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模块一 阅读欣赏 项目一《论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模块一 阅读欣赏 项目一《论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模块一 阅读欣赏 项目一《论语》

2 项目一《论语》

3 课程导入: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孔子其人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4

5 孔 庙

6 孔 林

7 孔 府

8 *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几任小官。
*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 *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9 2、《论语》其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10

11 课程内容 一、孔子的“仁”学观念 1、“仁”之基本内涵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12 可见,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涵蕴、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13 2、“仁”与“礼”之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释“礼”归“仁”,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吧“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化作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14 3、“为仁之方”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可见,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之道。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不就是一个“仁者”了吗?

15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教育思想 ①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16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因材施教

17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18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19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③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课程

20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④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

21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22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23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②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

24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③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贯一

25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④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为己之学

26 孔子杏坛讲学

27 孔子杏坛讲学

28 三、课文解析 1、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9 三、课文解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30 三、课文解析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31 三、课文解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孔子说:“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

32 三、课文解析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3 三、课文解析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4 三、课文解析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有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35 三、课文解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Download ppt "模块一 阅读欣赏 项目一《论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