 天冬氨酸 ★ aa124 半胱氨酸 酪氨酸
★ 前S1/S2部分缺失

30 如何诊断血清HBsAg阴性的HBV感染?
★ 提高检测敏感性 ★ 采用针对变异抗原的检测试剂 ★ HBV DNA的检测 ★ 组织中标志物的检测

31 提高检测HBsAg敏感性方法 Aoki基于电子旋转共振技术的HBsAg EIA方法,检测HBsAg中稳定的氮氧基因。在30例HBsAg阴性样本中,检出11例阳性。

32 抗HBs阳性就万无一失了吗? 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单一抗HBs阳性HBV DNA检出率0-11.8%: ★ 先后感染了不同的HBV亚型
★ X基因变异

33 抗HBs阳性HBV DNA阴性 并不排除肝细胞内HBV的存在

34 HBsAg与抗HBs共存 ★ 可出现在HBV感染的恢复期,此时 HBsAg未消失,抗HBs已产生,大部 分归功于检测敏感性的提高。
★ S基因发生变异,野生株抗HBs不能将 其清除; ★ 抗HBs阳性者感染了不同亚型HBV或 免疫逃避株。

35 基因变异导致HBsAg与抗HBs共存 ★ aa126 苏氨酸 丝、异亮氨酸 ★ aa141 赖氨酸 谷氨酸 ★ aa145 甘氨酸 精氨酸 ★ 前S1 nt 缺失

36 较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
乙型肝炎 HBeAg与抗HBe 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 较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 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 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 HBe阳性者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停止或无传 染性,研究显示20%~50%仍可检测到HBV DNA,部分可能由于前C区基因变异,导 致不能形成HBeAg。

37 HBeAg ★ 是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大部分情 况下其存在表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 应答期。 ★ HBeAg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 性。
★ 阳性标本检出率90%左右。

38 HBeAg水平与HBV DNA的关系 ★ HBeAg >134PEIU/L, HBV DNA 6.93±1.03e。

39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HBV感染是否均由前C区变异导致?

40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
★ 基因变异 ★ HBV低水平复制 ★ 重叠HCV感染。

41 基因变异导致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HBV感染
★前C区1896位G A,形成终止密码, HBeAg合成终止。 ★前C区缺失或插入变异,改变HBeAg 的抗原性,常规试剂检测阴性。 ★C区变异,导致HBeAg的抗原性改变。 ★C基因启动子点突变或起始密码点突变。 ★X区变异使mRNA转录受抑制,导致 HBeAg合成减少,甚至难以检出。

42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HBV感染
★ 90%以上由于nt1896位突变引起。 ★ 多发生于D型HBV。

43 HBeAg与抗HBe共存 ★ 血清转换过程中。 ★ 检测敏感性提高。 ★ 野生株与变异株同时存在。

44 乙型肝炎 HBcAg与抗HBc 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 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抗HBc IgM是
发病第一周,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高滴度的 抗HBc IgM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 炎急性发作有帮助。单一抗HBc IgG阳性者可 以是过去感染,因其可长期存在;亦可以是 低水平感染,特别是高滴度者。

45 抗HBc阴性的HBV感染 ★ 免疫耐受。 ★ 检测试剂原因,目前试剂准确性 约85%。 ★ C区突变。

46 检测HBV-M水平有无意义? ★ HBsAg水平与HBeAg及HBV DNA 。 ★ 抗HBs水平与是否注射疫苗。 ★ HBeAg水平与HBV DNA。 与抗病毒治疗。 ★ 抗HBc水平与现症感染。

47 血液中HBV-M水平是否与肝组织中HBV-M水平成正比关系?

48 乙型肝炎 HBV DNA 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HBV DNA 定量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
面,还有前C区变异、S区变异和多聚酶基因 YMDD变异等检测。

49 HBV DNA拷贝数=乙肝病毒载量

50 为什么建议每个病人都要进行 HBV DNA检测?

51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⒈ 诊断方面: ⑴ HBV DNA是HBV存在最直接的依据 ⑵ HBV DNA是HBV复制的标志 ⑶ HBV DNA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52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⑷ 对HBV-M起补充作用: ① HBeAg(﹣)/ 抗HBe(﹢)乙型肝炎 (前C区变异)
② HBsAg(﹣)乙型肝炎 (S区变异) ③ 低水平感染 单项抗HBc(﹢)乙型肝炎

53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⒉ 疗效判断: HBV 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⒊ 预后判断

54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大三阳”的病人都处于HBV复制期,具有传染性;也不是所有“小三阳”的病人HBV都无复制。因此,要准确知道HBV是否处于复制状态,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通过检测HBV DNA来决定。

55 HBV DNA检测方法 ⒈ 斑点杂交(基本淘汰) ⒉ 定性PCR(基本淘汰) ⒊ 定量PCR(主流) ⒋ 基因芯片(将来)

56 HBV DNA检测方法的比较 斑点杂交 PCR 定量PCR 敏感性 105 102 102 特异性 高 稍低 高 重复性 好 稍差 好
敏感性 特异性 高 稍低 高 重复性 好 稍差 好 定量范围 简便 较繁琐 简便 简便 安全性 好 好 好 设备 便宜 稍贵 昂贵 技术要求 低 高 高 检测价格 低 中 高

57 基因芯片与HBV DNA定量检测HBV结果比较
阳性 阴性 阳性 HBV DNA定量 阴性 符合率为85%(34/40),芯片检出率为82.61%(19/23), 假阳性率为11.76%(2/17).

58 基因芯片与HCV RNA定量检测HCV结果比较
阳性 阴性 阳性 HCV RNA定量 阴性 符合率为85%(34/40),芯片检出率为58.33%(7/12), 假阳性率为3.57%(1/28)。

59 基因芯片与错配PCR检测YMDD变异株结果比较
阴性 YMDD YVDD YIDD 混合 错 阴性 配 YMDD PCR YVDD YIDD 混合 5份芯片检测的标本与DNA序列测定结果一致

60 为什么建议每个病人都要进行 HBV DNA检测? 从HBV DNA与HBV-M的关系中可得到解答

61 我科1474例 HBV-M与HBV DNA结果分析 HBsAg HBeAg HBcAb HBsAb HBeAb 例数 HBV DNA(+)
例数(%) (86.2) (35.1) (94.2) (40.7) (60) (5) (3.7) (8.0) (0) (3.6) (11.5) (100) (0) 合计

62 HBV-M与HBV DNA关系 本科 四川 湖南 解放军 南方医院 “ 大三阳” 86.2﹡ 85.0 87.3 94.38 93.4
本科 四川 湖南 解放军 南方医院 “ 大三阳” ﹡ “小三阳” “ 小二阳” 抗HBc 抗HBs 三抗体阳 全阴 调查总例数 *HBV DNA阳性率

63 HBsAg和HBeAg均阳性而HBV DNA阴性
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干扰素或拉米夫定等治疗后病毒复制 受抑制。 (2) PCR所用引物相应的DNA序列发生 突变,此引物与突变DNA不能配对结 合。 (3) 病毒DNA整合于宿主肝细胞染色体而 血中游离HBV DNA很少或缺乏。

64 乙型肝炎 组织中HBV标志物的检测 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 中HBsAg、HBeAg的存在及分布;原位杂
交或原位PCR方法检测组织中HBV DNA的 存在及分布。除可判定病毒是否处于复 制状态外,对血清中HBV标志物阴性病人 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65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YMDD变异 YMDD 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如发生YMDD变异,则其中的蛋氨酸(M)突变为异亮氨酸(isoleucine,I)或缬氨酸(valine,V)形成YIDD变异株或YVDD变异株 。 YMDD位于HBV多聚酶的关键功能区。

66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复阳是否均由YMDD变异引起? 如果是,不用检测YMDD,只需检测HBV DNA即可。

67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我科7例出现耐药性的患者中,6例发现有YMDD变异。提示耐药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YMDD变异所造成,但可能存在YMDD变异以外的其他因素。

68 Gane报道8例拉米夫定治疗后耐药病例,所有均存在YMDD变异。
Alleb报道20例拉米夫定治疗后耐药病例,所有均存在YMDD变异。 Gane报道8例拉米夫定治疗后耐药病例,所有均存在YMDD变异。

69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自然条件下存在YMDD变异株。 我科发现一例。
Kobayashi报道18例ALT正常HBV无症状感染者中,5例拉米夫定治疗前为YMDD变异株。

70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既然自然条件下存在YMDD变异株,拉米夫定治疗前是否应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

71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YIDD可能是YMDD 突变为YVDD的中间产物,是否意味着检测时应区分YIDD变异株还是YVDD变异株?

72 ⑴ 抗HAV IgM:在发病后数天即可阳性,3~6月转阴。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志。
⑵ 抗HAV IgG:出现稍晚,于2~3个月达到高峰,持续多年或终身。抗HAV IgG阳性表示受过HAV感染。属于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力的标志。

73 丙型肝炎 抗HCV IgM和抗HCV IgG:HCV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是存在HCV感染的标志。抗HCV IgM在发病后即可检测到,一般持续1~3个月。如果抗HCV 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性。低滴度抗HCV IgG提示病毒处于静止状态,高滴度提示病毒复制活跃。

74 丙型肝炎 HCV RNA HCV 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HCV RNA亦可定量,定量测定有助于了解病毒复制程度、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及疗效评估等。

75 有关丙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为什么要同时检测抗HCV及HCV RNA? ★ 抗病毒治疗的要求。 ★ 防止漏诊。

76 有关丙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有报道223例丙型肝炎病例中,抗HCV和HCV RNA同时阳性86例,单纯抗HCV阳性118例,单纯HCV RNA 阳性19例。 表明单做其中一项可能导致漏诊。

77 丁型肝炎 HDAg、抗HD IgM及抗HD IgG
HDAg阳性是诊断急性HDV感染的直接证据。HDAg在病程早期出现,持续时间平均为21天。 抗HD IgM阳性是现症感染的标志,当感染处于HDAg和抗HD IgG之间的窗口期时,可仅有抗HD IgM阳性。 抗HD IgG亦非保护性抗体,高滴度提示感染的持续存在,低滴度提示感染静止或终止。

78 有关丁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为什么丁肝三项一般不会同时阳性?

79 有关丁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HDAg在病程早期出现,持续时间平均为21天,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急性期仅有HDAg,无抗HD存在,随着抗HD的产生,HDAg多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此时检测HDAg为阴性。在慢性HDV感染中,由于有高滴度的抗HD,HDAg多为阴性。当感染处于HDAg和抗HD IgG之间的窗口期时,可仅有抗HD IgM阳性。

80 有关戊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抗HEV IgM在发病初期产生,大多数在3个月内阴转。因此,阳性是近期HEV感染的标志。

81 有关戊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感染HEV两周后,97.8%病例抗HEV IgG阳性,1年后有28.1%病例仍为阳性,但滴度下降。

82 为什么有必要进行抗HEV IgG滴度的检测?
有关戊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为什么有必要进行抗HEV IgG滴度的检测?

83 有关戊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抗HEV IgG在急性期滴度较高,恢复期则明显下降。因此,如果抗HEV IgG滴度较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或由低滴度升为高滴度,或由高滴度降至低滴度甚至阴转,均可诊断为HEV感染。

84 有关戊型肝炎的病原检测 少数戊型肝炎病人始终不产生抗HEV IgM和抗HEV IgG,两者均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戊型肝炎。

85 谢谢!


Download ppt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 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2004年5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