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川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教学重点 历史 来源 植物形态 产地采制 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药理作用 性味功效 应用配伍 经典处方 现代临床 混伪品 复习题
2
教学重点 1、川贝母的来源及常见商品规格。 2、川贝母的鉴别特征。 3、川贝母的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
3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贝母。陶弘景谓:“形如聚贝子,故名。”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和浙贝母明确分开,谓川贝母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轩歧救正论 . 伪药必辨》就指出当时有以浙贝母伪充川贝母的情况。在古代,也有以葫芦科土贝母混称贝母的现象,如陆玑《诗疏》云:“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目前川贝母的来源和商品规格较多,也发现多种混伪品,应注意它们之间的鉴别。
4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甘肃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ex Batal.或 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药材名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6
川贝母
7
梭砂贝母
8
【产地】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国内市场已少见。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地区,是商品川贝母的主要来源。甘肃贝母产于甘肃、青海和四川。梭砂贝母主产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药材之松贝,主要来源于暗紫贝母,为川贝母中之珍品,过去集散于松潘地区而得名。青贝,来源品种较多,产区以青藏高原的甘孜、德格为中心,故有青贝之名。炉贝,因过去多集散于康定(打箭炉)而得名,因其表面有棕色斑块又称虎皮贝。 【采制】 多在夏秋季采收,栽培者在下种3年后秋季苗枯时采收。挖出鳞茎,去净泥土,曝晒至半干,撞去外表粗皮,再晒干。亦有用矾水或盐水淘洗,用硫磺熏后再晒干的。
9
松贝母 青贝母 炉贝母
10
1、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松贝 1、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 cm,直径 cm。 2、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 习称“怀中抱月”。 3、顶部闭合,内有 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 4、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11
青贝 1、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一1.6cm。 2、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12
炉贝 1、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2、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13
川贝母粉末 松贝、青贝: 1、淀粉粒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边缘不平整,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状和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
2、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圆形或扁圆形。 3、螺纹导管。
14
暗紫贝母粉末
15
甘肃贝母粉末
16
炉贝: 1、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脐点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2、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17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碱(Imperialine)、炉贝碱(Fritiminine)、白炉贝碱、青贝碱(Chinpeimine)、松贝碱(Sonpeimine)、梭砂贝母碱甲(Delavine)、梭砂贝母碱乙(Delavinone)等。
18
【理化鉴定】 1 荧光法: 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呈亮蓝紫色荧光。 2 颜色反应: 取药材横切片,加2~3滴0.1N碘溶液即显蓝紫色,而边缘仍为1圈类白色。 3 沉淀反应: 取粗粉2g,加2%醋酸溶液10m1,煮沸3分钟,取滤液2ml,加碘化铋钾试液3滴,产生橙黄色沉淀;再取滤液2m1,加20%硅钨酸溶液,即发生白色絮状沉淀。
19
4 薄层色谱: 取样品0.1g,加95%乙醇7m1,微沸30分钟,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95%乙醇4滴,微热使溶解,点于硅胶—羧甲基纤维素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8:2)(用12%氨水饱和)展开,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可鉴别不同品种的贝母。 5 紫外光谱法:取粉末(60目)1g,置提取器内用无水乙醇20mL回流0.5小时,过滤,滤液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取5mL,在200~400nm之间测其紫外光谱。结果:在281±2nm处有最大吸收。
20
【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川贝母流浸膏、生物碱均有此作用。
2、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小剂量川贝母对麻醉猫静注能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持续下降,心搏变慢及短暂的呼吸抑制。 3、解痉作用:对十二指肠、小肠、子宫等有类似罂粟碱样的松弛和解痉作用。
21
【性味功效】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用量:3—9g,多研末冲服。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22
【应用配伍】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中的清化热痰药
1 用于肺虚久咳,燥热咳嗽等证。本品用于阴虚燥热咳嗽者较为适宜。除单味研粉吞服,或与梨蒸服外,临床多随证配伍应用,如治久咳阴虚肺燥,常与沙参、麦冬、生地等配伍;燥热咳嗽,常配知母,以清热润燥、化痰止咳,如二母散。痰热咳嗽,可配黄芩、批把叶清热化痰、止咳。
23
2 用于治肺痈咳吐脓痰。多与鱼腥草、鲜芦根、薏苡仁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之效。
3 用于瘰疬,痈肿,乳痈。川贝母具有清热散结消肿之效。治瘰疬,可与玄参、牡蛎同用;治痈肿、乳痈,可配蒲公英、连翘等药。
24
【经典处方】 1 治感冒咳嗽: 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g,紫苏6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 瘰疬内消神效方(吉仁集验方): 大贝母、香白芷(不可炒)各五钱。研末。每服二钱,用陈酒与白糖调和,食后服之。治瘰疬,若溃烂者非此药之治也。 3 治风火喉闭,锁喉风: 苏子、前胡、赤芍、甘草、桔梗各二钱,元参、连翘、浙贝各一钱半。煎服。(外科全生集) 4 吹喉散(纲目拾遗引 经验广集):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去虫,研)一个,象贝(去心,研)一个。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治咽喉十八症。
25
【现代临床】 2 治疗前列腺肥大:贝母、苦参、党参各25g。水煎服。一般连服3~5剂后即见功效。
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将川贝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一般给药1-5日。共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67例, 有一定疗效。 2 治疗前列腺肥大:贝母、苦参、党参各25g。水煎服。一般连服3~5剂后即见功效。 3 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川贝粉碎,过80~100目筛后,分装备用。每日按每公斤体重0.1g分3次服用。 4 治疗肝硬化腹水:川贝、制甘遂(醋炒至连珠)各15g,共为细末。清晨空腹时用大枣20枚煎汤送服,或装胶囊内服,每周2~3次。另将茅根煎水代茶饮。腹水消失后续服补中益气丸。但患有严重心脏病、溃疡病者禁服。
26
1 平贝母 为平贝母 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主产于东北。 平贝母
27
平贝母 1、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 2、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3、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28
伊犁贝母 新疆贝母
29
伊贝母 为新疆贝母 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 或伊犁贝母 F. pallidiflora Schrenk的鳞茎。主产于新疆。
30
一轮贝母 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的鳞茎,产于黑龙江、新疆等地。
31
混伪品 草贝母 百合科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Kunth的鳞茎。
32
光慈菇: 为老鸦瓣 Tulipa edulis (Miq.) Raker的鳞茎。
光慈姑 土贝母 光慈菇: 为老鸦瓣 Tulipa edulis (Miq.) Raker的鳞茎。 土贝母: 为葫芦科假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的块茎,又称藤贝。
33
【复习题】 1 掌握川贝母的来源、3种川贝母的鉴别特征。 2 熟悉川贝母的功效及与浙贝母的区别。 3 了解川贝母的临床应用及常见的伪品。
Similar presentations